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答案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答案

一、中国国防复习题1、国防的基本概念(含义);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2、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综合国力,其中包括;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

3、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4、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5、国防建设的含义;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6、我国的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7、国防政策的含义;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8、我国国防的基本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9、我国国防政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10、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些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1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哪些军兵种构成;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什么时候;1949年4月23日14、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什么时候;1949年11月11日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1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于什么时候;1982年6月17、武警部队的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18、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及七大军区;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军区19、民兵的任务;(1)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其他各项任务:(2)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3)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4.军事思想解释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

5.军事思想按任务区分,有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

6.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

7.军事思想的特征: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

8.《军志》和《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9.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10.《孙子》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

11.毛泽东军事思想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核心)、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12.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1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

14.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15.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16.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战争与和平理论:1)判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丰富了分析国际形势的科学方法;2)指出战争的可避免性和危险性同时存在,揭示了战争运动发展的新趋势;3)指出了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

17.邓小平提出的“三化”建设的总目标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个方面。

18.邓小平提出治军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19.江泽民提出的两大历史性新课题:“打得赢”针对战争;“不变质”针对政治、经济20.中国共产党在军事领域先后形成了三大理论成功,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国防的含义。

2.国防动员的含义。

3.我国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4.军事思想的含义。

5.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含义。

6.新概念武器的含义。

7.我国的防御政策。

8.我国的国防建设类型。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颁布实施。

11.信息资源动员的含义。

12.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况。

13.朝鲜战争概况。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情况。

15.机械化战争的含义。

16.信息化装备的含义17.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决战情况。

18.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19.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关键是科学统筹什么建设。

20.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什么。

21.胡锦涛指出,我军优良传统归结起来,最本质、最核心是什么。

22.国家安全是指什么?23.战争按使用的武器分为类。

24.卫星导航系统组成。

25.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是什么?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的组成。

27.简述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28.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9.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点。

30我国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形势。

31.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哪一天?32.文化安全是什么?33.我国海洋的严峻形势?34.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应尽的责任有哪些?3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36.新概念武器有哪些?37.指压止血法。

38.队列队形可分为几种?39.大学生参军的政策和意义。

40.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收获。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终极版)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终极版)

一、中国国防复习题1、国防的含义、目的、手段答:含义:国防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目的: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手段:1、国防的只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抗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含义。

3、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4、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

2、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答:(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

3、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答:(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民兵。

4、我国国防的基本目标答: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5、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答: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6、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海洋国土面积、大国土面积分别是多少答: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7、我国的陆地边界线和海岸线分别是多少答:我国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2300多千米;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000千米。

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构成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一个独立兵种第二炮兵构成。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大学军事理论课复习提纲

大学军事理论课复习提纲

军事理论课复习提纲中国国防史与国防建设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总结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主要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2)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数量足够、质量精良的常备军队是国防巩固的基石;(5)武器装备的优劣对国防的强弱、战争的胜负起重要作用;(6)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海防。

3、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4、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5、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6、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7、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8、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我国海军的组建时间,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军事复习提纲(大全5篇)

军事复习提纲(大全5篇)

军事复习提纲(大全5篇)第一篇:军事复习提纲军事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一节国防的基本涵义及要素 1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2国防的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军事要素、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经济对国防建设有制约作用。

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要素科技对国防建设有促进作用1、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欧盟)【一元体】【多元体】、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完全无设防】4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5、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6、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按内涵分:生存目标发展目标按范围分: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5国防的职能1、保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保障社会发展4、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5、维护国家荣誉 6我国古代武装力量的体制包括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我国古代兵役制度兵役制民兵制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 7国防的历史启示1、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2、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5、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章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定义有哪几种主要法规定义: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国防的主体:国防活动的实习者,通常为国家2、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的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3)捍卫国家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3、我国有五大军种,分别是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4、对于战略指导者最值得关注:1)时代特征2)世界战略格局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5)周边安全形势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1)国际形式总体缓和,但局部动荡2)经济全球化是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3)大国力量仍在继续,但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4)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争更加激烈5)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5、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6、研究国内战略环境需要把握:1)地理环境2)政治环境3)综合国力7、“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始计篇》,大意为:“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生民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研究的”,这句话强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军事建设的重要性。

8、战略环境是制定军事战略的客观基础9、我国的兵役制度(简单了解):分为两种:1)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

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

2)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

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

10、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防御11、国防法律法规的等级关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

