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习题第六章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1、简析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2、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4、试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影响。
5、试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1、试比较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异同。
2、结核你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看法。
3、素质教育有什么特征?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4、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哪些深刻影响?5、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有哪些要求?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和目标1、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主要有哪些功能?3、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效果目标是什么?5、试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体育课程1、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2、如何让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3、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4、采访一所正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学校,简要归纳该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的改革情况。
5、什么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是什么?6、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和条件资源的开发。
第五章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与原则1、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在哪些新趋势,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哪些影响?2、国内外有哪几种较为典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3、选择你所熟悉的体育教学内容,拟一份可是教学目标。
4、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内涵与特点?5、体育教学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如何理解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7、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及标准是什么?8、体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1、如何正确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具有屈髓和外旋作用的肌肉是A、股直肌B、臀大肌C、骼腰肌D、耻骨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C2、以下不是脊柱内源性稳定系统的是()A、周围肌肉B、脊柱C、椎间盘D、关节囊E、脊柱韧带正确答案:A3、哪种肌肉运动不做功A、离心运动B、向心运动C、等长运动D、等张运动E、减速运动正确答案:C4、以下属于双轴关节的是A、杵臼关节B、平面关节C、滑车关节D、车轴关节E、鞍状关节正确答案:E5、具有屈髓和内收作用的肌肉是A、骼腰肌B、耻骨肌C、股直肌D、臀大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B6、骨盆的组成不包括A、股骨B、坐骨C、骼骨D、耻骨联合E、耻骨正确答案:A7、脊柱的功能是()A、保护椎管内脊髓和神经B、承载和负重C、运动D、协调控制功能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A、20°-30°B、30°-50°C、70°-80°D、40°-60°E、40°-50°正确答案:A9、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称()A、骨的重建B、骨的构建C、骨内部再造D、骨外部再造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0、病人,男,59岁,有肱骨外科颈骨折史,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较正常侧减退,肩部肌肉(三角肌)明显萎缩,该病人伴有什么神经损伤A、胸背神经B、胸长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槎神经正确答案:DIK下列属于开链运动的项目A、下蹲B、踏车C、吊环D、双杠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E12、肩关节复合体不包括()A、胸骨B、肱骨远端C、肋骨D、锁骨E、肩胛骨正确答案:B13、不会对骨造成永久变形的载荷位于()A、弹性变形区内B、最大应力点C、塑性区内D、断裂点E、屈服点正确答案:A14、以下运动形式在矢状面进行的是A、内收与外展B、屈曲与伸展C、内旋与外旋D、内翻与外翻E、旋前与旋后正确答案:B15、关节于解剖学的“鼻烟窝”不正确的是A、其位于手掌外侧部浅凹B、其尺侧界为拇长伸肌C、其近侧界为梯骨茎突D、其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E、其内有梯动脉通过正确答案:A16、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易损伤,是因为()A、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B、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薄C、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厚D、内侧半月板中间厚、边缘较薄E、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小正确答案:A17、肌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分布于前臂的()A、掌侧B、内侧C、前侧D、外侧E、后侧正确答案:D18、患者,男,25岁,因手外伤,经检查小指掌面皮肤感觉丧失,提示损伤()A、尺神经手背支B、尺神经浅支C、槎神经浅支D、梯神经深支E、正中神经正确答案:B19、关于行走的矢状面关节运动学错误的是A、在足跟离地不久,踝关节开始跖屈,最大到15。
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绪论一、名词解释2.运动生理学6.兴奋性9.兴奋10.应激性11.适应性12.内环境二、单项选择题5.可兴奋组织包括()。
A.神经、肌肉、骨骼B.神经、肌肉、腺体C.神经、肌肉D.神经、骨骼、腺体7.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在调节机能活动过程中()。
A.有时不需中枢神经的参与B.条件反射是先天特有的C.存在反馈且以负反馈多见D.存在反馈且以正反馈多见10.“反应”和“适应”用于描述运动中人体机能的变化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A.运动强度不同B.效果不同C.调节机制不同D.是一次性练习还是长期训练的影响三、填空题1.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至少有五方面的基本活动表现,即()、()、()、()和()。
