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肋骨病变CT总结

合集下载

肋软骨骨折的CT诊断

肋软骨骨折的CT诊断
3 讨 论
肋软 骨是骨 性胸 廓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弹性 大 , 易折断 。薹 平 片 不 x戋 不能显示 肋软骨 , 旋C q扫 诊断 肋软骨 骨折 阳性率 低 。 关肋软 骨 螺 TZ ' 有 骨 折 的多排 螺旋 C 及 三维 成像技 术 的文 献 国内报 道较 少 。 T 现对 本院 20年 1 07 月至20年 1 08 月收治 的9例 胸部 创伤 伴肋软骨 骨折的 病例总结 2
位, 也有 表现 为 肋软 骨 内低 密 度线状 影[, 些 骨折 均为 断端 无 明显 2这 1
错位 、 围软 组 织 无肿 胀 。例 道路 交通 伤病 人 , 周 1 由于 骨折 线 锐利 、 断 端移位 不明显 , 扫 图像 未见骨 折 , 平 而MP 和V R R图像 能清晰显 示骨折 ( ) 图2。 322 R 所显示 的肋软 骨与 人体 解剖 结构形 态 相似 , 目了 .. V 一
肋软骨骨折诊 断有 重要价 值 。 【 键词l 关 肋软 骨 骨折 螺旋C 三 维成 像 T 【 图分 类号】 7 2 4 中 R . 8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 】 7 - 7 22 1 )6a-0 1 2 1 4 0 4 ( O 0 () 1 -O 6 O 8
区域 有5处 3肋软 骨与肋 骨交 界 区有2 处 。 折表现 为肋 软骨 局 灶 0 () 8 骨
性断裂 , 钙化的肋软 骨均有 明显错位 , 钙化的肋软骨 有明 显或 不明显 未 错位( 明显 错位 7处 , O3 ) 折 周 围可伴软 组 织肿 胀 、 0 占6 .% , 骨 积气啕 1 ) a
分析 如下。
3 1 肋软 骨的解 剖 与正 常 三维成 像 的表 现 . 肋软 骨是 一种透 明软骨 , 自第l 对肋软 骨起至 第7 对肋软骨 呈惭进

多种肋骨病变的CT特征!

多种肋骨病变的CT特征!

多种肋骨病变的CT特征!肋骨病变的种类很多,常常是偶然发现,因此,CT上见到肋骨病变可能是最早的发现疾病的线索。

作出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阐释各种肋骨病变的CT特征。

首先,先天性疾病:淋巴管瘤病。

少见,多发,通常为溶骨性,较少出现骨质硬化改变。

其次,肿瘤性病变:1、转移瘤。

最常见的恶性肋骨病变。

可以为溶骨性,硬化性,或混合性。

上图为肋骨转移瘤。

2、Pancost瘤。

最常见的病因是肺尖癌侵犯胸壁。

见下图。

3、Gorham病(大块骨溶解症)。

特征是连续的肋骨发生广泛的、进展性溶骨改变。

见下图。

4、软骨肉瘤。

肋骨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通常发生于肋软骨连接处。

发病高峰为50岁,20岁以下者少见。

最常见特征为:肿瘤分叶状,内有絮状、斑点状或环状钙化。

见下图。

5、内生软骨瘤。

局部膨胀,透亮,代表骨髓腔内含有透明软骨。

见下图。

6、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

50%的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会累及肋骨。

7、硬纤维瘤。

表现为均质,不强化,软组织肿块。

可以侵犯相邻的肋骨,并且刺激骨膜反应使得新骨形成。

见下图。

8、淋巴瘤。

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

表现为骨外软组织肿块,骨皮质相对完整。

如果伴AIDS,那么淋巴瘤也可以表现为溶骨性。

9、骨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症。

肋骨最常见的良性病变。

表现为骨膨胀,磨玻璃密度。

10、动脉瘤样骨囊肿。

生长迅速的良性病变。

病变表现为多个薄壁,富血的空腔。

CT特征为膨胀性、溶骨性、偏心性。

可以有液平。

第三,外伤性:骨折。

需要格外记住的是,肋骨也可以发生应力性骨折。

第四,感染性病变:化脓性关节炎。

CT征象包括:软组织水肿,关节侵蚀,关节积液,软骨下骨破坏,反应性骨硬化。

第五,代谢性疾病:1、Paget病。

1-4%的Paget病会累及肋骨。

2、痛风。

累及肋软骨关节比较少见,但是器官移植后的患者发生率高于其它人。

第六,非感染性炎症:强直性脊柱炎。

可以累及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另外,“测测你”栏目中,“找病变”的图片已经更新。

肋骨外伤丨影像表现、并发症!

