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练习

复述练习
复述练习

复述练习

1.默读唐诗《赠汪伦》,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内容。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简要复述下面的故事

林则徐请客

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烟。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那时候,冰淇淋还很罕见。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时,还用口吹了吹。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非常生气。但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冷冰冰的。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宴席上,一道道端上的都是中国名菜。那些外国人,一个个张大了嘴巴狼吞虎咽。他们一边吃喝,一边赞不绝口。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有!”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他们“啊——”,“啊——”,嚷成一片,喉咙里比卡着鱼骨还要难受。有的挥起手,想伸进嘴巴去抓;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

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点,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似猴样。

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3.以第三人称老红军的角度复述下面内容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4.下面是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的一小段。如果这位老杨同志“事后”对别人讲述这一段经历,该怎么说呢?

过了阴历八月十五日,正是秋收时候,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被分配到第六区来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老杨同志叫区农会给他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常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就把他介绍到阎家山去。

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天不晌午就到了阎家山。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长?”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从这服装上看,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的送信的,就懒洋洋地问道:“哪村来的?”老杨同志答道:“县里。”广聚仍问道:“到这里干什么?”小元棋快输了,在一边催道:“快走棋嘛!”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一会儿闲了再说吧!”说了把背包往台阶上一丢,坐在上面休息。广聚见他的话头有点不对,也就停住了棋,凑过来搭话。老杨同志也看出他是村长,却又故意问了一句:“村长哪里去了?”他红着脸答过话,老杨同志才把介绍信给他。

5.(动漫专业专用)请认真阅读下列故事,用5幅左右的小片画出连贯的故事情节,每幅小片配10字左右的情节介绍。

从前有个国王,年纪很大了,他想挑选一个孩子,让他来当国王。

怎么个挑法呢?国王给全国的孩子都发了一粒花籽,看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让谁来当国王。

有个孩子叫宋金,他也领了一粒花籽回去,把它种在一个花盆里,天天浇水。可是,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花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

这一天,全国的孩子一齐来到王宫里。他们每个人都捧着一盆美丽的花。

国王出来看花了。他从孩子们面前走过去,一直皱眉头。忽然,他看见宋金手里捧着一个空花盆,高兴地笑了。他说:“找到了,找到了!我发的花籽是炒熟的,不会发芽。你是诚实的孩子,我让你来做将来的国王。”

6. 阅读下面小故事,按要求的角度复述。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百多斤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他常表演给近臣们看,那班大臣为了讨好宣王,个个装模作样地接过来试一试,大家在故意把弓拉开一半,便故作惊讶地说:“哎呀,要拉开这弓的气力不少于一千多斤啊,不是大王又有谁能用这么强的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三百多斤,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一千多斤。三百多斤是真实的,一千多斤是徒有其名,齐宣王只图虚名却不顾实际。

(1)从“喜好虚名其实是在害自己”的角度:

(2)从“阿谀奉承害人不浅”的角度:

(3)从“上有所好,下必趋焉”的角度:

答案:

1. 李白在汪伦家住了数日,突然接到消息,老母病危。李白心急如焚,在早晨匆匆收拾了一阵,不辞而别。

此时正值春季,花开茂盛.李白远远的就闻到了一阵阵花香,远远望去桃树一颗挨着一颗,密密层层,整个桃花林犹如一片粉红粉红的“海洋”桃花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美丽,姹紫嫣红、鲜艳娇美。可李白早已无心观赏美景。直奔桃花潭。突然,岸上响起了边用脚拍打地面边唱歌的声音。李白心头一热,遁声望去,只见汪伦边唱边走了过来迎上。“天下茫茫知己难寻啊!”李白高呼:“我这一生有你这么一个知己真是我的福气,可是我们这么匆匆已分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只要我们有缘就一定可以想见,如果没缘我们也会在心中想念对方的。”汪伦意味深长地喊到。

李白心中升起一只暖云,心想:桃花潭固然很深,但也比不是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呀!于是,李白诗性大发,高声吟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呼问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汪伦赠我情.

