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葬礼习俗

合集下载

丧葬习俗和流程

丧葬习俗和流程

农村传统葬礼流程0、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

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

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

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

忌病人在原来睡的床上死去。

一般要搬临危者到正厅上搭椅子、木板让他们断气。

认为灵魂会回来抬床脚,如果来找断气处的木板,早已拆开、找不到,而如果到原来的床上来抬,则可能要废床。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并穿上寿衣。

这个步骤要尽早,通常情况下是逝者断气后立马进行。

因为过了几个小时后,由于肌肉细胞死亡而导致四肢僵硬的现象,会影响工作人员为逝者穿寿衣。

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

替死者穿好衣服后,"又拿一碗温和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开光,这也是孝子亲手作的事。

说是死人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

2、报丧正式通知各处的亲友逝者的死亡时间、情況以及葬礼安排。

3、奔丧亲友携帯礼品、礼金、挽联、花圏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即将逝者遗体停放于灵堂,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在古代停灵有助于确定逝者是否真的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

临时搭制的灵棚、家中房间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均可作为灵堂。

灵堂内设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供品、香、蜡烛、纸钱等。

忠德殡仪需要提醒的是,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或殡仪馆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首先要布置灵堂。

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

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

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

5、守灵和吊唁停灵期间,逝者的晚辈需在灵堂轮流守护逝者,接受其他亲友的吊唁。

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直系以及亲近的晩辈,被称为孝子/孝女,他们需要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褂子或衣服,腰系麻绳或草绳,脚穿草蛙,即为孝服。

南京葬礼风俗

南京葬礼风俗

南京葬礼风俗
南京的葬礼风俗是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结合当地民族风俗而形成的。

一、葬礼形式
1、主要仪式:拜祭、祭祖、追悼会、安葬等;
2、礼仪:祭祖礼仪、拜祭礼仪、报喜礼仪、追悼会礼仪、安葬礼仪等;
3、服装:墓主人要穿白衣,追悼会上要穿礼服。

二、葬礼习俗
1、请安:邀请安葬的人,可以送上一些礼物,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对家庭的慰问;
2、报喜:安葬当天,家属要走报喜,向亲朋好友宣布死者已安葬;
3、拜祭:在安葬前,家属要举行拜祭仪式,以礼节的形式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
4、祭祖:安葬后,家属要定期举行祭祖仪式,以礼节的形式表达对死者的爱戴和怀念。

三、葬礼用品
1、墓碑:墓碑是安葬时必备的用品,一般用石头制成,刻有
死者的姓名、生卒日期等;
2、烛台:烛台是安葬时必备的用品,一般用金属或木头制成,用来放置烛台;
3、祭品:祭品是安葬时必备的用品,一般用米、酒、肉等食
物制成,用来祭祀死者的灵魂。

农村丧事的流程

农村丧事的流程

中国的丧葬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在农村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虽然近些年很多的农村传统文化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丧葬文化依然还是备受重视的,其中的讲究也是颇多。

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常年在外面,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接触比较少,再加上在书本上这些也是学不到的,所以很多的年轻人都对丧事的流程及"叫法"不太了解。

有些人即便是常见到过,但是也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Is送终:生活中常说"养老送终",其实送终也是很有讲究的,当老人临终前,所有的晚辈都会守在老人的身旁,直到老人咽气,而这个就叫做"送终〃。

在有的地方的习俗是老人不能在床上去世,在最后一刻会将老人抬到地面的木板。

注意老人在临终之前是千万不能哭泣的,而去世之后才可以放声大哭。

2、报丧:当老人去世了以后,就要立即给亲朋好友送信,而这个就称之为〃报丧〃。

而在村里往往是以敲锣,或者是燃放鞭炮的形式来通知村里人。

而听到消息了,村民都会第一时间前来吊唁,并且主动帮忙。

因为农村有着"红事请,白事到"的习俗。

3、烧倒头车:当老人去世了以后,就要给老人沐浴更衣,穿上寿衣,然后再把他抬到堂屋里面,主要要双脚朝里头朝外,然后再在床前摆放一个盆用来烧纸,而这个称之为“烧倒头车注意在给老人穿寿衣的时候,是很忌讳亲人的眼泪掉在寿衣上的。

