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发酵工程实验考题
专题01发酵工程(综合题30道)(原卷版)

专题01 发酵工程(综合题30道)1.龙眼汁中富含蔗糖、葡萄糖等糖类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铁、磷、钙等元素,以龙眼汁开发生产果醋饮料,能保留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新鲜龙眼去皮后需先榨汁打浆酶解,酶解的目的是。
(2)利用龙眼汁生产龙眼果醋的过程通常分为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两个阶段,发酵过程发挥作用的菌种主要是。
龙眼果酒制作好后进一步发酵得到龙眼果醋的原理是(写出反应式),同时还需要调整的条件有(3)如图为一定条件下研究LB活性醋酸菌对龙眼果酒的醋酸发酵作用,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条件下LB活性醋酸菌对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发酵温度为20℃时,发酵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图中最适合LB活性醋酸菌发酵的温度为。
2.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
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中。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是。
(3)红酸汤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多种益生菌的生长。
消化道炎症往往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有关。
研究表明,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不宜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有。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红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至少2个)3.柿子果肉绵软香甜,还能用来制作果酒和果醋,下面是民间制作柿子酒和柿子醋的过程。
(1)果酒发酵过程中,如果一直密封发酵罐,将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原因是,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是。
(2)果醋发酵过程中没有接种微生物,说明空气以及柿子皮上可能天然存在菌,发酵中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却少有杂菌生长,主要原因是。
(3)秋冬季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发酵罐放置在相对温暖的地方,原因是。
4.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探究,操作如下: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等量洗净的新鲜莲花菜,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煮沸并冷却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定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加产物的稳定性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促进产物的生成答案:D4. 在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A. 增加罐内压力B. 调节温度C. 提供氧气D. 调节pH值5.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产物?()A. 酒精B. 乳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答案:D7.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
A. 无影响B. 影响发酵速度C. 影响产物产量D. 影响发酵周期答案:D9.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包括()。
B. 静态罐C. 气升式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
A. 厌氧代谢B. 好氧代谢C. 兼性代谢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2.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光学显微镜检测B. 电子显微镜检测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ABCD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温度控制B. pH值控制C. 氧气供应控制D. 营养物质供应控制答案:ABCD4.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微生物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3套

E.杂菌可能会分解产物,使生产过程失败
15.微生物工业生产中常用原料(培养基成分)必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A.可发酵性强对菌体无毒
B.价格低来源丰富
C.非发酵性物质的含量低
D.均对产物的质量无影响
E.不引起环境问题
16.分批培养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接种后,除氧之外,一般都不向系统内添加和除去任何物质。因此,分批培养系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支持微生物的增殖。菌体生长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B.产品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D.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
E.产品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
1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A.碳源不足
B.碳、氮比例不当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E.碳源较多
1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包括:
C.罐体各部件要有强度,能承受相当的压力
D.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保证发酵必须的溶解氧
E.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能控制发酵过程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
18.生物产品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包括:
A.培养液的预处理
B.浓缩
C.产物的捕获
D.初步纯化
E.精制
1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化学参数包括:
A.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溢出
B.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产生漩涡,
C.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飞出轴封
D.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浆叶不工作
10.通过温和型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专题32 发酵工程(解析版)

专题32 发酵工程1.(2022·湖北·高考真题)关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C.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D.生产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答案】C【解析】A、酒精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发酵初期在有氧条件下该菌大量增殖,发酵后期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中酒精发酵利用的都是酵母菌,发酵初期在有氧条件下该菌大量增殖,B 正确;C、酒精发酵是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中酒精发酵利用的都是酵母菌,但是不同的品种利用的发酵的原料不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2.(2022·湖北·高考真题)灭菌、消毒、无菌操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DNA的提取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微生物、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污染C.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灭菌D.可用湿热灭菌法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答案】D【解析】A、动、植物细胞DNA的提取过程不需要在无菌环境,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微生物的培养不能加入抗生素,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B错误;C、培养基一般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D、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都可用来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2·湖北·高考真题)废水、废料经加工可变废为宝。
某工厂利用果糖生产废水和沼气池废料生产蛋白质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B.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主要来源于沼气池废料C.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D.沼气池废料和果糖生产废水在加入反应器之前需要灭菌处理【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该生产过程中利用酿酒酵母进行发酵,酵母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故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A正确;B、由图可知,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主要来源于果糖生产废水,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C、由图可知,该生产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反应器,该操作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加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也可增大溶解氧含量,故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有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C错误;D、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pH和氧气条件,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存,因此沼气池废料无需灭菌,D错误。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研究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现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出现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
如参与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养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
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节方式。
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如果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养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养保持培养液的流速不变,使培养罐内的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养方式称为恒化培养。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发酵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半连续发酵。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O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江南博哥)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正确答案:C2、名词解释液体发酵正确答案:液体发酵是相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发酵而言,是从培养基的状态对发酵的一个分类。
当然,由于培养基状态不同也影响了发酵过程的很多因素,如发酵的条件,发酵设备等。
3、问答题优良酿造大麦的特点.正确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大麦的化学成分适合酿造啤酒;大麦是非人类食用主粮。
(1)色泽:良好大麦有光泽,淡黄;受潮大麦发暗,胚部呈深褐色;受霉菌侵蚀的大麦则呈灰色或微兰色。
(2)气味:良好大麦具有新鲜稻草香味。
(3)谷皮:优良大麦皮薄,有细密纹道。
(4)麦粒形态:以短胖者为佳。
(5)夹杂物:杂谷粒和沙土等应在2%以下。
4、名词解释基因克隆正确答案:经无性繁殖获得基因许多相同拷贝的过程。
通常是将单个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复制而成5、名词解释半连续发酵正确答案:(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6、单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OA.牛肉膏B.蛋白陈C.生物素D.酵母粉正确答案:C7、名词解释诱导多能干细胞正确答案:通过向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几种胚胎干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成的类多能胚胎干细胞。
8、名词解释Strainbreeding(菌种选育)正确答案: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9、名词解释末端代谢产物阻遏正确答案:由于某些代谢途径中的末端产物过量积累而引起酶合成的阻遏称为、10、名词解释酵母双杂交系统正确答案:是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如GA1.4等)的DNA结合结构域基因和GA1.4激活结构域基因,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发酵工程实验考试复习题

