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果蔬贮藏保鲜
果蔬贮藏保鲜设施及贮藏保鲜技术讲座第五讲辣椒贮藏保鲜技术

"#"
栽培措施 采前因素对果实耐藏性、抗病性有很大影响。
果实采收后的生理状态,包括耐藏性和抗病性, 是 在田间生长条件下形成的。 如果只着眼于贮藏或流 通过程中的技术环节, 而忽视田间生长因素这一先 决条件, 也可能招致严重损失。因为只有正常生理 状况和完整无伤的果实, 才具有供贮藏用的真正价 值。生长条件不仅影响果实的质量, 影响耐藏性及 抗病性, 还影响到产品表面附着或潜伏的病原菌生 长数量, 这也是与贮藏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栽培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辣椒的耐贮性, 通过 田间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 灌水, 注意多施有机肥或 复合肥料, 控制各种田间病虫害等措施生产出优质 耐藏的产品是保证贮藏成功的又一关键。 辣椒防腐必须从田间种植开始并持续至果实 被消费。在采收前的 %&/%* 天可喷施适当的杀菌 剂, 如甲基托布津、 克菌丹、 乙磷铝、 代森锰锌等, 以
・ 贮藏保鲜 ・
新疆农机化
"&&" 年第 * 期
果蔬贮藏保鲜设施及贮藏保鲜技术讲座
第五讲
辣椒贮藏保鲜技术
郝 庆2 张小玲
乌鲁木齐 )1&&&& )
车凤斌2
(新疆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2 新疆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椒不同品种的耐藏性差异很大, 作为贮藏或长途运 输的辣椒在种植和采购时一定要注意品种的选择。 由于各地种植的品种差异较大, 品种的更新换代速 度较快, 很难按品种的耐藏性和抗病性来选择品种 贮藏。一般果实角质层厚、 肉质厚、 色深绿、 皮坚光 亮的晚熟品种较耐贮藏。
尽可能地消除从田间带来的病菌。 腐病, 短期内大量蔓延, 移入室温中迅速溃烂败坏。 "#$ 适时采收 已发生冷害的辣椒在冷库内有时不表现症状, 而移 辣椒果实的成熟度与耐贮性有很重要的关系, 至室温中 "/1 天即表现典型的冷害症状。 辣椒采收后质量变化很快, 因此, 采收后通常 要立即冷藏, 在田间温度下, 只要几个小时拖延, 就 会对贮藏质量产生影响, 此问题在气温炎热时更为 严重。辣椒贮藏病害仅靠冷藏不能完全控制, 采后 需应用药剂处理来控制辣椒贮藏病害。 长期贮藏应选用果实已充分膨大, 营养物质积累较 多, 果肉厚而坚硬, 果面有光泽但尚未转红的绿熟 果; 色浅绿, 手按觉软的未熟果及开始转色或完熟 的果实均不宜用于长贮, 已显现红色的果实, 因采 后的衰老很快, 因而不宜用于长期贮藏。 不仅辣椒果实的成熟度与耐贮性有很重要的 关系,而且采收季节与耐贮性也有很重要的关系, 选择晚秋果最利于长期贮藏。选择晚秋果收获, 应 重视收获前的天气变化,选择连续晴天的日子采 收。秋收果要在霜前收, 受霜冻或冷害的辣椒不能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ppt课件

6.贮液(制冷剂)器 7.压缩机 8.调节阀(膨胀阀) 9.蒸发器
第二节 机械冷库贮藏 2.库内冷却系统
库内冷却系统
直接冷却(蒸发) 盐水冷却 鼓风冷却
.
致冷剂: 目前主要采用氨和氟里昂, 前者致冷能力强, 价格便宜, 但存在燃烧, 爆炸和刺激人体的危险,
.
第二节 机械冷库贮藏 2.冷库的保温系统
保温系统是由绝缘材料敷设在库体的内侧面上, 形成连续密合的绝热层,以阻隔库外的热向库内传导。 绝 缘 层 厚 度 ( ㎝ ) = [ 材 料 的 导 热 率 × 总 暴 露 面 积 (m2)×库内外最大温差(℃) ×24×100]/全库热源总量(kJ/d)
温度5℃以上的空气中凝结水气的现象。
.
