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1

合集下载

第17课《动物笑谈》优质课件PPT

第17课《动物笑谈》优质课件PPT

合作探究
(4)经历了一番反复的思想斗争后,“我到底还是叫了”。 揣摩“我”此时的感受。
“叫”一方面表明“我”对鹦鹉可可的依恋之情,另一 方面也表明“我”仍在继续自己的实验,看看能不能改变可 可的习惯。可可的反应,让“我”尤其惊喜。这也是“我” 的爱心所得到的回报。
合作探究
(5)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 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精神、献身精神,专 注于科学研究。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科普文章,介 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 表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 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任何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都不能 描述生命的真实与感动。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小凫 们行为的揣测,充满了人情味。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动物发自 内心的喜爱之情。
合作探究
(2)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 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 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 色煞白。(把作者和人们的神情对比,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 作用?)
“弯”“蹒跚”“抓”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 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自己的可笑之状。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探究
2.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①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②了解动物的习性, 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③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 动物的美。
3.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 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探究对比 在《猫》一文中,第三只猫生前备受冷遇, 冤死后却让作者充满了自责与忏悔;本文的作者 却一直与动物们友好相处。他们对待动物、生命 的看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尊重每一个生命;生命之间都是平等的;我 们不应该以自己的强势或强权欺负弱小生物,应 该理解每一个不同的生命。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观赏电 影《阿鹦爱说笑》。
文作 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为主要目的的作品。
科普的形式
科普作品以文字或图画作为载体 ,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以视频媒
体形式出现。
哺(bǔ)乳 驯(xùn)养 匍匐(pú fú) 滑翔(xiánɡ)
标注字音
羞怯(qiè) 禁锢(ɡù)
障碍(ài) 收敛(liǎn)
总结课文
本文通过叙写我亲近动物,专注于动物行为研 究,而发生的一些趣事、笑话,表明了人与动 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表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 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人物探究
你知道哪些对研究充满热爱与执着的人呢?
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他做了数百次的危险实验。 曹雪芹——为了写成经典名著《红楼梦》,在穷困潦 倒之际,他隐居西山,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定力惊人。 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核弹研究,他身先 士卒,亲临实验现场,宁愿受到核辐射,也要弄清实验事 故原因。
词语巧辩 大相径庭
天壤之别
相同点 都有“相差很远”的意思。
不同点
“大相径庭”还含有彼此矛盾的意思, 形容词属性。文中用来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天壤之别”仅强调差别极大,名词 属性。
词语集注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匍匐:以腹贴地前进。 滑翔: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 在空中飘行。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二指行步缓慢,往来 徘徊的样子。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

文中多次提到“我”的疯,你怎样理解“我”的疯?
“我”专注于动物行为的研究,为了“探求真理”, 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 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其实“我”的疯正好 体现了“我”对动物研究的疯狂、执著与忘我的精神。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①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②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③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第1段: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 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着自己。
第2段:有一段时间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想要 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
第10段: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 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
整体感知 层次划分
第1部分(1):总领全文,写“我”研究动物时常常 会发生一些趣事,逗笑别人。
本文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笑”的背后引发了我 们怎样的思考。
比如写“我”进行小凫实验时,先写“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 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滑稽的动作和得意的心理与 “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的神态描写形成强烈的反差, 之后进一步解释了人们诧异的原因——只能看见“我”的怪诞行为,而小凫 掩藏在草丛中不为人所见。而可可恶作剧更令人捧腹,作者先写老父亲的生气, 后写“犯罪现场”。语言风趣还带有调侃的味道,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效果。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是作者专门为一般读者和大 众介绍动物行为的第一本通俗自然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靡全球已 近半个世纪了,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物行为经典,在这部动物行为经 典著作里,劳伦兹以优美而生动的笔触,详尽地描述了苍鹭、黄鹂、 狗、鹦鹉、戴帽猿、鳟鱼、水鸭、秃鹫、鹳鸟、鹰、燕 雀、八哥、知更鸟、希腊龟、天鹅、鹌鹑、企鹅等上百种野生 动物及家养动物的生活与行为习性,趣味盎然,简直就是动物 上台演的一个个小品,作者不过是扮演了摄影师而已。

