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掌握好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和复习。
下面对现代汉语的复习重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汉字的基本认识汉字是中文的基础,是我们汉语文字的书写形式。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汉字的基本认识。
包括认识汉字的结构、笔画、发音和意义等。
此外,还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比如基本的日常用语、数字、部首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阅读和书写汉字。
二、词汇的扩充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我们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包括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短语和成语,同时还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新词汇。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运用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三、语法规则的掌握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是我们正确表达意思和理解语言含义的重要依据。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比如词序、句式、语态、时态等。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比如虚词搭配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
只有掌握好语法规则,才能写出规范和通顺的现代汉语文章。
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积累阅读量和写作经验。
通过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报纸、杂志、小说等,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而写作练习则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口语和听力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我们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跟中国人交流、听力练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只有口语和听力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讲解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讲解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现代汉语复习笔记⽬录第⼀章绪论 (1)第⼆章语⾳ (4)第三章⽂字 (9)第四章词汇 (12)第五章语法 (17)第⼀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概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学语⾔:⼜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中经过⾼度加⼯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3.语⾔:以语⾳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种⾳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共同语与民族共同语:共同语是⼀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民族共同语是在⼀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5.基础⽅⾔:(1)含义: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
(2)以何种⽅⾔为基础⽅⾔,取决于这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区的政治、经济、⽂化、⼈⼝等。
6.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1)⼝语:⼈们⼝头上应⽤的语⾔,具有⼝语的风格。
(2)书⾯语:⽤⽂字写下来的语⾔,是以⼝语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与⼝语不同的风格。
7.现代汉语规范化:(1)什么是语⾔规范化?语⾔规范化就是明确某⼀语⾔的共同语及其内部⼀致的标准。
(2)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致的标准,并⽤这种标准消除语⾳、词汇和语法等⽅⾯存在的⼀些分歧。
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字的形、⾳、义各个⽅⾯也要制定标准进⾏规范。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①语⾳⽅⾯:以北京话为标准;②词汇⽅⾯:以北⽅话词汇为基础;③语法⽅⾯: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为标准⾳并不代表北京话任何⼀个语⾳成分都是标准的;以北⽅话词汇为基础,是说北⽅话词汇有很⼤的普遍性,但并不是说北⽅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是说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话⽂著作为典范,但应指出的是以这种著作的⼀般⽤例⽽不是特殊⽤例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第五版 第五章_语法_第一节_语法概说(12)

谓语
定语
状语
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就是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
语素、词、短语、句子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 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
A、He files a plane.(他开飞机。)
B、To fly a plane is easy.(开飞机
容易。)
Flying a plane
容易。)
is easy.(开飞机
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在印欧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对 一的对应关系: 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副词 |
主语/宾语
去了。
3、民族性: 每一种语言的语法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 点。
动词:最多有五个形式,如:give、gives、
gave、given、giving
be有八个形式:be、am、is、are、was、
were、being、been
名词:最多有四个形式,如:man、man’s 、
men、 men’s
代词:有四个形式,如:I、me、my、mine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主谓关系)。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2、动语——宾语: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支配、涉及后面的 宾语。 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 所涉及的对象。
动语和宾语之间是支配或涉及的关系(动 宾关系)。
3、定语——定语中心语: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 语。
定语中心语:定语中心语是定语所修饰的 成分。 定语和定语中心语之间是修饰限制的关系 (即定中关系)。
现代汉语第五版 第四节短语

学生说:“我们老师待我们可好了!”