他俩离别了。汪伦注视着李白的船,一直到小船从他的视线中消失……。

2. 提纲:

A.开头:事情的起因:一些外国人想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B.正文:事情的经过:查理设宴,林则徐吃冰淇淋受侮辱;林则徐请客,外国人吃摈榔芋泥出洋相。

C.结尾:事情的结果:外国人感到林则徐是不好对付的。

3. 老红军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小红军,说:“来吧,我背你走!”小红军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老红军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小红军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小红军一再请求老红军放下他,怎么说老红军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小红军向前走。

突然,老红军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小红军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老红军往下陷。这时候,老红军用力把小红军往上一顶,一下子把他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小红军使劲伸手去拉老红军,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小红军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他想:“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4. 过了八月十五日,正是秋收的时候,我作为县农会主席,被分配到第六区去检查督促秋收工作。我叫区农会给我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常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就把我介绍到阎家山去。

我吃了早饭动身,天不晌午就到阎家山。一进村公所,正遇着两个人在下棋。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看见我进去。我等了一会儿,还没人跟我搭话,我就在这争吵中问了一句:“哪一位是村长?”那两个人抬起头来,上下打量我。我那天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

是白小布衫深蓝裤子,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那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大概是从这打扮上看,其中一个把我当成哪村派去送信的,就懒洋洋的问道:“哪村来的?”我回答说:“县里。”他又问:“到这里干什么?”另外一个人因为棋快输了,在一边催着说:“快走棋嘛!”这时候我真有点不耐烦了,就说:“你们忙得很!等一会儿闲了再说吧!”说完我就把背包往台阶上一扔,坐在上面休息。跟我搭话的那人见我的话头有点不对,也就停住了棋,凑过来跟我搭话。我看出他就是村长,但故意问了一句:“村长哪里去了?”他红着脸答过话,我才把介绍信给他。

5.略

6. 〔变角度转述一〕宣王好虚名。他本来只能拉动三石的弓,左右的人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就都说他的弓不下九石。因此他终身蒙在鼓里,还自以为能拉九石呢。喜好虚名其实是在害自己啊。

〔变角度转述二〕齐宣王本来只能拉动三石之弓,而他的左右拉他的弓时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了,还都说:“这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您,谁还能用这么强的弓!”结果使得宣王到死都自以为能用九石的弓,受害终身。阿谀奉承实在害人不浅。

〔变角度转述三〕齐宣王本来只能拉动三石之弓,可他的手下都说他用的弓不下九石,在试拉他的弓的时候,一个个还都只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宣王“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左右”的装模作样和虚伪赞词,正是为迎合他的需要而产生的。“上有所好,下必趋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中考九年级初三英语专项训练七选五练习(含答案)

七选五练习 1、Lana went to see a new movie in the morning. But she didn't enjoy it. She's talking to Jenny about what happened. Jenny: You look unhappy. 1 Lana: I watched a movie in the morning. Jenny: 2 ] Lana: No. The movie was great. It was the audience (观众)..Some people were late for the movie, some took phone calls during the movie, some made noise while eating snacks and some talked loudly. 3 Jenny: That's too bad! People should obey certain rules while watching a movie. Lana: Yes. The first thing is to keep the theater quiet. We should sit down before the movie begins. 4 We should eat snacks quietly. And we should talk as little as possible. Jenny: 5 And we should take away our rubbish when we leave. Lana: I hope everyone should do these things so that we can enjoy the movie better. ~ Jenny: Me too. A. I was annoyed all the time. B. Who did you go to the movie with C. Yes, you are right … D. How wonderful the movie was! E. What's wrong with you F. We should turn off our mobile phones. G. So the movie was boring, wasn't it 》 2、Three Apples changed the world. The first one seduced(诱惑)Eve. The second one awakened Newton. 71 Here are some famous words from Steve Jobs to share. On character I’m the only person I know that’s lost a quarter of a billion dollars in one year. 72 On good design That’s been one of my mottos-focus and simplicity. 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your thinking clean to make it simple. But it’s worth it in the end because once you get there,you can move mountains. 【 On his outlook 73 Going to bed at night saying we’ve done something wonderful,that’s what matters to me. On your working life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74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On the importance of death -

