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桂学校 李吉麟
2024年3月三亚市专业技术资格初次认定通过人员名单

资格 取得时间
二级教师 2024-03-20
34 李玫元 三亚市天涯区第四幼儿园
学前教育
二级教师 2024-03-21
35 吴琪
三亚市海棠区林旺中学
36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 薛文博
研究所
37 孟开荣
三亚市第九小学
初中物理 机械
小学体育
二级教师 2024-03-21 助理工程师 2024-03-21
25 杨嫚
海南鲁迅中学
高中历史
一级教师 2024-03-15
26 王朝阳
三亚市第九小学
小学数学
二级教师 2024-03-15
27 张毓
三亚市崖州区镇海小学
小学音乐
二级教师 2024-03-15
28 李玲
三亚市第九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二级教师 2024-03-15
29 吴少妹
三亚青林学校
初中语文
二级教师 2024-03-15
小学语文
二级教师 2024-03-19
21 黄楚茵 三亚市吉阳区鹿回头小学
小学语文
二级教师 2024-03-19
22 周姗姗 三亚市吉阳区鹿回头小学
23 赵海月
三亚吉阳鲁迅中学附属 幼儿园
24 吴小丽 三亚市吉阳区鹿回头幼儿园
小学语文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二级教师 2024-03-19 二级教师 2024-03-19 二级教师 2024-03-19
13 黄裕寿
三亚荔枝沟南亚学校
小学体育
二级教师 2024-03-12
14 张元元
三亚市崖城中学
高中音乐
二级教师 2024-03-12
15
冯成锋 深圳大海智地发展管理有限 暖通与空调工程
2012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亚洲精英赛获奖名单

张宇骞
农林下路小学
黄鑫垚
旧部前小学
李宝熹
东风东路小学
黄翰洋
东风东路小学
张一扬
朝天路小学
高瞻远
环市路小学
黄知衡
朝天路小学
林成杰
朝天路小学
余金蕾
昌乐小学
刘子欣
江夏小学
唐司宇
东风西路小学
许俊亨
龙津小学
黎捷
东风西路小学
陈艺文
龙津小学
张玮晏
朝天路小学
吴星瑶
东风西路小学
三等奖
刘树邦
荔湾培正小学
刘乐洋
菩提路小学
谢方婷
广大附中
关子祺
同福中一小
周穗齐
广大附中
游嘉祺
中大附小
薛靖云
广大附中
徐雪晴
东风西路小学
林嘉睿
广大附中
徐泳锜
中大附小
谢睿熙
广大附中
黄铸
客村小学
张俊哲
广大附中
甘浩钰
黄花小学
林鉴坤
广大附中
李浩锴
芳村实验小学
詹耀钊
广大附中
李浩然
龙津小学
劳栋靖
广大附中
周泽莹
龙津小学
刘越
广大附中
叶俊贤
芳村实验小学
黄雨航
广大附中
黄景晨
旧部前小学
杨絮
黄花小学
李乐萱
广中路小学
刘纪良
昌乐小学
叶青苹
东山培正小学
唐正
东风西路小学
王子校
沙面实验
黄佳敏
中大附中
李懿展
凤江小学
李俊滔
中大附小
王茵
2023初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7篇)

2023初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7篇)初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篇1织全县化学教师召开化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师讲课、评课、老教师经验介绍、专家领导点评等。
教研过程中充分重视了每位教师的参与和体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主动参与到教研中的积极性,让教师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
一、重视实验探究,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讲课教师应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引者。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鼓励学生创新。
这样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为创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化学天地中自由翱翔,真正改变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被动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民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的热情高涨,学生好学乐学,课堂气氛活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老师的课应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强调教的权威,而是完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每堂课都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
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信任老师。
所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师要较好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的教育理念。
老师如何听课和评课?4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观 察 点
目 标
0 3
维 度
目标
内容 评价
视 角
资源
03
课程 性质
实施 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观 察 点
内 容
观 察 点
思 考
0 4
维 度
思考
民主 关爱
视 角
特质
04
课堂 文化
创新
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观 察 点
民 主
0 4
维 度
思考
民主 关爱
0 3
维 度
目标
内容 评价
视 角
资源
03
课程 性质
实施
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观 察 点
实 施
0 3
维 度
目标
内容 评价
视 角
资源
03
课程 性质
实施
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观 察 点
互 动
0 1
维 度
准备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化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8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化学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篇1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种创新,它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集中优质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内容。
以前我们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如今在学校就能听到专家讲座,看到名师上课,这种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学习的渠道,使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知道这次有效学习内容包含通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部分。
其中通识包含教师专业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解读和高中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策略研究。
专业标准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要求,从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进行解读,很好地诠释了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成长的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从六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来要求教师。
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师德的重要性,感染性。
并鼓励教师为教育而献身。