①看两个词是异名同物,还是异名异物 ②用能否加进“的”来辨别
精品课件
(4)方位短语 格式:词或短语 + 方位词 = 方位
短语
教室里 方位
上课前 十米以外
世界上
精品课件
( 5)量词短语
格式:数词 + 量词 = 数量短语
精品课件
第四节 短语
精品课件
一、短语及其分类 1、什么是短语
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
句调的一组词。
精品课件
构成短语的条件: (1)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 (2)短语在意义上要能搭配 (3)短语在语法上也要能搭配 (4)短语没有句调
精品课件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语序和虚词
语序
衣服干净(陈述关系) 干净衣服(修饰关系)
鸡不吃了 ①鸡不吃食了 ②人不吃鸡了
精品课件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这个孩子画得好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反对的是他
精品课件
5、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 语
发现敌人的哨兵
咬死了猎人的狗
精品课件
(二)消除多义的方法 1、利用语音消除多义
(1)利用轻重音:
我想起来了
精品课件
(2)利用停顿: 没有穿破的衣服 我讲不好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支配关系 修饰关系
做作业
我的故乡 激动地说
谓词性
名词性 谓词性
中补短语 联合短语
补充关系 坐好
并列、选择 个性特长 、递进关系 准确而且生动
精品课件
谓词性
名词性 谓词性
精品课件
一致
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词语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语通常有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两个方面。
基本意义指的是词语最基础的意思,而引申意义则是在特定语境下,根据语言使用者的理解和需要,词语所表达的超越基本意义的衍生意义。
例如,"红"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代表一种颜色,属于色彩类词语;而在引申意义中,"红"还可以表示热情、美好、成功等含义。
二、词义间的关系在汉语中,词语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近反义关系等。
1. 同义关系同义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语之间的关系。
通过掌握同义词,能够丰富词汇,增强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美丽"和"漂亮"就是同义词,它们都可以用来形容美的事物。
2. 反义关系反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意义相对立或相反的关系。
通过学习反义词,可以拓展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
例如,"大"和"小"就是反义词,它们分别表示相对的大小。
3. 上下位关系上下位关系指一个词在意义上的包容或被包容的关系,即所谓的上下级关系。
例如,"水果"是一个上位词,而"苹果"、"橙子"则是它的下位词。
4. 近反义关系近反义关系指两个词表达的意义在某些方面相对立,但在其他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好吃"和"难吃"就是近反义词,它们在表达对食物的评价时是相对的,但在形容食物时都是用来表示口感。
三、词语的用法对于一个词语,除了要了解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还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用法。
1. 词语搭配许多词语都有其固定的搭配方式,即搭配词。
掌握词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自然。
例如,"喝咖啡"是一个常见的搭配,而"喝茶"则是另一个搭配。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二、知识点:1、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2、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3、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文言(周秦时期)4、语言分为文言(周秦时期)和白话(分为古白话(包括唐宋语录、宋代平话、元明清戏曲小说,这些称为近代汉语)和当代白话(即现代汉语))5、现代汉语的含义: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B、另一种包含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6、语言有官话区(又称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的西北地区,南京、镇江一带)和非官话(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区两类7、客家多聚集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英相比)汉语的特点:A、属声调语言;B、缺少严格的词形变化;C、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三、简答题: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何区别。
答:A、古代有入声。
B、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代词和量词仍以单音词为主。
C、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如长修饰语、多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2、如何正确认识规范化问题答:A、语言是发展的,原来认为是不规范的说法,若干年以后可能成为合法的。
如五十年代的《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劳动改造”不能简化成“劳改”,当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后来人们承认了这种简称,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B、要区分对错问题与规范问题。
如使用方言这种修辞手法。
;C、不能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第二章语音一、知识: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考试重点解析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考试重点解析概念篇音素〔详情见P20〕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详情见P20〕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详情见P20〕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声母〔详情见P21〕声母,位于音节前端,主要由辅音构成。
有点音节,例如“爱”〔ài〕开头没有辅音,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做“零声母”,就算是零声母音节。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做韵尾。
有的既可作声母,也可做韵尾。
韵母〔详情见P21〕韵母,位于音节的后端,有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
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tā〔他〕、xiā〔瞎〕”中的“a、ia”;有的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甘〕”中的“an”。
音节〔详情见P20〕音节是由音速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音素〕。
一般来说,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
如“xi’an”〔西安〕是两个音节。
“xian”〔鲜〕是一个音节。
语素〔详情见P206〕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一种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一种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语素叫实语素;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语素叫虚语素。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词〔详情见P207〕词由语素构成。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音单位。
简答篇现代汉语的含义〔详情见P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第五版第二节词类(上)

数词或数量短语 + “来、多、把、左右、上 下”:四十来岁、五十多斤、百把个人、 C、概数 一百上下
相邻两个系数连用:七八个、五六只、三四 百斤
2、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 法成分。 (2)数量短语通常作定语、补语或状语。 (3)一些词有固定的用法:俩、仨
(4)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 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 数目的减少。 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见教材P15
②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少数还可表示时 间。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
变化、消失等。
动词的种类:
动作行为动词 心理活动动词 存在、变化、消失动词 判断动词 能愿动词 趋向动词 形式动词
一般动词
动词
特殊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 度副词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前 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 态。 (4)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 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见附页)
附:动词重叠方式
A、单音节动词重叠:AA式:
走走、看看、听听 B、双音节动词重叠:ABAB式: 整理整理、收拾收拾、讨论讨论、考虑考虑 C、动宾式合成词重叠:AAB式: 刷刷牙 、洗洗澡、睡睡觉
第二节 词 类 (上)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阳光明媚 生活幸福
春花烂漫
身体健康
阳光明媚 生活幸福
春花烂漫
身体健康 主谓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语法部分第一节概说一、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
例如: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
