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丝培养

合集下载

2024版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2024版第十二章杏鲍菇栽培技术

contents •杏鲍菇概述•杏鲍菇的菌种制作与保藏•杏鲍菇的栽培技术•杏鲍菇的出菇管理•杏鲍菇的采收与加工•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目录01杏鲍菇概述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中部稍下凹,表面灰黑色至浅灰褐色,菌肉白色,具杏仁香味。

生长环境杏鲍菇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相对湿度为60%-80%,需氧量较少,属于好气性真菌。

生长周期从接种到出菇一般需要50-60天时间,菌丝生长阶段需25-30天,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15-20天。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杏鲍菇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杏鲍菇栽培周期短、产量高、价格适中,适合规模化生产。

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02杏鲍菇的菌种制作与保藏孢子分离法采集成熟的杏鲍菇子实体,置于无菌纸上让其自然弹射孢子,收集孢子后接种到PDA 培养基上培养。

组织分离法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杏鲍菇子实体,切取菌盖与菌柄交接处的组织块,进行表面消毒后,接种到PDA 培养基上培养。

培养条件温度控制在25℃左右,避光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待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转接扩繁。

母种分离与培养原种与栽培种的制作培养基配方接种与培养注意事项菌种的保藏与复壮保藏方法01复壮措施02注意事项0303杏鲍菇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与场地选择栽培季节场地选择培养料选择与配方设计培养料选择杏鲍菇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培养料。

常用的培养料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等。

要求培养料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配方设计根据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培养料的特性,设计合理的配方。

常用的配方有棉籽壳80%、麸皮15%、玉米面3%、石灰2%等。

菌袋制作与接种菌袋制作接种发菌期管理01020304温度管理湿度管理通风换气光照管理04杏鲍菇的出菇管理催蕾与疏蕾催蕾疏蕾温度与湿度调控温度杏鲍菇出菇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3-18℃之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和品质。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杏鲍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具有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风味独特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杏鲍菇采取覆土栽培,能够使杏鲍菇栽培的生物转化率由袋装架式栽培的40%~50%提高到100%左右,同时能节省疏蕾环节的人工费用,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料配方棉籽皮76%,麦麸15%,玉米面5%,石膏2%,石灰2%,料水比为1?1.4。

棉籽皮、麦麸、玉米面要新鲜、无霉变。

2. 栽培料处理拌料前将棉籽皮暴晒3~5天,然后按配方将栽培料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1.4进行拌料,栽培料含水量达到60%~65%,pH值要调整到10~11。

3. 栽培棒制作3.1 栽培袋规格采用规格为17厘米×10~12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2千克左右。

3.2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6小时。

灭菌时间不能少,否则灭菌不彻底,污染严重。

3.3 菌丝培养灭菌后栽培袋温度降到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菌丝培养期空气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同时保持空气新鲜,保持弱光或黑暗条件。

4. 栽培方法4.1 栽培时间杏鲍菇覆土栽培要在地温为20℃左右时进行。

时间过早,地温高,易发生杂菌污染;时间过晚,地温低,不利于菌丝生长,不易出菇。

唐山地区春季一般在3月下旬~4月初进行,5月10日前出菇结束;秋季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进行,11月10前结束。

4.2 栽培方法4.2.1 做畦做成宽80~100厘米,深20~25厘米的栽培畦。

畦与畦之间留畦埂宽30厘米,便于出菇期管理。

4.2.2 栽棒先将畦底面撒一层石灰,然后将栽培棒脱掉塑料袋,直立在畦中。

栽培棒之间留为2~3厘米的间隙,间隙用pH值为8左右的沙土填满。

4.2.3 覆土覆土厚度是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覆土前先将栽培畦灌足水,水渗完后覆盖一层pH值为8左右的沙土,厚度为2~3厘米,做到畦面平整,土层疏松。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不详
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于中低温菇类,菌丝最适温度23-25℃,出菇最适温度为12-18℃,低于8℃不现原基,高于20℃易畸形。

