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1.事物的属性:指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我们把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叫做事物的属性。

)在客观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个别事物,它们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每一个个别事物都有许多的性质,一个个别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动作以及其他的较复杂的运动形态,都是它的性质。

例如,一个苹果就是一个个别事物,它有一定的形状,如圆形的;它也有一定的颜色,如红色的,它也有一定的气味,如香的……。

这些就是这个苹果的性质。

一个个别事物,除了有许多性质以外,还与另一些事物有一定的关系。

这个苹果大于那个苹果。

“大于”就是这个苹果与那个苹果之间的一种关系。

这个苹果在桌子上。

“在……上”就是这个苹果与桌子之间的一种关系。

人们喜欢吃苹果。

“喜欢吃”就是人们与苹果之间的一种关系。

,关系可以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好几个事物之间。

老张送给老李一本好书,这里“送给”这种关系,就是老张、老李与这本好书这三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个别事物,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我们把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叫做事物的属性。

事物与属性是不可分的,事物都是有属性的事物,属性也都是事物的属性,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同或相异。

也就是一个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的相同;或相异。

例如:书与本2.类由于事物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客观世界中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事物类。

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就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就分别地形成不同的类。

苹果是一类事物,它是由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组成的。

梨也是一类事物,它也是由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组成的。

苹果和梨是两个不同I:匀类。

苹果这个类的共同属性是不同于梨这个类的共同属性的。

组成某类的那些个别事物,叫做某类的分子。

分子与类之间,有“属于”这种关系,即是说,某分子属于某类。

某事物,或者说属于某类的事物,是有许多属性的。

3.属性的种类某些事物,或者说属于某类的事物,具有许多属性,在这些属性中,有些是某类事物的特有属性,有些则是偶有属性。

2形式逻辑-第二章 词项与概念

2形式逻辑-第二章 词项与概念
⑵划分所得的子项概念,其外延应当相互排斥。违 反这一规则的逻辑错误为“子项相容” 。如世界大战 与常规战争;正义战争与局部战争;核战争与种族战争。
⑶每次划分应当按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一规则的 逻辑错误为“混淆根据”。
⑷划分应当按层次逐级进行。违反这一规则的逻辑 错误为“越级划分”
注意:遵守以上规则是正确定义的必要条件。但
没有违反这些规则的定义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定义。
七、概念的划分
1.划分及其结构
(1)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通过把 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依一定的性质分为若干个小 类来达到明确概念外延的目的。
划分一定将属概念分为下位的各个种概念。 (2)划分由三部分组成:母项、子项和划分根据。
B
全异关系
(1)矛盾关系
(2)反对关系
A
B
A
B
此外还有一个属概念中的种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分为 相容的并列关系和不相容的并列关系两类。
五、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从此节开始以下介绍三种明确概念的基本逻辑方法。
这种明确概念的方法是依据内涵同外延之间存在着 反变关系,即以这种关系为逻辑根据。
1.概念的限制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从而由属概 念过渡到种概念的方法即为概念的限制。
⑵定义项不应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分别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 义”如: 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 事件。
3.定义不应用含混的概念,不能用比喻。如:教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定义一般不应当是否定的。
“否定定义”有两种形式,一是定义联项不是用 “是”而是用“不是”;如:人道主义不是一种科学 的历史观。一是种差中包含负概念.如:直线就是不 曲的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指不满十周岁的未 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形式逻辑(第二章(新))

形式逻辑(第二章(新))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概念的种类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印刷品。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否定概念。

用范围。

或者说是正、负概念死亡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的具体事物,故又称具体概念。

种性质或关系。

的概念究竟是实体概念还是属性概仿佛把严寒拒之门外,屋里洋溢着春的气息实体概念,两眼发花,可依然坚守在阵属性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的。

关系的方法。

人是律师。

国人。

洲人,两个法国人,五个商其中法国人不经商。

那么,单身名女人的反变关系:概念外延的大小外延就会随之缩小;相外延就会相应扩大。

即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二、概括和限制1.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例如:38号黑色无带的牛皮鞋——牛皮鞋——皮鞋——鞋我国的直辖市——我国的城市——城市概念概括的特点:在于概念外延的扩大,即使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数量增多。

