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

合集下载

满井游记习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习题及答案

满井游记习题及答案满井游记习题及答案在我们的生活中,旅行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放松身心,探索新的地方,体验不同的文化。

满井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其壮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满井游记的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

一、满井的地理位置和背景1. 满井位于哪个国家?答案:满井位于中国。

2. 满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答案:满井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3. 满井有什么特色?答案:满井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二、满井的景点介绍1. 满井有哪些主要景点?答案:满井有满井古村、满井山、满井寺等主要景点。

2. 满井古村有什么特色?答案:满井古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3. 满井山有什么特点?答案:满井山是一座壮丽的山峰,拥有丰富的植被和迷人的自然景观,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4. 满井寺有何历史背景?答案:满井寺建于唐朝,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佛教寺庙。

三、满井的文化活动1. 满井有哪些传统文化活动?答案:满井有庙会、舞龙舞狮、传统戏曲等传统文化活动。

2. 庙会是什么?答案:庙会是一种传统的集市活动,人们可以在庙会上品尝美食、观看表演和购买特色商品。

3. 舞龙舞狮有何意义?答案: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象征着祥瑞和吉祥。

四、满井的美食1. 满井有哪些著名的美食?答案:满井有满井豆腐、满井酥饼、满井烤鸭等著名的美食。

2. 满井豆腐是什么?答案:满井豆腐是一种以黄豆为原料制作的传统豆腐,口感细腻,味道鲜美。

3. 满井烤鸭有何特点?答案:满井烤鸭是一道具有独特烤制工艺的美食,外皮酥脆,肉质嫩滑,被誉为满井的代表菜品之一。

五、满井的旅游体验1. 去满井旅游需要准备什么?答案:去满井旅游需要准备舒适的服装、合适的鞋子、相机等必要的物品。

2. 在满井旅游时可以做什么?答案:在满井旅游时,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参观历史建筑、品尝当地美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

关于初中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初中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初中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关于初中语文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飞沙走砾()廿二日()燕地寒()呷浪之鳞()曝沙之鸟()泉而茗者()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局促一室之内()②土膏微润()③娟然如拭()④泉而茗者()⑤红装而蹇者()⑥然徒步那么汗出浃背()3.填空。

《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

当时作者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

他是明朝“”的代表人物。

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问题。

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那么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假设脱笼之鹄。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那么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第①段中表达“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5.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手法?6.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7.描写初春风光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写水好的句子是,写树好麦好的句子是。

8.写游满井的时间是,这一天的天气,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

9.提醒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10.翻译以下句子。

①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卢沟桥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

桥二百步,石栏列柱头,狮母乳①,顾抱负赘②,态色相得③,数之辄不尽。

俗曰:鲁公输班神勒④也。

桥北而村,数百家,己巳岁虏焚掠略尽。

村头墩堡⑤,循河婉婉,望去如堞⑥。

注:①狮母乳:指母狮和幼狮。

②赘,通“缀”,连结。

③得:适合。

《满井游记》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满井游记》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满井游记》 2007-2011 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桂林市· 2011)(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满井游记》一文( 节选 ) ,达成 14~ 18 题。

(共12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旷,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亮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朗,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不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闲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色。

始知郊田以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 2 分)① 廿二日天稍和()② 泉而茗者(③ 柳条将舒未舒()④ 呷浪之鳞(15.从文段中找出与以下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整同样的一个句子。

(① 若脱笼之鹄② 娟然如拭16. 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 3 分)译文:))2 分)17.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光景是,其特色是(用自己的话归纳)。

( 2 分)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

“潇”意为“潇洒无惦念”,你感觉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表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剖析。

( 3 分)答案:(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满井游记》一文( 节选 ) ,达成 14~18 题。

( 共 12 分) 14.①温暖② 品茶③ 伸展④ 鱼(每题0.5 分,共 2 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以外”;“山石草木之间”(1 分,任答一例即可)② “晶晶然如镜”;“悠闲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1 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野野外未必(何尝)没有春季,不过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 2分,整体表达流利 1 分,共 3 分)。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下面句子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句是( )A、呷浪之鳞B、深入不毛C、锦鳞游泳D、若脱笼之鹄2、选出对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比喻)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对偶)C、泉而茗者,累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排比)D、呷浪之鳞。

(比喻)3、填空。

①《满井游记》选自______,作者(____)字(_____),号(____),(_____)朝散文家。

②(______)、(___)、(_____)并称“三袁”,称为“(________)派”。

③《满井游记》是一篇(_____)全文以(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

4、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B、花朝节/后C、柳条/将舒未舒D、每/冒风/驰行5、下列“之”字词性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局促一室之内B、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城居者未之知也C、脱笼之鹄D、倩女之缋面呷浪之鳞髻鬟之始掠6、对“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一句翻译正确的是( )A、冷风时常刮起来,刮起来使沙子飞扬,使石子滚动B、冻风时常刮起来,使沙子飞扬,使石子滚动C、冷风时常刮起来,使沙子飞扬,使石子滚动D、冻风时常刮起来,使沙子飞动,使石子飞动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段,回答8—14题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中考题集锦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中考题集锦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中考题集锦一、2008年常德市满井游记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8-22题。

