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

合集下载

齐鲁大地——山东省

齐鲁大地——山东省

四、海洋资源
(1)优势;渔业基地: 和 两市,海盐产区
(3)产量和出口量全国第一海珍: 、 、 等
(4)重要海港: 、 、 ;
谢谢大家!
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
活动: 找出京 沪线、 京九线 在山东 省境内 经过的 主要城 市。
德州
聊城
济南 泰安
菏泽
济宁
• 烟台港和日照港年 吞吐量也分别达到 1400多万吨和1500 多万吨。
找出下列海港城市:烟台、青岛、日照
“黄海明珠”——青岛
“齐鲁大地”-山东省
一、地理位置
濒临 海和 海,临省有 、 、 、 。
二、交通发达
1、特点:运输方式齐全,
交通突出。
2、铁路:
线、
线、
线
三、旅游资源 “有山、有海、有圣人”
山东省的地理位置
邻省:河北省、河南 省、安徽省、江苏省
临海:渤海和黄海
活动: 请根据两幅地图 描述山东省的地 理位置。
山东省的地理位置
“齐鲁”与“齐鲁文 化”
古代以太行山以东地区成为山东。山东省地处黄 河下游,北抱渤海,东濒黄海,西与河北、河南交 界,南与安徽、江苏为邻。古代这里曾是“齐国” 和“鲁国”的所在地,故称“齐鲁大地”,“鲁” 也成为了山东省的简称。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 地之一,至今已有4000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独 具特色的齐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活动:结合教材阅读部分,分析一下趵 突泉一度断流的原因是什么?并讨论从 趵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到如今的“复 涌而出”这一现象,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泉城”——济南
丰富的海洋资源
丰富的海洋资源
活动1:思考一下山东省的海洋资源具有什么样的优势?

赞美齐鲁大地的散文名篇

赞美齐鲁大地的散文名篇

赞美齐鲁大地的散文名篇齐鲁大地有着许多鬼斧天成的风景,一向想去爬泰山,虔诚地,带上一颗抱愧的心,看看日出,俯览山林秀景,感受“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磅礴气势,梳理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愁,也了我二十又一个春秋的绵绵情愫。

我的祖籍在山东,不知为什么,我对这个从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故里竟能产生如此大的眷恋,也许是受祖辈父辈的影响,让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即使我很爱生我养我的陕西,但是去山东,也是我从未消失的愿望。

最后有了这个机会,借着十一长假,我踏上故土,回归山东,游济南,登泰山,一览故乡的大好河山,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这篇来之不易的《泰山游记》。

中国有五岳,东岳泰山观其雄,西岳华山探其险,北岳恒山品其幽,中岳嵩山叹其峻,南岳衡山赞其秀,又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由此可见,五岳名山早已闻名于世,“五岳归来不看山”,霸气十足。

山以岳遵,岳为东最。

海拔1545米的泰山在五岳里并不算高,但却被尊为五岳之首,我想泰山之因此如此被推崇,不仅仅仅是正因我国历代共有72个皇帝在那里举行过隆重的典礼,给“东岳泰山之神”加冕封号,更是正因泰山以她独特的丽、幽、妙、奥、旷这些唯美的姿态征服了无数墨客骚人,令他们流连忘返,俯首称叹,就连伟大的毛泽东也不得不屈服于泰山的雄伟拔萃,降下身姿,泼墨挥毫,甘为泰山添光增彩。

凡是登过泰山的人都有一种感受,不想再登山了!不得不承认,连绵的泰山之路,九曲八折,忽上忽下,令人望而生畏,爬完后更是心有余悸,力不从心,那蜿蜒若蛇,愁煞旅人的十八盘让我吃尽苦头,从此便望而却步,胆寒不已,发誓决不再轻易涉足,挑战这非人的千万石阶。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

登泰山,有两条路,一是从天外村驱车盘山,行至中天门伊始;另一条是从洪门出发,览万仙楼,穿经石峪,翻中溪山,至中天门。

中天门以上,南天门和日观峰则是泰山登顶的必经之路。

齐鲁大地风采的题目

齐鲁大地风采的题目

齐鲁大地风采的题目摘要:一、齐鲁大地的历史背景1.地理位置及特点2.历史文化底蕴二、齐鲁大地的风景名胜1.泰山2.崂山3.大明湖4.趵突泉三、齐鲁大地的文化特色1.儒家文化发源地2.民间艺术与传统工艺3.特色美食四、齐鲁大地的发展与未来1.经济发展2.生态建设3.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正文:齐鲁大地,位于我国山东省,这是一片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

自古以来,齐鲁大地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和孟子都诞生于此。

这里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齐鲁大地的历史背景齐鲁大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

这片土地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孕育了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在齐鲁大地上,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有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还有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二、齐鲁大地的风景名胜1.泰山:泰山位于齐鲁大地的中部,是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泰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向往的胜地。