三、定义问题:什么是电视机?弟弟:电视机就是有电视的机器。

哥哥:电视机是教育工具。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学科学、学外语、学唱歌。

姐姐:电视机是文娱工具。

因为它经常播送音乐、电视、戏剧节日等。

妈妈:电视机是一种接收用黑白电视的设备。

奶奶:电视机不是收音机。

爷爷:电视机是小电影。

爸爸: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视广播的装置。

产品。

项的外延。

项的外延。

规则2被定义项。

定义项。

定义项。

概念的定义。

【Ds 就是Dp】。

)的概念。

规则4裂现象。

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四、划分代的”。

还是戏剧等。

是按国别的,后者是按时代的。

形式逻辑第2章

形式逻辑第2章

概念的真假与概念的实虚不是一回 事,也就是说,无论实概念还是虚 概念都存在真假问题。
例如: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实概念;真概 念) 国家是领土、人口、主权的复合体。(实 概念;假概念)
鬼神是有能力对人赐福降灾的真实存在。 (虚概念;假概念) 鬼神是人们对某些外界现象的歪曲反映。 (虚概念;真概念)
五、正概念与负概念
1.正概念,也称肯定概念,是反映事 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负概念,也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事 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带有“无”、“不”、“非”等字样的 并非都表示负概念,要看这些词是否当 作否定词来使用。 否概念的外延随着论域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论域,就是人们谈话、讨论问题、 写文章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
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 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及定义联项 三个部分构成。 商品 是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下定义项 定义的逻辑形式可表述为:Ds就是Dp
2.定义的种类
真实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的特性或本质来明确概念内涵的定义。 语词定义:就是说明或规定语词意义 的定义。它是一种从语词意义方面来 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明确概念的内 涵的逻辑方法。
1.内涵
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 特性或本质,即概念的含义
2.外延
外延指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反 映具有该特性或本质的对象究竟有多 少。
思维对象之间,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 会形成不同的类。类即具有相同属性的 思维对象的统称。 每一类思维对象所包含的具有该类本质 属性的具体对象,叫作该类的分子
六、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1.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事物的 概念。 2.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 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章概念第⼆章概念[学习提⽰]这⼀章介绍有关概念得知识。

通过本章得学习,要在理解概念得定义、概念得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概念得种类及概念间得关系等基本理论得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运⽤概念得逻辑⽅法,以提⾼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理解概念、准确使⽤概念得能⼒,防⽌进⾏判断、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得逻辑错误。

第⼀节概念概述⼀、什么就是概念概念就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得思维形式。

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切客观事物都可以就是⼈类认识与思维得对象,我们称之为思维对象。

概念可以反映⼀切思维对象。

概念就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得特有属性来反映思维对象得。

事物得属性包括事物得性质及事物得关系两⽅⾯。

如事物得形状、颜⾊、⽓味、动作、美丑、善恶、优劣、⽤途等都就是事物得性质。

⼤于、⼩于、压迫、反抗、朋友、热爱、同盟、⽭盾等就是事物得关系。

事物得性质及事物得关系,在逻辑学中统称为事物得属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任何属性⼜都就是属于某种事物得。

事物得属性有得就是特有属性,有得就是共有属性。

事物得特有属性就是指为⼀类事物所独有⽽别类事物所不具有得属性。

⼈们就就是通过事物得特有属性来区别与认识事物得。

如两⾜、⽆⽑、直⽴⾏⾛、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与使⽤⽣产⼯具进⾏劳动等就是“⼈”得特有属性,从⽽将“⼈”与其她⾼等动物区分开。

⽽有五官、四肢,我们称为共有属性。

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

在特有属性中,有些就是本质属性,有些就是⾮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就是决定⼀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区别于其她事物得属性。

某事物固有得规定性与它与其她事物得区别性就是本质属性得两个特点。

本质属性⼀定就是特有属性,⽽特有属性不⼀定就是本质属性。

⼈类得认识就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得,对事物本质属性得把握就是在认识发展与深化得过程中形成得,因此,概念对对象本质属性得反映也经历了⼀个由粗浅到深刻得过程。