19440_第17课《动物笑谈》优质课件

19440_第17课《动物笑谈》优质课件
揭示了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机制,为动物通讯研究开辟了新领 域。
20
当代动物行为学研究热点探讨
动物认知行为研究
探讨动物如何感知、学习 、记忆和解决问题,揭示 动物智能的奥秘。
2024/1/25
动物情感行为研究
研究动物的情感体验、情 感表达和情感交流,深化 对动物情感世界的理解。
动物社会行为研究
研究动物在群体中的互动 、合作和竞争行为,揭示 动物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和 演化机制。
4
《动物笑谈》创作背景及意图
《动物笑谈》是劳伦兹创作的一 篇科普文章,旨在向读者介绍动 物行为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和研
究成果。
该文以轻松幽默的笔触,通过讲 述劳伦兹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 ,引导读者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

劳伦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激发 读者对动物行为学的兴趣,并培 养人们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
17
《动物笑谈》中跨文化元素挖掘
2024/1/25
动物形象比较
01
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中的动物形象,揭示东西方对动物的不同认
知和审美取向。
幽默表达方式分析
02
分析《动物笑谈》中东西方幽默表达方式的异同,探讨其背后
的文化根源。
跨文化交流意义探讨
03
挖掘《动物笑谈》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探讨如何更好地理
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
感。
2024/1/25
5
劳伦兹对动物行为学研究贡献
劳伦兹提出了“印随行为”的概念,解释了某些动物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会跟随 并依赖它们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通常是母亲)的现象。
他对鸟类求偶、育雏、迁徙等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些行为背后的生物学 和生态学机制。

17课《动物笑谈》课件

17课《动物笑谈》课件

第二部分(2-9)
贰 场景一:小鸭子实验——做小鸭子的母亲 1.作者为什么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
因为作者想解释存在自己心中已久 的疑问:人工孵化器养出的小凫为什么 极其羞涩,难以接近?
2.水鸭子的实验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1)提出问题(2)反复实验(3)猜想假设(4)实验 证实
3、为了“探求真理”,作者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时,
同时,为下文设置悬念,可可到底对我父亲做了什么?吸 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部分(10-19)
场景三(15-18):可可搞恶作剧——啄扣子
18.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 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 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 堆。
“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与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 强烈的反差,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 9.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 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 学着鸭子的叫声… …
• 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模仿母鸭 爬行的姿态,写出过程的艰辛,表现了我对动物 的爱、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专注、忘我精神及极高 的专业素养。
第三部分(10-19)与可可相处
可可由“我”饲养后有了哪些变化? 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可可从被禁锢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变得神 采奕奕,并对“我”恋恋不舍。
这一变化说明了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只要对它 好,它会知恩图报的。
尊重和善待动物的重要性。
赏趣言
11.它聪明得很,不要多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首 先它一定飞到我的卧房窗口,如果我不在里面,它便会去养鸭子的 水塘里。只要是我早上要做例行检查的地方,它都会一一找到。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17 《动物笑谈 》课件(24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17 《动物笑谈 》课件(24张PPT)
禁锢 柠 檬 温驯 余晖 收敛 羞怯
shè
dàn

麝香鸭 怪诞不经 神采奕奕
理解词义:
嗔怪: 对人表示不满。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 需索: 索取,需求。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你对文中所写的哪种动物更 感兴趣?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说 说它们的特点。
可爱的水鸭: 凭声音识别母亲

1、听到叫声识别主人

的2、咬Biblioteka 扣子分类排放鹦鹉3、模仿人类缠绕毛线
讲授新课
合作交流 品味语言
如何理解题目中的“笑”?
“笑”
• 语言风趣 • 行为“可笑”
探究主题 感悟精神
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 神?请结合文中事例加以分析。
研究水鸭:仔细观察-发现问 题-进行猜想-实验证实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并理解其 意义及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生动 幽默的语言风格; 3.感受作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 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识记字词 理解意义
读准字音
chēn fū fú ɡuàn pán shān Pú fú 嗔怪 孵 凫 鹳 蹒 跚 匍匐
gù níng méng xùn huī liǎn qiè
专注、忘我的精神和 极高的专业素养
对鹦鹉做例行检查
带着鸭子 在草地上 又蹲又爬 又叫地走
无所顾忌 叫回鹦鹉
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 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关爱动物,尊重它们,亲近它 们,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保护它们, 与它们和谐相处。和动物和谐相处; 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 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17 《动物笑谈》课件(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7 《动物笑谈》课件(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鹳 咒骂 蹒跚 蹿 孵化 迫不及待
一种像鹤的鸟
上蹿下跳
不要写成“急忙”的“急”

( chāi )差事cēn ( cī )参差不齐
( chā )差错
( chà )差劲
多音字 怒发冲冠 冠 (ɡuān)衣冠、鸡冠 冠礼(ɡuàn )冠军、冠名 颈 (jǐnɡ)瓶颈 (ɡěnɡ )脖颈儿

