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2课

合集下载

小学生三字经

小学生三字经

小学生“三字经”大全一小学生早起床单拉平被叠方紧收拾快着装刷牙齿牙疾防常晨练身体棒莫错过好时光读好书储食粮早餐前桌椅放盛好饭放桌上请长辈坐中央长主位幼坐旁吃饱饭保健康要珍惜每粒粮用餐后收拾忙快洗刷替爹娘上学前禀家长路途中手莫狂遵法纪循规章二进校门整衣裳是队员巾系上知礼节待师长校园内莫疯狂常自省树榜样严律己勿逞强文明语经常讲过楼梯轻轻上靠右走不违章三早读时阅历长语外文背流畅广阅览拓思想预备后静位上提精神心舒畅每课前书备上全起立铃声响问师好情谊长每节课重听讲心专一动脑想多发言能力强遇难题多处想广思维解题强把握好每一堂每课间远处望保视力脑瓜强为集体常着想常奉献多争光求环保必提倡凡废物丢入箱地面净空气香课间静精神养稍休息心不慌四回家中学习忙做家务帮家长看新闻每晚上知大事听中央好传统要发扬吃穿用随家当比学习比思想比进步比健康重诚信尊师长会关心爱帮忙会合作友谊长会自立要自强立大志良习养要珍惜每寸光多奋进正气扬为中华创辉煌五游戏厅黑色网黄赌毒害人狂不接近身心康亲友情要至上树目标有理想为四化作栋梁小学生,上学去。

安全事,要牢记。

上公路,遵法律。

守法规,别麻痹。

县乡道,多弯曲。

路面窄,弯道急。

公路上,多警惕。

莫追逐,莫嬉戏。

莫扒车,莫击石。

靠边走,守规矩。

横过路,切莫急。

左右边,看仔细。

有车来,当回避。

无车来,再过去。

自行车,上路骑。

十二岁,才准骑。

年龄小,违法律。

铃要响,闸要制。

莫带人,莫并驶。

莫逞强,莫赌气。

心要专,速要低。

需转弯,早示意。

下大坡,切勿骑。

推车行,多有益。

学骑车,广场里。

公路上,莫学骑。

城市道,宽又直。

各种道,有隔离。

红绿灯,多注意。

绿灯行,红灯止。

莫抢道,莫拥挤。

听指挥,服管理。

访亲友,乘车出。

讲礼貌,守秩序。

车未停,不能急。

车停稳,再抬足。

下与上,按顺序。

乘上车,莫好奇。

头和手,莫伸出。

旅途安,皆欢喜。

小学生,如旭日。

好习惯,从小起。

学习好,守纪律。

家长乐,老师喜。

文明礼仪三字经晨风吹,阳光照。

一年级(上)传统文化《三字经》教案

一年级(上)传统文化《三字经》教案

课时计划
第1 周第1 课(章、单元)第1节第 1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2周第2 课(章、单元)第2节第2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3 周第3 课(章、单元)第3节第3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4 周第4 课(章、单元)第4 节第 4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5 周第5 课(章、单元)第5节第5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6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7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8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9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0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1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2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3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4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5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6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7 课时年月日
课时计划
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18 课时年月日。

三字经幼儿园教案

三字经幼儿园教案

三字经幼儿园教案《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经幼儿园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三字经幼儿园教案一:三字经教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二、学文晓理三、扩展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文晓理: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补充: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

(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补充: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小班三字经教案

小班三字经教案

小班三字经教案【篇一:《三字经》教案】国学第二册教案执教:黄椰蔓《三字经》目录第一单元----性近习远第1课:人之初第2课:子不学第二单元----知识长廊第3课:首孝弟第4课:曰水火第5课:高曾祖第三单元----图书宝库第6课:凡训蒙第7课:《孝经》通第8课:《诗》既亡第四单元----历史画卷第9课:自羲农第10课:周辙东第11课:魏蜀吴第12课:炎宋兴第13课:明太祖第五单元----勤学自勉第14课:昔仲尼第15课:苏老泉第16课:犬守夜第1课:《人之初》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2、了解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教学准备:孟母三迁动画窦燕山教子故事动画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诉窦燕山教子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认读生字“苟不教”“子不教”“断机杼”“窦燕山”“师之惰”4、本文难懂的词语,例如“性”“迁”“专”“养”等,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预感,引导学生感知文义。

三、诵读感悟读书之前,提出以下情境:1、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吗?你心中的好人是什么样子的?2、你知道孟子这个人吗?他是战国儒家的代表,在儒家的名气仅次于孔子,以至于我们把他们并称为“孔孟”。

这与他小时候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么边读边思考孟母小时候是怎么教育孟子的。

四、观看动画:孟母三迁的动画五、读课文六、课后作业:1、背诵《人之初》第2课:子不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认识文中的生字,要注意“宜”“琢”“义”“方”“执”“融”“弟”等字。

3、了解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

教学准备:黄香温席动画孔融让梨动画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孝顺父母的故事,然后导入。

二、老师范读课文1. 听老师读,将较难的字范读。

2.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三、学生读课文1、齐读课文,老师指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刚刚存在的问题。