第二节 机械冷库贮藏
2.相对湿度 对绝大多数新鲜果品蔬菜来说,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95%, 较高的湿度条件对于控制果品蔬菜的水分
蒸腾、保持新鲜十分重要。
.
保持合适的相对湿度以减少失水, 减轻采后生理病害以及维持较美观的产
品外观。 维持湿度稳定, 防止失水和结露发生, 关键在于维持温度
.
维持温度的稳定, 不宜变幅过大, 过大的变幅导致失水加重, 产品表面结露, 不利湿度管理, 有利微生物繁殖, 维持在±1℃以内, 接近0℃时维持在±0.5℃, 0℃时的95% RH
在-1℃就会饱和。
.
产品出库前要进行逐步升温处理, 升温时维持气温比产品温度高3-4℃直至
产品温度与大气温度相差不足5℃, 否则易出现出汗现象, 出汗是指处于低温的园艺产品在高于其
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1.温度控制:果蔬贮藏温度一般应控制在0-10摄氏度之间,避免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品质并影响保鲜效果。
2.湿度控制:湿度控制可防止果蔬失水、腐烂,通常湿度应保持在80%-90%左右。
3.包装技术:采用透明无毒的包装材料,可有效减少果蔬的水分散失,防止细菌和虫害的侵害,延长果蔬的寿命。
4.气调技术:通过更换包装内部的气体成分和气压,可减缓果蔬的代
谢速度,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5.冷冻技术:将果蔬冷冻后贮存,可有效减缓果蔬代谢速度,保持细
胞完整性,提高果蔬的保鲜期。
6.除菌、杀虫技术:采用紫外线、臭氧等杀菌技术,或喷洒无毒的农药,可有效防止细菌和虫害的侵害,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7.调味、腌渍技术:采用适量的盐、醋、糖等进行调味和腌渍,可增
加果蔬的风味和口感,同时也能有效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果蔬贮藏保鲜原理》PPT课件

.
二、果蔬的蒸发生理
采前蒸发作用不是水分单纯的散失,根部从地下 吸收水,根同蒸发表面之间形成一系列不间断的 蒸发流,有物质转移和水分的散发,具有蒸发拉 力。 蒸发作用能防止体温异常升高。
.
采后果蔬断绝了水源补充,蒸发流终止,果 蔬组织形态萎蔫,失去脆嫩饱满的品质,耐贮 性和抗病性下降,所以贮藏中应减少蒸发作 用。
.
激素与果蔬成熟的关系
➢ 脱落酸(abscisic acid): 与赤霉素有拮抗作用,果蔬 幼龄阶段同时含有脱落酸、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但 脱落酸含量少,而衰老休眠器官中只含有脱落酸。 在果实的完熟过程中脱落酸含量急剧增加,而乙烯的 生成量很少。如葡萄、草莓等随着果实的成熟脱落酸 积累,施用外源脱落酸能促进 柑橘、葡萄、草莓等果实的 完熟。
.
蒸发对贮藏的影响
不利方面:失水过度破坏正常代谢过程。 ① 水解作用加强,使淀粉转变为糖。如黄元帅苹果失水变
甜,风干的甘薯变甜,其原因是脱水引起淀粉水解为糖。 ② 刺激糖酵解,引起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③ 使细胞固有的原生质胶体凝固,扰乱正常的新陈代谢,改
变呼吸途径,产生并积累某些分解物质,使细胞中毒。 ④ 使细胞液的浓度增高,其中有些物质,如H+、NH3等,质
失鲜是果蔬品质的损失, 表现为形态、结构、色彩光泽、 质地、风味等多方面的变化,影响食用品质和商品品 质。
果蔬失水超过质量的 5%,就失去光泽和鲜度。
.