2.崂山:崂山位于青岛市区,是海上名山之一,以奇特的海蚀地貌和浓厚的道教文化而闻名。

3.大明湖:大明湖位于济南市,是济南著名的旅游胜地,湖水碧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4.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泉水清澈见底,泉眼密集,是游客品茶赏泉的好去处。

三、齐鲁大地的文化特色齐鲁大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和孟子的故里都在这里。

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着齐鲁大地的人们,塑造了他们忠诚、仁爱、礼仪、智慧和勇敢的品质。

此外,齐鲁大地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也独具特色,如潍坊风筝、淄博陶瓷、鲁绣等。

而齐鲁大地的美食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如煎饼馃子、德州扒鸡、青岛啤酒等。

四、齐鲁大地的发展与未来近年来,齐鲁大地经济发展迅速,已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同时,齐鲁大地还致力于生态建设,努力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齐鲁大地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齐鲁大地爱情名句

齐鲁大地爱情名句

齐鲁大地爱情名句
【实用版】
目录
1.齐鲁大地简介
2.齐鲁大地的爱情名句概述
3.齐鲁大地的爱情名句选析
4.齐鲁大地爱情名句的文化内涵
5.结语
正文
【齐鲁大地简介】
齐鲁大地,又称鲁苏大地,是我国山东省的别称,其地域范围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

【齐鲁大地的爱情名句概述】
在齐鲁大地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名句,这些名句或出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或来自民间的俚语,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爱情的美好、苦涩、执着和无奈,成为了齐鲁大地独特的文化现象。

【齐鲁大地的爱情名句选析】
在齐鲁大地的爱情名句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沉承诺,有"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刻骨铭心,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着坚守,也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豪情壮志。

这些名句,无一不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坚韧。

【齐鲁大地爱情名句的文化内涵】
齐鲁大地的爱情名句,不仅是对爱情的赞美和诠释,更是齐鲁大地独特文化内涵的体现。

它们蕴含了儒家文化的仁爱、礼仪、忠诚等价值观,展示了齐鲁大地人民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关于齐鲁大地的诗词

关于齐鲁大地的诗词

关于齐鲁大地的诗词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描写齐鲁大地的重要载体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齐鲁大地的诗词及其相关解读。

1. 《齐鲁风光》齐鲁风光,山河秀丽,名胜古迹众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齐鲁大地风景的赞美之情。

其中的“山河秀丽”形象地描绘出了齐鲁大地的壮美景色,而“名胜古迹众多”则反映了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

2. 《泰山》泰山是齐鲁大地最著名的山之一,也是中国五岳之一。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和雄伟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深深敬意和景仰之情。

泰山的险峻峰峦、奇石峰峦、云雾缭绕等特点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3. 《孟子登泰山》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登上泰山,表达了他希望实现儒家思想应黄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孟子登泰山的气势和志向,表达了作者对孟子智慧和儒家文化的推崇之情。

4. 《齐鲁豪杰》齐鲁大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豪杰。

这首诗以雄浑激越的语言,描绘了齐鲁豪杰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这些英雄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5.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也是齐鲁大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这首诗从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念入手,描绘了孔子的风采和影响力,强调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及教育传统的重要贡献。

6. 《曲阜孔庙》曲阜孔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曲阜孔庙的庄严和宏伟,赞美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也展示了齐鲁大地丰厚的人文底蕴。

7. 《鲁国神话》鲁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也是齐鲁大地的代表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鲁国古老辽阔的历史,表达了对鲁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同时也传承了齐鲁大地的文化记忆。

以上是关于齐鲁大地的一些诗词,通过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齐鲁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这些诗词记录了齐鲁大地的风景、人物、历史和文化。

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

1、展开中国地图,齐鲁大地宛如一只雄鹰:东西绵延700余公里,构成雄鹰的“躯体”;南北展开420公里,鲁北、鲁南就像雄鹰的“两翼”。

雄鹰背依广阔腹地,面向浩瀚海洋,振翅欲飞。

山东的优势在海洋,山东的未来也在海洋。

现在的这个蓝色经济区实际上是山东人走向万里波涛的基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山东半岛处于环渤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优越的海洋区位、资源、科教等综合优势,使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成为东北亚蓝色经济高地,成为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的条件得天独厚。

但是天然条件并不代表一定会成功,这里有很大的人文约束和体制约束要考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也要在加快沿海发展的同时,同步提升山东其他地区的腹地支撑力,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联动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

山东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可以说山东的现实就是中国现实的真实写照。

从长远规划、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实力、科教水平、文化影响力等深层次因素上说,山东到2020年的时候,许多人均指标肯定还不是全国第一,但绝大多数总量指标都将会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总值。

到那时候,山东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说:山东是中华第一省。

但是,现在的山东必须要低调做事,就象现在的中国一样。

2、黄色方面。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其中,莱州是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四大临港产业区之一,也是目前黄三角区域内港口条件最好、经济基础较强的县级市,绝对应该率先突破。

