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
抗氧剂

抗氧剂:油品氧化反应的危害:1-产生酸性2-油品粘度赠加3-产生油泥、沉淀和漆膜4-产生泡沫抗氧剂的作用原理:自由基中止型过氧化物分解型添加剂分为二类:1)影响润滑油物理性质的添加剂:抗泡剂、降凝剂、指数改进剂等。
2)影响润滑油化学作用的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防锈剂、防腐剂、乳化剂等。
抗磨剂:现代机械对油品的润滑性能中的磨擦方面基本要求:1-降低磨擦阻力 2-降低磨损 3-不发生局部烧结(咬死) 4-不发生擦伤 5-不发生塑性流动。
润滑分为——固体润滑液体润滑气体润滑判断是否非流体润滑:1-油层厚度是否小于600A(0.006毫米)2-油层温度是否大于120℃3-磨擦系统是否大于0.1抗磨添加剂分类:油性剂(油膜强度改进剂)抗磨剂(在没有烧结的情况下,在低负荷条件下:纯矿物油或加入少许油性剂,即能保证足够的润滑性能。
中等负荷条件下:需要加入抗磨剂才能使运动部件不发生明显磨损。
很高负荷条件下:只有加入适当的计压剂才能保证不发生烧结。
防锈剂锈蚀——金属在有水存在下的氧化。
防锈油的种类——将防锈油涂抹复在金属设备或另件上将金属物品浸没在防锈油中。
防锈添加剂类型:1)磺酸盐类:以石油馏份为原料的称石油磺酸盐类,还有合成的称合成磺酸盐。
除钡盐,还有钠盐、胺盐、钙盐)2)羧酸及其盐类和酯类:以烯基丁二酸的使用为普遍。
(另有脂肪酸、烯酸、环烷酸、胺酸和苯氧乙酸等。
3)磷酸盐或酯类:以五氧化二磷个各种醇生成的磷酸酯。
4)有机含氮化合物类:——烷基胺、烷基芳烃、烷基多胺。
——胺和有机酸生成的酰胺、铵盐、及咪唑晽。
——烷基醇胺——苯三咪(即苯骈三氮咪)、嗪等含氮杂画化合物。
——亚硝酸胺和各种酸的二环已胺的盐。
5)性能:静止水滴下的防锈性能透平油动态防锈性能汽车发动机的操作防锈性能有色金属防锈油抗泡剂硅油粘度愈大,抗泡效果愈好,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愈困难。
选择——低粘度润滑又要需要使用分子量大、粘度大的硅油。
高粘度润滑又要需要使用分子量小、粘度小的硅油。
抗氧剂名词解释

抗氧剂名词解释1. 什么是抗氧剂1.1 定义抗氧剂是指能够抑制或延缓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生物系统中,氧化反应是一种自然的化学反应,但过量的氧化反应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抗氧剂的作用就是通过稳定自由基或捕捉氧化活性物质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1.2 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来源,抗氧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传统抗氧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它们能够直接与自由基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2.酶类抗氧剂:包括超氧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在细胞内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3.天然抗氧剂:如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等,它们具有非常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4.社会抗氧剂:包括硒和锌等微量元素,它们在抗氧化反应中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
2. 抗氧剂的作用机制2.1 捕捉自由基自由基是指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活性和氧化能力。
抗氧剂能够通过捕捉自由基的方式来阻止自由基的进一步氧化反应,从而达到保护细胞的目的。
2.2 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抗氧剂可以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转移电子,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它们可以将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回原来的状态,或者将自身氧化为不活性的产物,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2.3 促进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抗氧剂可以增强细胞内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如超氧岐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这些酶能够将有害的自由基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
3. 抗氧剂的应用领域3.1 食品工业抗氧剂可以用于食品工业,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氧化反应会导致脂肪酸和蛋白质的氧化,产生不良的气味和风味。
通过添加适量的抗氧剂,可以有效抑制食品的氧化反应,保持其品质和口感。
3.2 医药领域抗氧剂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抗癌治疗中,抗氧剂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抗氧剂还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
常用抗氧化剂性能

常用抗氧剂的性能与用途最近看资料学习中看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希望以后有资料大家相互交流交流1、抗氧剂1010。
