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护理体会

【 关 键 词 】 高 血 压 脑 出血 ;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 ; 护 理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7 3 . 7 4 【 文 献 标 识 码】 B 【 文章编号1 1 6 7 3 — 5 1 1 0 ( 2 0 1 3 ) 0 3 — 0 0 9 2 — 0 2
我科 2 0 0 8 ~ O 1 —2 O 1 2 — 1 O开 展 微 创 颅 骨 钻 孔 引 流 术 治 疗 高 血 压性 脑 出 血患 者 5 O例 , 取得较 满意效果 , 现 将 护 理 体 会
1 . 5 统 计 学 方 法 应 用 S P S S 1 2 . 0软 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计量数据采用 t 检验 , P< 0 . 0 5为 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关键 。 4 参 考 文 献
E J ] 叶海霞 , 李苑银, 黄 卫 国 .妊 高 征 患 者 抑 郁 焦 虑 分 析 与 护 理 干 预[ J ] .当代 护 士 ( 学术 版 ) , 2 0 0 8 , 1 1 : 2 .
机 制 知 识 及 专 业 体 贴 的临 床 护 理 , 打 消 患 者 的负 面 心 理 。在 教育患者 的同时, 对产妇 家属 的教育 也不 能松懈 , 让 家 属 掌 握 专 业 的护 理 知 识 及 技 术 , 给产 妇 鼓 励 。( 3 ) 围生期护理 : 护
( s As ) 及 抑 郁 自评 量 表 ( S D S ) 评 分均 显著低 于 干预前 ( P< 0 . 0 5和 P <0 . 0 0 1 ) , 护 理干预前 后患者 S AS及 S D S评 分 比
较见表 1 。
3 讨 论
理 人 员 要 对 妊 高 征 患 者 的病 情 变 化 进 行 监 控 , 密 切 监 测 患 者
颅脑外伤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引流护理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在手术之后为了防止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往往需要进行引流,以防止出血或血肿现象的发生,引流对于由于外伤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起到控制病情加速恢复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术后的引流方式一般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以及硬膜下引流[1],放置引流管之后应当时刻观测患者的颅内压以及引流物的量、颜色等,防止血肿以及再出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尽早拔管,防止感染的发生,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發症。
对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四种引流方式的护理要素提出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脑室引流此种引流方式是经颅骨钻孔进行脑室穿刺后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这种引流方式能够将血性脑脊液引流出脑室,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膜刺激征,对于脑膜粘连和蛛网膜颗粒闭塞现象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对于术后脑水肿的发生高峰期能够起到预防脑疝发生的作用。
在护理过程中中需要注意的是放置引流管和接通引流瓶时必须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将引流瓶悬挂于床头安全的位置,确保引流瓶高度在患者头顶10~15cm处确保颅内压得以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当颅内压增高时脑脊液就会通过引流管达到引流瓶中,使得颅内压平缓下降。
脑室引流时应当注意引流速度不宜扩快,术后初期可适当将引流瓶悬挂在稍高的位置,确认患者的颅内各个压力平衡之后重现将引流瓶放置于正常位置。
由于脑脊液是由脑室脉络丛分泌的,大约人体分泌400~500ml/日[2],所以每天引流量不宜>500ml,但是如果患者存在颅内感染现象,则脑脊液分泌会相应增多,引流量也可适当增加,引流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引流量过多很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现象的发生,应注意补液。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形状,正常的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沉淀,在术后初期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能略带血性物质,后转为橙黄色,如果发现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颜色日渐加深则应当考虑脑室出血现象,及时反馈给医师进行手术止血;如果引流时间过长则患者容易发生感染,观察瓶内有毛玻璃状或絮状物时应当警惕感染发生,保持引流的同时应当将脑脊液取样送检。
头部钻孔引流术健康教育

头部钻孔引流术健康教育
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过程,用于排出头部积液或减压。
本文将介绍头部钻孔引流术的基本流程和术后护理。
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通过在头部骨骼中钻孔来引流积液的手术。
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颅内血肿、脑脓肿或脑脊液积聚等疾病。
手术一般在麻醉下进行。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进行头部CT扫描以确定钻孔的位置。
手术区域将会被消毒和麻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医生将利用专用的钻孔设备,在预定位置进行头部钻孔。
这个过程有时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噪音和压力感,但大多数患者不会感到疼痛。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引流管插入钻孔处,以引导积液流出体外。
引流管一般会固定在头部,并留置一段时间,以确保有效引流。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医生将会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护理,并监测患者的病情。
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碰撞手术部位,保持干燥和清洁,并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更换引流管。