肋骨外伤丨影像表现、并发症!

肋骨外伤丨影像表现、并发症!译者:花人青来源:熊猫放射肋骨的形态学分类。

(a)图中所示为第8肋骨,这是一个典型的肋骨,头、结节和体部,末端各有一个小关节面。

可见肋间血管沟。

(b)图中所示为第1肋骨和第2肋骨,因其特殊形状和附着物而被视为非典型,可见锁骨下动静脉血管沟;而第11肋骨和第12肋骨由于缺乏典型肋骨的解剖特征而被视为非典型。

肋骨位置及相关易损结构:第1肋:锁骨下血管;第1-3肋:血管、臂丛;第4-9肋:肺、心血管;第9-12肋:肝(右肋)、脾(左肋)。

呼吸的生理特性。

(a)功能性肋骨单元,由两块骨头、肋间肌层和神经血管束组成,周围有靠近胸膜的筋膜。

(b)呼气时胸腔收缩、膈肌放松,吸气时胸腔扩大、膈肌收缩。

肋骨骨折。

轴位CT示断端轻度移位;MR增强示骨质不连续,因炎症明显强化。

肋骨常见解剖变异及主要影像学表现•发育性肋骨融合:可能累及肋骨的任何部分;融合可能改变胸部生物力学,导致骨折易发性增加。

•叉状肋:肋骨的前部是重复的,多见于第4肋;模拟肋骨骨折。

•副肋:如颈肋,它起源于第七颈椎;可骨折,特别是颈部肋骨的损伤会加重胸廓出口综合征。

•发育不全肋骨:受影响肋骨的侧缘在相邻肋骨侧缘的切线内侧,超过4mm;模拟肋骨骨折。

•骨桥:肋骨局灶性融合,可能是完全的,也可能是假关节;骨桥可能骨折;额外的骨桥可能改变肋骨运动的生物力学,使这些肋骨更容易骨折。

•漏斗胸:肋骨前部明显内陷,其后部肋骨向上,胸骨凹陷;由于重叠,在平片上可模拟或隐藏肋骨骨折。

双侧颈肋肋骨外伤,右前部见一残肋。

右侧第10、11后肋肋骨骨桥局部形成一关节,患者可有症状。

叉状肋:第7肋可见两个肋骨头。

肋骨良性、恶性病变(类似外伤性肋骨损伤)•纤维结构不良•Paget病•骨软骨瘤与多发性遗传性外生骨疣•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内生软骨瘤•转移瘤•软骨肉瘤•骨肉瘤纤维结构不良Paget病前列腺癌骨转移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右侧肋骨可见轻微膨胀、骨密度略减低,轻微骨膜反应,左侧为正常肋骨。

肋骨三维重建影像报告模板

肋骨三维重建影像报告模板

肋骨三维重建影像报告模板摘要本报告对患者进行了肋骨三维重建影像分析,旨在评估肋骨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和异常情况。

通过利用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我们可以清晰地显示肋骨的形态、位置和密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报告提供了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研究方法本次肋骨三维重建影像分析使用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

患者被要求保持静止,在扫描仪中完成多个层面的图像捕获。

扫描结果由计算机生成肋骨的三维重建模型,并提供多个视角的影像。

扫描参数如下:- 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层厚:1 mm- 层距:1 mm- 像素大小:0.5 mm ×0.5 mm- 扫描范围:全肋骨影像分析结果肋骨解剖结构根据重建的三维模型,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肋骨分布在胸廓两侧,共有12对肋骨。