1、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将哪些成分单独除菌,为什么?灭菌时的过高温度常对培养基造成不良影响。
如:1.出现混浊和沉淀(天然培养基成分加热沉淀出大分子多肽聚合物;培养基中Ca、Mg、Fe、Zn、Cu、Sb等阳性离子与培养基中的可溶性磷酸盐共热沉淀)。
2.营养成份破坏或改变(酸度较高时淀粉、庶糖、乳糖或琼脂灭菌过程易水解;pH7.5,0.1MPa灭菌20min,葡萄糖破坏20%,麦芽糖破坏50%,若培养基中有磷酸盐共存,葡萄糖转变成酮糖类物质,培养液由淡黄色变成红褐色,破坏更为严重。
3.pH7.2时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蛋白胨、磷酸盐在0.1MPa灭菌15min以上可产生对微生物生长的某种抑制物。
4.高压蒸汽灭菌后培养基pH下降0.1--0.3。
5.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会增加冷凝水,降低培养基成份浓度。
对于前三种不良影响,可采用低压灭菌(如在0.056MPa、30min灭菌葡萄糖溶液),或将培养基几种成份分别灭菌,临用前无菌混合(如磷酸盐与Ca、Mg、Fe、Zn、Cu等阳性离子溶液)的方法,特殊情况可采用间歇灭菌、过滤除菌(如维生素溶液)。
工业发酵中采用的连续加压灭菌法(135--140摄氏度,5--15s)和连续蒸煮法。
毕赤酵母培养基磷酸盐是分开灭的,而且磷酸盐配制时很难溶解,需要加热。
在发酵生产中,有很多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不能放在一起高温灭菌;葡萄糖和氨基化合物发生褐变反应;磷酸盐与金属离子产生沉淀;有时避免营养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可以将营养物质分开消毒。
有些物质由于挥发和对热非常敏感,就不能采用湿热的灭菌方法3.某些加热易分解的成分如氨基酸、生长激素等不得高温灭菌,只能过滤除菌。
4.铁、铜等易水解的金属盐类添加剂必须与培养基分开灭菌,稍凉再混合。
否则会形成沉淀。
4.含葡萄糖的培养基,必须将葡萄糖和培养基分开灭菌后,稍凉再混合。
2、简述手提式灭菌锅操作步骤。
一、把内层锅拿出来,第二,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架相平为宜。
发酵工程专业事编考试