根据这一特点,栽培季节一般可在9-10月接种,经45-50天培养,11月左右出菇。

原料配制据试验,比较理想的配方是:棉子壳35%,玉米芯13%,木屑30%,
麸皮13%,玉米粉7%,石灰1%,石膏1%。

杏鲍菇喜偏酸的环境,石灰不可多用。

杏鲍菇适用于熟料袋栽,一般可选用17×34×0.04cm的丙烯或乙烯袋,用机械或手工装袋,两头扎紧后,常压灭菌18-20小时。

控温发菌待袋温冷却到25℃时即可在无菌环境下接种。

接种后置事先消毒过的室内控温发菌。

前5-7天温度控制在23-25℃,20天后,调至22-23℃,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

经过40-45天的培养,浓白的菌丝长满袋内,生理成熟,即可搬入棚内进入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要掌握好开袋时间,开袋过早难以形成原基,过迟菇畸形,以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出现小菇蕾时开袋为宜。

要控制好菇房温度,以13-15℃为最适宜。

要控制好湿度,以相对湿度85-95%为宜,切勿将水直接喷到菇体上,以防菇体变质腐烂。

要调解好空气,CO2浓度过高菇畸形。

采收加工一般现蕾后15天左右即可采收,以菇盖即将平展、孢子粉尚未弹射为采收适期。

采后培养15天左右,可收二潮。

杏鲍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加工成干品,或制成罐头。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第二章栽培管理技术杏鲍菇栽培技术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征:1.营养: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

它是一种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可在棉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组成的基质上生长,并非一定要用伞形花科植物才能栽培。

栽培料中添加棉籽壳、棉籽粉、玉米粉、黄豆粉,可以提高子实体产量。

2.水分: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各在85~90%左右或95%左右。

因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培养料含水量65~70%更适合子实体发生和生长。

3.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生长和发育的最主要因子,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

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

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10~15℃(台湾报道的是16~18℃)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但是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

超过18℃容易发生病害。

有的菌株以20~30℃为适宜温度,而低于8℃子实体不会发生也难生长。

4.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阳光,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5.空气: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

但在营养生长期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6.酸碱度(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宜pH值是6.5~7.5其生长pH值范围是4~8,出菇时的最适宜pH值是5.5~6.5。

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一)栽培材料1.栽培原料:据国外资料介绍杏鲍菇的"自然栽培法"是室外用段木栽培,但产量低。

也可在室外用麦杆栽培,产量不稳定。

用消过毒的木屑或谷草栽培,产量偏低。

木屑、麸皮培养料栽培,生物学效率仅20%,若用麦杆做培养料产量只有木屑的一半。

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其副产品如棉子壳、废棉团、蔗渣、木屑、黄豆杆、麦杆、玉米杆等均是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以棉子壳为主料掺入部分棉子粉能提高产量10~20%,用蔗渣或木屑为主料只要配方得当,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杏鲍菇菌丝生长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杏鲍菇菌丝生长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将 鸡枞菌 丝分别 接种 杏鲍菇 ( l rts rn i Q )又 名刺芹侧耳 。 Pe ou y gi u1, u e 杏仁鲍鱼 菇 。杏 鲍菇 菌 肉肥 厚 质地 脆嫩 . 口似鲍 鱼 , “ 爽 有 平菇 王 ” 之 称 。并具有愉快 的杏仁味 , 极受消 费者欢 迎。2 世 纪 9 0 0年代 我 国开始小规模 栽 培 。经 过科 学 家 的努 力, 杏鲍菇 纯 菌种 的 制作技术取得完 全成 功 。 培技术 正不 断完善 。 目前 , 栽 杏鲍 菇
K P 0 1 %, s |7 O 0 3 , B 0 / B 葡萄糖 H2 G .5 Mg 。 ・ . % v l1mgL; .
4 , 脂 2 , 2 G . 5 , S 4・ H O 0 3 。 B % 琼 % KH P 0 1 % Mg O 7 2 . % v l
从表 3可见 , 1 在 9种碳 源 中 , 葡萄 糖 、 蜜 、 酸适 合作 蜂 蚁
关键词
文章编号
杏鲍菇
菌丝生 长 营养条件
2 ℃ 以上 , 5 长势非 常差 , 几乎不长 。 2 3 不 同碳源对 鸡枞菌 生长 的影响 . 菌丝体重量 , 结果见表 3 。
表 3 鸡枞 菌在不 同碳源培 养基 中的生长■( 生物■)
10 0 0—8 5 ( 0 6 0 3 7 2 0 )3—0 1 0 2—0 2
脂 2 , H2 ) 0 1 % ,  ̄ 4 7 2 . % , l 0 / 。 % K / 4 .5 Mg 9 ・H O 0 3 VB 1mgL V
鸡枞菌的碳源 , 几种 碳源 在氮 源 、H 和温 度 三者 相 同的 条 这 p 件下 , 生长较好 , 生物 量较 之其 它碳 源时 的生 物量 高 , 别为 分