蒸发对贮藏的影响
有利方面:蒸发直接影响到细胞脱水,轻度脱 水,可以使冰点降低,提高抗寒能力,并且细 胞脱水使膨压稍有下降,组织较为柔软,有利 于减少运输和贮藏处理时的机械伤害。如大白 菜采收后常进行适度晾晒。
增加空气湿度: 地面加湿、机械加湿、减 少空气流动
果蔬贮藏保鲜的基础知识

里法川占蒜彳卫伟羊白々苴在中江n;口果蔬贮藏保鲜的基础知识1、果蔬呼吸作用的定义、方式及呼吸类型果蔬在贮藏中,生命活动的主要再现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一系列专门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所进行的一个缓慢的生物氧化一还原过程。
呼吸作用就是把细胞组织中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氧化分解成为简单物质,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果蔬的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两种方式。
在正常环境中(即氧气充足条件下)所进行的呼吸称为有氧呼吸。
体内的糖、酸被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能,可用下式表示:C6H12O6+6O2-6CO2+6H20+674千卡果蔬在缺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呼吸称为缺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在这种状态下,体内的糖、酸,不能充分氧化而生成二扪化碳和酸、醛、酮等中间产物。
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C6H12O6-2CO2+2C2H5OH+28千卡有氧呼吸和少量的缺氧呼吸是果蔬在贮藏期间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机能。
少量的缺氧呼吸也是一种果蔬适应性的表现,使果蔬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生命活动。
但是长期严重的缺氧呼吸,会破坏果蔬正常的新陈代谢。
果蔬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呼吸跃变型和无呼吸跃变型。
(1)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
此类果蔬在成熟期出现的呼吸强度上升到最高值,随后就下降。
在这种呼吸跃变期,果实的风味品质最好,随后变坏。
故呼吸跃变期实际是果实从开始成熟向衰老过度的转折时期。
属于此类型的有番茄、网纹甜瓜、苹果梨香蕉等、、。
(2)无呼吸跃变型:又可分为呼吸渐减型和呼吸后期上升型。
A、呼吸渐减型,指果实在成熟期,呼吸强度逐渐下降,无呼吸高峰出现。
此类果实有柑桔、樱桃、葡萄等。
B、呼吸后期上升型,指果实成熟后期呼吸强度逐渐增加,无下降趋势,此类果实有柿、桃、草莓等。
2、果蔬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区别果蔬采摘前后由于阳光和气温等因素暂蓄于果蔬体内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
果蔬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体外,这种热量称为呼吸热。
《果蔬贮藏》PPT课件

编辑ppt
33
核果类(桃、油桃和李)贮藏
三、贮藏技术要点 1 适时无伤采收 2 预冷
一般在采后12h内、最迟24h内将果实冷却 到5℃以下,可有效的抑制桃褐腐病和软腐病 的发生。桃、李预冷的方式有风冷和0.5 ℃ ~ 1℃冷水冷却,后者效果更佳。
编辑ppt
34
核果类(桃、油桃和李)贮藏
3 包装 桃包装容器不宜过大,以防振动、碰撞 与摩擦。一般是用浅而小的纸箱盛装, 箱内加衬软物或格板,每箱5~10kg。也 可在箱内铺设0.02mm厚低密度聚乙烯袋, 袋中加乙烯吸收剂后封口,可抑制果实 软化。
丰水梨
梨贮藏
西洋梨系统:主要品种有
巴梨(香蕉梨)、康德、茄 梨、日面红、三季梨、考密 斯等。该系统的品种一般具 有品质好、但不耐贮藏的特 点。