4)各军种和大军区制定的法规细则。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律规章。

哪一种是它的出发点:(法律/规章/基本法律/。

)12、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是强军梦13、为实现信息化战争,我国空军要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到攻防兼备型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防的基本概念(含义);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活动2、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综合国力,其中包括: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3、国防的类型;第一类:进攻性国防。

1、扩张型:即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肪。

2、联盟型:即以联盟的形式进行防卫。

第二类:防御性国防。

1、自卫型: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国防类型。

2、中立型:采用严守中立国防政策国家的国防4、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1、国防法规的含义;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规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到法律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通过的时间;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意义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世纪之初,总结历史经验,着眼未来发展,制定颁发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法,是我国国防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防立法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有力地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

一)制定颁布《国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建设和巩固国防。

二)制定颁布《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三)制定颁布《国防教育法》有利于贯彻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保证全民国防教育依法开展。

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设在每年的什么时候;每年九月第三周星期六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些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一例外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建立和巩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武警部队的任务;(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2)维护社会治安(3)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武警部队组成武警部队拥有三大类、八个警种的部队。

其中,三大类为:一、内卫部队;二、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总部双重领导的部队,即黄金、水电、森林、交通部队统称警种部队,是以军事化组织形式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特殊武装力量;三、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即边防、消防、警卫部队。

可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目前,武警部队大约保持120万的总规模。

陆军、海军和空军各由哪些兵种组成?9、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陆军是以步兵、装甲兵、炮兵为主体,主要在陆地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使陆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力量。

抗敌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答应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我国陆军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山地步兵)、装甲兵(坦克兵)、炮兵(炮兵—火箭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9个兵种和专业部(分)队组成。

海军海军是以舰艇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空军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主要遂行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

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祖国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水利进行。

我国的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勤务兵种组成。

社区第二炮兵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

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基本装备,实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核反击力量,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的独立兵种。

威慑。

即平时遏制敌国可能对我国发动和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站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实战。

即在我国受到和突袭时,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地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袭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

第二炮兵有地地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部队几个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单位组成,按导弹基地(相当于军)、旅、营编成122121`军事思想的定义是: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二)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四)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武经七书》是指什么;《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吴起兵法》;《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与特征分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

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大民主是: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如何理解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必须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这就为新时期的军队建设,确定了总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这一总目标、总任务,包括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三个方面的深刻含义,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人民解放军搞强大。

“三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关系军队建设的全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鲜明特色。

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总任务,邓小平对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

①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人民解放军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

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国家的军队还包括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内容。

军队要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干人民,忠于社会主义。

军队始终是党领导的,党要管军队。

军队要听党的话,任何时候都不能打自己的旗帜,不能搞小圈子。

要坚持党领导军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通过中央委员会来实现党的绝对领导,更要加以坚持。

坚持这些制度,要讲政治纪律。

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

v江泽民“五句话”总要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五句话深刻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前进历程;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核心、最为宝贵、最为完整的理论创新成果。

v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站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将我军历史使命科学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这就是: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根据国际惯例、历史传统、国际条约或协议所确定的为多数国家所承认的国家权益。

它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外部情况和条件。

这些情况和条件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和周边性的。

v国家周边安全环境国家周边安全环境: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境况及条件,也即一国的周边或集团对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等情况。

我国周边安全的基本特征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展望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两大议程值得关注:第一,中美竞争加剧,美国仍将通过其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规制中国的崛起;第二,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大选年,其内部政治变化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

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的存在问题,谈一谈应如何塑造良好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实施前沿兵力部署,对我国构成现实军事压力;美日军事同盟对我国构成直接安全挑战;军事进入中亚对我国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周边热点问题:朝核问题——直接受到核武威胁,唇亡齿寒门户洞开,难民涌入包袱沉重,南北受敌影响统一;周边地区热点问题:印巴冲突问题——影响边境军民生产生活,对我国外交造成不利局面,对我国统一大业带来影响;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对我国西部安全构成严重严重威胁,同时影响我国统一大业;边界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中印边界争端,钓鱼岛主权争端。

(美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综合性威胁将长期存在;祖国统一面临严峻挑战;海洋权益流失严重;悬而未决的边境领土讲纠纷依然存在;冷战时期的周边热点,有持续升温的趋势;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急需保护。

)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

目标:加强睦邻互信,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安全环境。

举措:稳住两翼,巩固北方,促进与发展中美关系,维护巩固周边稳定。

(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筑强依托)9、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和长期的;2.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3.俄罗斯对我国安全有着长远的影响。

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诸多领土、领海、领洋权益的争议。

. 军事高技术的含义;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