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宫腔粘连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探讨宫腔粘连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的临床价值

探讨宫腔粘连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的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WHR201907010探讨宫腔粘连经阴道三维超声(3D TVS)诊断的临床价值郭若涵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宫腔粘连经阴道三维超声(3D TVS)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68例宫腔粘连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68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21例中央型粘连、15例周围型粘连、32例混合型粘连;三维超声的诊断结果为20例中央型粘连、14例周围型粘连、30例混合型粘连,4例漏诊。

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64/68),漏诊率为5.88%(4/68),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犘>0.05)。

结论:在诊断宫腔粘连的过程应用阴道三维超声,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粘连;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价值;准确率 宫腔粘连在众多妇科疾病中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是常见的引发继发性不孕的原因之一[1]。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在所有引起继发性不孕的因素中,宫腔粘连占比高达20%左右。

宫腔粘连具体是指患者子宫内膜因宫腔手术操作不当导致过度损伤,其内膜基底层在合并感染的作用下遭受破坏,并表现出周期性腹痛、月经量减少以及不孕等并发症。

近几年,临床宫腔操作手术量随着人工流产人数的增加而有所上升[3],间接的导致宫腔粘连发病率出现了不断上涨的态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

临床诊断宫腔粘连的途径主要有宫腔镜检查及子宫输卵管造影,但此两种方式皆属于侵入性操作,同时会伴有较大痛感。

随着超声影像学等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检查仪器的分辨率随之大为提升,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本科为进一步明确其应用于宫腔粘连的实际诊断价值,特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68例宫腔粘连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

宫腔内超声诊断轻、中度宫腔粘连的价值探讨

宫腔内超声诊断轻、中度宫腔粘连的价值探讨
宫腔 其 他 疾 病 1 0例 。② 1 0 3例 宫 腔 粘连 患者 中, 超 声提 示性 诊 断 为 宫腔 粘 连 9 1 例, 灵敏 度 为
8 8 . 3 5 % 。③4 4例轻度 宫腔 粘连 中, 超声提 示性诊 断 3 8例 , 灵敏 度 为 8 6 . 3 6 %; 3 8例 中度宫腔 粘连 中, 超声提 示性诊 断 3 2例 , 灵敏 度 为 8 4 . 2 1 %。 宫腔 镜 和超 声 提 示性 诊 断轻 、 中度 宫腔 粘 连 的 一 致 率 为 8 5 . 3 7 %。 结论 经 阴道超 声检 查可作 为轻、 中度 宫腔粘连 的辅助检 查 , 有较 高的临床应 用价值 。
【 摘
要】 目的
初步探讨 经阴道超 声在 轻、 中度 宫腔 粘连诊 断 中的价值 。方 法
对 临床 拟诊 为宫腔
粘连 的 1 1 8例患者先后进行 阴道超 声和宫腔 镜检 查 , 以宫腔 镜检 查结果为金标 准 , 对 经 阴道超 声检 查提 示性 诊 断为轻 、 中度宫腔粘连的结果进行评价 。结 果 ① l 1 8例 患者 中, 宫腔镜检 查确诊 宫腔 粘连 1 0 3例 , 正 常宫
【 关键词 】 宫腔粘连 ; 宫腔镜 ; 彩 色多普 勒超声 【 中图分 类号】 R 7 1 1 . 7 4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0 2 0 ( 2 0 1 3 ) 0 5 — 0 0 7 5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0 2 0 . 2 0 1 3 . 0 5 . 2 0
i n t r a u t e i r n e a d h e s i o n s .Me t h o d s T o t ll a y 1 1 8 p a t i e n t s wh o h a d b e e n c l i n i c ll a y d i a g n o s e d a s i n t r a u t e in r e a d h e s i o n s we r e e x a mi n e d b y t r a n s v a g i n a l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h y s t e r o s c o p y . Hy s t e ms c o p i c r e s lt u s a s a g o l d s t a n d a r d we r e u s e d t o e v lu a a t e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p r o mp t d i a g n o s i s mi l d t o mo d e r a t e i n t r a u t e in r e a d h e s i o n s b y t r a n s v a g i n l u a l t r so a u n d .

宫腔粘连判断标准

宫腔粘连判断标准

宫腔粘连判断标准
宫腔粘连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宫腔手术史(如人工流产手术、刮宫术等),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减少、闭经等)、周期性腹痛等临床症状,应考虑宫腔粘连可能。

2. 超声检查结果:宫腔粘连患者可以进行超声检查,常用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等。

超声检查操作较为简单、无创伤、可多次重复实施。

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准确率一般较高,但因不能显示宫腔整体形态,容易漏诊,尤其对于轻度宫腔粘连的检出率较低。

3. 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适用于超声检查和(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宫腔或盆腔异常者。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宫腔粘连情况,有助于了解宫腔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等,还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