通俗的叫法是〃入木"或者"入棺〃。

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太相同,做法也各不一样,给家中老人换上新衣,有的要在家停放3天,5天或者更多天。

等亲戚朋友来祭奠,还要求吃面条有的地方是吃饺子,有的地方甚至是吃的不熟的那种,至于寓意至于他们懂得了。

5、报庙。

其一般都是由孝子手捧着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去祖坟前面跟祖宗们报信,告知祖先家里有人去世了。

6、吊唁:当村里的人知道村中有老人去世之后,都会每家每户安排一个人前来吊唁,并宽慰家属。

而孝子则会对跪在灵堂前面,对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表示感谢。

各民族的葬法

各民族的葬法

各民族的葬法各民族的葬法因地区文化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葬法。

1. 汉族:汉族葬礼通常会在逝者入土前进行。

家属穿着黑色或白色孝服,为逝者祈福。

除尘洒香、奠酒颂词之外,也有送柩的习俗。

根据地区、社会阶层和习俗不同,汉族可能有舞蹈和鼓乐等仪式。

2. 藏族:在西藏,葬仪有“空葬”和“实葬”两种。

空葬是将逝者遗体放在露天的地方,由天鹰等飞禽啄食。

实葬是将逝者遗体放在土坑里,并加入某些草药等来加速腐烂。

葬礼前,家人要请僧人进行佛事,向主持僧人求得逝者超度的经文以及重建逝者的联系的灵魂之道。

最后,家人将逝者的遗体搬到葬坑处,焚烧基督教圣经象征着逝者的净身。

3. 瑶族:瑶族葬礼要求摆放十年之久。

葬礼的第一天,由祭师和乐师带领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和朋友在逝者居住的地方举行仪式。

所用的乐器包括锣、鼓、笙、箫等。

葬礼第二天,逝者的遗体被放进祠堂内,并享受全家人的抚养。

第三天,家属将逝者的遗体放进小棺材,交给乐师搬运。

葬礼期间,祭师会进行示均、射形、捏土拜坎、颂经等祭祀活动,祭师的身份非常重要。

4. 傣族:傣族葬礼通常都很简朴。

在举行葬礼前,要请长老唱经和吹唢呐,家庭食物和药物也会向宾客赠送。

葬礼的关键是开棺听声,即在逝者入棺后要找出每个人的头盖骨、哈达和银装的亡灵笛,以示死亡与未死之间的区分。

此外,傣族人还会组织扯旗子来祭祀逝者。

5. 朝鲜族:朝鲜族葬礼通常会举行祭告、安灵和做饭三个环节。

祭告时,棺材上要放上祭品,并请师傅念经陪祭。

安灵时,先请师傅为逝者超度,然后将遗体放入棺材中。

做饭是在家庭灶台点燃火缸,做七样饭菜和七碗酒,再请客人前来一起食用,有的地方会摆放白色桌布,喜马拉雅风格雕刻天气预报的社群臭豆腐作为谢师宴的代表性菜肴。

以上是几种民族的葬礼形式。

不同民族在葬礼中遵循的仪式、习俗有所不同,每种葬礼都反映着人们尊重逝者的心情和对生命的珍视。

四川葬礼流程范文

四川葬礼流程范文

四川葬礼流程范文一、守灵:守灵是指在逝者出殡前,家属和亲友在殡仪馆或者家中设灵帘,守守灵者便坐在逝者的灵前,追念逝者。

在四川的传统习俗中,守灵时间一般为三天三夜,期间亲友可以前来悼念。

二、告别仪式:告别仪式是葬礼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亲友们告别逝者、表达哀思与缅怀之情。

在四川,告别仪式通常在守灵的最后一天举行。

仪式的过程中,会有专业人士为逝者痛哭,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这种哭声被称为“号子”。

在告别仪式后,逝者的遗体会被放入灵车,准备开始出殡的程序。

三、出殡:出殡是指将逝者的遗体运送到葬地的过程。

在四川,一般会有多辆车组成一个队伍,由专门负责的执事摆手带领。

队伍中的人会高举线香和鲜花,跟随灵车进入棺车。

在出殡的过程中,亲友们也会祭祀逝者,焚烧纸钱、供品等。

四、入殓:入殓是指将逝者的遗体清洗、护理、穿上殓衣并放入棺材。

在四川,入殓一般由专业人士完成,他们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将逝者的遗体安放在临时棺材中,然后进行清洗和照顾,最后穿上殓衣,放入正式棺材中。