第1对至第7对肋骨与胸骨前部相连,被称为真肋骨;第8对至第10对肋骨与胸骨前部间接相连,被称为假肋骨;第11对与第12对肋骨不与胸骨相连,被称为游离肋骨。

肋骨异常情况根据肋骨重建模型和CT图像分析,我们发现患者右侧第5对肋骨存在骨质异常。

在这个肋骨上观察到明显的骨质破坏和骨折迹象,可能与外部撞击导致的创伤有关。

此外,周围软组织也显示出水肿和出血迹象。

鉴于这些异常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和临床评估,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肺部影像除了肋骨,CT图像还显示了患者的肺部情况。

肺组织呈现均匀的密度,没有明显的结构异常或肿块。

肺纹理清晰可见,没有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病灶。

这些结果表明患者的肺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呼吸系统异常。

综合分析与诊断建议通过肋骨三维重建影像的分析,我们发现患者右侧第5对肋骨存在明显的骨质异常,可能与外伤有关。

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临床检查,包括骨密度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骨质健康和创伤情况。

此外,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肋骨的修复过程,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的进展情况。

肋骨疾病多种影像学检查价值分析

肋骨疾病多种影像学检查价值分析

收集检查 资料较 完整 的肋 骨骨折 6 例 ,肋 骨转 移瘤 3 3 8
例。骨折中单根肋 骨单 发骨折 2 例 , —8根肋 骨骨折 4 1 2 2例 。 或纵膈肿块加上横膈升 高, 强烈提示膈神经麻痹 , 透视下见横 其 中一 根肋骨 2处 以上骨折 l , 8例 共计 16处 。 9 转移瘤 中单发 膈矛盾运动, 即患者吸气时麻痹侧横膈反而升高。 转移 2 。 O例 多发 l , 6 处 。 8例 共 l 六、 横膈肿瘤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
C R图像 : 8 , 6 例 胸部 正位 2 例 , 9 正侧位 3 例 , 9 分别摄胸 部及肋骨像。其 中 l 3例已摄 X线平片 。
S T扫描 :8 , 围胸廓入 口至出 口, C 1例 范 层厚 5 7 m。 m S T薄层 : 5例 , C 5 横断重建及扫描各 l , 8例 倾斜 扫描 l 9
据。 1 .资料与方法
有活动 , 但在呼气和吸气之间只有较小的移动 , 于儿童 。 对 膈
膨 出可造成横膈大部分升高。 五 、 神经麻痹 膈
1 1 一般 资料 .
膈神经麻痹是单侧因素造成 , 包括原发肺肿瘤 , 纵膈恶性肿瘤 、 纵膈手术等 。 肺
侧横膈周 围的其他 x线征象进行判 断分析 ,找 出真正 引起横 膈升高 的原因 , 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 断依据 。
( 收稿 :0 6.1 1 ) 20 2。 2
位 。 肋弓段重 叠复杂 , 但 病变定位 困难 , 尤其是多发骨折 。 S T及 MS T横断扫描及其薄层重建 , C C 不但可显示明显的 骨 折或 肿瘤 。 亦可清 晰显示 平片易漏诊 的不完全骨折 、 轻度成
刘 宏文
牛 玉 军 王 志铭
锦州市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周四海量图片:最全的肋骨病变精美图片及详细解析!

周四海量图片:最全的肋骨病变精美图片及详细解析!

周四海量图片:最全的肋骨病变精美图片及详细解析!展开全文按照惯例,本次主题仍然是肋骨病变,下面会奉送海量精美图片,读片哥请您耐心等待页面下载图片。

1、上图为20岁,男性,右侧第1肋假关节形成。

可以看到箭头所指的局部肋骨密度减低区域伴波浪状的边缘,这是典型的肋骨假关节征象,不要误诊为骨折!网球运动员或羽毛球运动员需要经常做将手臂举过头顶的动作,因此容易形成这类假关节。