红巴梨
梨贮藏
2 呼吸跃变 国内外研究公认,西洋梨是典型的呼吸
跃变型果实,随着呼吸跃变的启动,果实逐 渐成熟软化。国内有关鸭梨、酥梨等品种采 后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白梨系统也具有呼 吸跃变,但其呼吸跃变特征如乙烯发生、呼 吸跃变趋势不似西洋梨、苹果、香蕉、猕猴 桃那样典型,其内源乙烯发生量很少,果实 后熟变化不甚明显。
苹果贮藏
二、贮藏方式 苹果的贮藏方式很多,短期贮藏可采用沟 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等方式,贮藏 期较长的应采用冷藏或者气调贮藏。
苹果贮藏
1. 机械冷库贮藏
苹果冷藏的适宜温度因品种而异,大多数 晚熟品种以-l℃~0 ℃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为 90%~95%。苹果采后应尽快冷却,最好在采 后3d内入库,入库后3~5d降温至贮藏要求的温 度。
编辑ppt
32
核果类(桃、油桃和李)贮藏
2李 李采后软化进程较桃稍慢,果肉具有韧性,耐压性 比桃强,商业贮藏多以冷藏为主。在0~1℃、85%~ 90%相对湿度下,贮期一般可达20~30d,若结合间 歇升温处理,贮期可进一步延长。用0.025mm厚聚乙 烯薄膜袋包装,每袋5kg,在0~1℃、O21%~3%和 CO25%条件下,贮期可达到10周左右,腐烂率较低。
果蔬贮藏保鲜基本技术

果蔬贮藏保鲜基本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贮藏方式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低温贮藏,即利用自然低温或人工降温(机械制冷或加冰)的方法,使贮藏环境在低温时进行贮藏;另一类是控制气体成分贮藏(简称气调贮藏)。
这种贮藏方式多是在低温条件下,调节贮藏场所中的气体成分,使之达到适于果蔬贮藏的气体指标,从而得到更好的贮藏效果。
随着果蔬贮藏技术和一些处理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除采用以上方式进行贮藏外,目前国内外对辐射处理、电磁场处理以及减压贮藏等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注意,为果蔬贮藏开避了新的研究途径。
(一)简易贮藏保鲜简易贮藏包括堆藏、沟藏(埋藏)和窖藏三种基本形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假植贮藏和冻藏。
这些都是利用自然低温尽量维持所要求的贮藏温度,结构设备简单,并且都有一定的自发保藏作用。
1.堆藏是将果蔬直接堆放在田间和果园地面或空地上的临时性贮藏方法。
堆藏还可以作为一种预贮方法。
堆藏时,一般将果蔬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或浅沟(坑)中,根据气温变化,分次加厚覆盖,以进行遮荫或防寒保温。
所用覆盖物多就地取材,常驻用覆盖材料有苇席、草帘、作物秸秆、土等。
由于堆藏是在地面上堆积贮藏,因此果实入贮后受地温影响较小,而受气温影响较大,尤其在贮藏初期,因气温较高,堆温难于下降。
因此,堆藏不宜在气温高的地区应用,一般只在秋冬之际作短期贮藏时采用。
贮藏堆的宽度和高度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果蔬种类来决定。
2.沟藏是果蔬贮藏方法中较为简便的一种,根菜、板栗、核桃、山楂等一般多用此法保藏;苹果等水果也有采用此法保藏的。
沟藏应在地面挖沟或坑,埋藏地点应选择地势高燥,土质较粘重,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之处。
沟的方向在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南北长为宜;在较为温暖地区,多采用东西长方向,沟的深度一般根据当地冻土层的厚度而定,在冻土层以下贮藏。
埋藏的效果除受土温影响外,还与其宽度有关。