五、香灵祭祀:香灵祭祀是指在逝者入殓时,亲友们向逝者行礼拜祭的仪式。

在四川,一般会使用牲畜作为祭品,比如鸡、鱼、猪等。

祭品会在逝者的灵前摆放,并燃烧香席,献上祭品并祷告。

这个仪式的目的是为了给逝者送行,并祈求逝者在来世的幸福与安宁。

六、告别仪式:告别仪式是将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并进行最后的祭祀仪式。

在四川,告别仪式一般在逝者的亲友面前进行。

仪式过程中,会有专业人士带领亲友们再次痛哭,并进行祭祀。

在告别仪式结束后,葬礼正式开始。

七、火葬/土葬:四川地区一般有两种葬法,一种是火葬,即将逝者的遗体放入火化炉进行焚烧;另一种是土葬,即将逝者的遗体放入墓穴中进行埋葬。

无论采用哪种葬法,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程序,如临别辞、入葬祭、破土、填土等。

在四川,土葬是一种常见的葬法,它将逝者的遗体与大自然相融合,使其在来世得到永恒的安宁与宁静。

八、祭祀才乎:祭祀才乎是指在逝者出殡后,亲友们举行的祭祀仪式。

葬礼流程详细一览

葬礼流程详细一览

葬礼流程详细一览葬礼流程详细(一览)在农村,地域的不同,农民对丧礼习俗的考究也多有差异,毕竟“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葬礼流程详细一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葬礼流程详细一览普通葬礼主要过程有: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

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

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

6、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

8、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

葬礼注意事项1、正所谓“先死为大”,参加葬礼时一切都应以逝者为大,无论和亡人是什么关系,都应肃然恭敬。

不可对逝者品头论足,谈论是非。

以免先人挑礼,煞气临头。

2、参加葬礼时,如若不小心碰掉、碰坏了葬礼上的祭品,均应及时和丧家联系,心生忏悔,坦诚道歉,尽量恢复原样。

万不可置之不理,以免轻者冲撞煞气,重者霉运不断。

3、参加葬礼时,尤其是在最后遗体告别、尸身开光时,气场虚弱、胆小的朋友,还是别看为佳,这是最好的回避方法。

4、参加葬礼时,丧家带孝人,如不小心丢失、破损孝布、孝牌、青纱者,均不可补替,更不可刻意丢失破损。

葬礼都有以下程序1、小殓:为屍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

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

因为过几个小时,由於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屍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

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

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山东殡葬风俗

山东殡葬风俗

山东殡葬风俗山东殡葬风俗自古以来就依存于山东文化之中,形成了繁复而美丽的殡葬习俗。

山东殡葬习俗主要分为发葬和葬礼两大部分,发葬包括安葬、游哭、淹埋等;而葬礼则有沐浴、约棺、望楼、上祭、发榜等。

一、安葬安葬是殡葬习俗,也是一种民间宗教仪式。

安葬前,郡守请牧师来主持仪式,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完成安葬仪式后,人们会在坟前供桃花米、紫苏、金银、新米等供礼品,发放活具给亲友,希望他们在殡葬上有所帮助。

二、游哭游哭是中国殡葬习俗之一。

游哭分为两个阶段:先葬和复葬。

先葬时孝子们们上坟前洒塑料,行大道哭泣,仔细考究家风;复葬时,孝子们又上坟前拜祭,在坟墓周围四处游走,表达对死者的思念。

三、淹埋淹埋是山东殡葬习俗之一,是在所谓“深地死亡”的习俗中用壳到深深地埋入水底或者地底。

淹埋仪式有很多特色,如船行仪式、船撒仪式、酗酒仪式等,一般要在继室众老一,通宵守候,祈祷身故者安息及让家族不愁过奢侈日子。

四、沐浴沐浴仪式是丘垓子让有故者沐浴仪式让有故者礼仪,它的主要礼节有内洗、冷浴、再洗及外衣新衣的换着等程序。

山东殡葬特色礼仪中,换着礼仪最为考究,换着仪式上醉禁鞭传令,宗室众叔公轩头礼,另并告令改礼仪示故者家未变,以示对去世亡元的尊重和仰慕。

五、约棺约棺礼仪是山东殡葬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习俗,它旨在祭祀死者,表达哀思,加强家族亲情。