2、上图为多发骨纤维细胞异常增生症。

肋骨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

3、转移瘤。

上图为肾癌转移瘤。

可见肋骨骨质破坏,呈溶骨性改变,周围有软组织肿块。

上图为34岁,女性,乳腺癌肋骨转移。

表现为散在的硬化性改变。

上图为63岁,男性,前列腺癌肋骨转移。

箭头所指处可以看到肋骨局部变细,骨皮质和骨髓腔的界限消失。

另外,仔细观察图象,还有另外一个病变!请再仔细看一下图像再看后面的文字。

箭头上方的肋骨其实也是转移瘤。

如果你不能准确地分辨上图的征象,在做出诊断的时候把握不大,那么可以建议患者进行CT检查明确诊断。

上图为前列腺癌肋骨转移。

胸部侧位片。

肋骨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

如何判断肿块来自于肋骨而不是肺?小秘诀:肿块走行和肋骨平行,这证明肿块是位于肋骨的!4、上图为内生软骨瘤。

肋骨呈膨胀性改变,但是骨皮质相对较完整,没有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

5、以上两图为同一患者。

56岁,男性,右肩部疼痛。

X线片上右肺尖密度增高,右侧第1肋骨质显示不清。

行CT检查后,发现右肺尖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侵犯肋骨及胸椎。

6、软骨肉瘤。

上图为软骨肉瘤。

男性,45岁,右胸壁巨大软组织肿块。

肿瘤内含有结节状和环状的钙化,提示肿瘤是软骨来源。

上图也是软骨肉瘤,发生于典型部位:肋软骨连接处。

并且,病变也具有典型的软骨肿瘤特征:结节状和环状钙化。

7、Paget 病。

以上两图为同一患者。

51岁,男性,无明确症状。

X线片示骨皮质增厚,病变较长。

CT图像示肋骨增大,骨皮质增厚。

这是Paget病的典型表现。

16层螺旋CT与CR平片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的对比优势

16层螺旋CT与CR平片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的对比优势

16层螺旋CT与CR平片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的对比优势目的: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与CR平片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别进行CR、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的128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骨折的检出率。

结果:128例患者,肋骨骨折共355处,CR平片检出骨折221处,检出率为62.3%;16层螺旋CT检出346处,检出率为97.5%。

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多角度地显示肋骨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CR平片,为胸部外伤中的最佳检查手段。

标签:16层螺旋CT;CR;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骨折,此疾病现今主要通过使用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主要通过X线、CT等检查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

CR平片因为受到腹部脏器重叠、投照角度、曝光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1]。

而使用16层螺旋CT快速容积扫描的技术可以弥补CR平片的不足,此方法尤其对有腹腔重叠现象的肋骨骨折患者有明显效果。

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相结合,可以从多角度、多平面观察,从而能够清楚显示肋骨骨折的形态、位置、数量及并发症,为准确诊断肋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

2011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经CR和CT 诊断128例肋骨骨折患者,笔者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经CR和CT诊断128例肋骨骨折患者,男78例,女50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呼吸活动受限。

1.2检查方法对128例肋骨骨折患者均做常规胸片检查后,再应用GE Brightspeed Elite16层螺旋CT机容积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130~220mA,准直宽度2mm,螺距1.375∶1,床速度27.5mm/圈,扫描速度0.5s/圈,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扫描范围是肋骨上缘到肋骨下缘,头先进,扫描完成后,所得数据自动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的后处理,运用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技术(MPR)生成三维图像,根据诊断需要,任意调整角度,再运用切割法去除影响观察骨折的结构,使肋骨结构能够清楚显示。

肋骨骨折在胸部轴位CT图像上的定位

肋骨骨折在胸部轴位CT图像上的定位

肋骨骨折在胸部轴位CT图像上的定位目的:探讨在胸部轴位CT图像中的肋骨定位的方法,为肋骨骨折准确定位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45例胸部外伤的胸部CR正、斜位片及轴位CT 图像,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盲法阅片。

根据肋骨的肋颈、肋结节与相对应的胸椎椎体、椎弓根及胸椎椎体两侧的横突同时显示在同一帧胸部轴位CT图像中作为椎体分界标记,在胸部轴位CT图像中先数出胸椎椎体再定位骨折的肋骨。