复述训练材料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认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爱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甘橘,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酸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楚王听了苦笑着说:“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拉断一千根琴弦 许多年前,有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走南闯北,四处漂泊。他们靠着手上的二胡,给人卖唱,维持着生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现在不可以打开盖子吗? 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 小瞎子跟着老瞎子继续漂泊,小瞎子拉的二胡越来越中听了,不管是《平湖秋月》,还是《喜洋洋》,在他纤巧的手指下袅袅飘出,总会博得满堂喝彩。 小瞎子发誓要拉断一千根琴弦。 许多年后,小瞎子终于拉断了一千根琴弦。这时,老瞎子已经死了,小瞎子成了老瞎子。 老瞎子颤巍巍地打开二胡琴盖,里面有一张纸条。 老瞎子逢人就出示这张纸条,然而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他,这只是一张空白纸条。 老瞎子把纸条撕得粉碎,也把自己的心撕得粉碎。他茫然地在大街上踯躅,喃喃自语:“师傅,你为什么要骗我?” 老瞎子想了很久很久。他终于想清楚了:师傅是为了激励自己练好琴艺,以后不会饿死。 后来,老瞎子又带了一个小瞎子。他们继续拉着二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现在不可以打开盖子吗? 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 生活就是这样,有了目标,你才会觉得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而一旦失去目标,你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 永远的主角 我有一位影视界的朋友,是那种难得的不浮华的女人。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发展。” “何以见得?” “我差点儿加盟他的一部片子。但是拍戏第一天我就退出了剧组。你知道为什么吗?”朋友笑道,“他居然对我说,‘你别这么演,这么演太夺目了,你是个配角,不能抢主角的戏。’” “配角能抢主角的戏吗?他说的有道理吗?”我不解。 “如果主角演得好,配角能抢走她的戏吗?如果主角很平庸,作为配角是不是一定要显得更平庸?”朋友言锋尖锐,“我不是不注重大局,我可以少要镜头。但是我不能不全力以赴地演好我的角色,哪怕是一个最微小的角色。因为,无论导演怎么为我定位,我是我自己的主角,永远都是。” 她的话,忽然激起了我的感动。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里,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就像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小人物就是小人物。二者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统一的可能。但实际上,主角固然是主角,配角其实也是主角。一部戏里,其实没有大小角色之分,也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有的只是自己的台词自己的戏。正如本质上,大人物是自己的小人物,小人物是自己的大人物。茫茫尘世里,其实没有大小人物之分。有的只是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心。 “角色可以有轻重之分,但是演技不能有优劣之别。”朋友如是说。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主角出色是主角的亮丽,配角生辉是配角的风采。看似名目不同,实则各领风骚。亦如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光芒,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趣味,最关键的是,在人生的大戏里,你必须把自己锤炼成一名一流的导演,然后才会是自己永远的主角。 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摘不完豆角筋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能不能给他打个电话。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和他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教师口语训练材料

教师口语训练材料(一) 热身训练:绕口令 1、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2、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著一只鹅,坡下流著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3、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4、嘴说腿,腿说嘴;嘴说腿爱跑腿,腿说嘴爱卖嘴。光动嘴,不动腿,光动腿,不动嘴,不如不长腿和嘴。到底是那嘴说腿,还是腿说嘴。 5、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1、说话技能与听话技能训练 训练1:音量训练与听音训练 目的:音量控制、辨别语音 程序:甲乙相背立于讲台和教室最后面——甲念数字序列(5个左右)、乙重复。 材料:179285、524968、8634795、5293716、、 训练2:慢速发音训练与听音复述训练 目的:训练慢速发音能力,训练听力、机械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 程序:分组(每组甲乙2人)——甲慢速念读训练材料,乙听后全文复述。 材料1:口语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它是靠声音传递信息的口说耳听的语言。 材料2:教师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率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 材料3:教师成功的语言表达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材料4:教师的语言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 材料5: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与教师的语言水平具有极大的关系。 材料6:教师口语的学习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训练。 训练3:快速发音训练与要点复述训练 目的:训练快速发音能力,训练听力、机械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总结能力、要点复述能力。 程序:分组(每组甲乙2人)——甲快速念读训练材料,乙听后复述材料要点。 材料1: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过程,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象演讲语言那样充满激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又应如促膝谈心,情真意切,使学生感到亲近、可信。 材料2:教学总是有计划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程序应该是备课阶段就已经确定了的,但课堂教学语境由于受时空和交际对象的制约,往往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情况,表现出明显的临场性,因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随时应变,将计划和临时的情况有机结合在一起。 材料3:课堂教学是面对面的交流,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通俗性,这样就会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便于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情感的交流。课堂是科学文化传播的神圣殿堂,教师的教学语言又应象书面语言那样必须符合规范、典雅的要求。教师语言应该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符合语法,符合逻辑、具有条理性,同时还必须讲究文明礼貌。 材料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琢磨、反复锤炼自己的教学用语,力争用最简洁、准确、明了、恰当的语句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也就是做到言语少而精,信息量大而当。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虽是简约的,却又不是单一的、呆板的,它又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