约棺仪式由文武双全的贵族担任大臣,冯玉成担任主持人,然后由士庶、农民和舞蹈女子担任礼仪,最后围绕古棺进行游哭,演出对死者的思念。

六、望楼望楼是一种山东典型的殡葬仪式,望楼俗称弄堂,在安葬死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家属们要传一把钥匙给客商,将死者的生平事迹一一告诉客商,然后客商才可以参加望楼活动。

家属们还要放约牟僧众诵经,并都提出各自的祝福,祝愿死者安息,寄托对死者的思念。

七、上祭上祭,又称宗拜,是山东殡葬习俗中重要的一部分。

上祭仪式分两个部分:前祭和上祭。

前祭仪式中,由衙门尚书上台宣读官文,宣布摆具安放、宣布发散活具;上祭仪式由家族长即家老发售牺牲,与群众观赏放烟、做厨、投苹等活动,以哀乐死者,祭奠先人。

土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土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土葬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关于土葬一般来说,当家中有人过世之后,尸体要先在家中存放3~5天。

在此期间,逝者的亲属要搭建灵棚,向亲戚好友报信,通知他们前来祭奠亡灵。

与此同时,家中亲属还要为逝去的亲人准备寿衣、棺材。

一些细心的亲人还会用纸做马车、家具,为的是亲人下葬之后可以烧给他们用。

听起来这样的说法非常迷信,可是对于逝者的亲属来说,这些都是表达自己对离世亲人不舍的一种方式。

其实除了这些做法之外,因为地区不同,民族众多,殡葬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也有着很多不同。

二、民间土葬需要走的一些流程1、摔掉瓦盆据了解,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在下葬前孝子摔掉瓦盆的习俗。

听起来这样的举动非常突兀,实际上却蕴含着很多意义。

因为在古时范蠡是制作瓦盆的祖师爷,很受百姓敬重。

因为没有子女,范蠡死去时,遗传继承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此,有年轻人建议范蠡,可以找个人将瓦盆摔碎以作继承人选择。

为此才留下了这样一个殡葬习俗,这也意味着摔碎瓦盘的人是逝者遗产的直接继承人。

随着千年文化的流传,这一习俗也延伸出了许多讲究。

在民间葬礼上,要求摔碎瓦盆的必须是长子,否则便是长孙,绝不能是次子或其他亲属。

这不光代表着继承人的选择,也代表着他们要送逝者最后一程。

2、杀鸡除了摔碎瓦盆这一习俗,在很多地区还有着杀鸡的习俗。

一般来说,当死者死于农历3、6、9这样的日子时,亲属要在下葬时杀一只公鸡,随死者一起入葬。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做法,主要是源自一些封建思想。

因在人们的心中普遍相信“3、6、9带人口”的说法,为了避免家人受到影响,所以他们会选择杀鸡一同埋入墓穴,以求趋吉避凶。

3、送葬有顺序除了一些特定的习俗之外,在送逝者入葬时,家中亲属的走位顺序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一般来说,走在最前的一定是血缘关系最近的。

例如死者的长子,次子,其次才是孙辈或女婿客人。

即便是家中的女眷也会按照长幼排序。

除了亲人送葬有一定顺序之外,家中前来送葬悼念的客人也有一定排序。

一般是男客人走在棺材前侧,女客人走在棺材后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葬礼习俗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

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

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

因此,有的在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在病人的房间门后扎一把刀,还在罩顶上摃一个箩子,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

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要在院坝边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还要放火炮恭送“无常”。

有的还要请僧道“开路”、“开咽喉”。

开路即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还有的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

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

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

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

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

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

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

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

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

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

”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

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

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民间在办理丧事时,通常要按以下程序进行:(一)、生前报病生前报病又叫送活信。