此外,宫腔粘连的评定标准如下:
1. 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宫腔呈现出粘合增厚情况的同时宫腔的上部和输卵管的开口处完全闭合,整体的粘连区域高过75%。

2. 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宫腔在出现粘合状况的同时宫腔的上部和输卵管的开口处并没有完全闭合,整体发生粘连的区域高于25%,但低于75%。

3. 轻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宫腔内发生粘连的情况只是薄膜发生粘连,宫腔的上部和输卵管的开口处不存在闭合或者只有少部分的积累,并且整体发生粘连的区域低于25%。

4. 无宫腔粘连:术后患者的宫腔恢复良好,无不良症状。

总之,判断宫腔粘连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超声检查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需要注意轻度宫腔粘连的检出率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分析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分析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4T09:42:28.954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7期作者:雷慧[导读]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价值。

雷慧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3000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二维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宫腔镜检查。

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二维多普勒超声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效果。

结果 112例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粘连92例,正常宫腔20例。

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3%、95.00%、97.32%、98.90% , 和 90.48%, 分别高于二维多普勒超声的 90.22% 和 65%、85.71%、92.22%、59.09%;宫腔粘连组VI、FI、VFI低于正常宫腔组(P<0.05);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患者的VI、FI、VFI呈下降趋势(P<0.05)。

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宫腔粘连;二维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常发生于宫腔内手术或严重感染后,可导致宫腔部分甚至完全闭合。

宫腔粘连可导致月经失调、不孕不育或反复流产等症状,对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应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

以往宫腔粘连的临床诊断主要以宫腔镜检查为主,但也存在创伤大、重复检查有限等缺点,可能导致新的宫腔粘连出现。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等特点,能满足诊断的需要。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三维图像显示更加直观、全面、立体,可以克服二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弊端。

产前超声对宫腔粘连带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产前超声对宫腔粘连带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164影像与检验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宫腔粘连带主要是指宫腔手术操作或者是感染等造成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破坏,而引发子宫腔出现部分或者是全部粘连。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工流产等腹腔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造成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超声诊断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随着宫腔粘连带发病率的提升,人们对产前超声检查宫腔粘连带的诊断有了较高的认识。

该研究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针对产前超声对宫腔粘连带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宫腔粘连带120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7.4±2.3)岁,均为已婚女性,人流1次21例,2次25例,3次以上14次。

对照组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为(27.5±2.2)岁,均为已婚女性,人流1次22例,2次26例,3次以上12次。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以产前宫腔粘连带为单变量研究,则具有可比性。

1.2检查针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器(型号:西门子S2000、GE-LOGIO9) 进行检查,阴道探头频率为4~8 MHz,腹部探头频率为3~4.5 MHz。

在检查时患者要保持仰卧位,使用超声诊断仪器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常规的扫描检查(子宫外形、胎儿、附属物检查),对患者的盆腔脏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对子宫以及双侧附件进行重点的检查,对患者的宫腔内有无条状或者是带状回声进行观察,仔细的观察和记录条状和带状回声的数量、位置、形态、厚度、基底部附着点等,同时对其与胎[作者简介]陈刚(1971-),男,湖南邵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工作。

宫腔疾病之宫腔粘连定义和超声表现

宫腔疾病之宫腔粘连定义和超声表现

▪ 美国生殖协会评分标准:
1、宫腔粘连范围:<1/3为1分,1/3—2/3为2分,>2/3为4分。 2、粘连类型:薄膜样为1分,薄膜与致密之间为2分,致密 粘连为4分。 3、月经情况:正常为0分,月经微量为2分,闭经为4分。 Ⅰ级(轻度)评分:1——4分; Ⅱ级(中度)评分:5—— 8分; Ⅲ级(重度)评分:9——12分
导致复发性流产; ④ .怀孕后的高危因素:胎盘植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 2.月经周期的改变:粘连带的存在使月经血引流不畅,在宫内积 聚,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出血淋漓不尽。
▪ 经量减少:宫腔部分粘连,功能性内膜面积明显减少或子宫内膜 结缔组织化可引起经量减少。
▪ 闭经:宫颈管或宫腔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子宫内膜彻底破 坏 ,且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不引起撤退性出血。

分型

根据宫腔镜下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的位置及范围, 宫腔粘连分为四种类型:

宫腔内中央型粘连(位于子宫前后壁或者侧壁,下 图 A/E)
▪ 宫角处中央型粘连(图 B/F)
▪ 宫颈 - 峡部粘连(图 C/G)
▪ 导致除宫颈 - 峡部处以外宫腔闭塞的广泛粘连(图 D/H)
▪ 此外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基础,人们提出了诸多宫 腔粘连的分类方法。大体而言,根据粘连部位分为 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或者分为单纯宫颈粘连、 宫颈和宫体粘连、单纯宫腔粘连;根据粘连性质分 为膜性粘连、肌性粘连和结缔组织性粘连;根据粘 连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 (2)彩色多普勒表现:子宫动脉及子宫肌层的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大多 数情况下其内膜及宫腔内不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少数病例可从内膜基底 层相当于息肉蒂部的地方显示点状或 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连续到瘤体内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的经宫腔镜确诊的宫腔粘连患者5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评估诊断结果。