黄河三角洲也要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同时我必须指出。

,黄三角的主干部分是山东省内欠发达的鲁北地区,除了“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黄三角还担负着均衡发展的重任,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揭牌实际上开启了中国两大经济区域深度合作的进程,未来值得关注。

“齐鲁大地”山东省教案

“齐鲁大地”山东省教案

齐鲁大地——山东省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齐鲁大地的认识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山东省的经济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山东省的地理位置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培养学生对齐鲁大地自然环境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山东省的地形地貌山东省的气候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第三章:山东省的历史文化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齐鲁文化、儒家思想的认同。

3.2 教学内容山东省的历史沿革齐鲁文化儒家思想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和儒家思想。

第四章:山东省的经济发展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培养学生对齐鲁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山东省的工业特点山东省的旅游业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数据、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情况。

第五章:山东省的名人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省涌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政治家、科学家等,培养学生对齐鲁大地人才的认同。

5.2 教学内容历史文化名人政治家科学家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名人。

第六章:山东省的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6.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省内著名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培养学生对齐鲁大地旅游资源的认知。

6.2 教学内容泰山:五岳之首,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孔子故里: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青岛:海滨城市,德国式建筑与海滩风光济南:泉水之城,大明湖、趵突泉等威海:刘公岛、成山头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山东省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

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齐鲁大地的事实例子

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齐鲁大地的事实例子

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齐鲁大地的事实例子一、开放发展,经济腾飞在新时代的十年里,齐鲁大地以其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合作伙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齐鲁大地在经济腾飞的征程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姿态。

山东省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GDP年均增长率超过7%,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得到更好的配置,大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交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山东推动改革开放,打造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助力齐鲁大地迈向富强之路。

二、文化繁荣,传统创新齐鲁大地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新时代的十年里,齐鲁大地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创新和传播。

山东在文化产业方面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传统艺术、文化旅游等产业,为世人展现出一幅文化繁荣的画卷。

鲁菜、剪纸、年画等传统工艺在这个时代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文化创新的亮点,为齐鲁大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三、生态环保,山水宜居在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征程中,齐鲁大地注重生态环保,努力实现山水宜居的目标。

山东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碳排放减少,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在治理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多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山东省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为全国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四、扶贫助农,人民安居在新时代的十年里,齐鲁大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山东省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山东也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农民过上了更加安居乐业的生活。

五、科技创新,未来无限在新时代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齐鲁大地注重科技创新,为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大地”——山东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山东简称及“齐鲁”的由来。

2、了解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并列举其具有特色的海产品。

3、了解山东发达的交通。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

2.了解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并分析其旅游业发达的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难点:
山东发达的交通。

教学重点:
1、山东发达的交通。

2、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并列举其具有特色的海产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在阳光灿烂,微风拂面的春日,很多同学喜欢放风筝,你们可知道“世界风筝之都”在什么地方吗?(山东潍坊)让我们放飞心情,走入山东,开始我们沿海万里行的第五站“齐鲁大地”——山东省。

(板)第五节“齐鲁大地”——山东省
一、山东概况
(读图)40页图2—14,说出山东省的位置
(小结)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北抱渤海,东濒黄海;西与河北省、河南省为界;南与安徽省、江苏省为邻。

(讲)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板)二、发达的交通
(讲)山东省是我国交通发达的省份之一,交通运输方式齐全,特别是公路交通最突出,位于我国首位,全省内重要的城市都有高速公路相连,铁路主要有胶济线、京沪线和京九线,水运拥有青岛、烟台、日照、威海、龙口等海港,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等城市建有民用机场,其中济南、青岛、烟台机场为国际航空港。

(板)三、丰富的海洋资源
(讲)由于山东北抱渤海,东濒黄海,海岸线漫长,滩涂面积约占全国的1/6,因此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问)山东沿海水域盛产哪些海产品?其中哪些海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读图)40页图2—14,找出青岛、烟台这两个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
(讲)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并且培植了海尔、青啤、海信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而且冲出国内走向世界。

山东还拥有我国最大的海洋大学。

山东也是全国的经济大省,而青岛又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

(问)山东省的省会是哪个城市?
(讲)济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自然风光秀丽,有“泉城”之美称,城内百泉争涌,尤其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誉。

(读图)41页图2—16,说明济南泉水的成因
(朗读)“泉城”济南启示录
(问)①趵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其原因是什么?
②从趵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到如今的“复涌而出”这一现象,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讲)人们常说:“泰山看山,曲阜看古,杭州看景”。

而青岛则山、古、景兼而有之。

自古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境地”,为我国道教名山和风景名胜区,游崂山还可看古迹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还可看壮观的龙潭瀑,大雨过后,山洪暴注,故有“龙潭喷雨”之称。

板书设计:
第五节“齐鲁大地”——山东省
一、山东概况
二、发达的交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四、丰富的海洋资源
五、“泉城”——济南
六、“黄海明珠”——青岛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