如:⼈——“⽆⽻⽑⽽会直⽴⾏⾛得动物”→“能制造与使⽤⽣产⼯具、具有思维能⼒得动物”。

形式逻辑 精华 02 要点 第二章

形式逻辑 精华 02 要点 第二章

第二章词项和概念第一节词项与概念的概述——概念是最小的思维形式,词项则是最小的思维逻辑形式。

一、词项:就是表达概念的语词。

二、概念▲概念的作用,在于区别不同种类的对象。

▲概念,就是反映某类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三、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和语词的差别:1.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表示概念。

2.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3.同一语词可以充当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发展和变化1.随着新事物、新科技的出现,在人类认识中形成新的概念。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旧概念也会有相应地增减新内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废除了一些虚假概念,修正了一些不恰当概念。

——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的历史阶段,概念会发生变化。

这是概念不确定性的表现。

——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认知阶段而言,概念的内容和所指也具有一种的相对稳定性,这是概念确定性的表现。

概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对立统一的。

五、概念要明确,用词要恰当▲首先,要正确地认识思维对象。

▲第二,要尽量地避免用词歧义。

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类的分子。

▲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也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逻辑学讨论概念的分类,是一种抽象的讨论,不会考虑概念的具体内容。

——逻辑学对概念进行分类,依据的就是概念这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反映某一单个思维对象的概念。

▲普遍概念,就是反映某类思维对象的概念。

——依据:概念的外延是一个还是不止一个。

——单独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它的指称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普遍概念的外延指称对象不止一个,至少两个,数量不限,直至无穷。

形式逻辑学第二章概念资料

形式逻辑学第二章概念资料
属概念:外延较大的 种概念:外延较小的
动物与脊椎动物 电器与家用电器 古都与开封
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 小麦与农作物 教师与脑力劳动者
区别是相对的 人——学生——大学生
应遵守的逻辑规则: 1、属概念和种概念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属种不当并列 2、非包含关系不能作属种关系
误作属种 3、不能用属概念随便代替种概念
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赛因斯 德谟克拉西 青霉素——盘尼西林 或 配尼西林 虎力拉——霍乱 维他命——维生素 向日葵——日头转,朝阳转,望天葵,
朝阳花,向阳花,转日葵, 转日莲,盘头瓜子
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 的概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 劳动创造了人 人老珠黄
二、定义的种类 1、属加种差定义 就是通过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和
种差,进而明确概念内涵的定义。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第一步,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 第二步,揭示被定义项的种差。 第三步,构成定义项。 第四步,构成完整的属加种差定义。
党的高级干部——党的干部 失足青年——青年
中国人——人 高等数学——数学 植物——生物
概括的作用
1、它有助于把人的认识由特殊上升为一般。 2、它使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由小到大,逐步
扩展。
3、它也有助于明确概念。
相关的逻辑错误 1、非属种概括。 2、概括失度。
他家饲养了许多鸡、鹅、兔、鸽等家禽。 大连地区盛产鱼、虾、盐等水产品。
所有的语词都能表达概念。 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

形式逻辑 2概念

形式逻辑 2概念
一位智力测量专家告诉李老师小张很有数
学天分。之后,李老师在数学课上特别关
注小张。半年后,小张的数学成绩有了很
大提高。
C.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她希望爸爸下班时能
买生日蛋糕回来。果然,她爸爸下班时买
了一大盒生日蛋糕。
D. 小李从小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工程师。他 大学毕业后,终于在一家公司当上软件工 程师。
的主项都是单独概念,不是集合概念。它们 的谓项也都不是集合概念,因为“金星”是 单独概念,它与“晨星”指称同一个体,而 “张三”对“中国人”则具有例示或枚举作 用,使“中国人”显现出其元素,不成其为 集合概念。

再如,“人是理性动物”的主项是集合概念,
因为“人”是由命名特定自然种类并隐含其 元素而得到的概念。但是,这里的“理性动

• •

• •
一晚,英国女王维多利亚(Victoria)接见 和招待大臣,她丈夫阿尔伯特(Albert)感 觉冷落,就悄悄回到卧室。 女王回卧室找他。女王敲敲门,阿尔伯特在 里面问:“谁呀?” “我是女王。”可是,门并没有打开。女王 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又在里面问:“谁?” “我是维多利亚。”可是,门还是没有打开。 女王又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 女王终于明白了:“我是你妻子。” 于是,门就打开了。