故事复述技巧(final)

高三6班谭素媚2016 英语听说--------故事复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悉英语听说考试中“故事复述”题型及解题策略,学会“边听边速记笔记”。 ●掌握故事复述的解题技巧,并能够在平时训练中熟练运用,提高复述能力。 一.Listen to the song and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then try to retell it : _____ are the world; _____ are the children We are the ones who ___________________ So let’s _____________ There’s a choice we’re making We’re ________ our own lives It’s true we’ll ___________________ Just you and me 二.What should we do when trying to retell a story? Read the general idea ( 中文梗概) quickly & take down the key words. Part C Retelling In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listen to a monologue, and then retell it based on what you have heard. ★Listen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and figure out when , where , who , what happened & result ★Listen again and take down notes. ★Organize the notes in 1 minute and retell the story ! (1)梗概:“我”给了一位可怜的老人一些钱,后来发现老人把钱都给了一个帮助贫困孩子的组织。从此以后,“我”喜欢付出。 关键词:hat(帽子) poor (可怜的) ask for(索要) organization(组织) give(付出) When : ________________ Where : _______________ old man a hat ; asking for so poor some money into his hat When : ____________________ into an office ; all his money to surprised & ; to learn … to that org. ; giving

小学低年级学生复述训练的方法-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低年级学生复述训练的方法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细节,能够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单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年学段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就是让学生把所学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有课文的结构,用以往积累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不同于背诵课文,也不同于介绍课文大意,它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富有创造性,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复述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新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语感。尤为重要的是低年级学生复述课文的培养,它是小学低年级“听”和“说”训练的一种方式,也是低年级的一种口头作文训练。具体来说,复述的方法有以下七种。 一、引领学生利用背诵进行复述课文 最初的复述课文的训练方法首选就是背诵了。低年级课文一般较简短,便于学生记忆、背诵。教师在讲述之前可对学生提出要求,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逐层加深,让学生听几遍后进行背诵式复述训练。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背诵性复述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和背诵时间。 二、引领学生利用课题及听写的词语复述课文 这样的简要复述训练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促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词语,积累了词汇。如教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和感受到做事要认真仔细的道理后,教师可以简单地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以巩固。教师可先听写相关词语,如燕子、菜园、冬瓜、茄子、认真、细毛、小刺、高兴……然后以它们为拐杖让学生进行复述,同时让学生配以动作,就能使学生形象生动地复述课文。

复述训练材料

复述训练材料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晏子使楚(译文)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国人认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爱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甘橘,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酸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楚王听了苦笑着说:“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拉断一千根琴弦 许多年前,有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走南闯北,四处漂泊。他们靠着手上的二胡,给人卖唱,维持着生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可以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现在不可以打开盖子吗? 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 小瞎子跟着老瞎子继续漂泊,小瞎子拉的二胡越来越中听了,不管是《平湖秋月》,还是《喜洋洋》,在他纤巧的手指下袅袅飘出,总会博得满堂喝彩。 小瞎子发誓要拉断一千根琴弦。 许多年后,小瞎子终于拉断了一千根琴弦。这时,老瞎子已经死了,小瞎子成了老瞎子。 老瞎子颤巍巍地打开二胡琴盖,里面有一张纸条。 老瞎子逢人就出示这张纸条,然而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他,这只是一张空白纸条。 老瞎子把纸条撕得粉碎,也把自己的心撕得粉碎。他茫然地在大街上踯躅,喃喃自语:“师傅,你为什么要骗我?” 老瞎子想了很久很久。他终于想清楚了:师傅是为了激励自己练好琴艺,以后不会饿死。 后来,老瞎子又带了一个小瞎子。他们继续拉着二胡。