结果:胸部轴位CT图像定位准确率100%。

结论:胸部轴位CT图像可对肋骨骨折做出快速精确的定位诊断。

标签:CT;肋骨骨折;胸椎椎体;定位胸部肋骨骨折是放射科医生常见的疾病。

普通胸部X线后前位平片是诊断胸部肋骨骨折最基本、最好的而且是首选检查方法;胸部斜位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补充投照体位。

普通胸部X线平片对于肋骨骨折易于定位,但普通X线平片是前后胸部重叠影像,易受投照技术、解剖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膈肌下的肋骨骨折及隐匿性骨折显示欠佳,容易造成胸部肋骨骨折的误诊、漏诊。

由于临床骨科医生及法医伤情鉴定的需要,对胸部肋骨骨折及时准确定性、定位的诊断非常重要。

CT由于密度分辨率高,CT检查胸部肋骨骨折特别是螺旋CT不会遗漏且显示肋骨骨折非常清晰,对于膈肌下的肋骨骨折及隐匿性骨折显示出很大优越性,易于诊断肋骨骨折,但是胸部轴位CT图像为肋骨断续图像,在定位诊断上形成一定困难。

为此,笔者根据45例胸部外伤的普通X线胸部平片及胸部CT资料进行了定位诊断分析,结合胸椎椎体与肋骨关系解剖,对胸部轴位CT图像上的肋骨骨折进行定位诊断,以探讨胸部轴位CT图像对肋骨骨折的定位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CT诊断胸部肋骨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

主要因为打架、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来就诊。

CT诊断胸部肋骨骨折45例中有肋骨骨折97处。

CT检查前全部患者照过胸部CR正、斜位片,胸部CR片显示肋骨骨折39例,未显示肋骨骨折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肋骨病变CT总结早7点发文医护多影像学霸 2022-06-22 07:00 发表于广东不容错过哦。

正常胸廓由12对肋骨,12个胸椎和1块胸骨组成。

后方肋骨与脊柱形成关节[1]。

在前面,第一肋的肋软骨在第一胸椎平面连接到胸骨柄,第二到第七肋骨与胸骨的柄或体连接,第八到第十肋与第七肋骨软骨形成软骨连结。

第11肋骨和第12肋骨通常被称为浮肋,因为它们的肋软骨不与其他肋相连接,它们末端是游离状态[2]。

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关节,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锁切迹及第一肋软骨构成,属鞍状关节。

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增强。

构成胸锁关节锁骨端的部分为关节面,位于锁骨内侧端膨大的胸骨端上。

其下方有肋锁韧带压迹。

锁骨内侧端膨大称胸骨端。

胸骨端年龄变化明显,是研究骨骼年龄判断方法的良好材料。

关节面之间有关节盘,使关节头与关节窝更为适应,并增强了关节的活动方式。

胸锁关节面用于根据胸骨形态推算年龄(图1)。

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的地方有个向前突起的角叫胸骨角,又称Louis角。

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两侧平对第二肋,第四胸椎的下缘正对胸骨角的水平[1](图2)。

图1:正常年轻女性的正常重建CT图像显示正常的胸骨柄和体,可用于上半部分软骨。

胸锁关节(直箭头)位于胸骨上切口(箭头)的两侧。

注意第一肋骨(波浪形箭头)和管胸骨关节(弯曲箭头)的钙化肋软骨图2:正常年轻女性的矢状重建CT图像显示在胸骨关节处的突出横向脊,称为胸骨角或Louis角(箭头)每个肋骨的后端由头部,颈部和结节组成。

头部与相应的椎骨关节连接,形成肋椎关节。

结节,肋骨后表面的骨突起,与椎骨的横突相连,形成肋横突关节(图3)。

肋骨下内侧的肋沟包含肋间血管和神经。

图3:正常年轻女性骨窗的右侧CT图像显示肋骨与椎骨关节连接,形成肋椎关节(箭头)。

肋骨后部的结节,骨突起与横突相连,形成肋横突(箭头)。

两者都是滑膜关节对于年龄小于35岁的大多数健康患者,肋软骨的钙化倾向于在放射学上不明显。

在那个年龄之前,肋软骨的钙化可能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软骨肉瘤有关[2]。

正常的钙化模式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同,通常在男性中表现为外围平行线(图4A)和女性的中央球状团块(图4B)。