果蔬在沟内堆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堆积法,即将果蔬散堆于沟内,再用土(沙)覆盖;二是层积法,即每放一层果蔬,撒一层沙,层积到一定高度后,再用土(沙)覆盖;三是混沙埋藏法,将果蔬与沙混置后,堆放于沟内,再进行覆盖;四是将果蔬装筐后入沟埋藏。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水果蔬菜贮藏保鲜水果蔬菜贮藏保鲜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果蔬新鲜和具有较好的品质及风味,因此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这包括提高果蔬采前耐藏性的措施。
果蔬贮藏期的长短和保鲜质量的好坏,主要受四个环节的制约。
一是采前因素,包括品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修剪和疏花疏果; 二是采收到入库贮藏前,包括采收、包装和运输等;三是贮藏期间的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四是出库、销售。
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个环节搞不好,就会影响其他环节。
一、采前因素对果蔬贮藏性能的影响1(品种:同一类果蔬不同品种,其耐藏性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生长期越长,越耐贮藏,早熟品种不耐贮藏,晚熟品种耐贮藏,山区栽培的比平原的耐贮藏,而且品质好。
2(施肥:施肥对果蔬的品质、贮藏性能有密切关系,应力求做到合理施肥。
氮肥不足,则枝叶生长差,果型变小。
为了提高果蔬的品质和耐藏性,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果蔬生长情况,多施有机肥或复合肥料,避免过多单施氮肥。
3(灌溉:合理灌溉对改善耐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多数落叶果树,在临近果实采收期之前半月,若土壤不十分干旱,不宜灌水,以免降低果实品质或引起裂果。
尤其是浆果类,如作为贮藏用的葡萄,采收前7天,10天应停止灌水,否则会降低葡萄的含糖量,影响贮藏。
4(防治病虫害:作为贮藏用的果蔬一定要选择无虫眼、无病菌感染的健康果。
二、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1(果蔬的采收:果蔬的采收主要依据品种特性、果蔬的成熟度、贮藏时间的长短和气候状况而有早晚的不同。
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个小,着色差,糖分积累少,未形成品种固有的风味和品质,在贮藏期间容易失水,果皮易皱缩,有时还会增加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率。
采收过晚,有些品种会大量落果,果肉松软发绵,运输时碰压伤率高。
同时,果实衰老快,缩短贮藏期。
因此,要适时采收。
采收期的判断:根据果实大小、形状、果实硬度、果实颜色、果实内在的化学物质的变化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采收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②食品的污染情况;③加热或杀菌的条件;④食品的pH;⑤罐头容器的大小;⑥食品的物理状态;⑦食品预期贮存条件。因此,要确定热加工时间必须知道微生物或酶的耐热性以及热传递速率。
(2)热传递速率传热介质一般为蒸汽或热水,传热时热穿过容器然后进入
食品。影响热穿透食品的一些主要因素如下:①产品类型。流体食品-对流传
教学重点
1、理解果蔬生产的特点。
2、影响传统贮藏技术的因素。
教学难点
糖液的配制。
课堂小结
罐头食品具有安全卫生,且运输、携带、食用方便等特点,可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无需冷藏就可长期贮存,是航海、勘探、军需、井下作业及长途旅行者的方便食品。
课外作业
果蔬罐藏加工原理
工艺流程
教学参考资料
食品加工技术十三五规划教材张孔海主编
2.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1)水分活度一般情况下,水分活度越低,微生物细胞的耐热性越强。因
此,在相同温度下湿热杀菌的效果要好于干热杀菌。
(2)脂肪脂肪的存在可以增强细菌的耐热性。
(3)盐类盐类对细菌的耐热性的影响是可变的。当食盐浓度低于3%.