初三英语中考单选专项训练

2010年九年级英语中考单项选择专项训练 2010-04-29 07:44:56| 分类:英语试题集锦 |字号大中小订阅 1. English _____ in many countries, but Chinese ______ their own language. A. is spoken, speaks B. speaks, is spoken C. is spoken, speak D. is spoken, is spoken 2. Don’t worry! I’m sure you’ll _______ your classmates if you are kind and friendly to them. A. catch up with B. get on well with C. agree with D. make friend with 3. —What would you do _____broken eggs?—I would ask my parents to pay for them____ me. A.about;to B.for;to C.like;to D.with;for 4. A third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city _____ their own cars. A, has B. have C. had D. is 5. --- How do you like this TV play? --- _________ A. It’s wonderful B. What about you? C. Yes, I like it D. No, I don’t like it at all 6. --- Your sister isn’t a nurse, is she ? --- ______. She teaches English in a middle school.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n’t C. Yes, she isn’t D. No, she is 7. ---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 this afternoon or tonight? --- I don’t mind. _______ time is OK. A. Either B. Every C. Neither D. Both 8.Meimei's handwriting is better than any other ______ in his class. A. students B. students C. student's D. students' 9. --- Tom and Jack? I didn’t believe they could do the work. --- ________, but they really did it well. A. So did I B. So I didn’t C. Neither did I D. Me too 10. The conductor kept _______ hot water to us. A. give B. bring C. taking D. giving 11. --- Where do you think _________ he __________ the TV set? --- Sorry. I have no idea. A. /, bought B. has, bought C. did, buy D. did, bought 12. --- Listen! Somebody is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Who ____ is be? Is it Wei Fang?

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 一、复述能力的内涵与价值 复述就是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电视的内容,课文中的插图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中指出,复述是听说的实际训练。在最新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细节,能够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单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足见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接触的内容、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交际等能力。同时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效益。 二、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1、不明确复述的中心,讲求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读都要求学生复述,不管课文的长短,记忆内容的多少。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堂负担,另一方面平均分配力量也会冲淡主题,效果不但不好,反而会不符合精讲多练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2、不根据问题特点、千篇一律。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千变万化。现今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根据文章的内容与特点确定相应的复述形式。经常使用固定了的一种或几种,让学生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3、语文复述的练习急于求成,一些表面看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有些教师要让学生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那是不切实际也不合理的做法,还有的教师没给学生足够的复述时间,或在临下课的几分钟才让学生复述。这样都是一些不理想的教授方法。 4、复述过程中教师有时不耐烦。复述中学生难免不出现毛病,教师中途打断,甚至加以指责。有时还换别的学生。这样做势必打消学生说话的念头,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5,语文教学中复述训练后没有注意小结,没有组织学生评论,没有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再作补充,需要纠正的地方没有告诉学生去纠正,草率了事,肯定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培养的策略及方法 (一)复述能力培养的要求 1、准确、完整。是指学生复述时要把原材料的内容正确又全面读讲述出来,不要歪曲原意,不要丢掉主要内容和改换主要情节,这个是复述训练最基本的要求。 2、有中心、有条理。是指复述时能够抓住中心,突出内容重点,层次清晰地讲出来。这是复述训练进一步的要求。 3、用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让人听清楚听的懂。这是对于任何复述都应该要做到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内容富有情感地进行复述,才能打动和感染读者。 (二)复述的方法 1、先读后述。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为复述打下好的基础。其次就是要帮助学生遍拟提纲,并抓住关键词

孩子如何练习复述记忆法

孩子如何练习复述记忆法 复述记忆法是一种常见的记忆方法之一,那么我们 应该如何训练复述记忆法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复述记忆法练习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复述记忆法练习方法 复述训练的较好方式之一是讲故事。 这里的“讲故事”指的是一种复现性的表达,即把看到 的、听到的、完整的语言、文字材料讲述给别人听。 讲故事可以不受原材料的束缚,有的地方可以详述,有 的地方可以扩展,有的地方可以变序、变角度、变表达的形式。这样,对原材料的改变、加工就是一种再创作了。 其一般规律是: (一)根据需要,确定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主题,确定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主线; (二)通过删节、充实、调整,使故事紧凑、生动,既有 形神兼备的细节描述,又有反映人物性格的对话,并且要突出故事的高潮; (三)故事要完整,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并要安排一个让人回味的结尾。 讲故事的语言要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尽量淡化书面语色彩,尤其要避用文言词汇。叙述时要从容不迫地把环境、情节、人物关系交代清楚; 描述时要正确表达感情倾向; 对话可适当运用拟声造型手