在自己的祖辈、父辈等病危期间,晚辈要亲自前往自己的亲戚家(一般指长辈)报病。

即报生病时间和患病情况,曾经过哪些医院、医生诊断治疗。

并说明因病情严重,治疗效果很差,现已病危。

(二)、死者入殓1. 烧落气纸人死后孝氏或帮工即时在院坝边烧落气纸钱,放落气炮。

2.給死者净身穿衣孝氏或亲友在人死后用一张湿毛巾从下向上擦死者的前胸三次,然后穿衣。

一般穿衣服七至九件,裤子五至七条,包帕子三条,穿袜子三双,穿布鞋一双。

所穿衣服和鞋不要钮扣,裤带用黑线拴,死者有多少岁就用多少根线。

腰带用一条红布巾。

3.抬死者到堂屋蹬铧之前帮工需将堂屋棺木掉头,大头在内,小头在外,按男左女右的规矩置于堂屋内。

铺一张晾席(或门板)在堂屋地上,上面再铺一床专门为死者订做得坝单。

然后将死者平放在坝单上,脸上盖草纸,脚上蹬一锏旱犁铧。

4.入小殓死者蹬铧后,即刻准备灰包,仍按死者有多少岁就包多少个,灰包内一般包柏枝。

另用麻或白线穿一窜打狗饼,二十至三十个为宜。

打狗饼用面擀成较薄的面皮,划成圆片在锅里炕一下。

入小殓时,帮工三人连坝单一起将死者迎进棺内,两边用灰包摤紧,左手关一窜打狗饼,右手捏一张手帕,身上铺盖单,脸上盖草纸,然后盖上棺盖,大头留二指宽的小缝。

孝氏在棺前置一木凳,点上水灯、香蜡,放上贡品。

(水灯碗内倒莱油,一般用灯草做灯芯,贡品一般是熟肉片、水果等。

)入殓至出灵期间孝氏要守灵。

在人殓的同时,还要请亲友或帮工烧死者的铺草、被子及穿过的衣服等,将死者睡过的床横立起放在屋里。

(三)、地仙查期人死后,孝氏或派专人请来地仙,依据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时和死亡时间,选择吉日出灵,确定何日“坐夜”(坐夜当天主要是接待送葬的来客和开展祭奠活动),并选择墓地。

(四)、死后报讣人死后,孝氏又要戴上孝帕前去长辈亲戚家报丧。

即报死者去世的时间及请地仙所查的安葬日期和坐夜的时间。

见了长辈还要先下跪再报。

(五)、设灵堂根据坐夜时间,孝氏要提前请来支客师布置灵堂。

一般应挂“沉痛悼念……逝世”的横匾,书写相关悼念的对联。

灵堂中央安放专门为死者修的灵房子,前面搭供桌,点上香蜡并摆上贡品。

(六)、坐夜坐夜前几天须请厨师及帮工做好宴客准备工作,预约一鼓乐队于坐夜当天早上来家打坐家锣鼓。

坐夜的主要议程是:1.接待送葬来客(1).接客的时间一般定在下午。

接客时长子(媳)端上亡牌,举上自家准备的花圈同鼓乐队、帮工一道出院门迎接,若是长辈来送葬孝子还要跪接。

帮工主要是接花圈等礼品。

在接客的过程中,双方还要对炮,客家放一炮主家对放一炮。

(2).客鼓乐队参灵送葬的鼓乐队来到灵前受支客师接待参灵。

参灵时,打着锣鼓来到堂屋,沿死者棺木走一转。

孝氏提前准备好礼封放在棺木上,礼封一般是每人2元钱,一包烟。

(3).厨师接“杠单”杠单一般是女儿(婿)送,内有猪头等祭品。

发财的女儿还有的送三陈杠单。

帮工将杠单摆在灵堂前,厨师要亲自去收捡祭品。

送葬的人提前给厨师准备有礼封放在杠单内。

(4).送葬来客行祭奠礼由支客师主持来客肃立灵前,孝氏头顶孝帕站一旁。

支客师边讴祭奠礼语边指引来客为亡灵上香、奠酒、化白(即烧纸)。

祭奠前后来宾均要为死者敬三次鞠躬礼,孝氏最后行二次鞠躬礼致谢。

2.孝氏设晚宴款待来客3.举行祭奠仪式(1).搭宝台(即长席)报讣支客师候全体送葬亲戚宝台就坐,孝氏戴孝帕站立一旁,孝长子报告死者病情、治疗过程和不幸去世时间,死后头戴、身穿、脚蹬的衣物、鞋的数量。