时,施增强细菌的耐热性,食盐浓度超过4%时,随浓度的增加,细菌的耐热性明显下降。
(三)热处理对果蔬食品品质的影响
(1)质构在植物原料的热处理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质构破坏,即半透膜破坏和细胞间结构的破坏并导致细胞分离。其他变化如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蔬
菜和水果软化。Βιβλιοθήκη (2)颜色产品的颜色取决于天然色素或外加色素的状态和稳定性以及加工
和贮藏过程中的变色反应。
水果和蔬菜受热时,叶绿素脱镁、胡萝卜素将异构化,颜色变浅,花青素将降解成灰色。花青素是对热相当稳定的色素,但它可以参加很多反应,使水果变色;黄酮类色素如芸香苷(芦笋中)可与铁形成黑色;类胡萝卜素大多是脂溶性的,通常容易氧化而导致变色。除了色素的氧化、降解,美拉德反应也会导致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品的变色。
«食品加工技术»课教案
授课章节名称
第二章:果蔬食品加工技术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授课
讲次
第五讲
授课
班级
19食检
授课
类型
课堂讲授
学时
2学时
知识目标
1、了解果蔬贮运保鲜的方法。
2、理解果蔬贮藏的基本特性。
3、掌握果蔬气调贮藏技术。
能力目标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果蔬贮藏中出现的霉烂、水浸斑等问题。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果蔬贮藏中的异常现象。
凡是能在45℃的温度环境中进行代谢活动的微生物称为嗜热微生物,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属,其次是链球菌属和乳杆菌属。
1.微生物的耐热性
超过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的高温,将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但是不同的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是有差异的。通常产芽孢细菌比非芽孢细菌更为耐热,而芽孢也比其营养细胞更耐热。微生物热力致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菌体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的结果。
(6)蛋白质加热时蛋白质(包括明胶,血清等在内)存在,将对微生物起保护作用。
(7)初始活菌数初始活菌数越多,则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
(8)微生物的生理状态一般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微生物营养细胞比处于对数
期者耐热性更强。另外,成熟的芽孢比未成熟者更为耐热。
(9)培养温度微生物的耐热性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10)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热处理温度越高则杀菌效果越好,但是加热时间的
延长,有时并不能使杀菌效果提高。
(二)高温对酶活性的钝化作用及酶的热变性
酶活性和酶失活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均可用温度系数Q.来表示。前者的Q一般为2-3,而后者的Q,在临界温度范围内可达100.因此,随着温度的提
高,酶催化反应速度和失活速度同时增大,但是由于它们在临界温度范围内的Q不同,后者较大,因此,在某个关键性的温度下,失活的速度将超过催化的速度。此时的温度即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也就是酶活性的转折点。不过要指出的是,任何前的最适温度都不是固定的,随反应时间的长短、杂质因素而异。过此点后,温度上升,酶催化反应速度急刷降低。一般来说,温度提高到80℃后,热处理时间只要儿秒钟,几乎所有的酶都会遭到不可逆性破坏。
(4)糖类糖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与糖的种类及浓度有关。以蔬糖为侧当浓度较低时,其影响很小。但浓度较高时,则会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
(5) pll微生物的耐热性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环境中最强,而偏酸性或偏融
性的条件都会降低微生物的耐热性。在pHl《5时,细菌穿孢的耐热性就很弱了、因此,在加工蔬菜及汤类食品时,常添加柠檬酸等提高食品的酸度,以降低杀菌温度和缩短杀菌时间。
一、果蔬罐藏加工原理
采取热力杀菌抑制或破坏了导致果蔬腐败变质的酶和微物活性,利用排气
密封有效地预防了微生物的侵染,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这就是果蔬罐藏原理。热杀菌使原料由生变熟的同时,导致组织结构破坏及营养流失。所以热处理时既要杀死微生物,钝化酶活性,也要尽可能保持果蔬的风味、营养和质构。
(一)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与食品加工有关的酶在45℃以上即失活,但乳碱性磷酸酶和植物过氧化物酶在pH中性条件下相当耐热。
经验表明,酶也会导致热杀菌的酸性或高酸性食品变质,基至某些酶经热力系菌后还能再度活化。如过氧化物酶、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脂酶等,在热钝化后即一段时间内,其活性可部分地再生。为防止活性的再生,可采用更高的加热温度延长热处理时间。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复习
导入
讲授新课
作业布置
项目二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罐头加工技术是法国阿贝尔在19世纪发明的,20世纪才传入我国。果蔬罐头是果蔬原料经过前处理后,装入容器,经过排气、密封、杀菌、冷却后,制成别具风味、能长期保存的食品。罐头食品具有安全卫生,且运输、携带、食用方便等特点,可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无需冷藏就可长期贮存,是航海、勘探、军需、井下作业及长途旅行者的方便食品。
(3)风味风味变化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脂肪氧化-特别是豆类、谷物,美拉
德反应也会改变一些风味,加热过程也会使一些风味物质挥发或改变。
(4)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破坏。在罐头加工中,除去氧气
即可防止损失。
(四)罐藏食品热加工时间的推算
(1)影响罐头食品杀菌时间的因素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或酶的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