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 顽皮的小孩子,惹人喜爱。
作者在外行人眼里是“疯子”,其行为“怪 诞不经”,你怎么看呢?
热爱动物,尊重生命; 献身科学,专注研究。
对文中所写的作者那些看似古怪的行为,应该如何理解?
作者劳伦兹是一位细心严谨的科学家,这些为求知而不顾世俗体面 尊严的行为正是体现了他的严谨。同时,他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否则 他和小水鸭、大鹦鹉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他能容忍动物的 本性,尽其所能地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他仁慈而又极富耐心,用行动 告诉我们应怎样善待生命。
谈论了哪几种动物?
动物笑谈
总结—研究方法 小水鸭
分 大鹦鹉
怪诞 认母实验 呼唤可可 可可咬扣子 可可缠毛线
示例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 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换, 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 “呱格格格”、“呱格格 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 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 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 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 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 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 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学习完这篇文章,作者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带 给你怎样的启示?
作者与动物朝夕相处,他的行 为告诉我们,善待生命就是带着 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建立起人 与动物平等共处的和谐关系。
从作者对于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体会作者 3 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自身行为的
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笑谈”?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段):写“我”研究动物行为科学不被人理解。 第二部分(2-9段):写“我”在做水鸭子实验时,为探求真理 而充当小凫的“妈妈”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段):写“我”与黄冠大鹦鹉“可可”相处的 怪诞经历,以及大鹦鹉的“恶作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20张PPT)

诗句: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虎落平崖受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却说旧时前堂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什么?
“逗笑”是文 眼。总括全文, 表明文中逗笑的 主角不是动物, 而是观察者自己。
走进课文 感知内容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点明题旨“笑”, 引出下文“我”笑 谈动物.
走进课文 感知内容
3、本文写了“我”和那些动物的事?为了“探索真理”, “我”做有关鸭实验时,干了哪些不同于寻常人的事?
走进课文 品析语言
3、“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 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
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布什的诗 句,佐证了劳伦兹关于水鸭子靠声识母的结论!
4、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的动着,不是很 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反问,强调作者看到“可可”后的吃惊、兴奋 、疑惑的感情。
2.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B ) A.那只大鸟对我恋恋不舍,似乎我是他的亲人。 B.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C.小牛以为它的叫声像自己的母亲。
作业布置
1、准确并规范书写 课后“读读写写”中 的字词。 2、掌握文章中“心 理描写”的运用。
精读感悟
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著名的 动物学家。德国《明镜》周刊评 论他是“动物精神的爱因斯坦”。 读完课文我们该如何看待作者在 观察动物时的文学情怀?
课堂总结
观察水鸭 饲养鹦鹉
热爱动物 尊重生命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17 《动物笑谈 》课件(24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17 《动物笑谈 》课件(24张PPT)
禁锢 柠 檬 温驯 余晖 收敛 羞怯
shè
dàn

麝香鸭 怪诞不经 神采奕奕
理解词义:
嗔怪: 对人表示不满。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 需索: 索取,需求。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你对文中所写的哪种动物更 感兴趣?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说 说它们的特点。
可爱的水鸭: 凭声音识别母亲