图4A:肋软骨钙化。

65岁男性的外周线性钙化(箭头)与男性肋软骨钙化一致图4B:肋软骨钙化。

62岁女性的中央,厚钙化(箭头)与女性肋软骨钙化一致淋巴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占据多个骨骼,通常引起骨质溶解或不太常见的硬化[3](图5)。

图5:34岁患有肋骨,颅骨和股骨淋巴管瘤病的男性。

CT扫描显示肋骨前部的扩张和硬化。

骨闪烁扫描(未显示)显示该部位的示踪剂摄取增加1、转移转移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恶性肋骨病变[4](图6A和6B)。

大多数情况下,原发性肿瘤位于乳腺、前列腺、肺或肾脏。

肋骨转移可以是溶骨性的,硬化的或混合的。

在骨闪烁扫描术上检测到的肋骨病变通常需要用放射线照相或CT进一步表征以改善特异性(图7A和7B)。

图6A:29岁女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肋骨转移。

骨闪烁扫描图像(A)显示右侧第四肋骨中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增加,CT可见相应部位肋骨膨胀硬化(B)图6A:29岁女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肋骨转移。

骨闪烁扫描图像(A)显示右侧第四肋骨中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增加,CT可见相应部位肋骨膨胀硬化(B)图7A:51岁患有黑色素瘤的男性。

骨闪烁显示左侧第一肋骨,近肋骨交界处(箭头)显示异常示踪剂摄取,这对于转移非常可疑。

X 线为阴性图7B:51岁患有黑色素瘤的男性。

CT扫描显示左侧第一肋骨后方骨折,活动性骨质硬化边缘平滑,表明骨不连,无转移迹象特点:转移是最常见的恶性肋骨病变。

要点:虽然骨骼闪烁扫描对肋骨病变高度敏感,但缺乏特异性。

相关X线摄影或CT可可以提高特异性。

2、肺上沟瘤(Pancoast tumor)Pancoast肿瘤的最常见原因是侵入胸壁的顶端肺癌。

肿瘤可能涉及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节和上纵隔[5](图8)。

图8:67岁男性的并发肿瘤。

通过肺尖CT扫描显示右肺尖上有大的软组织肿块,胸壁和上纵隔侵犯。

T3的椎体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肋骨和右侧部分被破坏3、戈勒姆病(Gorham disease)Gorham病(也称为消失的骨病,骨的血管瘤病,或大量骨质溶解)的特征是连续骨的广泛和进行性骨溶解[6](图9)。

图9:患有右肩疼痛的49岁女性的戈勒姆病。

CT扫描显示右上肋骨完全骨溶解。

患者随后发生乳糜胸腔积液,这是一种已知的综合征并发症4、软骨肉瘤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肋骨肿瘤,通常出现在肋软骨交界处或其附近[7]。

其发病率在50岁时趋于高峰;在20岁以下的人中很少见。

虽然一些软骨肉瘤可能没有放射照相可见的钙化,但大多数特征是分叶状肿块,包含典型的絮状,点状或环状和弧状钙化(图10)。

图10:29岁男性低级软骨肉瘤。

轴向CT扫描显示左第五肋前部轻度扩张的病变。

这里通过点状环和弧形图案显示软骨钙化的典型特征要点: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肋骨病变,通常发生在肋软骨交界处或附近。

5、软骨瘤肋骨中有3%的软骨瘤发生。

它们通常表现为局灶性可扩张的,射线可透过的病变,其病理学上包括髓腔内的透明软骨小叶(图11)。

图11:60多岁的老人软骨瘤。

轴向CT扫描显示肋骨外侧和轻度局灶性扩张(箭头)的射线可透性明显受限。

没有皮质突破或增厚,骨内膜扇形和骨膜反应表明良性6、多发性遗传性外生骨疣50%患有多发遗传性外生骨疣(骨软骨瘤病)的患者,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肋骨有病变[3](图12)。