段,做到“言如其人”。还要把握好语 速、节奏的变化,并适当运用表情、手势、姿态辅助表达。借鉴我国评书的讲述方式,讲故事也可有“文讲”、 “武讲”之分。“文讲”动作幅度小,语调适中,表情含蓄一些。这种讲法适合小学高年级和中学; “武讲”的表情、动作适度夸张,语气、语调及拟声造型都可以“火”一点,这种讲法适宜于低年级和幼儿园。 复述记忆法训练要领复述,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1. 记忆。记忆是复述的基础。要想复述好,在阅读时,必须要快速记住语言材料里的一些重要词语,结构层次,以及它的具体内容,边读边记,养成口脑并用的良好习惯。反复阅读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记忆就是复述的准备,复述反过来又能进一步加深记忆。 2. 思考。复述不是照搬原材料,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适当取舍,并要认真选词,组织安排材料。这就是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过程。如《手表与草帽》,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汉斯要去找费菲尔德?为什么菲尔德不愿意出售自己的技术?为什么汉斯要买菲尔德的草帽?其他的情节尽量简化。(大家不妨在你以后的学习中,尤其英语学习中也从这个方面训练一下),经常这样复述,不仅可以训练你的超强记忆力,也可以培养你思考问题的习惯。 3. 表达。复述的特点就是要连贯地叙述原材料,无论口头还是

雅思口语速成经典方法之短文复述

雅思口语速成经典方法之短文复述 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 一、背景介绍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练习。和听力与阅读不同,口语和写作都需要输出。但是如果只是不断地做输出练习,对于口语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因为,没有了输入的支撑,那么,反复的输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很熟练的给出一些不地道甚至错误的表达,也就是将错误强化了。因此,口语水平从根本上的提升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听力作为保证。阅读和听力一方面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掌握更精准、更地道的词汇和词组,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自己定位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错误。 听力和口语同时进行,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读训练,跟读的好处在于:第一,可以提高训练者的听力水平,因为跟读的前提是听懂,至少是听清楚每个单词的发音;第二,可以纠正和培养训练者的发音和语感,当然这取决所选择英语听力材料的纯正性——地道的英式或美式英语;第三,可以提高训练者的口语水平。所以,做跟读训练是一种事半功倍一石三鸟的方法。 在当今的音像市场上,针对于雅思口语考试的听力材料并不十分丰富,更缺乏权威的材料,所以,雅思考生可以尝试另外一种阅读和口语相结合的方式。阅读与口语的同时训练,方法有两个,一种是背诵;另外一种是复述。下面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将就这两种方式做一些对比分析。 二、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 无庸置疑,中国的雅思考生记忆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强的。为了巩固基础英语,很多考生选择背诵经典教材《新概念》系列,尤其是第二册和第三册两本教材。背诵文章对于整体英语水平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口语单项来说,可能效果就比较局限了。

究其原因,背诵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机械的反复加深印象的过程,即使对背诵的内容不熟悉或者不理解都可以做到整篇流利的背诵。长此以往,尽管有海量的背诵材料做基础,考生也很难将这些材料在短暂的时间内灵活的发挥出来。背诵的结果可能仅仅是文字和内容上的拓展,而不是最终能力上的飞跃。 与之相比,我们所要求的复述可能要略胜一筹。复述的前提是对于文字材料的理解,我们的大脑在理解的过程中,会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影像或者一个过程、流程,是一个有人物、地点、事物的场景。而这个场景是可以脱离文字而独立存在的,也是可以用任何不同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你和一个朋友漫步在伦敦的街头,欣赏这个美丽繁华的都市,突然间朋友晕倒了,你需要立即送他去医院。或者,想象这样的一个画面:You and one of your friends are walking along a big street in London enjoying the beauty of the city. Suddenly, your friend passed out, you need to send him to the hospital immediately. 无论,是英文的还是中文的表达,我们想象出来的场景应该是十分相似的。我们刚才想象出来的画面,就是我们对于文字的理解。复述的过程包含三个步骤:首先,逐字逐句的扫描和阅读抽象的文字,可能有部分文字或者句型我们不太理解,但是根据前后文进行逻辑推理,我们依然能够明白文字的主要内容;然后,我们将能够理解的部分转化为场景;最后,我们用自己能够驾驭的单词以声音的形式将内容再现。 我们上初高中的时候,为了应试背过很多文言文或者诗词歌赋,背诵过一次,是否就能保证过一段时间依然可以熟记于心?我们小时候为其他同学讲的童话故事,我们只要讲过一篇,是否还可以保证在下一次继续讲给其他人听?显然,后者更容易一些。因为,复述不只是内容和知识上的扩充,更是能力上的提高。 三、解决方法 复述练习无疑是一个可以有效提升口语能力的方法,接下来,考生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有些人喜欢模仿经典,比如马丁路德金或者肯尼迪的演讲,我们必须要肯定对能力提升的作用,但是我们还要注意,这对考试成绩的提高可能帮助不大,因此,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们尽量选择雅思口语考试的素材进行练习。