杏鲍菇出菇实验报告(3篇)

杏鲍菇出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的食用菌,近年来在我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为了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通过优化出菇条件,探讨杏鲍菇的出菇技术,为我国杏鲍菇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杏鲍菇菌种:选用优质杏鲍菇菌种。

- 菌袋:采用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制成的菌袋。

- 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湿度计、温度计、光照培养箱等。

2. 实验方法:(1)菌丝培养:将菌种接种于菌袋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培养时间为7天。

(2)出菇诱导:将培养好的菌袋移至出菇房,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诱导杏鲍菇出菇。

(3)出菇条件优化:分别设置不同温度(10℃、15℃、20℃)、湿度(85%、90%、95%)和光照(0 Lux、100 Lux、200 Lux)条件,观察杏鲍菇的生长状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出菇条件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1)温度:在10℃、15℃、20℃三种温度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状况依次为20℃>15℃>10℃。

说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

(2)湿度:在85%、90%、95%三种湿度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状况依次为90%>85%>95%。

说明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其生长。

(3)光照:在0 Lux、100 Lux、200 Lux三种光照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状况依次为200 Lux>100 Lux>0 Lux。

说明适宜的光照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过暗或过亮的光照都会影响其生长。

2. 杏鲍菇二次出菇技术:杏鲍菇出完头潮菇后,菌袋含水量降低,影响第二次出菇。

为提高二次出菇产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浸泡法:将菌袋浸泡在水中一昼夜,捞出后放入菇房继续出菇。

(2)覆土栽培法:将菌袋埋入土壤中,上面覆土3厘米左右,浇水后一周左右即可出菇。

杏鲍菇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技术

杏鲍菇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技术

杏鲍菇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技术
一般情况下袋栽杏鲍菇通常选用聚丙烯袋或是低压聚乙烯袋,前者适用于高压灭菌后者多用于常压灭菌。

对于这两种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的要求,聚丙烯袋選用17cmx33cmx0.005cm,低压聚乙烯袋选用的是15cmx55cmx0.005cm。

装袋前要将各原料按规定好的比例选取,加入适当比例的水搅拌均匀即可,之后可通过人工或机器装袋,不同规格的袋子装入的原料重量也不同,聚丙烯袋装入0.5kg左右的原料,低压聚乙烯袋装入0.8~1kg的原料为最佳。

准确装袋后依照常规灭菌的方式灭菌,冷却后进入接种的环节,通常选用打孔法的方式接种。

在接种这一环节时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发菌的速度和成功率。

接种后的菌袋的放置条件也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放置在光线较暗、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以下的培养室中经过30~40d菌丝即可长满全袋。

杏鲍菇怎么种植技术

杏鲍菇怎么种植技术

杏鲍菇怎么种植技术杏鲍菇是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杏鲍菇种植方法【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因为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菇体所需的水分主要起源于培养料,所以调配培养料含水量时可恰当提高至65%—70%。

空气相对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60%左右即可,而现原基后子实体分化阶段以90—9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可恰当调低到85—90%。

【营养要求】: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索、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尤以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提高氮源为最佳。

因为杏鲍菇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越高。

【温度与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光照与空气】: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

通风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

【酸碱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期PH值为5.5~6.5。

杏鲍菇种植生产【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培养料配方】:① 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② 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③ 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

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配料制袋】:将上述培养料分别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60%-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