如何明确概念呢?how
正确认识事物。
1.
2.
正确表达认识。
我团一连击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 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他还欠款2万元。 3.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概念离不开语词。 语词离不开概念。

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不然。
所有概念都必须用语词来表达,但反之则
二、概念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概念的内涵也称为概念的涵义或含义,是 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固有属性。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人:有思维,有语言 2.概念的外延: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某种固 有属性的对象,是概念指称的一个或一类事物所 包含的每一个分子。 国家的外延:中国、美国、法国、比利时 人的外延:黄种人、白种人、黑人;外国人、 中国人;年轻人、老人;男人、女人
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三角形&四边形
A
B
2.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相对于它们的属概念 C,还可以有两种特殊的关系,即矛盾关系和反 对关系。 (1)矛盾关系 当且仅当没有a是b,并且凡a是c,凡b是c,并 且没有c既不是a也不是b,则概念A与概念B相对 于概念C是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 外延之和等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
3.定义的种类: (1)实质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固 有属性的定义。如果它所揭示的对象之固有属性 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种实质定义就是科学定 义。 例:电场就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 场。(性质定义) 月蚀就是由于地球运行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所引起 的月球失光现象。(发生定义) 实质定义又可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 义、关系定义等。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例: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生理现象(同语反复) 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地观察和......的人。 太阳就是白昼发光的物体(循环定义) 3.定义不应使用含混的言辞和比喻。 如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4.定义项不能包含负概念。 如资产阶级就是非无产阶就是负概念,则可以使用负概 念,如无机物就是不含碳......(√)
1.步骤 (1)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 (2)找出被定义概念与该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 之间的差别,也就是找出被定义概念所能反映的 一种与同属的其他种对象之间固有属性(本质属 性)的差别。 2.局限 (1)哲学范畴是外延最大的概念,没有比它更 大的属概念。 (2)单独概念无法确定其种差。 因此对哲学范畴和单独概念不能用属+种差的 方法下定义。
C A
B
练习
(用图形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1.印度、亚洲、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 2.小学生、中学生、三好学生、工人 3.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 4.思维规律、规律、矛盾律、思维 5.文学作品、散文、诗歌、文学期刊 6.工业、农业、机械工业、农业机械 7.共青团员、妇女、工人、知识分子 8.中国、黄山、长城、旅游胜地
第四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全同关系 1.当且仅当所有a都是b,并且所有b都是a, 则概念A与概念B具有全同关系,即概念外 延相同。 例:等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家 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国
A.B
会说话的动物&会思考的动物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爱因斯坦&相对论创立者
练习
(判断下列定义是否正确)
1.过失犯罪就是某种过失而犯罪。 2.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3.真诚就是不虚伪。 4.宗教信仰自由是信仰某一种宗教的自由。 5.直径是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6.所谓自行车就是一种不借助于驾车者以外的力 量来行使的车子。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科 学。
第六节
定义
一、什么是定义 1.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这里指出定 义与概念是不同的,定义与概念的外延不搭界。 2.定义的结构 DS:被定义项 如什么是物质 DP:定义项 阐述 “就是”:定义联项 定义的逻辑形式:DS就是DP。 例:历史科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 程的科学。
“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 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 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 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谁见过 ‘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 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492页)
2.真包含关系 当且仅当所有b都是a,并且有a不是b,则 概念A真包含概念B,即概念A与概念B有真 包含关系。

A B 例:产品(A)&商品(B); 矛盾(A)&社会矛盾(B); 动物(A)&高等动物(B); ※属和种是相对而言的,例如: “社会矛盾”对于“矛盾”是种概念, 但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来说,则 是属概念。
(2)语词定义:就是说明或规定语词意义的定 义,可分为说明的语词和规定的语词,如耄耋是 指年纪很大的人;“四个现代化”、“两个凡是”等。 形式逻辑不用这一定义。 二、定义的方法: 被定义概念=属概念+种差 如商品的属概念是劳动产品,种差是用于交换。
商 品
劳动产品 自 用 赠 品 品