3、分组读课文,激发朗读兴趣。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三字经 (第二讲 玉不琢,不成器—父子亲,夫妇顺)4—6

三字经 (第二讲 玉不琢,不成器—父子亲,夫妇顺)4—6
备注一:六艺 礼:礼节,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 礼、嘉礼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车马;赶车。 书:指书法。 数:数,指理数、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制 化的运动规律。
故事1:胡图请人教子
胡图虽有钱,但大字不识一个。有人戒劝他给儿子 请个教师。胡图认为有道理,就请来一位教书先生。一 开学,老师先教胡图的儿子学写字。他把着学生的笔杆 ,写一画,告诉他是个“一,字;写两画,告诉他是个 “二”字,写三画,告诉他是个“三”字。胡图的几子 学到这里非常得意,把笔一丢,就去告诉他父亲说:“我 学会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 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 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 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中国古代的“三才”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故事2:女娲造人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 了人类社会。她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 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捏成了 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 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
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想让世 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东西,于是,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 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东西,她把这些小东西 叫作“人”。
二、经典故事
故事2: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 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 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给他,他立即写出 四句诗,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及诵读指导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及诵读指导

仁 义 , 礼 智 信,
wǔ chánɡ bù rónɡ wěn
五 常 , 不 容 紊.
三字经 11
11
三组轮流
交替
dào liánɡ shū mài shǔ jì
稻 粱 菽 , 麦 黍 稷,
cǐ liù ɡǔ rén suǒ shí
此 六 谷 , 人 所 食.
mǎ niú yánɡ jī quǎn shǐ
号 三 皇 , 居 上 世.
tánɡ yǒu yú hào èr dì
唐 有 虞 , 号 二 帝.
xiānɡ yī xùn chēnɡ shènɡ shì
相 揖 逊 , 称 盛 世.
三字经 25
25
xià yǒu yǔ shānɡ yǒu tānɡ
夏 有 禹 , 商 有 汤,
zhōu wén wǔ chēnɡ sān wánɡ
亲 师 友 , 习 礼 仪.
三字经 5
5
女生齐 读
xiānɡ jiǔ línɡ néng wēn xí
香 九 龄 , 能 温 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ɡ zhí
孝 于 亲 , 所 当 执.
三字经 6
6 先男后女
男女交替
rónɡ sì suì nénɡ rànɡ lí
融 四 岁 , 能 让 梨.
详 训 诂 , 明 句 读.
wéi xué zhě
bì yǒu chū
为 学 者 , 必 有 初.
xiǎo xué zhōnɡ zhì sì shū
小 学 终 , 至 四 书.
三字经 16
16
接龙读
lún yǔ zhě èr shí piā
论 语 者 , 二 十 篇.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

《三字经》教案(7篇)《三字经》教案篇一经典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活动目标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师之堕”2、识字:山、远、近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活动准备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字卡:山、远、近“多闻之星”贴纸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说文解字、知行合一《妈妈生病了》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

”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

”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

“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

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

〕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活动展开〔一〕诵读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

”播放vcd,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

〕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

〔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

“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

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小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就没什么作为。
第 2 课 子不学
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琢
琢(zhuó):雕刻 义(yì ):道理
译文: 玉不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
第 2 课 子不学
方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明伶俐。有一次,他去拜访 太守李元礼大人。看门人对他说:“不是大人 物或亲戚,不能进门。”孔融说:“我就是李 太守的亲戚。”于是,看门人就让他进去了。 太守奇怪地问孔融:“你说说,咱们是什么亲 戚呀?”孔融从容地说:“从前,我的祖先孔 丘,曾经拜您的祖先李耳为师,所以咱们是世 交呀。”李太守听了,非常佩服孔融的机智。 可是,有个人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 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出息。”孔融立即说: “这么说,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啰。”听了这 话,那个人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第 2 课 子不学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融 弟
融(róng):孔融 弟(tì ):“悌”,指尊敬兄长
译文: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梨让给自己的兄弟, 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 就应该知道的。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 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 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诧异:别 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 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 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 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 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 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
方(fāng):当,正好 译文: 为人子女的,在小时候,就应该跟着良师 益友,好好的学习礼仪。
第 2 课 子不学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龄 执
龄(lí ng):年龄 执(zhí ):做
译文: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能替父亲暖被子。 孝顺父母,就应该像黄香这样做。
扇枕温席
黄香是古代有名孝子,他母亲在他九岁的 时候就去世了,于是他被从小就知书达理,并 且非常孝顺他的父亲。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 子把席子扇凉以后,才让父亲睡下。在寒冷的 冬天,他就先钻进被窝把被子睡热了以后要才 让自己的父亲去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 洪灾,他便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去救济灾民。 当时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称赞他。
“学”的金文字形,上面是两 只手,表示合力办学;中间是个 “爻(yáo)”表示读音;下面是个 房子,房子里有个“子”(小孩) 表示教孩子学习。所以“学”本 来的意思是学习,引申为学校。
劝学(节选 )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是 说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这一类的格言警句还 有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第 2 课
《子 不 学》
3 课 子不学 第2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 2 课 子不学
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宜(yí ):应该,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