1、在发酵过程中,哪种微生物是乳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醋酸菌
D. 大肠杆菌(答案:B)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发酵产物积累的关键因素?
A. 发酵温度
B. pH值
C. 搅拌速度
D. 光照强度(答案:D)
3、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哪种气体?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答案:C)
4、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发酵液的灭菌处理?
A. 离心机
B. 蒸馏塔
C. 灭菌锅
D. 发酵罐(答案:C)
5、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
A. 接种量越大,发酵周期越短,产物产量越高
B. 接种量越小,发酵周期越长,产物纯度越高
C. 接种量适中,有利于发酵稳定进行和产物积累
D. 接种量对发酵过程无显著影响(答案:C)
6、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培养基中常包含的营养成分?
A. 碳源
B. 氮源
C. 无机盐
D. 维生素C(特指作为非必需营养成分)(答案:D)
7、在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的调节对哪类微生物的发酵至关重要?
A. 厌氧菌
B. 好氧菌
C. 兼性厌氧菌
D. 所有微生物(答案:B)
8、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发酵工程中的下游处理技术?
A. 产物分离
B. 产物纯化
C. 菌种筛选
D. 产物干燥与包装(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决定摇瓶溶氧量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摇瓶溶氧量
2.采用磷钼蓝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植酸酶活性实验中,空白对照中并未发生酶和底物的水解反应,但经过显示后,颜色却呈较深的蓝色,试解释其原因。
答:磷钼蓝作为显色液,是需要现配现用的,因为磷钼蓝比较容易被氧化,产生蓝色还原物。
当对样品和空白对照进行水浴显色时,空白对照因为受热,被氧化的程度深,所以空白对照中并未发生酶和底物的水解反应,但经过显示后,颜色却呈较深的蓝色。
3.红曲米发酵实验中,为何要添加酸水无菌酸水如何制得
答:此题课堂上未讲
4.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为何选用植酸钙而不选用植酸钠
因为在植酸盐为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唯一磷来源,将植酸钙加入培养基中,可以使培养基变得混浊,待植酸钙被利用后会产生较明显的透明圈,以便从透明圈中分离出产植酸酶黑曲霉,而用植酸钠则不会产生透明圈
5.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为什么不将脱氧胆酸钠溶液和氯霉素眼药水加入到筛选培养基中一起灭菌
答:氯霉素眼药水是由特定的厂家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进行了灭菌,另外氯霉素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所以在试验中不需要灭菌;脱氧胆酸钠会与培养基中的铁盐成分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6.请详细说明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的实验原理。
答:利用透明圈法,提供唯一磷源,设计筛选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目标微生物—产植酸酶黑曲霉7.产植酸酶黑曲霉的摇瓶发酵实验中,摇瓶的作用有哪些
答:1、气体和营养分布均匀2、温度保持恒定,不会出现局部高低温3、代谢产物分散4、避免影响其他菌丝生长
8.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若显色后的反应体系测定吸光度值为,说明什么问题该如何调整实验方案
答:这种现象说明了待测物的浓度过大,调整方案是稀释待测物
9.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做标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标线是反应吸光度与无机磷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我们测了样品的吸光度后即可在标线上读出无机磷浓度,进行酶活力的计算
10.简述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答使用方法:1、向灭菌锅内注水至三脚架上边缘2、打开灭菌锅进行预热3、放入内锅,再待灭菌物整齐排放在锅内
4、把排气管捋直,放入排气槽内,盖上盖子
5、螺栓对应拧紧,打开开关,加热
6、待压力达到,进行排冷空气,压力归零时,在加热,反复两次后维持温度在指定的温度指定时间
7、自然降温或排气降温,
11.试述试管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答:
12.试述锥形瓶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与11一样
13.试述发酵瓶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取8层纱布——直接塞在瓶口内——整理纱布,使得纱布与瓶壁的接触处无折痕即可
14.试述平板接种试管斜面的详细步骤。
工具的灭菌及手、试管斜面、平板和工作台等的消毒——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
开平板和试管塞,——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取一环菌丝接种到斜面上,盖上平板,塞上试管塞——适宜条件培养
15.试述摇瓶种子接种发酵瓶的详细步骤。
工具的灭菌及手、摇瓶种子、接种发酵瓶、工作台等的消毒——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瓶塞,——用移液管从种子瓶量取适量的菌液接种到发酵瓶中——盖上瓶塞——适宜条件培养16.试述斜面孢子接种摇瓶的详细步骤。
工具的灭菌及手、斜面、摇瓶、工作台等的消毒——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无菌水试管塞和斜面试管塞——把无菌水加入斜面中,盖上塞子,震荡——在酒精灯旁,打开摇瓶塞和斜面塞——用移液管从斜面中吸取适量的孢子液,注入摇瓶中,——盖上塞子——适宜条件培养
17.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样品罐与空白罐的加样顺序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答:样品管和空白管加样主要是TCA和植酸纳的顺序相反;
因为1、保证空白管和样品管加样相同2、避免空白管中的酶液与底物反应
18.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Vc、植酸钠和TCA的作用各是什么
Vc:显色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作为还原剂;植酸纳:作为酶反应的底物;TCA:终止反应
19.所培养的平板有没有可能得不到菌落如果没有得到菌落,怎么办
答:有可能
解决方法:1、对样品进行富集2、取稀释倍数低的稀释液
20.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平板中为什么要加入1%脱氧胆酸钠溶液
答:抑制黑曲霉菌丝的疯长,使黑曲霉菌落分明
21.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氯霉素注射液或氯霉素眼药水为何不需要灭菌,加入有何作用
氯霉素眼药水是由特定的厂家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进行了灭菌,另外氯霉素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所以在试验中不需要灭菌
作用:抑制杂菌的生长
22.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经过一次分离的菌种是否为纯种若不纯,应采用那种分离方法最合适
答:不确定是否是纯种
分离方法:稀释涂布平板发
23.简述黑曲霉纯种培养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无菌操作技术。
答:工具灭菌,用品消毒——选择单菌落——酒精灯火焰旁接种——培养
24.黑曲霉斜面划线是划曲线还是划一条直线为什么
答:是一条直线;因为黑曲霉菌丝的蔓延能力非常强
25.试举例说明摇瓶培养技术的应用。
答:列: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备
摇瓶培养是通过摇动发酵瓶,控制温度、溶氧量等,使营养物质均匀,凝结菌丝团,代谢产物分散,从
而得到优质菌丝
26.红曲米固态发酵中,为什么每天要将三角瓶摇动2~3次
答:1、摇断菌丝,刺激菌丝快速生长2松散培养基,增强透气性3、控制温度、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