( dānɡ )铃铛
细节描写 亲的扣子且分类排开,表现了它的淘气、可爱、
聪明,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它 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 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比喻
动作描写 咬着毛线飞的可可
比喻 “拖着一条极长的尾 巴”的纸风筝
写出了父亲对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以及
动作描写 被捉弄后的可笑之状。同时设置悬念:可可对父
亲做了什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 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 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形象生动地写出可可的恶作剧——它咬掉父
疑问是这样的:刚刚从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雁鹅, 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是自己的母亲,并且一心 一意地跟随着她;但是水鸭子就不同了,凡是由人工孵 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难以接近,每次一出 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怕生的习性。 人
“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
(chēnɡ)饼铛

平底浅锅
( shí )什锦 (shén )什么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_动物笑谈 课件(共21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_动物笑谈  课件(共21张ppt)
体现了作者有爱心、善待生命、严谨求实的精神。
重点探究
3.说一说,你为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做过什么实验?
示例: 为了验证青蛙是小蝌蚪变
来的,我到池塘里捉小蝌蚪, 把它养在鱼缸里,观察它长大 的过程。
重点探究
探究二: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1.文中作者有许多看似古怪、惹人发笑的做法,找出这些富有喜感的 语句读一读,体会幽默的语言风格。 2.赏一赏,你觉得这些句子的语言妙在何处? 3.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当堂检测
(2)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 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 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当堂检测
(3)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 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 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重点探究
2.赏一赏,你觉得这些句子的语言妙在何处? A.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
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B.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
大几倍就得了。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 “哦——啊”的叫声……
这些句子的语言诙谐幽默,有吸引力。
为了解释我心中的疑问:人工孵卵器养 出的小凫为什么不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 是自己的母亲。最终“我”用学母凫叫和草 地爬行的方法揭开了水鸭子认母的谜底。
重点探究
2.“我”为什么会成为小水鸭的“母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我”能容忍动物的本性,尽其所能地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 当小水鸭“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时,作者愿意 “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面对小水鸭对他的依赖,他毫无急躁和 反感,耐心付出体力和时间,成为小水鸭的“母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语言幽默,诙谐风趣。 本文的语言不像一般的科普文那样平实枯燥,而是 诙谐风趣,充满幽默感。如文中叙述“我”学母水鸭 的叫声、动作,让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就把这样的行 为视为怪诞或发疯,由此便产生了喜剧的效果;鹦鹉 “可可”咬掉父亲身上的扣子,把母亲的毛线团缠在 树上,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不禁。这些诙谐风趣的 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效果。
10.(四川雅安中考,T12)文章第18段画线句 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答。
属于细节描写。将扣子一堆一堆地摆放,“一丝 不错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的恶作剧。在 作者笔下,“可可”像个孩子一样淘气、可爱,字里 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11.(浙江丽水中考,T7)文末写“我们”家的客人的 疑惑有什么用意?
在内容上,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众人对“我” 的不理解,突出“我”的专业素养;在结构上,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对自己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的叙述。 3.联系上下文内容,请简要分析“这是什么缘故呢”一句在 文中的作用。
这句话采用疑问语气,引起读者的深思,紧紧抓住读 者的阅读心理。同时,在第2段末尾提出疑问,也说明了猜 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形近字 晖(huī)余晖 挥(huī)指挥 辉(huī)光辉
驯(xùn)驯养 训(xùn)训练
糟(zāo)糟糕 槽(cáo)木槽 漕(cáo)漕运
诞(dàn)怪诞 涎(xián)垂涎 蜒(yán)蜿蜒
词语释义 ①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②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 经,不正常。 ③羞怯:羞涩胆怯。 ④滑翔:指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 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⑤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⑥写照:对事物的描写刻画。 ⑦需索:索取,求取。
变化:“可可”被“我”收养后,从长期被禁锢所 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变得活泼、神采奕奕,并且 对“我”很依恋。
透过“可可”的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我”对动物 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也可以看出动物对自由的渴求。
9.(山东潍坊中考,T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3段 中画线的句子。
画线句子通过比拟的修辞手法,借助“老法子杀 猪时猪的嚎声”并放大,来说明黄冠大鹦鹉的鸣声, 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了解,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