3.反射弧包括()、()、()、()和()五个环节。
四、判断题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在体内相继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
()3.人体中所有的组织均能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兴奋和应激反应。
()8.长期耐力训练可使肌肉耐力增强,是人体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结果。
()9.内环境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物质在不断转移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12.排尿反射属于负反馈。
()五、问答题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名词解释9.动作电位22.向心收缩23.等长收缩24.离心收缩25.等动收缩28.绝对力量29.相对力量30.运动单位二、单项选择题1.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
A.肌原纤维B.肌纤维C.肌小节D.肌丝3.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平衡电位B.Na+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4.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停止外流B.Na+迅速大量外流C.K+突然迅速外流D.Na+迅速大量内流7.运动神经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乙酰胆碱9.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15.在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8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8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4、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题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纳为: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社会学因素2、竞技体育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和观赏性。
4、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表象在: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等六个方面。
5、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6、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表象在: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裂变性;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等六个方面。
7、在运动训练的三个理论层次中,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规律性问题;项群训练理论研究适用于不同项群的规律性问题;专项训练理论研究不同专项的规律性问题。
三、判断题1、运动员从事专项训练的目标是夺取比赛胜利,具有专一性,因此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必然相同。
(错)2、高水平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因为他们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部分都得到了均衡发展。
(错)3、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只有进行大负荷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体育心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精心整理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方法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运动生理学习题

第五章胃肠道、肾的功能一、名词解释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矿物质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糖异生:排泄:人体的代谢尾产物、多余的水、无机盐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某些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重吸收:二、选择题1、胃蛋白酶原主要依赖于()。
A.胃必素的激活,B.盐酸的激活,C.促胰岛素的激活,D.乙酰胆碱激活。
2、三种物质的在胃内排空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蛋白质、脂肪、糖类,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糖类、蛋白质,D.糖类、蛋白质、脂肪。
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成分是()。
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醇,D.脂肪酸。
4、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
A.消化,B.供能,C.解毒,D.代谢。
5、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B.小肠,C.食管,D.大肠。
6、下列物质吸收时不需要钠泵活动的是()。
A.单糖,B.氨基酸,C.脂肪酸,D.水。
7、低血糖时,首先受影响的器官是()。
A. 脑组织,B.肾脏,C.肝脏,D. 心脏。
8、饥饿时,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A.肌糖原的分解,B.肝糖原的分解,C.糖异生,D.肾小管生吸收。
9、肾单位是指()。
A.肾小球与肾小管,B.肾小体、肾小管、集合管,C.肾小体和髓袢,D.肾小体、肾小管。
10、糖吸收的主要机制是()。
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 C单纯扩散, .D.都不是。
11、关于肾脏的主要功能错误叙述的是()。
A.排除大部分代谢尾产物,B.分泌激素,C.维持水和酸碱平衡,D.排泄尿胆素。
12、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脂肪,B. 糖类,C.蛋白质, D维生素。
13、人体最经济的能源是()。
A.脂肪,B. 糖类,C.蛋白质, D维生素。
三、填空题1、食物在消化管内的________过程称为消化,消化方式有两种,一为________,二为________。
质点运动学习题思考题

大学物理 第一章习题11-1.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cos sin )r =R ωt i ωt j + 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cos sin )r =R ωt i ωt j +,知:cos x R t ω= ,sin y R t ω=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222x y R +=∴质点的轨道为圆心在(0,0)处,半径为R 的圆;(2)由d rv dt=,有速度:sin Rcos v R t i t j ωωωω=-+ 而v v =,有速率:1222[(sin )(cos )]v R t R t R ωωωωω=-+=。