(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9.《满井游记》2004—2011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8个试题

29.《满井游记》2004—2011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8个试题

《满井游记》2004—2009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8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11(3);10(1) ;09(1);08(1);07(1);06(1)1(承德市·20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

(13分)【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满井游记》)【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

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上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娟然..如拭娟然:(2)上曰:“善.。

”善: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1分)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冲刺复习——文言文阅读(九)满井游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冲刺复习——文言文阅读(九)满井游记(含答案)

满井游记袁宏道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一、词汇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一词多义乍波色乍明初、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鳞鳞浪层层名词作状语,像鱼鳞似的呷浪之鳞借代,代指鱼时冻风时作时常,常常亦时时有于时冰皮始解这时始于时冰皮始解开始始知郊田之外才词类活用泉、茗泉而茗者名词作动词,汲泉水;煮茶罍罍而歌者名词作动词,举杯红装、蹇红装而蹇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装;骑驴飞、走作则飞沙走砾使动用法,使……飞;使……滚动虚词虽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虽然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样子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余之游若脱笼之鹄结构助词,的而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连词,表顺承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连词,表转折,可是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连词,表并列于于时冰皮始解在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从二、精讲精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 (2)局促..一室之内()(3)廿二日天稍.和() (4)土膏..微润()(5)波色乍.明() (6)娟然..如拭()(7)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8)柔梢披.风()(9)凡曝.沙之鸟() (10)呷.浪之鳞()(11)夫不能以游堕.事() (12)而此地适.与余近()(13)恶能..无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一致的是()A.欲穷.其林泉而茗.者B.渔人甚异.之作则飞.沙走砾C.复前.行红装而蹇.者D.黄发垂髫....之间皆有喜气....,并怡然自乐毛羽鳞鬣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忘路之.远近聂政之.刺韩傀也B.屋舍俨然.。

【精编范文】满井游记阅读答案-范文word版 (18页)

【精编范文】满井游记阅读答案-范文word版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满井游记阅读答案篇一:满井游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满井游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05兰州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汗流浃背(2)呷浪之鳞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

(3分)。

【二.(一)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

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201X荆州(8分) 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山水画卷(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之:如镜之新开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者:似与游者相乐得道者多助D.为:山峦为晴雪所洗子墨子解带为城10.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于时冰皮始解()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声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井游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05兰州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汗流浃背(2)呷浪之鳞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11.作者列举了几种游人?用现代汉语回答。

(3分)。

【二.(一)9.(1)湿透(2)吸而饮10.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

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2006荆州(8分) 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山水画卷(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之:如镜之新开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者:似与游者相乐得道者多助D.为:山峦为晴雪所洗子墨子解带为城10.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于时冰皮始解(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声响。

B. 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 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 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9.C (2分)10.①争着②大约③好像④在(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1.①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一样。

(意思相近即可) ②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表达与此相近即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此题评改时注意不要死扣参考答案)12.C (2分)】2008年常德市(甲)湖心亭看雪(乙)满井游记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

(2分)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18.(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19.A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

(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15.(2010·荆州市,9---14,12分)三(12分)古诗文阅读钱塘湖春行满井游记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D.泉而茗者(煮茶喝)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C. 罍而歌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9、B.10. C。

11.早莺新燕渐欲浅草才能\微润始解乍明新开始掠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13.几处早莺争暖树14.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意思相近即可)】2011承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

【甲】《满井游记》)【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

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上曰:“善。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娟然如拭娟然:(2)上曰:“善。

”善: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1分)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2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2011•广西省桂林市)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共12分)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廿二日天稍和②泉而茗者③柳条将舒未舒④呷浪之鳞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

(2分)①若脱笼之鹄②娟然如拭1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7. 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8.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

“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

(3分)【14.①暖和②喝茶③舒展④鱼(每小题0.5分,共2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②“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

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

(共3分)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

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舟山】(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柳条将舒未舒,……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风力虽尚劲(2)呷浪之鳞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 (3分)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答案17.(1)猛,强有力(2)代鱼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

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

(写出“寄情山水”即可)】《满井游记》练习题1.解释划线的词局促一室之内泉而茗者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偕数友壘而歌者恶能无纪波色乍明红装而蹇者适与余近晶晶然如镜之新开以游堕事未始无春2.填空①《满井游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

③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4.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__,写水好的句子是__,写树好麦好的句子__。

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_____。

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呷浪之鳞”中的“鳞”字意义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锦鳞游泳B鳞浪层层C毛羽鳞D鳞次栉比10.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毛羽鳞鬣之间局促一室之内B.城居者未之知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脱笼之鹄倩女之靧面D.曝沙之鸟髻鬟之始掠1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①作则飞沙走砾A做B起C发作②余寒犹厉A像B还C特别③游人虽未盛A壮实B成年C很多12.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②以人比物③以物比物14.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15.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16.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17.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18.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