(2).瞻仰遗容孝氏及全体送葬亲戚受支客师引导,按长幼顺序去堂屋瞻仰遗容。

帮工一至二人负责御棺合棺。

(3).孝氏答疑参灵后回到宝台,送葬的长辈等亲戚发表意见,孝氏长子等分别予以解答。

支客师作一些补充和协调,无异议后拆去宝台。

(4).孝氏行家祭孝氏站立或跪在灵前,前来行祭奠的亲戚站立或坐在后面。

在支客师的引导下孝氏向亡灵敬三个鞠躬礼,由长子致家祭(可支客师代致)。

致祭文一般是讴颂。

(5).女儿(婿)行客祭女儿、女婿及外甥站立或跪在灵前,孝氏站立一旁。

在支客师的引导下先行三个鞠躬礼,再由女儿或女婿致祭文(可专人代致)。

致祭文后支客师引导再行三个鞠躬礼后退位。

(6).在支客师的引导下,孝氏及全体参加祭奠的人员肃立灵前向死者告别,行祭奠礼、化白后祭奠仪式结束。

(鸣炮)注:若死者所属单位要召开追悼会,一般应安排在祭奠仪式之前。

4.支客师安排所有鼓乐队乐祭亡灵,有的还要唱川戏,演唱现代歌舞,他们受主家委托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5.坐夜当天,地仙要写好地基文书,开好“七单子”(逢七天烧钱纸的时间),做好“引魂幡”。

若去世的日辰犯重殇等,地仙要做好化解的相关工作。

八大金刚平整好墓地、修好出殇的道路。

墓井一般出灵当天打,若出灵时间早,也可坐夜的下午打好,墓井中放一双死者穿过的鞋。

地仙用罗盘定好放棺木的座向,前后打上荆(黄荆枝)桩定位。

(七)、出灵出灵的日子一般在坐夜的第二天上午。

按以下程序进行:1.地仙封棺封棺之前由帮工卸盖,孝子揭去搭在脸上的草纸后再合上。

地仙封棺时边念咒语边贴封棺条幅,最后盖上印章且封棺完毕。

2.地仙宣布出灵顺序:(1).撒买路钱(孝子女或孙儿女一至二人负责),边撒边往前走,不能往回看。

(2).打引魂幡,提引魂鸡(孝子女或孙儿女负责)。

(3).端亡牌(孝子或孝女负责)。

(4).出大殇。

(5).抬灵房子(孝子女或孙儿女负责,也可帮工代)。

(6).送花圈等纸盒。

依次是坐家花圈、伞、战马、客家花圈及其它纸盒。

(7).打锣鼓。

依次是坐家锣鼓、客锣鼓。

(8).放炮。

3.八大金刚站立棺木两旁待令。

4.地仙宣布出灵。

放炮、打锣鼓。

之前将死者遗像向内放在堂屋神台上(七天后面向外放),出灵后关上堂屋门。

5.安葬(1).地仙烧井。

(2).下圹。

八大金刚将棺木置入墓井中。

(3).地仙将棺木分中(用一根两边坠有小钱的红线),八大金刚拨棺木合天地线。

(4).地仙将保殇的酒莱、筷了、酒杯置于棺木上。

(5).八大金刚食用后将剩下的倒在棺木上,并将杯、筷撒在墓井中。

(6).孝子、孙捡金条、捡银子(即杯、筷)。

俗言说,谁捡得多今后谁就最发财。

(7).孝子、孙等亲人为死者棺木扶土。

(8).地仙将亡牌放在棺前,水碗扣在棺前地上,引魂幡铺在棺盖上。

(9).八大金刚掩白,地仙同时申地基文书。

(10).地仙撒五谷(五谷一般是谷子、高粱、大麦、包谷和麦子)。

此时,孝子、孙等后人序列坟前,面向前方牵起后面衣服接。

同时,鸣炮、众鼓锣合奏,地仙边颂吉语边将五谷抛向众子孙。

俗言说,谁接得的多谁仍就最发财。

6.八大金刚捋坟7.孝子、孙等将坐家花圈、女儿送的伞插在坟上,灵房及其余的纸盒在烧钱纸时一并烧尽。

坟上插的花圈及伞烧毕七时一并烧尽。

8.鸣炮下葬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