尽管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仍然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或神经功能损伤。
因此,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
分沟通,并了解手术的利弊。
总的来说,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头部积液。
患者在术前术后都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康复。
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疗效观察

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头皮切开、颅骨钻孔、直视下止血、置特制血肿腔冲洗引流管,抽吸、引流血肿、加尿激酶应用。
结果:恢复生活自理7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生活部分自理6例,植物状态存活2例,死亡3例。
讨论:颅骨钻孔术具有快捷,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高,禁忌证少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抢救技术。
【关键词】颅骨;钻孔引流;脑出血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57~79岁,其中23例明确诊断原发高血压病史,另7例未表明确诊断高血压病,经头颅CT平扫明确血肿部位及出血量。
血肿部位依次为基底节区15例,脑叶(皮质下)9例,其它部位9例。
出血量均在50~120 ml,引流时间均在发病后3~6小时间。
1.2 引流方法根据出血部位选择穿刺点,经额角穿刺引流13例,颞侧穿刺14例,枕角穿刺3例。
以CT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至颅骨钻孔部位实际距离,在头皮相应部位标记,视患者意识选择局麻或复麻醉,计算钻孔处颅骨厚度,测出颅锥2~3 cm(±)锁定颅锥钻颅骨深度,防止颅锥钻入过深,经颅骨钻孔后,用脑针或选用前端有多个侧孔的硅胶引流管至血肿中心位置,术中可引出部分血性液。
因出血数小时,液态的血液仅占血种量的1/5,其余均形成胶冻状血凝块,单纯抽取不易解决。
所以成功经颅骨钻孔置管3~5小时后,引流减少或引流自动停止,可用0.9%生理盐水5~10 ml,加尿激酶1万U,引流管直接注入,以溶解血凝块,闭管3小时后再开放引流,约3~5小时后引流不通畅再注入尿激酶溶解。
2结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出血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而传统的外科治疗方式是开颅消除血肿,需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创作大,这类病人又多为老年人,手术耐受性差,故并未能降低病死率。
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作小、减压迅速、恢复快、疗程短、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病人预后明显改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有利于高龄、危重病人的救治。
浅谈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的体会

浅谈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的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84例高血压出血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特点,探讨钻孔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84例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复查头CT,证实于血肿腔内无误,每日注射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万U助引流,直至引流满意为止,最长引流时间不超过7d。
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84例中,Ⅰ级18例,Ⅱ级30例,Ⅲ级14例,Ⅳ级14例,Ⅴ级6例。
另外,死亡2例。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争取超早期行引流手术。
治疗及护理措施得当可使引流保持通畅,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早期清除颅内积血,保持脑脊液循环畅通,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应用脑室外引流管穿刺引流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费用低等优点,应用此方法共治疗84例高血压出血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促进了病人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4例,男60例,女24例,年龄44-80岁,平均64岁。
84例病人均有数年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16例,入院时血压135-220/90-130mm Hg(1mmHg=0.133kPa);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30min,最长72h;其中,嗜睡42例,中度昏迷16例,深度昏迷18例。
1.2 出血部位及血肿量: 出血部位位于外囊20例,内囊32例,脑室内出血18例,脑叶出血14例。
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1]。
84例病人血肿量约为25-60ml,平均出血量42.5ml。
1.3 手术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主要有开颅血肿清除和穿刺引流术两种。
具体方法是:头颅CT检查确定出血的部位及血肿量,根据血肿体表投影,同时避开重要功能区确定穿刺点。
常规消毒后,应用手摇钻直接穿刺头皮、颅骨及硬膜进入血肿腔内,引流管内插金属针芯穿刺,到位后拔出针芯,用空针抽吸3-5ml血凝块后接引流袋。
42例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

出血病人 , 得 了满意的疗效 , 取 促进 了病人康 复 , 将护理体 会 现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术后功 能恢 复按 A L 日常 生活 能 力) D ( 分级 法分 级l 。4 2 2 ]
疗以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 , 是对老 年人胸外 伤后 A D 抢 均 RS 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 略任何一个环节 均可影响治愈效 果。 忽
参 考 文 献
1 景炳文 , 主编 .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 .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96 人 19 .