并发症包括骨折、气胸、血管或神经压迫以及恶性转化为软骨肉瘤。

图12:34岁男性多发性遗传性外生骨疣,肩部肿块扩大,疼痛。

轴向CT扫描显示由肋骨,肩胛骨和肱骨引起的多种外生骨疣7、硬纤维瘤硬纤维瘤是肌肉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肿瘤,起源于10-28%的患者胸壁[7]。

在CT上,硬纤维瘤似乎是均匀的,不增强的软组织块,可以侵蚀邻近的骨骼并刺激骨膜新骨的形成(图13)。

图13:14岁女孩患有硬纤维瘤。

轴向CT扫描显示右侧胸壁右侧第三至第七肋骨周围的软组织肿块。

肋骨表现出旺盛的骨膜新骨8、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涉及胸壁和肋骨的最常见类型的淋巴瘤(图14)。

它通常表现为一个巨大的骨外软组织肿块,相对保留下面的骨性皮质。

当它与艾滋病相关时,淋巴瘤可能引起骨质侵蚀和骨质溶解[5]。

图14:53岁女性患有大B细胞淋巴瘤。

轴向CT扫描显示大的软组织肿块,包括左第六肋骨9、纤维异常增生纤维异常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肋骨病变[3]。

在CT上,它通常显示骨膨胀,通常是磨玻璃基质[3]。

它显示在骨闪烁扫描仪上增加的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图15A、15B和15C)。

图15:30岁患有纤维异常增生的女性。

增强的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在骨闪烁照相(A)上的焦点对应于左第五肋骨具有磨玻璃外观的可扩张病变的胸部放射线照片(B)和轴向CT(C)发现10、动脉瘤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是一种快速生长的良性病变,由多个薄壁充满血液的腔组成[8]。

在CT上,它是可扩张的,溶骨的和偏心的(图16)。

动脉瘤性骨囊肿也可能含有液体水平。

图16:39岁患有动脉瘤性骨囊肿的男性。

轴向CT扫描显示可膨胀的溶骨性病变,具有软组织延伸和薄的内部小梁骨折是影响肋骨整体最常见的病变[9]。

急性肋骨骨折可能在放射学上是隐匿的,甚至在CT上也是微妙的。

肋骨中的疲劳型应力性骨折可能与运动活动有关,例如划船,高尔夫球或其他引起重复性压力的活动[9]。

可发现与慢性骨质减少或骨软化症相关的不足型应力性骨折。

骨闪烁扫描对应力性骨折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图17A和17B)。

图17:左肋骨疼痛的20岁女运动员的疲劳型应力性骨折。

肋骨的射线照片是阴性的。

随后的骨闪烁扫描显示左侧第七肋骨外侧的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异常。

CT扫描显示骨膜反应和轻度硬化,对应于骨扫描异常摄取的区域要点:虽然正常肋骨的急性骨折很常见,但肋骨也可能出现应力性骨折。

化脓性关节炎通常是由于源自皮肤病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源性扩散。

在成人中,胸锁关节和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和脊柱最常受到影响[10]。

感染还可能涉及肋骨,例如肋骨关节(图18)。

CT表现可能包括软组织水肿、关节侵蚀、关节积液、软骨下骨破坏和反应性硬化。

图18:51岁男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和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局灶性疼痛。

轴向CT扫描显示左第一肋软骨和柄周围与周围软组织水肿的交界处破坏。

穿刺活检为绿脓杆菌1、佩吉特病(Paget Disease)佩吉特病是一种老年人骨吸收和形成增加的疾病,导致受累骨骼的增厚和脆弱。

它以频率递减的顺序包括骨盆、股骨、颅骨、胫骨、椎骨、锁骨、肱骨以及1-4%的肋骨(图19)。

图19:81岁有佩吉特病的男子。

轴向CT扫描显示左第九肋骨的后内侧面的密度,增大和皮质增厚以及肋椎和肋横突关节的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炎。

在骨显像上观察到相应部位的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异常要点:佩吉特病的并发症包括骨折,退行性关节病,神经损害和肉瘤性变性。