高中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策略研究,通过六个专题讲座,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学科专业知识包含化学实验基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研究,特别是专业知识的讲解,高考分析,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要求,指明了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通过教授对高中化学解读,指出不足和改进方法,他所说的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总之,我通过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
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篇24月27日,临高县九年级化学教师培训在我校举行,上午,由来自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的李吉麟老师给我们做了《基于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报告。
高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8篇

高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8篇高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篇1我有幸参与了8月6号到7号在兰州“20xx年甘肃省义务教育新教材老师培训”的学习。
在会上分别倾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李俊副教授和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特级化学老师韩立新专家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分析解读报告,受益许多。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情景素材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修订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增添了很多新的教学情景素材,如:新型陶瓷,导电塑料等,这些与时俱进的教学情景素材的加入,让我更加清醒地认得到科学是不绝进展的,学问会不绝更新,教会同学把握学习方法比把握学问更紧要。
增添了贴近同学生活实际,如: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等。
这些情景能让同学更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紧要价值,激发同学的学习热诚。
依据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隐患编入了: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煤矿瓦斯爆炸的防备、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等教学情景素材,并在标准中特殊要求同学“认得把握化学学问能帮忙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培育同学安全意识和敬重生命的紧要性。
编入了: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
它有利于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怀和为科学的不怕困难的献身精神。
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情景素材的变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首先是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本领的培育,学问的传授只是人格塑造和本领培育的一个载体。
让同学拥有高尚的人格、过硬的本领和进展的眼光,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能拥有有创新本领的新型社会的接班人。
社会才能进展,国家才能强大。
二、新修订人教版化学教材解读(1)修订依据:课程标准、课题讨论、教材回访、审查看法。
(2)基本原则加强逻辑性、可读性、趣味性;探究过程的理解、再认得;更新学问内容;更加贴近同学;注意学问的连接。
(3)修订内容①增添提示性边框栏新版教材增添“方法导引”栏目,如“察看方法(试验)”、“数据处理”、“配平方法(技巧)”、“分类方法”等,取消了“拓展性课题”。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结果的公示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结果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6.10•【字号】•【施行日期】2021.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教育厅关于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结果的公示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已经结束,现将评选出的得奖作品、人员及单位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1年6月10日至6月16日,共7天。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书面反映至海南省电化教育馆(地址:海南省海口市西沙路二号,邮编:570206。
联系人:曾纪迅,电话:66700495、138****3966)。
单位提出异议的,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署真实姓名、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逾期或不按要求提出异议,不予受理。
附件:1.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名单2.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自制教具能手奖人员名单3.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单位名单海南省教育厅2021年6月10日(此件主动公开)附件1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名单附件2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自制教具能手奖人员名单1东方市铁路中学陈积惠2.海南中学三亚学校杨光明3.海南省文昌中学林丰4’琼海市华侨中学刘花5.琼海市嘉积中学黄世昌附件3第八届海南省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单位名单1.海口市教育局2.三亚市教育局3.儋州市教育局4.东方市教育局5.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
获莆田市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名单八年级

黄荔辉 黄钦 陈丽华 陈静
华侨中学
现代中学 东沙中学 仙游二中
陈凤兰 萩芦中学
田家炳中
方彩荔
学
黄碧琼 林梅萍 蔡剑芳 王春林 朱航 曾爱华
莆田三中 十三中 西许中学 石城学校 锦溪中学 湄洲二中
严敏 高峰中学
姓名 苏晓 徐美洁 肖子峰 戴宜凌 颜若楠 许寅颖 傅世琪 郑艺杰 陈福妹 陈嘉瀚 陈少琼 欧阳菲 林睛霜
陈明灿
陈明灿 王征 蔡松清 俞聪妹 林丽芳
青璜中学 郑怡麟 刘爱华
青璜中学 关华琛 实验中学 詹新桐 金石中学 卢林狟 金石中学 傅魏威
黄荔丽 林丽芳 陈良杉 陈良杉
市三等奖(87人)
文献中学 林长丰
第十七中
学
方毅平
四道中学 陈悦
蔡襄中学 张怡静
二道中学 张江杭
林凤凤
黄荔辉 陈丽芳 陈荔芳 黄玉林
学校 姓名 指导老师 学校 南门学校 郭立敏 李秀梅 园头中学
蔡芸萱
黄媛媛 黄湧钦
蔡雨丹 梅宏伟 蔡佳雁 魏雅婷
李哲润
吴青
林梦舒
杨旭 刑伟悦 林晓琳 陈凌俊 唐雅娜
陈芸梅
指导老师 李花 林庆妹 蔡美香 黄炳香 黄丽梅 何丽玉 傅丽香 陈凤岳 林煌忠 杨霖珠 宋建荣 林琴 朱清静
张丽霞
林红 陈世珍
汤艳平 杨育容 蔡亚水 蒋细梅
陈真
赖彩虹
赖希平 姚世兴 朱清霞 林丽丽 黄新龙 阮丽英
林萍 擢英中学 陈祎泓 柯丽清 中山中学
