少儿小提琴与管弦乐队《歌唱少年英雄王二小》作曲:刘方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聆听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叙事歌曲的形式,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儿童团员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叙事歌曲的演唱和表现力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英雄人物王二小。
2.学会歌曲《二小放牛郎》,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旋律转折和音准把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现力。
3.叙事歌曲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和歌词含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提高演唱技巧。
4.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等图文资料。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谱:分发给学生。
4.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二小放牛郎》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王二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转折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旋律转折和音准。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全体学生再次跟唱,巩固所学。
《歌唱二小放牛郎》

艺术价值
该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 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深受广大 人民群众喜爱。
歌曲传播
抗日战争时期传唱
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歌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唱,成为抗日歌曲 中的经典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该歌曲继续传唱,并被收录进中小学音乐教材,成 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现代传播方式
节奏
歌曲的节奏明快,多采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得音乐更 加紧凑。
节拍
歌曲采用了四四拍,这种节拍给人一种坚定有力的感觉,使 得音乐更具动力。
音乐风格
风格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其音乐风格既有传统民歌的质朴,又具有现代音乐的活力。
特点
歌曲在保留了传统民歌的旋律线条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的编曲手法,如使用电声乐器、加入和声等,使得 音乐更加丰富多元。
01
深入理解歌词
通过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 ,歌唱者能够更好地传达歌曲的 情感和主题。
02
运用声音表情
03
投入与表现力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情,如音调、 节奏和力度,来表达歌曲中的喜 怒哀乐。
歌唱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 歌曲中,并通过声音、表情和肢 体语言来传达情感。
舞台表现力
肢体语言
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增强 歌唱者的表现力,并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众建立良好的互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该歌曲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继续传播 ,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歌词解析
主题思想
爱国主义
歌曲通过讲述二小放牛郎英勇牺 牲的故事,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 义情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情怀。
英雄崇拜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这首歌曲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为创作题材,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以及我国少年儿童的坚韧精神和热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历史知识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词和旋律。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抗日战争时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王二小的英勇精神。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介绍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少年的英勇精神。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创作背景,然后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对于难点部分,可以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
4.巩固(5分钟)老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并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2024-2025学年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歌曲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经典的红色歌曲,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传颂着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这首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歌曲采用叙事性的音乐结构,通过分节歌的形式,逐步展开故事情节。
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能够迅速引起听众的共鸣。
旋律线条流畅自然,起伏有致,既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又能够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学情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深情动人。
这首歌曲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教育意义。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歌曲既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审美需求,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并熟练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通过歌曲学习,了解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
2、难点: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深度,并能在演唱中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王二小图片。
师:你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生:王二小。
师:是的,你们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着凶恶的敌人,他是如何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勇气和智慧的?2、通过视频了解王二小的故事。
师小结:王二小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儿童英勇抗争、不畏牺牲的缩影。
今天,我们将通过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去追寻那段历史的足迹,去感受那份真挚的情感。
三、歌曲学习1、初听歌曲:聆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听了歌曲,结合王二小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他勇敢、机智、无私奉献。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曲谱说课稿1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曲谱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曲目。
这首歌曲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讲述了放牛郎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王二小放牛的场景,第二部分则展现了王二小在面对敌人时的勇敢和智慧。
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和爱国情怀,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入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涵,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富有童趣的歌曲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感受歌曲的内涵。
2.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2.学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唱二小放牛郎》1.场景描绘:放牛、嬉戏2.英勇事迹:智斗敌人、保护村民3.歌曲主题:童趣、爱国情怀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学生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掌握程度。
小学音乐花城版六年级上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课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课例教材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花城版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歌曲创作于1942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采用了叙事歌曲的体裁,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日本侵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悠扬的旋律基于流传很广的民歌《小放牛调》。
歌曲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虽然7段歌词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但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
经改编后的童声合唱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感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们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激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1、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根据故事的发展感受情绪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情感激发,导入新课1、说说你知道的小英雄的故事2、今天老师讲述一个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以《歌唱二小放牛郎》伴奏音乐为背景,教师讲述王二小的故事。
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早晨,日本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干部和老乡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这首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歌曲学习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第一段:叙述性段落1、听音乐故事2、说一说3、学一学(1)模仿演唱。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足迹歌唱二小放牛郎课件

重点难点
歌曲的情感体验、分角色表演 音乐情景剧
01. 背景介绍 02. 新课导入 03. 歌曲分析 04. 拓展延伸
01. 背景介绍
欣赏歌曲《松花江上》,想一想你 从歌曲中知道了些什么呢?
日本的侵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首歌曲很接近我国民歌中的小调,但内容、音乐 风格都具有新时代的特点。其音调同广泛流行的《小放 牛调》有些联系,使人联想到放牛娃的形象,在清新的 旋律中又略带些悲凉的情感色彩,寄托着人民对抗日小 英雄的哀思。
03. 歌曲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思考 ①演唱情势? ②情绪?
歌唱情势是行进中的音乐 。
歌唱二小放牛郎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学情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是一首以产生在抗日山正时期的真实故事为 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 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报侵犯 军带进了我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安全,敌人受到了惩 罚,然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
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 后来传唱全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方冰,1914年产生,安徽淮南人。原名张 世方,笔名方冰,到延安后改名。1938年入 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 的诗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曾到处传唱。 1978年后继续写了不少诗作,1985年出版有 诗集《大海的心》。1997年去世。是老一辈 的作家、诗人。
李劫夫(1913~1976),中国作曲家,音 乐教育家。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延安晋察冀边区 参加音乐活动,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等,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军中任文工团团长, 作有歌曲《坚决打他不留情》等。他还创作了 歌剧《星星之火》和几部小歌剧。1964年出版 《劫夫歌曲选》。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4-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9课《歌唱二小放牛郎-4-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4-伴奏》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歌颂勇敢抗敌、保家卫国的英雄少年王二小为主题,展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的英勇精神。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4-伴奏》的背景、结构和情感,认识歌曲中的关键词汇。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的英勇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较高音区的演唱,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感受歌曲的内涵。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背景、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词含义,教授音乐节奏和旋律,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演唱。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错误。
4.音乐游戏:设计相关音乐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课堂展示:学生代表演唱,评价、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6.拓展延伸:讲述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