1、听到叫声识别主人

的2、咬Biblioteka 扣子分类排放鹦鹉3、模仿人类缠绕毛线
讲授新课
合作交流 品味语言
如何理解题目中的“笑”?
“笑”
• 语言风趣 • 行为“可笑”
探究主题 感悟精神
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 神?请结合文中事例加以分析。
研究水鸭:仔细观察-发现问 题-进行猜想-实验证实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并理解其 意义及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生动 幽默的语言风格; 3.感受作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 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识记字词 理解意义
读准字音
chēn fū fú ɡuàn pán shān Pú fú 嗔怪 孵 凫 鹳 蹒 跚 匍匐
gù níng méng xùn huī liǎn qiè
专注、忘我的精神和 极高的专业素养
对鹦鹉做例行检查
带着鸭子 在草地上 又蹲又爬 又叫地走
无所顾忌 叫回鹦鹉
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 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关爱动物,尊重它们,亲近它 们,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保护它们, 与它们和谐相处。和动物和谐相处; 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 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50张PPT)
赏析: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凫 跟在大白鸭后面高兴的样子,情态可掬。
总 一( 1 ):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会带来许多趣事 (2-9)做水鸭子的实验时引发的趣事
分 二(2-19): (10-19)鹦鹉“可可”给我带来的趣事
结构特点:先总后分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 因为作者想解释存在自己心中已久
的疑问:人工孵化器养出的小凫为什么 极其羞涩,难以接近?
课题解析
“动物笑谈”就是谈论和动物 有关的趣事、笑话,题目简介凝练, 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 家、科普作家,也是经典比 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建 立了现代动物行为学。曾获 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作品:代表作有《所罗门王 的指环》《狗的家世》等。
“我”用什么方法揭开了水鸭子认母 的谜底? 学母凫叫 草地爬行
合作探究
为了“探求真理”,“我”做有关水鸭 子的实验时,干了哪些不同于常人的事?
(1)学母水鸭的叫声; (2)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蹲着走; (3)不断续地叫唤; (4)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地嘎嘎叫; (5)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 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 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 一词意为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 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 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 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嗔怪(chēn) 怪诞(dàn) 麝香(shè)
蹒跚(shān) 鹳(ɡuàn) 哺乳(bǔ)
合作探究
浏览课文,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 些与动物相相处的方式?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_动物笑谈 课件(共21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_动物笑谈  课件(共21张ppt)
体现了作者有爱心、善待生命、严谨求实的精神。
重点探究
3.说一说,你为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做过什么实验?
示例: 为了验证青蛙是小蝌蚪变
来的,我到池塘里捉小蝌蚪, 把它养在鱼缸里,观察它长大 的过程。
重点探究
探究二: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1.文中作者有许多看似古怪、惹人发笑的做法,找出这些富有喜感的 语句读一读,体会幽默的语言风格。 2.赏一赏,你觉得这些句子的语言妙在何处? 3.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当堂检测
(2)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 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 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当堂检测
(3)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 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 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重点探究
2.赏一赏,你觉得这些句子的语言妙在何处? A.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
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B.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
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 “哦——啊”的叫声……
这些句子的语言诙谐幽默,有吸引力。
为了解释我心中的疑问:人工孵卵器养 出的小凫为什么不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 是自己的母亲。最终“我”用学母凫叫和草 地爬行的方法揭开了水鸭子认母的谜底。
重点探究
2.“我”为什么会成为小水鸭的“母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我”能容忍动物的本性,尽其所能地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 当小水鸭“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时,作者愿意 “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面对小水鸭对他的依赖,他毫无急躁和 反感,耐心付出体力和时间,成为小水鸭的“母亲”。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36张PPT)

“我”和黄冠大鹦鹉可可之间的的三件趣事中,你最喜欢哪一 件,为什么?
①可可到处追寻“我”。写出了可可因获得自由后变得 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②可可的恶作剧。写出了可可的聪明,它知道如何来排 这些扣子,更突出了可可与作者一家人的亲密。 ③可可把线缠到树上。可见可可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 它与“我”的母亲是多么的融洽。
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我”在
研究高等动物时发生的趣事,引领下文。
动物笑谈
第一层(2-9段):写
“我”研究水鸭子时发生的
第二部分 逗笑的事情。
(2-19段) 第二层(10-19段):写
“我” 饲养鹦鹉“可可”
时发生的逗笑的事情。
课后作业
回忆自己观察过的小动物,并 把你的观察结果写下来,与同学 们交流。
风趣。
(3)题目简洁凝练,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总领全文,讲述在研究高等动 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 事。。 (1) 二、讲述“我”在草丛里学母水鸭 的叫声,带着一群由人工孵卵器养 出的小凫的趣事。(2-9) 三、讲述了一只黄冠大鹦鹉的趣事 (10-19)
(一) 水鸭子
17 动物笑谈 康拉德·劳伦兹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标题“笑谈”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感情, 并学习本文诙谐风趣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科学工作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倡导 建立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 《动物笑谈》是一篇科学小品,是《所罗 门王的指环》中最后欢迎的一部。作者认 为如果有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便能 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真正融入它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野生动 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完全无需借助所 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 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文章语 言风趣幽默,叙述的几个场景十分有趣, 包含着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作者 豁达洒脱的个性。这是作者通过文字所表 达出的对生命的尊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26张PPT)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26张PPT)
把毛线缠到树上 (19)
穴鸟的记忆极好,任何东西只要捉过它们一次,它们就终生 穴鸟 不忘,而且还会彼此示警,群起而攻之。我的园里养了很多穴鸟, 每次要在小鸟身上系上锡环以便辩识,就要伤许多脑筋。每次我 把小鸟从巢里取出,总不免被成年的穴鸟撞见,不一会儿,我的 身边就飞满了吵嚷愤怒的大鸟,这对以后我和它们之间的交往, 自然妨害甚大。 我该怎样才能使它们不把我当敌人,一见我就避开呢?答案 很简单;化装。但是化装成什么呢?我忽然想起每年12月6日为 了庆祝圣尼古拉和魔鬼的大节里所穿的鬼装,它们现在正躺在阁 楼里的一个盒子里,拿出来真是方便得很。那是一套华丽的、全 黑带毛的鬼装,不但如此,还有一个面具可以套住整个头部,有
崇高的科学精神, 还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平等共处的心境、
人对动物的尊重的热爱。
总写 (1) 动 物 笑
总写“我”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 发生的趣事。(总领全文,设置悬念)
做水鸭子实验时的趣事 (2-9)
在火车站模仿鹦鹉的鸣叫 (10-14)
(15-18)
严谨的科 学态度
分写 善待动物 鹦鹉可可带 谈 (2-19) 鹦鹉咬掉父亲裤子上的扣子 尊重生命 来的趣事
本课教学思路: 1.作品、作者简介,导入新课。 2.结合“阅读提示”初步了解课文。 3.读读写写,字词积累。 4.默读全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5.了解作者的严谨求实、专注忘我的科学精神。 6.体会本文语言的风格(生动活泼、诙谐风趣) 7.主题归纳。 8.围绕主题与语言风格,链接课外知识。 9.解决课文中的部分旁注问题。 10.总结本课要点。
主题思想 吧?那天一直到我把工作做完,才发现村里的大街上已经挤满了 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人,他们惊谔的神情与那堆观光客在栏杆上的表情一样。如果这