黄冰冰 擢英中学 杨洁 陈伟委 中山中学 林映晖 国欢中学 曾馨蓓 陈永红 南门学校 黄丽娟 砺成中学 陈伟佳 黄冰冰 仙游一中 梁伊君 南门学校 陈镇威 俞聪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诱思探究教学思想 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是:教与学的人际和谐,它是教学 系统中一切和谐的基础。即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以便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地位。学贵善思、学贵善悟,这 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精要。即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诱导 下,(诱思点)独立思考,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教贵善诱、 教贵善导,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 全面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地学, 就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的学。教师实施的一 切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而是 以学生学为中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因此,施教之功、贵在 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谆谆善诱"建立 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统一,充分体 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科教学。
4.诱思探究教学过程 教学总是有一定的过程,自然有一定的运行机制。分析学 生学习全过程所包含的要素,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崭 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指 学生的学习应“以人的全面的和谐发展为本”,即促进学生在 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 在教学中具体化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 教学目标。学生真正的学习行为是用整个身体去活动,用全部 心灵去体验。教师要利用一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 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大体验量,和谐地变化体验形式,不断丰 富体验内容,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 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五官并用, 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同时必须把发展思维能力做为 体验的主攻方向,使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客观世界,得到全面发 展。
C.经验探究法 学生接触客观世界,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对周围 的一切事物,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探索这些有关的经验 事实,归纳、研究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而不需要学生再 去进行教学实验或亲身体验即为经验探究法。 案例三:对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学习
d.形象探究法 形象探究法就是侧重于以形象思维活动,主要以 视觉空间的方式,处理形象信息,运用“释文一成像 一悟道"的教学思维层次而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
发展能力 掌握知识 培育品德 情境设计 诱思探究 教学评价 三维达成
诱思点
双边活动
教师:诱导(讲述、演示、激疑等主导作用)、评价 学生:领悟(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主体地位)
解读一: 诱思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 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针对 不同的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 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营造情景交融的心理 氛围,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 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独立 地、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 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满怀热望中 不断取得成功。
解读三: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促进化学能力目标的实现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一项活动的心理特征,客观表现为 顺利完成一项活动的方式。知识是经常遗忘的,但人的能 力一旦形成常常伴随人的一生。因此,新课程学科教学特 别强调发展能力。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发 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只能在动态中形成,必须创造形成能力的时空条件。中学 化学课对学生要求多方面的能力,不同的方向对学生的能 力有不同的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要求他们具备认知能力、 再现能力、理解能力,还要求具有比较、分析、判断、归 纳、总结、逻辑推理的能力,还要有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 能力。人最终必然要走向社会,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 力。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待 人接物、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案例四:对分子、原子的微观认识(点击链接)
5.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 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为实现学生主体“掌 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而建构 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从实际的教学过程 来看,该模式乃是使教师的诱导(讲述、演示、激疑等主 导作用)和学生的领悟(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主体地 位)交叉进行,以便在多重训练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使 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是 启发教学的精髓,诱思探究学科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 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功的教 学特点,重在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究解决 问题的方法,并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接受知识。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主要通过“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在课堂 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认真 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全面发展能力。发展能力一定要 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去进行。知识都有本身的能力 价值,它蕴藏在知识内涵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 不透彻分析、挖掘,就不能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挥, 就会消失。一直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单纯地追求培养 能力的做法是走投无路的。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 投入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确切落实体验性课程,这才 是发展能力的有效做法。发展能力还要持之以恒,并要 结合本学科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由低级 逐渐向高级提高。