白色流动性粉末,熔点120~125℃,毒性较低,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
他在聚丙烯树脂中应用较多,是一种热稳定性高、非常适合于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助剂,能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用于其它大多数树脂。
一般加入量不大于0.5%2、抗氧剂1076。
白色或微黄结晶粉末,熔点为50~55℃,无毒,不溶于水,可溶于苯、丙酮、乙烷和酯类等溶剂。
可作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ABS和丙烯酸等树脂的抗氧剂。
具有抗氧性好、挥发性小、耐洗涤等特性。
一般用量不大于0.5%;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成型用助剂。
3、抗氧剂CA。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80~188℃,毒性低,溶于丙酮、乙醇、甲苯和醋酸乙酯。
适合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和聚酰胺树脂中的抗氧助剂,并可用于与同接触的电线、电缆。
一般用量不超过0.5%4、抗氧剂164。
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或片状物。
熔点在70℃,沸点在260℃左右、无毒。
用于多种树脂中,用途广泛。
更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成型用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聚酯和聚苯乙烯)树脂中,一般用量为0.01%~0.5%5、抗氧剂DNP。
浅灰色粉末,熔点230℃左右,易溶于苯胺和硝基苯中,不溶于水。
适合于聚乙烯、聚丙烯。
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树脂,除具有抗氧效能外,还有较好的热稳定作用和抑制铜、檬金属的影响。
一般用量应不超过2%6、抗氧剂DLTP。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在40℃左右,毒性低,不溶于水,能溶于苯、四氯化碳、丙酮。
用于聚乙烯、聚丙烯、ABS和聚氯乙烯树脂的辅助抗氧剂,可改变制品的耐热性和抗氧性。
一般用量为0.05%~1.5%7、抗氧剂TNP。
浅黄色粘稠液体,凝固点低于-5℃沸点大于105℃,无味,无毒,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醇,。
苯和四氯化碳。
适合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聚酯等树脂,高温中抗氧化性能高,使用量不超过1.5%。
抗氧剂

抗氧剂在聚合物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即其生产、贮存、加工、使用过程中,都会因自身或外界因素而发生氧化作用,导致聚合物及其制品性能的下降或损失。
这也被称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添加抗氧剂是延缓材料老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抗氧剂是一种能抑制和延缓聚合物材料氧化和降解的化学助剂。
其作用机理较复杂,主要作用为:(1)阻断降解链反应的进行,(2)分解氢过氧化物。
按此机理可分为链终止剂、过氧化物分解剂、金属钝化剂。
其中,链终止剂习惯上又被称为主抗氧剂,过氧化物分解剂被称为辅助抗氧剂。
按结构又可分为受阻酚类、胺类、亚磷酸酯类、硫酯类和其他类。
理想的抗氧剂应符合以下要求:(1)抗氧化降解效能高。
(2)与基础材料的相容性好。
(3)对制品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无不良影响。
(4)热稳定性高,耐热性好。
(5)挥发性小,扩散迁移适度,耐溶剂抽提性好。
(6)不与其他助剂发生不良反应。
(7)无毒,对人体无刺激,无异味。
污染性小。
(8)价廉易得。
目前,新结构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开发应用速度比较缓慢。
随着塑料加工条件越来越高,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抗氧剂逐渐受到重视,这样可尽量减少挥发物的数量。
抗氧效能高的非污染胺类化合物或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也将随着其价格的下降,有可能成为经济有效的品种。
一.受阻酚类1化学名 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264)英文名 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化学文摘 CAS No.128-37-0结构式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遇光颜色变黄,并逐渐加深。
相对分子质量220.36。
挥发性较大。
相对密度1.048。
熔点68~70℃,沸点257~265℃。
闪点126.7℃。
蒸汽压0.27kPa(100℃)、4.0kPa(160℃)。
溶于芳烃、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乙酸乙酯、汽油等,不溶于水或稀碱液。
无污染性。
用途本品是传统受阻酚类抗氧剂的一个重要品种。
因其生产简便,价格低廉,不污染制品,而应用广泛。
抗氧剂名词解释

抗氧剂名词解释
抗氧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帮助减少或阻止氧气对其他物质的氧化作用。