3.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反变关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如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4.明确内涵与外延的意义: ※提供衡量概念是否明确的尺度和方法; ※有助于有效地展开辩论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反映某一单个对象的概念 (1)专有名词:北京、亚洲、中国、姚明 (2)摹状词:世界最高峰、镭的发现者、 第一排的第三个学生、这个、人气最旺的 女演员 2.普遍概念:反映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 子的一类对象的概念。 如国家、城市、科学家
3.对哲学范畴一般从两个相对的范畴(如物质与 意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中明确其内涵。 4.对单独概念一般用描述对象主要特征的方法来 明确它的内涵。如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三、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 系(只适用于实质定义)。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有四种:定义过宽、定 义过窄、定义交叉和定义全异 例: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过宽) 寄生物是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还有体表), 从后者摄取养分......(过窄) 中国人是中国出生的人(交叉)
3.真包含关系 当且仅当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则 概念A真包含于概念B,即概念A与概念B有 真包含关系。
例:代数(A)&数学(B); 三角形(A)&几何图形(B); 注意:属概念和种概念反映的是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如代数一定是 数学,但数学不是代数,而不是整 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树枝与树,不 能说树枝一定是树。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念的概述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种类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定义 划分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定义及特征 (一)定义: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固有属性的 思维形式 (二)概念的特征: 1.概念首先是反映一个个或一类类的事物或对象的。
C
A B
例:无产阶级&非无产阶级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2)反对关系 当且仅当没有a是b,并且凡a是c,凡b是c, 并且有c既不是a又不是b,则概念A与概念 B相对于概念C是反对关系。
例: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科学 优质产品&劣质产品......产品 注意: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 小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具有 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不必是反映同类对 象中两个极端分子的概念,事实上,当同 一个属概念下有不止两个同层次的种概念 时,其中任何两个种概念都是反对关系。
B
A
三、交叉关系 1.当且仅当有a是b,并且有a不是b,有b不 是a,则概念A与概念B有交叉关系。
例: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首脑&妇女 经济作物&高产作物 注意:由于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在 外延上是部分重合的,因此不能把 们当成互相排斥的概念来使用。
A 它
B
四、全异关系 1.当且仅当没有a是b,且没有b是a,则概 念A与概念B是全异关系。
2.概念的全同关系与用不同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 是有区别的。 ※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外延完全相同,但内 涵不完全相同。 例:马铃薯&洋山芋&土豆(不是全同关系,指 向同一物种,内涵相同) 二、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 1.从属关系 包括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上位概念) 外延晓的概念为种概念(下位概念) 如学生&中学生
第五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一、概念的限制 1.所谓概念的限制,就是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 概念的外延,使得概念从一个属概念推演到它的 种概念的逻辑。 如战争---革命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 2.限制只适用于普遍概念,或说只适用于包含有 某种概念的属概念。 3.限制的方法: (1)直接把外延较大的一个简单概念过渡到外 延较小的另一个简单概念。 例:生物---动物 文具---笔
二、概念的概括 1.概念的概括就是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 外延,从一个种概念推演到它的属概念的方法。 2.概括的方法: (1)直接从外延较小的一个简单概念过渡到外 延较大的另一个简单概念。 例:美国---国家;共产党---政党;绘画---艺术 (2)将复合概念中反映部分对象特有属性的概 念分离出去,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 例:分析哲学---哲学;普通逻辑---逻辑 (3)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比如“物质”、“时 间”、“空间”等。 (4)概念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抽象化的过程。
2.概念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来 反映对象的。 本质属性:决定该类事物之所以是该类事 物而不是别类事物的属性(具有区别性和 决定性) 如“人”的固有属性:无毛两足动物、有语 言、有抽象思维、能直立行走。
二.概念和语词 1.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概念是 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2.语词与概念的关系并不是—一对应的。 3.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任何 语词都能表达概念, 如虚词和介词无法表达 概念。 4.语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概念则是逻 辑学的研究内容。 5.概念具有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而语词 具有民族性。 6.在同一民族中,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 词来表达,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