英语初三中考专项练习含答案

英语初三中考专项练习含答案 命题点一:实义动词辨析 1. Don't ______ any more time, or we will miss the meeting. A. save B. trust C. waste D. love 2. You must be more careful and ______ the same mistakes you've ever made. A. plan B. follow C. avoid D. enjoy 3. (2018 安徽)For our own safety, it's important to______ the traffic rules on the way to school. A. follow B. change C. make D. break 4. (2018河南)My parents said they would come to visit me. I couldn't ________ to see them after several months away from home. A. wait B. help C. expect D. afford 5. (2018山西)In our life, we need to ________ those people who help us, such as our parents, teachers and friends. A. thank B. remind C. teach 6. (2018南京)Can you help me ________ those exercise books? I got a different number each time. A. carry B. move C. write D. count 7. (2018武汉)—Come home before dinner time, Peter!

《复述》教案

《复述》教案 教法建议 以学生活动为主,可采用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建议 1.精讲多练,教师要尽量补充各种类型的生动有趣的材料,让学生在实际的复述练习中掌握复述的技巧和要领 2.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时,教师要作方法上的指导也可先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老师明确后再让学生复述 ①结合材料具体指导学生怎样抓关键内容,哪些可省略,哪些该保留;怎样选择关键词句 ②结合材料具体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复述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如在复述中应该把材料中的长句改为短句;把原文的书面语改为口语;改变叙述的人称、角度 3.教学中,复述训练应视材料内容、体裁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安排,或提供段落,或提供全文,并相机进行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等多种类型的复述在复述训练时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复述的难度,促使学生在复述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复述的能力 4.根据复述的类型进行训练 ①详细复述故事不长,就可以要求学生做到把原文的主要内容叙述出来,不能遗漏;把文中的主要词句用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与背诵课文区别开来如: 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肚里的十八碗酒开始发作,武松走路摇摇晃晃走到乱树林边,他撑不住了,就在一块大青石上躺下来刚要睡,忽然起了狂风,狂风过后,乱树后扑的一声响,跳出一头斑斓猛虎!武松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下,赶紧将哨棒抓到手里那老虎好容易等到这一餐,恶狠狠从半空中扑过来武松这一惊,喝下的酒全变成冷汗冒了出来他急忙一闪,闪到老虎的背后老虎再往后一掀,又被武松躲过接着那铁棒一般的老虎尾巴扫过来,还是没碰到武松原来这一扑、一掀、一扫是老虎的看家本事,三样落了空,气势也就去了一半了轮到武松发威了,他举起哨棒用全力劈过去,啪!谁知打在树枝上,哨棒断成两截老虎又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正好落在武松面前武松两只手用力按住虎头,一边往老虎的脸上、眼睛里乱踢老虎痛得咆哮起来,爪子刨出一个土坑武松死死不肯放松,按得老虎渐渐地使尽了力气这时武松腾出右手,铁锤一般在老虎头上打了五六十拳,只见老虎的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全都流出血来,再也动弹不得,只剩喘气了武松怕老虎没死,捡起半截哨棒再打,直打得气也没了 ②简要复述就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的叙述要求把握原文的重点,删去次要的、解释性的部分,按原文的顺序叙述选择较长的故事时可用此法如: 原文: 鲁迅先生在浙江绍兴县教书的时候,每天晚上总喜欢到一位朋友家去谈天,有时很晚才回家。朋友家离学堂有好几里路,要经过一片坟地。有一天,鲁迅先生和朋友谈得很晚才回家,这时已是半夜了鲁迅正快步走,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白影子蹲在坟墓旁,忽高忽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真像人们传说的鬼。鲁迅不相信鬼和神,他大步走上前去,用又硬又重的皮鞋向白影子踢去,只听得白影子“哎哟”一声倒了下去鲁迅弯下腰,细细一看,原来并不是什么鬼,而是一个盗墓的。 复述: 鲁迅在绍兴乡村教书时,有一天到朋友家谈话很晚才回家他经过一个坟地时,看见一个白影子在晃动,就用皮鞋踢了一脚,发现是个盗墓的 复述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