氧化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原本稳定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这种反应会产生自由基,它们是不稳定的分子,会寻找其他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导致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在我们的身体中也会发生,导致细胞受损和衰老。
抗氧剂可以通过捕捉自由基并稳定它们的结构,从而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
它们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化学反应,将自己的电子捐赠给自由基,使其变得稳定,从而防止自由基对其他分子的进一步氧化。
常见的抗氧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等。
它们可以通过食物中摄取,比如蔬菜、水果、坚果、鱼类等。
这些抗氧剂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帮助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举例来说,当我们吃一个苹果时,其中的维生素C就是一种抗氧剂。
它可以捕捉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并稳定它们的结构,从而防止细胞受到氧化损伤。
因此,摄入足够的抗氧剂可以帮助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抗氧剂的分子结构

抗氧剂的分子结构
抗氧剂是一类能够帮助抵抗氧化反应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十分多样。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述抗氧剂的分子结构,以展示它们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 多酚类抗氧剂
多酚类抗氧剂是一类常见的抗氧化物质,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通常含有多个酚环。
例如,儿茶素是一种常见的多酚类抗氧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嵌套的环结构,这些结构能够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2. 维生素类抗氧剂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另一类常见的抗氧剂,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特定的官能团。
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官能团,而维生素E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
这些特定的官能团能够与自由基结合,从而防止自由基损害细胞。
3. 多肽类抗氧剂
多肽类抗氧剂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氨基酸残基。
例如,谷胱甘肽是一种常见的多肽类抗氧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半胱氨酸残基。
这些氨基酸残基能够与自由基结合,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4. 天然产物类抗氧剂
许多天然产物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它们的分子结构各不相同。
例如,类黄酮是一类常见的天然产物类抗氧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苯并环。
这些结构能够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抗氧剂的分子结构十分多样,包括多酚类、维生素类、多肽类和天然产物类等。
这些分子结构各具特点,能够与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通过理解抗氧剂的分子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的抗氧化机制,并应用于保健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抗氧剂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抗氧剂的化学成分

抗氧剂的化学成分“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抗氧剂的化学成分。
”我站在讲台上,对着下面的学生们说道。
抗氧剂,这可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啊。
大家想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放久了就会变质、变坏呢?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氧化作用。
而抗氧剂呢,就是能减缓或者阻止这种氧化过程的物质。
那抗氧剂都有哪些化学成分呢?常见的有酚类抗氧剂,比如像受阻酚类。
这类抗氧剂它的作用原理呢,就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能有效地捕捉自由基,防止它们去破坏我们的物品。
给大家举个例子啊,咱们平时用的塑料制品,要是没有添加抗氧剂,那用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变得很脆,容易破裂。
但是加入了酚类抗氧剂之后呢,就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还有胺类抗氧剂,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类。
它在一些橡胶制品、润滑油等产品中经常被用到。