2 4~2 5. 3 3
疡时可出现呕血 、 便血或 胃管 引流血性液 体。早期静脉 滴注 甲 氰咪呱 , 以保护 胃肠道 黏膜。⑤加强血糖监测 。 2 5 全 身支持护 理 : . ①加强 口腔护理 , 断肠道 细菌 胃一 阻
过体态语言传 递 的信 息 , 准确 理 解病 人 的各 种 生理 和心 理需 求 , 每次操 作前 , 做 向病 人说 明 目的和配合 方法 , 减少病人 因在 监护室治疗的孤独感 和恐惧感 。同时将亲属 、 朋友 的问候 和物
2 王 保 国 ,主 编 .实 用呼 吸机 治 疗 学 .北 京 : 民 军 医 出 版 社 ,20 . 人 01
术即告 完成 。术后复查_ 头颅 C , T 证实于 血肿腔 内无误 , 日注 每 射生理 盐水 3 l 尿激 酶 1 U l 引流 , ~5m 加 万 I助 直至 引流满 意
为 止 。最 长 引 流 时 间 不 超 过 7 。 d
2 结 果
术, 治疗 具有创伤小 、 安全 性高 、 疗效 确切 、 费用低等 优点 , 我科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方法:筛选我院救治且接受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按照就诊时间分别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围术期护理。
观察两组收获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更短,且家属的满意度更高,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23.33%相比更低,P<0.05。
结论:重视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提供给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手术安全性最大程度保障,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护理措施;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急、进展快,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能够帮助患者及早控制病情,是康复的保障[1]。
因为疾病导致患者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同时术后也有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护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节化、人性化且有针对性。
研究分析了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筛选我院救治且接受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
按照就诊时间分组,分别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有60例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3.15±3.42)岁;男性、女性比例为38/22;出血部位::21例基底节、20例额叶、19例颞叶。
观察组中有60例患者,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62.21±2.88)岁;男性、女性比例为37/23;出血部位::22例基底节、21例额叶、17例颞叶。
互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将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主要以病情护理、并发症预防、遵医嘱配合为主。
脑出血颅内钻孔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病 室 内要保 持空气 清新 , 每 日开 窗通风 , 用紫外线 消毒病 室 , 对 探视 的人员要严 格控制 ,以 防交 叉感染 。
2 . 4 加强营养 。促进康 复
术 后 给予 患者静 脉 高营养 ,并 在每 日进 针处 消毒换 药 , 保持 管 道 的通 畅 。进行 鼻 饲 的患 者要 保 持 胃管 的 畅通 ,要 密切 注意患者 的大小便情 况 ,对 饮食及 时调配 。 2 . 5 心理 护 理 实践证 明 ,心 理护理对 患者 的康复有重 要的意 义。对神 志 清 醒 的患 者 ,要 让 患者 了解手 术 的重 要 意义 以及 配 合手
呼吸 的情 况 ,有异 常及 时采 取措施 。
2 . 2 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
全 面 了解 患者 的情况 如 意识 障碍 ,瞳 孔 等等 ,术 后 指 征及 症状 的改善 是手 术成 功 的一 个 明显 的尤其重 要 的标志 。 若术 后 的症 状 没有 改 善或 者症 状 加重 了或是 一度 改 善 了又
护 理 ,没 有 发 生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
使 痰液 保 持湿 化 ,以 防痰液 粘 稠 堵塞 套 管 。碳 酸氢 钠 2 0 mL加 庆 大 霉 素 8万 单 位 ,每 3 0 mi n向气 管 内注 入 2 ~ 5 mL ,注入 时要 沿 着管壁 快 速地 注入 ,刺 激患 者 咳嗽 ,便 于 吸 痰 。撤 机 以后 没有 堵塞 之前 ,生 理盐 水 5 0 0 mL加 庆大霉 素1 6万 1 1 , 给予 气管 内持 续 的滴 人。套管 口用单层 纱布盖住 , 以使 气道 的湿度 增 加 。堵管 以后 ,要 密 切 观察 患者 面 色 和
内钻 孔 引流 术后 的 护理 措 施 现 报 道 如 下 。 关 键 词 :脑 出血 ;引 流 术 ;颅 内钻 孔 ;术 后 护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病人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41例高血压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特点。
方法对41例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行人工冬眠,控制血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精心护理。
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41例中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8例、ⅳ级5例、v级3例,另外死亡1例。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争取早期进行引流术,治疗及护理措施得当。
可使引流保持通畅,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对人的健康和生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类病症如果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可以降低颅内积血,确保脑脊液的顺畅流通,在抢救的时候降低继发性脑损害的抢救有效的重要特征。
具文献报道,手术时机选择应在12-48h为宜[1]。
通过这种方法治疗的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效果,帮助病人恢复了健康,现在把护理感受总结出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段在44-80之间,平均年龄46岁。
这些患者都有多年的高血压患病史,合并糖尿病患者八位,冠心病患者7例,住院时血压
135-220/90-130mmhg;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30im,最长72h,其中嗜睡病人20例,浅昏迷病人12例,深昏迷患者9例。
1.2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部位位于外囊10例、内囊16例、脑室出血9例、脑液出血6例。
41例病人血肿量约为25-60ml之间,平均出血量4
2.5ml。
1.3 手术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外壳治疗主要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