初三英语选词填空专项训练附答案

初三英语选词填空专项训练 一、选词填空。 The 26-year-old Sui Feifei who is known as “beauty” on the sports ground shines in basketball games. 1 her pretty face and her talent(才能) attract many sports fans. Because Sui is one of the top basketball 2 in Asia (亚洲),she was chosen to play in the WNBA(Women’s NBA) in the US. It’s the 3 time she has worked abroad. She said she was ready for the challenges ahead. She find friendship and help from her teammates and fans. So she always has confidence in 4 . Much of her confidence comes from her good 5 English. “My best point is that I enjoy speaking-I’m never afraid 6 my mouth!” She likes speaking English to 7 . Off the sports ground, she is a good writer. She reads 8 , from foreign novels to Chinese Kungfu stories. That makes her love writing very much, She writes for many newspapers, and she enjoys 9 diaries. She feels free to put her 10 down on paper. This is Sui Feifei, a popular new star.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词填空。 All the students at school 1 Mr Green. He 2 at the school for a long time. Mr Green cleans the floors and keeps everything 3 . He is very nice too 4 , too. He helps them 5 their work and often finds things 6 have lost in school. One day the students 7 , “Let’s do 8 nice for Mr Green.” They bought him a 9 shirt, The 10 morning when Mr Green came to work, everyone shouted, “Surprise!”Mr Green said it was the surprise he ever had.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词填空。 Many years ago, there was a family 1 Franklin. They lived in Boston. There were five 2 and six boys in the family. On a January day in 1760, another baby boy 3 . The boy’s mother and his father 4 the boy a name-Benjamin. Benjamin was the 5 of all the children. He could read when he was five and he 6 write by the time he was seven. When he was eight he was sent to school. In school Benjamin had been good at 7 and writing but not good at math. He read all of 8 father’s books. And whenever(每当) he had a little money, he bought a book with it. He liked books. They told him how to do 9 . At that time he invented the paddles(脚蹼) for 10 .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选词填空。 Have you ever asked yourself why children go to school? You will probably say that they go to school to learn languages, geography(地理), history, science and many other subjects. That is 1 true. But 2 do they learn these things for ? And are these things all that they learn at school? We send our children to school to get ready for their future(未来的) work and life. Many of the things they study at school are useful 3 their life, but is that the 4 reason why they go to school? There is more in education than just learning facts. We go to school above all to learn how to learn or teach 5 . If a man really 6 how to learn, he will 7 to do 8 new, he will quickly teach himself how to do it in the 9 way. The uneducated(没受过教育的) person, on the other hand, is 10 unable to do it, or does it badly, So the purpose(目的) of modern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learn languages, geography, history, science and many other subjects, but to teach students the way to learn. 1. 2. 3. 4. 5. . 7. 8. 9. 10. 五、选词填空。 Today the roads which was 1 of cars are 2 places in the world. Thousands of people 3 or hurt by them. 4 in the US,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re killed on Christmas every year. Children always cross the roads 5 . Of course, everything possible is done 6 dangers. Parents and teachers tell them 7 away from the dangers ad warn them to be careful. But little children and pupils 8 forget what they 9 and step off the pavement(人行道) or start to cross the road without 10 whether anything is coming.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prevent children and pupils from losing their lives on roads is to help them form certain habits.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选词填空。 one she other play open think speak keep both wide work next love something with student beautiful clean they call swim anything clever bear can his give girl read only either what learn good something quite know in always fill care look easy tell be prevent kill especial danger hear happy understand win make use be good consider wri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