就说汽车的润滑油吧,如果没有合适的抗氧剂,在发动机那样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很容易就氧化变质了,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另外呢,还有硫代酯类抗氧剂。
这种抗氧剂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一些高温的工业过程中,它就能发挥出很好的抗氧效果。
那这些抗氧剂是怎么起作用的呢?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战士,在物品的内部组成了一道防线,和那些会导致氧化的自由基进行战斗,把它们消灭或者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这样一来,我们的物品就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状态了。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抗氧剂呢?对啦,食品中也会有啊。
有些食品为了能保存更久,就会添加一些抗氧剂。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食品的保质期能那么长。
但是呢,抗氧剂也不是随便用的,用多了或者用错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哦。
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来。
总之,抗氧剂的化学成分虽然看似很复杂,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就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来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能想起今天咱们讲的这些知识哦。
第三章 抗氧剂

②羟胺缩合物
代表品种是丁醇羧醛-α-萘胺,主要用 于橡胶抗氧剂,其抗热抗氧性能良好, 喷霜现象较小,主要用于橡胶工业。但 其缺点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染性、变 色性以及自身易于被氧化。
三、含磷抗氧剂
塑料用含磷抗氧剂主要是亚磷酸酯类, 其作为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和自由基捕捉 剂在塑料中发挥抗氧作用。具有低毒、 不污染、挥发性低等优点,是主要的辅 助抗氧剂
合成反应式:
OH
OH
+ 2 CH2
CH3 苯酚铝 (CH3)3C C
C(CH3)3
CH3
(CH3)3C
OH C(CH3)3
+ CH2
CHC
O
(CH3)3C
碱性氧化剂
O CH3
OH C(CH3)3
CH2 CH2
O C O CH3
(CH3)3C
OH C(CH3)3 O
(CH3)3C
+ 甲醇钠
C H3(C H2)17OH
众所周知,高压聚乙烯在空气中即 使在室温下也有相当严重的老化。 但如果使之隔绝空气,要一直升温 到2900C以上才会出现分解。这一事 实说明聚合物的热老化实质上是一 种在能量作用下的热氧老化。
高分子化合物的氧化有三种形式
分子型氧化 链式氧化 聚合物热分解产物氧化
2.抗氧剂的基本作用原理
+ 2 H Cl
3 多酚类
主要有烷撑多酚及其衍生物和三嗪阻 碍酚类
①烷撑多酚及其衍生物的代表品种有 抗氧剂1010、抗氧剂CA等
抗氧剂1010为高分子量酚类抗氧剂, 具有优良的耐热氧化性能,挥发性小、无 污染、无毒。用作非污染性高温抗氧剂, 用于橡胶,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反应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硫抗氧剂
国内生产的含硫抗氧剂按分子结构可分为硫 代酯抗氧剂、硫代双酚抗氧剂和硫醚型酚类 抗氧剂3 个品种。 国产硫代酯抗氧剂有4 个产品DLTDP、 DSTDP、DMTDP、DTDTP。硫代双酚抗氧 剂分子中含受阻酚结构,在塑料材料中表现 出抗氧性能高、耐热性能好的特点,通常将 硫代双酚抗氧剂划分到受阻酚主抗氧剂类型 之中
链终止供体机理
抗氧剂能够捕捉1~2个过氧自由基。过渡状态A和苯氧 自由基B的稳定性愈高,链终止剂的效果越好。因此苯 环上的置换位置最好为供电基,而且从自由基的稳定性 考虑,邻位上必须有一定的空间位阻。以2,6-二叔丁 基对甲酚(BHT)为例,苯氧自由基在防止氧化的过程 中进一步反应形成种种化合物。这些氧化产物会造成塑 料着色等不利影响。 苯氧自由基(1)的偶合反应会使其捕捉的自由基数在 化学计量上达不到两个。氧化产物(2)在160℃的高温 可分解成自由基,起着链引发剂的作用,故在防止高温 氧化时将其转变为无害产物是很重要的。
单酚和双酚抗氧剂,如BHT、2246、双酚A 等产品,因分子量较低,挥发性和迁移性较 大,易使塑料制品着色,近年来在塑料中的 消费量大幅度降低。 多酚抗氧剂1010 和1076 是目前国内外塑料 抗氧剂的主导产品,1010 则以分子量高、与 塑料材料相容性好、抗氧化效果优异、消费 量最大而成为塑料抗氧剂中最优秀的产品
复合抗氧剂
不同类型主、辅抗氧剂或同一类型不同分子结 构的抗氧剂,功能和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各 有所长复合抗氧剂由2 种(或2 种以上) 不 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品种的抗氧剂复配而成, 在塑料材料中可取长补短,以最小加入量、 最低成本而达到最佳抗热氧老化效果。
氧化老化机理
氧化老化是高分子材料老化重要因素。自动氧化 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阶段。链引发 阶段,有机物质的碳氢键在热、光、应力、引发 剂、变价金属以及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物的作用下 发生断裂,生成烷基自由基;链增长阶段,氢过 氧化物在低温下积累和分裂,在中温下分裂加快, 生成的新自由基与烃反应,形成链增长,氧化速 度加快;自由基相互结合生成惰性物质,终止链 增长。