2、痛风痛风性关节炎最常影响足部、手部、腕部、肘部、膝部、踝部以及较少见的骶髂关节和胸锁关节[11]。

肋骨很少参与。

然而,据报道移植受者,特别是心脏移植受者的发病率增加[12](图20)。

图20:最近接受原位心脏移植,并且出现发烧和胸痛的50岁男性的痛风。

轴向CT扫描显示左侧第一肋软骨交界处的软组织肿块,与肋骨破坏和无定形增加的软组织密度相关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炎,主要涉及骶髂关节、骶髂关节、椎间盘突出、肋椎关节炎和肋横突关节[13]。

肋椎和肋横突关节的早期变化包括软骨下骨的不清楚,并且在肋椎关节中,椎体侧最明显的硬化[13、14](图21)。

这些变化最终会发展为骨性强直。

图21:42岁女性的关节炎性脊柱炎。

轴向CT扫描显示肋软骨关节的软骨下侵蚀,不规则和硬化,这在关节的椎骨侧更为明显。

注意沿椎体前方(Romanus病变)的糜烂和反应性硬化肋骨涉及各种创伤、代谢、炎症、,肿瘤和先天性疾病。

CT可用于进一步表征放射线照相术或骨骼闪烁扫描术中发现的肋骨病变。

在胸部CT检查中无意中发现的肋骨病变可能是全身性疾病或远端原发性肿瘤的第一个征兆。

要点:了解肋骨解剖结构和识别肋骨病理学的CT特征有助于进行适当的诊断和管理。

参考文献:[1]Bryan GJ, Davies ER. Skeletal anatomy, 3rd ed. New York, NY: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96 [Google Scholar].[2]Ontell FK, Moore EH, Shepard JO, Shelton DK. The costal cartilag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RadioGraphics 1997; 17:571-577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3]Glass RB, Norton KI, Mitre SA, Kang E. Pediatric ribs: a spectrum of abnormalities. RadioGraphics 2002; 22:87-104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4]Guttentag AR, Salwen JK. Keep your eyes on the ribs: the spectrum of normal variants and diseases that involve the ribs. RadioGraphics 1999; 19:1125-1142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5]Kuhlman JE, Bouchardy L, Fishman EK, Zerhouni EA. CT and MR imaging evaluation of chest wall disorders. RadioGraphics 1994; 14:571-595 [Crossref][Medline] [Google Scholar].[6]Collins J. Gorham syndrome. Radiology 2006; 238:1066-1069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7]Tateishi U, Gladish GW, Kusumoto M, et al. Chest wall tumors: radiologic findings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 Part.[8]Malignant tumors. RadioGraphics 2003; 23:1491-1508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9]Tateishi U, Gladish GW, Kusumoto M, et al. Chest wall tumors: radiologic findings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 Part.[10]Benign tumors. RadioGraphics 2003; 23:1477-1490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11]De Maeseneer M, De Mey J, Lenchik L, Evararert H, Osteaux M. Helical CT of rib lesions: a pattern-based approach. AJR 2004; 182:173-179 [Abstract] [Google Scholar]10. Jeung MY, Gangi A, Gasser B, et al. Imaging of chest wall disorders. RadioGraphics 1999; 19:617-637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12]Resnick D. Gouty arthritis. In: Resnick D, ed. Diagnosis of bone and joint disorders, 4th ed.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2002 : 1519-1559 [Google Scholar].[13]Chang PC, Seeger LL, Motamedi K, Chan JB. Tophaceous gout of the first costochondral junction in a heart transplant patient. Skeletal Radiol 2006; 35:684-686 [Crossref] [Medline] [Google Scholar].[14]Resnick 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Resnick D, ed. Diagnosis of bone and joint disorders, 4th ed. Philadelphia, PA: Saunders, 2002:1023-1081 [Google Scholar].[15]Pascual E, Castellano JA, López E. Costovertebral joint change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ith thoracic pain. Rheumatology 1992; 31:413-415 [Crossref] [Google Scholar]Read More: /doi/full/10.2214/AJR.08.1216.[16]原作者:Benjamin D. Levine, Kambiz Motamedi, Kira Chow, Richard H. Gold.来源丨乐康A医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