解读三: 可以说“诱思探究教学”从根本上消除了老师课 上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 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明白怎样在思考中去探究,怎样 在迁移中学会运用,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的书本上的 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在体验 中获得知识。记得一位教育学家说过“优秀的教师不 是教学生什么是真理,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b.体验探究法 体验探究法是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探索的;就是让 学生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切身的体验,感受到了丰 富的感性材料。之后,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研究归纳、 整理,掌握了内在的本质特征,而形成概念,完成了一定 的教学任务,它常应用于社会科学的教学之中。
案例二:收集学校园内塑料 如“白色污染”教学,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 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 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 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 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完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解读二: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促进化学知识目标的实现 学科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按照一定体系掌握认识世界与发 展世界所需要的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框架。它是所在学科中最 基础、最普遍、最具有典型性的概念、规律和思想所组成的 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顺序,选取能够被学生 所掌握、理解,难易适中的知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 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 学。 无论什么情况下,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的重要地位都是不能动摇。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育, 只能在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离开掌握知 识的学习过程,能力和品德的形成就成为了空中楼阁。理论 知识的传授是化学教学的前提,只有因人善喻,因势利导, 为学而教,才能促进自学。化学知识主要指教材中的基础知 识,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
3.诱思探究三维教学目标 教育实践证明要使学科教学课堂成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 阵地,就需要挖掘出学科知识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能力价值和教育价值,就是落实“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 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完成学科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的本质 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看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一位教师的优秀与否,主要看 其课堂教学能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否实现三维教学目 标。进行课堂教学要想促进学生到全面发展,最关键在于要找 到“知识、能力、品德最佳发展高度”,既让学生在“跳一跳” 的过程中摘到“桃子”,同对也要培养他们“摘取桃子”的能 力,并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拼搏、最终 培育品德。 一般说来,化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比较感兴趣,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动手的机会很 少,使他们逐渐丧失兴趣。而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 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育品德。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五官并用,把老师滔滔讲、 学生默默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变为学生主体全身心投入的 多边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维撞击,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 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应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 过程,并把它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只有在跳一跳摘取桃 子的过程中,才能既摘到了桃子,又能在跳一跳的过程中 发展了摘取桃子的能力,培育了摘取桃子的品德。如果不 是真正的体验、探究过程,而只是单纯的传授、灌输知识, 其结果,很难获得具有活力的有价值的知识,更不能谈发 展能力和培育品德。
海桂学校 李吉麟
1、什么是诱思探究教学法
2、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基础 3、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法,又无定法。以有法为无法, 这是教学境界。---李吉麟
诱思探究教学法
“诱思探究”。顾名思义,“诱思”的“诱", 是指教师循循善诱,即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即指充分体现学生 主体作用。“探究”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 “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 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即:诱导思 维,探索研究。所谓探究,就是全面实现“探究 教学过程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探究式学习方 式”,保证学生五官并用、亲身体验、主动探究, 把观察与思维,即“探索”和“研究”两大学习 层次贯穿始终,完美实现学生主体“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基础
1.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诱思探究,其思想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最终目的 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它以 学生是主体地位及教师的引导作用为起点,以教与学的 和谐统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培育品德为教学范畴, 以教学的职能观、机制观和价值观为基石,形成了诱思 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过程论、三维教学目标论,从而 构成了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