抗氧剂
抗氧剂
抗氧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当其在聚合物体 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就可延缓或抑制聚合 物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 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又被称为“防老剂”
在高分子材料上应用
能够抑制或者延缓高聚物和其他有机化合物 在空气中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食品 容易氧化变质,可以加入少量抗氧剂以延长 它们的储存时间。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等 高分子材料容易发生热氧降解反应,加入抗 氧剂可以保持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延长 使用寿命。
谢谢
抗氧剂分类
受阻酚类抗氧剂
亚磷酸酯抗氧剂
含硫抗氧剂
复合抗氧剂
受阻酚类抗氧剂
过渡页Leabharlann 受阻酚抗氧剂是塑料材料的主抗氧剂,按分子结构分为 单酚、双酚、多酚、氮杂环多酚等品种。其结构式为:
点击添加标题
单酚和双酚抗氧剂,如BHT、2246、双酚A 等产品,因分 子量较低,挥发性和迁移性较大,易使塑料制品着色,近年 来在塑料中的消费量大幅度降低。
抗氧剂性质的基本要求
具有高的抗氧化能力 与树脂的相容性好 加工性能良好.在高聚物的加工温度下不挥发、 不分解 耐抽出性好,不溶于水和油中 本身颜色最好为无色或浅色.以不污染制品 无毒或低毒 价格低廉。
发展趋势
反应型抗氧剂:反应型抗氧剂能与单体一起聚合,成为聚合物的 一部分,解决抗氧剂挥发、抽出、迁移等缺陷。 高分子量化:分子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抗氧剂在制品中的挥发、 抽出和迁移损失,同时减少制品起雾、发汗等现象 无尘化和专用化 :抗氧剂商品大多是粉末状粒料型抗氧剂的出 现 ,使抗氧剂在聚合物中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整 体稳定性。 复合化 :聚合物稳定剂种类繁多,作用机理各异,不同种类甚 至同一类型不同结构的稳定剂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协同或反协同作 用,若配方中各类稳定剂配合得当,稳定剂间产生了协同作用,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还可降 低生产成本。
在链式自动氧化增长反应中,聚合物中的烷基过 氧基(ROO)是通过夺取氢的反应使反应链增 长。因此,具有比聚合物中的氢更活泼的氢,而 且反应后能生成稳定自由基的化合物可作为链终 止剂。这类抗氧剂的典型化合物是酚类和芳香族 胺类 。在塑料领域内主要使用酚类化合物作链 终止剂。其作用是:捕获以氧原子为中心的自由 基,如ROO、HO、RO,后者因为活性非常 高,在富氧条件下均很快与O2作用转变成ROO。
新型链终止抗氧剂
在稀氧条件下稳定烷基自由基变得重要,而传统 的链自由基终止型抗氧剂不能起到俘获烷基自由 基的作用。近年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抗氧剂,其 机理基于所谓的“拉、推效应”[7],其特点是可 以捕获两个大分子自由基,第一步是作为氢供体, 第二步是与大分子自由基结合。
过氧化物分解机理
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和积聚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降解 的最关键步骤,当一定浓度的氢过氧化物生成后, 自由基枝化链的自氧化反应即快速推进。氢过氧 化物可按均解和杂解方式分解。
抗氧剂作用机理可以分为2类:(1)自由基 链终止剂:通过提供氢原子阻止链自由基形 成,或与链自由基反应而达到抑制目的,又 称为主抗氧剂。主要包括酚类抗氧剂和胺类 抗氧剂两大类;(2)过氧化物分解剂:能将 不稳定的过氧化氢分解成稳定的化合物,以 阻止新的自由基形成,以达到终止链式反应 的目的 。
自由基链终止机理
亚磷酸酯抗氧剂
亚磷酸酯抗氧剂和含硫抗氧剂同为辅助抗氧 剂,可分解过氧化物、鳌合金属和路易斯酸, 与其他抗氧剂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同时赋予 塑料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钝化有害金属, 减缓聚合物的聚合。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结构 通式如下:
亚磷酸酯抗氧剂主要为抗氧剂168[三(1,4 一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酯],抗氧剂626 [双 (2,4 一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 和抗氧剂618[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二亚 磷酸酯]。168 是国内生产、消费量仅次于 1010 的抗氧剂品种,国内生产1010 和1076 的厂家大多数也生产168。626 和618 主要用 于300 ℃左右高温加工的塑料材料或制品, 作用是有效提高塑料材料的抗高温热氧化能 力,同时保持塑料制品的良好外观。
链终止受体机理
烷基自由基加入稳定剂,主要因为烷基自由基不 能有效地从稳定剂中提取氢原子,这类稳定剂主 要有芳香族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在富氧条件下, 烷基自由基与醌类化合物以及稳定自由基(硝酰 自由基)的反应无重要性,因为烷基自由基迅速 转化为过氧化自由基。只有在稀氧条件下,如在 挤出机内,这些反应才具有重要性,甚至可能起 主导作用 R· +AH––– RH+A· (AH表示抗氧剂) RO2+AH——ROOH+A· RO2+RH——ROO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