例如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阿Q性格—→阿Q的性格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二)词、短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1、短语与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一致例如:结构关系合成词短语主谓关系气喘气息微弱联合关系聪慧聪明能干偏正关系小学小型设备述宾关系美容美化校园述补关系说明说得明白2、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
因此,短语和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
例1: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主谓关系)例2: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偏正关系)(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只能作状语。
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副词可以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例1:五月一日‖劳动节。
(名词作谓语)例2: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
(动词作主语)应该注意的是,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状语,动词作主语、宾语时,本身的词性并没有改变,名词还是名词,动词还是动词。
(四)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数词和名词结合时,一般都需要在数词的后面加个量词。
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
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张纸、一粒米”等。
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是他吗?”、“是他吧?”、“是他呢。
”二、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P2举例说明语法的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例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同时重语序的语言,其表达形式也可能不同,汉语说“我写字”,藏语说成“我字写”;汉语说“两本书”,傣语说成“书两本”。
词的组合手段,各种语言也有差异。
现代汉语的“两本书”是名词和数词组合,其间要用相应的量词。
而英语“two books”没有加量词这条规则,但是数词在前,名词在后这个语序,两种语言又是共同的。
第二、三节词类一、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举例说明。
P6-7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等三方面。
(一)词类划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划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形态标准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是屈折语,有丰富的形态标志或形态变化。
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与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等等,因此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因此,根据形态标准只能给汉语中一小部分词归类,而无法确定不带形态成分的词的类属。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2、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在词类划分中所参考的“词汇意义”主要是指抽象的“类别”意义,而不是具体的“词义”。
例如,通常认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等,就是“类别”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所体现出的功能意义。
语法意义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更高的类型,主要包括词类的类意义、词与词组合产生的关系意义等。
形态、语序、重叠、虚词等语法形式所表现出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
由此可见,语法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存在不同层面上的语法意义,不是词类划分的唯一标准,而是词类划分的参考。
3、功能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组合能力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不同词类之间是否能够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当参考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并不是把一个词所有的语法功能都拿来作分类的依据,而是找出功能上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点,把具有共同语法功能的一组词归为一类。
例如,根据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不”修饰等特征,将名词与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进而根据能否带宾语,将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动词经常充当述语带宾语,而形容词则一般不带宾语。
二、为什么汉语和英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形态、意义和语法功能。
由于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因而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执行、操作的标准,只能是一种辅助标准。
因而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与功能,而汉语和英语在形态标准与功能标准上有不同特点。
(一)形态标准1、英语英语是屈折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后面加上s或es,例如:book-books class-classes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原式后面加上er或者在原式前面出现单词more。
例如:great-greater beautiful-more beautiful动词能在其后加-ing、-ed表示不同时体意义。
例如:Work-working-worked因此英语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2、汉语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名词可以加,而且常常不加也仍然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
双音节形容词可以按照AABB方式重叠,例如:漂漂亮亮、大大方方、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但是还有许多形容词不能重叠,例如:美丽、庄严、精良、严肃;也有的形容词则按照ABAB方式重叠,例如:雪白雪白、火红火红、笔直笔直、冰冷冰冷。
这些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二)功能标准1、英语英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会发生不同的形态变化,分别表示主语(或宾语)、谓语、定语三种功能(职务),而英语的句子成分与词类之间又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主语、宾语与名词对应,谓语与动词对应,定语与形容词对应,状语与副词对应,等等。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因而,对英语而言,形态变化——句子成分——词类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可根据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直接判断词类:充当主语、宾语的词是名词,充当谓语的词是动词,充当定语的是形容词。
举例来说,“他生活中的一大爱好是绘画。
|他爱过她|他是个可爱的人”,在英语例三个“爱”有三种形态,分别表示主语、谓语、定语三种功能(职务),分属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类。
One of the great loves of his life was painting.He loved her.He's a very loving person。
2、汉语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汉语中只有少数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如区别词只能作定语,副词主要作状语。
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大多数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可以看出,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相互交错的。
同一类词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反过来说,同一种句法成分可以由不同类的词语充当。
如果比附英语的分类法,作主语、宾语时算名词,作谓语时算动词,作定语时算形容词,就会出现大量兼类词,导致实词无定类,分类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我打算买、我买、买的东西”,“买”分别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并没有不同的形态,如果比附英语的做法,“买”就兼属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以此类推,绝大多数汉语的词就会兼属名词、动词、形容词,就无法在词类上作出真正的区别,分类也就失去意义。
因而,汉语词类划分就应采用与英语不同的分类方式,不是把一个词所有的语法功能都拿来作分类的依据,而是找出功能上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点,把具有共同语法功能的一组词归为一类。
例如。
根据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不”修饰等特征,将名词与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进而根据能否带宾语,将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动词经常充当述语带宾语,而形容词则一般不带宾语。
三、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举例说明。
+不+很+宾语名词×动词√×或√性质形容词√√且×名词:不受“不”修饰,如:问题、雨水、人民。
动词: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如:走、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