1-2.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4(32)r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24(32)r t i t j =++,可知24x t = ,32y t =+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x =2(3)y -,∴质点的轨道为抛物线。
(2)由d rv dt=,有速度:82v t i j =+ 从0=t 到1=t 秒的位移为:11(82)42r v d t t i j d t i j ∆==+=+⎰⎰(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为:(0)2v j =,(1)82v i j =+ 。
1-3.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由d r v dt =,有:22v t i j =+,d va dt=,有:2a i =; (2)而v v =,有速率:12222[(2)2]21v t t =+=+∴t dva dt=221t t =+,利用222t n a a a =+有: 22221n t a a a t =-=+。
活动训练学题库

2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 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 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 集群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 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 则。 4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 练的动机和行为,并与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和方法。 2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 习方法 3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 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4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 法。 5 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 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第八章 1 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10
6-16 题(续2)
r 1 200 sin sin 9.6 L 1200
1
A r O
aA
0
anA
L
aBA B anB R O1 aB
将 加 速 度 合 成 定 理 anB+aB=aBA +aA+anA 向AB方向投影,得到:
n n aB sin a B cos a A sin a A cos
n n a a tg a a B A A B tg
20 tg9.6 1 4tg9.6 3.7m / s 2
h
B
C P
A
B
vC A
v0
v0 cos 2 h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4
6-6 题
图示的四连杆机构 OABO1 中, OA=O1B=0.5AB ,曲柄 OA 的角 速度=3rad/s。试求当=90曲柄O1B重合于OO1的延长线上时,杆 AB和曲柄O1B的角速度。
解:
杆 AB 作平面运动,其速度瞬心在 O点。
v0 cos 2 h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1
6-2 题(续1) 解法2:
杆 AB 作平面运动,以 C 点为基
点,点C的速度vC沿AB如图所示。 A点相对C点的速度 vAC方向垂直于 AC 。作速度合成图,则杆 AB 的角 速度为:
AB
v AC AC v0 cos h / cos
AB
vA 3rad / s OA
vA A
O
AB
O1
O1
B
vB B
令 OA=O1B=l
vB 3l
O B
1
vB 3 5.2rad / s l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5
6-10 题
杆 AB长为 l=1.5m ,一端铰接在半径为 r=0.5m 的轮缘上,另一 端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轮沿着地面作纯滚动,已知轮心O速 度的大小为vO=20m/s。试求图示瞬时(OA水平)B点的速度以及轮和 杆的角速度。 解: 轮O的速度瞬心为点 C,杆AB的速
vE vC 0.12m / s
0.12 B 1rad / s 0.06 2
vB F BB 60mm D
vE C E vC
30mm A
vD vB 0.06 1 0.06m / s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8
6-16 题
试求在图示机构中,当曲柄OA和摇杆O1B在铅垂位置时,B点 的速度和加速度(切向和法向)。曲柄OA以等角加速度0=5rad/s2 转 动 , 并 在 此 瞬 时 其 角 速 度 0=10rad/s , OA=r=200mm , O1B=R=1000mm,AB=L=1200mm。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6
6-10 题(续)
ωAB
O
B
vA 20 2 AP 1.5 cos / cos 45 20 2 2
O vO A
C
45+
14.1rad/s
应用速度投影定理:
vB
vA
vB cos vA cos45
vB v A cos 45 cos sin 45 sin cos
AB
P
20 2 cos 45 sin 45tg19.5 12.9m / s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7
6-11 题
图示滑轮组中,绳索以速度vC=0.12m/s下降,各轮半径已知,如 图所示。假设绳在轮上不打滑,试求轮B的角速度与重物D的速度。
解:
轮B瞬心在F点,可得:
O v O A O
B
度瞬心为点P,可得:
vB C
vA
vO 20 O 40rad / s r 0.5
v A O 2r 20 2m / s
0.5 sin 19.5 1.5
1
P
OAB ABC OAC OAP 45
h
B
C
A
B
A vC
vAC v0
v0 cos 2 h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2
6-2 题(续2) 解法3:
杆 AB 作平面运动,以 A 点为基
点,点C的速度vC沿AB如图所示。 C点相对A点的速度 vCA 方向垂直于 AC 。作速度合成图,则杆 AB 的角 速度为:
AB
vCA CA v cos 0 h / cos v0 cos 2 h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3
A
B
C
h
vCA
vC
v0
v0
A
6-2 题(续3) 解法4:
杆 AB 作平面运动,点 C 的速度
vC沿AB如图所示。作v0和vC的垂线 交于点P,即为杆AB的速度瞬心。 则杆AB的角速度为:
AB
v 0 AP v0 AC / cos v0 cos h / cos
A r O vA
0
L
B
vB
解:
1. 求B点速度 在此瞬时 AB 杆的 A 点和 B 点速度方 向均水平向右,故AB杆作瞬时平移。
R O1
AB 0
vB v A r 0 0.2 10 2m / s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9
6-16 题(续1)
2. 求B点加速度 A点加速度为:
6-2 题
杆AB斜靠于高为h的台阶角C处,一端A以匀速v0沿水平向右运 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法1:
tg 1
v0t h
h
B
C
A
B
AB
v0 d h 2 dt v t 1 0 h
A
v0
v0 1 h 1 tg 2
2 a A r 0 0.2 5 1m / s
A r O
aA
0
an
A
L
aBA B anB R O1 aB
n 2 aA r 0 0.2 102 20m / s 2
以A点为基点,B点相对A点转动 的切向加速度大小未知,方向垂直 于AB杆;法向加速度等于零。B点 的绝对加速度切向分量大小未知, 方向垂直于 O1B 杆;法向分量大小 anB=vB2/R,方向由B指向O1。
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习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