4.怎样理解作者把水鸭蛋拿给麝香鸭和大白鸭代孵这一行 为?
作者把水鸭蛋拿给麝香鸭和大白鸭代孵是为了解答 自己内心的疑问,即刚刚被孵化出来的水鸭子为什么不 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自己的母亲。通过实验,作者 猜想水鸭子是靠声音来认“母亲”的,这既回答了上面 提出的问题,又突出了作者观察仔细的科学态度。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客人对缠满毛线 的树的疑惑,突出“可可”的恶作剧,以幽默风趣的 例子反映出“可可”和作者一家的亲密关系。
5.(四川宜宾中考,T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只 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 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一句的 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凫拉长颈子比作小 孩子拉长了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凫不高兴时的情态。 这句话饱含着爱意,富有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
6.(江苏连云港中考,T23)请说说“这真是值得大哭特 哭的理由呢”这句调侃的话所蕴含的情感。
这句话中,作者以诙谐调侃的语气,写出了做水鸭 子母亲的不易,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动物的热 爱之情。
7.(浙江湖州中考,T6)结合语境,品味“却看见园子 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这句话,简 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⑧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 没有血色。 ⑨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⑩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文中指被关在笼子里。
本文通过叙述“我”和小凫及鹦鹉“可可”之间的 趣事,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 进而说明任何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都无法准确描述生命 的真实与感动。
第难字。 2.把握文章脉络,体会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风格。(重点) 3.感受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 惜放下人类的“高贵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的忘我精神, 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难点)
“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以此为题,简洁明了地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内容,同时一个 “笑”字,揭示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且读且思 《动物笑谈》一文通过叙述“我”和小凫及“可可” 之间的趣事,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 思考,而本文虽只单纯地叙述了动物间的故事,却也能引 起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提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但这一幕在文 中没有重演。团结就是力量,野牛们笃信这个真理,它 们组成一个坚固的团体,在如血的残阳中,创造了一个 弱者战胜强敌的奇迹。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相信:在关 键时刻,只要所有的成员都能团结一致,就会创造出不 凡的成就,就会战胜所有的困难。短短的8分23秒,足 以让我们震撼。
中考变式问
1.(山东青岛中考,T22)联系全文,分析第1段中画线 语句的含义。
“疯子”在这里是“怪诞不经”的意思。写艾顿堡 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体现出他们对“我”的行为 的不理解,从而突出“我”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的专注和 投入,增强作品的幽默感。
2.(河南中考,T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1段在文中的作 用。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 科普作家,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立者之一,获1973年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代表作品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狗的家世》《雁语者》等。
生难字 麝香鸭(shè) 蹒跚(pán shān) 驯养(xùn) 哺乳(bǔ) 虐待(nüè) 羞怯(qiè) 柠檬(níng méng)
2.如何看待作者在观察动物时的文学情怀? 劳伦兹的文学情怀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人文性上。 作品虽然是科普作品,但是字里行间充满了散文的意 味。如作者写了水鸭子把大白鸭当作母亲时的可爱情 态,“我”做水鸭子母亲时的不易,“我”在草地上 领着水鸭子时忘我的姿态,鹦鹉“可可”让人忍俊不 禁的恶作剧等,读了之后都没有枯燥的说教意味,有 的只是诙谐风趣的幽默。另外,文中引用了诗人的话, 如布什的名句,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作者的文学情怀。
此处是神态描写,略带夸张地写出了栏杆边上的人 对“我”的怪诞行为的不解,照应前文中“都把我当疯 子”的描述,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同时,这句话也属 于侧面描写,从观光客的角度,写出了“我”在研究动 物行为时的怪异,突出了“我”对事业的投入和执着。
8.“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呢?你从这些变 化中读出了什么?
嗔怪(chēn) 小凫(fú) 煞白(shà) 禁锢(gù) 怪诞不经(dàn) 匍匐(pú fú) 神采奕奕(yì)
多音字 (jué)主角 角 (jiǎo)牛角 (ké)蛋壳 壳 (qiào)甲壳
(guān)观察 观 (guàn)道观 行 (háng)银行
(xíng)步行
巧记乐背 关于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的详细信息,当地 报纸已有说明。
1.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 因为“我”太专注于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工作,完 全忘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动物俨然融为一体。而 “我”在研究动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得出实验结果, 经常会做出一些在旁人看来十分怪诞的行为,因此艾 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这也从侧面表现出 “我”对科学研究严谨、专注、忘我的态度。
1.总分结构,条理清楚。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构思,一开篇就以“等我说过 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 我当疯子了”,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然后具体阐述 居民把“我”当作疯子的原因:一方面是“我”领着 小鸭子投入地在草地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另一方 面是“我”和鹦鹉“可可”之间的趣事。这种结构层 次清晰,脉络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