本文所探讨的方法是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
头颅ct检查确定出血的部位及血肿量,根据血肿体表投影,确定穿刺点用yl-i型碎吸针穿刺头皮、颅骨及硬膜进入血肿腔内。
结合部用无菌纱布包囊链接引流袋,手术即告完成。
术后复查头颅ct,证实于血肿腔内无误,每日注射生理盐水3-5ml,加尿激酶1万单位注引流。
直至引流满意为止,最长时间不超过7d[2]。
2 结果
术后功能恢复按adl(正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级[3]。
41例中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9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3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7例,ⅳ级(卧床、保持意识)8例,ⅴ级(植物生存状态)3例,另外死亡1例。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①密切观察病人的神智、瞳孔、监测生命体征改变和实际活动红钻狂,构建静脉通路,实施脱水疗法。
②在第一时间进行不同的术前辅助检查,尿失禁、尿潴留病人给留置尿管。
③头部皮肤备皮,备齐颅骨穿刺所需的物品级药品。
④备足抢救的药品和器械,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的预备工作。
⑤昏迷病人向家属介绍病情,取得患者方面的支持和理解,要认真护理神志清醒的患者,
消除其紧张的心理。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病人甚至及瞳孔变化,包括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
②严密观察血压情况,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血、脑血肿。
对基础血压或高者,一般控制在165-94mmhg左右,通畅采用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物⑷。
③出入量记录及电解质的监测,因术后甘露醇、速尿的应用,须认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尤其要观察不同时间尿量的发展,如果尿量出入不均或者小雨25ml/h,就说明肾功能存在异常,要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3.2.2 引流管的护理①引流瓶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开口需高出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翻身及护理操作时必免牵拉引流管。
昏迷病人用绷带约束健侧肢体,以防抓脱引流管。
③每日更换引流瓶,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
如果有感染引起引流量可相应增多,可将引流瓶太高至距脑室20cm,维持颅内压正常[5]。
④搬动病人时应关闭引流管,以免引起颅内压急剧变化。
3.2.3 消化道的出血和预防与护理对微创术后的情形病人应给予
流食,如牛奶、豆汁,昏迷意识不清醒病人鼻饲流食,尽早用h2
受体阻滞剂预防应急性溃疡的发生,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状,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立即停止鼻饲。
必要时给胃管注入肾上腺素冰盐水止血。
3.2.4 加强呼吸道预防肺部感染患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
-30°,让头部偏到一侧,避免误吸状况出现。
每天要护理口腔两次,随时清理口部和鼻部的污秽物,保证口腔的洁净,操作前后清理棉球数,以免遗留在口腔内。
4.2.5 情志护理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可以为病。
《内经》认为七情致病所说的怒喜思悲恐,是只在过度的情况下才能对人体造成损失,一般的程度没有损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脑出血后,有些患者会有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还有的会有失望失落,忧虑的心理,还有的患者会有愤怒的情绪出现,根据这些不同的情绪他点,要及时完善情志护理工作,帮助五脏之气可以顺利运行,使得患者今早恢复身心健康。
3.2.6 康复期的护理复护理是指康护理人员在康复过程中,为克服残疾者的身心障碍而进行的护理活动。
护理方式是在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下进行指导训练,教会他们如何从被动接受他人的照料过度为自我照料日常生活[6]。
①对半身不遂者,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取手足阳明经为主,辅以少阳经穴。
一般患侧取穴,上肢取穴: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并随症加减,肝肾阴虚,风阳上亢加太冲、太溪、太阳,以滋阴潜阳,息风清热;经脉空虚,风邪入中加风池、大椎、合谷,以疏风泄邪。
手法以泻法为主。
②眼口歪斜者,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取手足阳明经为主,患侧取穴:地仓、颊车、
翳风、合谷、内庭、太冲。
有抽动者用泻法,迟缓者用补法。
③手足水肿取外关、曲池、足三里、丰隆等穴用补法针刺,用隔姜或盐灸效果更佳。
④智力减退者,针刺百会、人中、印堂、哑门、巨厥。
1-2周后,针灸配合微创能显着促进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
3.2.7 饮食指导患者宜多食含钾的食物,比如蔬菜和水果,日均盐类的摄入量要控制在六克以内,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品,要让病人戒烟减酒,尽量不吃肥肉、蛋黄以及动物内脏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最好吃鱼类、虾类或者瘦肉等食物。
另外引发出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用力排便,病人可以多吃香蕉和梨等水果,多吃粗纤维制品,确保大便顺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 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因血压高、血管较脆,出血速度快,容易形成大面的颅内血肿或破入脑室,这类病症发展快,死亡率高,要抓紧一切时间抢救。
临床推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损伤小,而且操作简单,限制条件少。
但多数患者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恢复时间长,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保軍,赵阳.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2(7):40.
[2] 李向峰,秦得营.微创术治疗颅内血肿123例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4,14(2):20-31.
[3] 顾沛,徐建鸣,高颖.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外科护
理学,2005,1(4):194-196.
[4] 毛法瑛,微创血肿粉碎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例的护理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3):39-40.
[5] 刘万车.脑室引流护理[j].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05,1(4):93-94.
[6] 繆鸿石,卓大宏.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2000,3(6):44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