初中语文七年级 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31张PPT)

初中语文七年级 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31张PPT)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 学家、科普作家。曾获 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 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 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 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 的指环》、《攻击的秘 密》、《雁语者》、《狗 的家世》等。
liǎn bǔ
qiè
zhào pú fú
第二件可笑的事是学鹦鹉叫让长途远行的 可可停止了飞翔。(使四周的人一个个都 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3、文章主体部分分为观察水鸭子和饲 养大鹦鹉两部分,各具体写了些什么?
观察水鸭子
饲养大鹦鹉
(1)水鸭子的疑问; (1)“我”解放了鹦鹉;
(2)认大白鸭为母; (2)鹦鹉对“我”很依恋;
(3)我”成为母亲; (3)我”喊回大鹦鹉;
由此看来,科学工作者不但要承受科学研究的艰苦 劳动,还要能忍受人们的误解,这是尤其难能可贵 的地方。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工作的艰辛,认识到 打破世俗观念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一切需要热爱与 爱心,洒脱与旷达的胸怀才能实现。
9、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 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 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jí cuān shà
麝香 鹳 似的 迫不及待 蹿 煞白
掌握生字词
嗔(chēn)怪:对人表示不满。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 需索:索取,需求。 神采奕奕(yì):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
孵(fū):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 成幼体。
(3)“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 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 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为眼,感知内容
动物笑谈
笑料有哪些? 笑点在哪里? 笑味又如疑问;
(2)认大白鸭为母; (3)我”成为母亲; (4)做母亲不容易; (5)观光客的惊讶。
笑点在哪里?
饲养大鹦鹉
(1)“我”解放了鹦鹉;
(2)鹦鹉对“我”很依恋;
(3)我”喊回大鹦鹉; (4)鹦鹉咬掉衣服扣子;
为了获取昂贵皮毛, 贪婪冷血的他们,大肆猎 杀海豹,有时甚至用铁棍 直击海豹头颅,活着剥皮
多少头可爱的鲸鱼因他们罪恶的双手而失去生命
我们怎样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就怎样回报我们。
善待生灵,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把动物当 朋友,和它们和谐共处。
作者简介
康拉德· 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 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 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 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 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 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 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 罗门王的指环》、《攻击 的秘密》、《雁语者》、 《狗的家世》等。
动物笑谈 1、趣事 2、谈好笑的话题 3、笑着谈天
品读诙谐风趣的语言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
1.浏览课文,勾画文中诙谐风趣的语句,做好 批注,并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进行分析。 2.组内合作探究: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你勾画 和摘录的语句,读一读,赏一赏,选一个你们 最喜欢的情境,进行合作表演,体验这种幽默, 最后由组内的同学来赏析。
笑中有爱
洗沾 不满 清鲜 的血 罪的 孽象 牙 , 将 是 他 永 远
1.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2.恰当运用拟声词,或大词小用、褒词贬 用、贬词褒用有时也能收到诙谐的效果。 3.运用生动的描写,营造幽默的气氛,描 绘幽默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 4.恰当的自我调侃、自嘲也能收获诙谐幽 默的效果。
……
举例说明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 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 “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 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1)妙用拟声词,让人如听着作者幽默 的叫声一般,很有趣味。 (2)巧用比喻,把小凫拉长颈子的神情 比作小孩子拉长了脸,生动幽默地写出了 小凫找不到母亲时的惊恐、着急。
(5)鹦鹉把毛线缠在树上。
你怎么理解“我”的
疯?
正因为有了这种疯,才有了从数百次 危险实验中发明炸药的诺贝尔; • 正因为有了这种疯,才有了隐居西山 数十年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


正因为有了这种疯,才有了
请在横线上再补充一个具备这一特点 的人物,句式要基本一致。
知识链接:如何使语言诙谐幽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能力目标 学习第一人称叙事手法,体会衬托手法的 作用。 情感目标 爱护动物,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
就是在这一刻创作一本书的念头 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大脑中。 因为没有人能与我一起分享 这个笑话。 我想:只是把这个笑话 讲给身边的人,其实还不如 把它分享给每一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