结果:3D-TVS诊断阳性检出率45(90.00%)高于阳性检出率2D-TVS诊断阳性检出率36(72.00%),P<0.05。

结论:运用3D-TVS诊断技术对宫腔粘连诊断,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3D-TVS;宫腔粘连;2D-TVS;粘连类型;诊断结果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各种原因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部分或整个宫腔被纤维或瘢痕组织替代,引起宫腔形态及结构的改变。

宫腔粘连作为临床中多见的一种疾病,在对此疾病诊断时常见的技术包含2D-TVS诊断技术、3D-TVS诊断技术,进而对疾病的进展程度和类型实施判断和分析[1-2]。

其中的2D-TVS诊断技术与3D-TVS诊断技术对疾病诊断中,可综合性评估宫腔粘连的实际情况,后者可对粘连组织实施三维重建,可将器官的立体结果显示出,进而对病变的状况实施合理化的评估和分析,运用较高,此研究将分析3D-TVS诊断的价值和意义,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5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

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34±3.19)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固定使用GE 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三维容积功能的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2.20~10.00 MHz。

运用2D-TVS诊断技术对患者的宫腔进行全面和细致的探查,检查之前需叮嘱其将大小便排空。

检查中,需引导其处于膀胱结石体位,先常规运用二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观察子宫肌层、内膜及双侧附件情况,对其宫腔的形态、位置、大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呈现出现“三线征”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重点观察宫腔有无病变,记录宫腔病变情况。

宫腔粘连的超声表现以及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

宫腔粘连的超声表现以及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

宫腔粘连的超声表现以及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宫腔粘连的超声表现以及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5例临床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分析。

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检查诊断结果。

结果:45例宫腔镜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得知,经阴道二维超声效果明显较好,优势较大,与临床诊断对比无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阴道二维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有无创、高效、简便的优势,可以作为宫腔粘连诊断的首选方式,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宫腔粘连;诊断宫腔粘连在自然流产、人工流产、产后出血刮宫术后较为常见[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为了增加诊断的准确率[2],给予有效的诊断方式极为重要,本次主要是针对我院45例临床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实施有效诊断方式,具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在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确诊,本次研究对象均诊断为宫腔粘连疾病,临床诊断率为100%。

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妇女,45例研究组患者中,年龄最大为42岁,最小为23岁,平均年龄(32.57±2.19)岁;不孕患者13例、月经过少14例、闭经12例、其它6例。

本次研究符合伦理学依据,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完整。

1.2检测方法仪器:采用PHILIPS 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控制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5~6MHz,经阴道二维超声探头频率为5.5~8MHz,扫查角度控制在120o。

超声检查方法:给予患者仰卧位,对其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扫查,对其盆腔脏器情况进行了解,并经阴道二维超声扫查,并对患者内部回声、轮廓、子宫外形等进行观察,检查子宫腔多切面,对子宫内膜厚度与回声、有无宫腔积液等进行检查。

宫腔粘连超声诊断标准:①子宫纵膈、宫腔黏连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等子宫腔内其他病变诊断为复杂性宫腔粘连;②宫腔积液,宫腔内显示串珠样液性无回声区;③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局部周围肌层与毛糙分界不清,合并宫腔内不规则的低回声带;④经阴道二维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厚薄不均,局部子宫内膜回声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需要与以下宫腔内疾病声像图鉴别:

子宫内膜息肉:其病理表现为突出于宫腔内的增生性内膜组织。声像图表现 宫腔内不均质低回声或稍强回声团,周边回声略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 则形,近息肉根部有增粗的血管,可探及短管状血流信号。因病变局限于内 膜层,故结节基底部子宫内膜回声是连续的,无中断现象,另内膜息肉有占 位效应。

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强回声团或低回声团,有完整的 包膜,并且在蒂部常可检出较丰富的血流信号,有的有宫腔轻度分离。 子宫内膜癌:表现为内膜不规则增厚,内膜回声强弱不均,内膜侵及肌层, 内膜便延伸至肌层,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宫体肌层与宫腔难以识别,其病 灶中心血流异常丰富。
疤痕妊娠声像图

1)宫腔操作:不规范的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操作反复吸刮宫颈管及宫内膜或 刮宫时动作粗暴,均可造成子宫颈管内膜、宫体内膜及肌层的过度损伤而导 致IUA;另外,有不少文献报道,如子宫肌瘤剔除术、诊断性刮宫术、剖宫产 术及子宫填塞等也可导致IUA,但较为少见。

2)宫内感染:宫内膜亚急性或急性感染。子宫内 膜、宫颈管感染,尤其是反复人工流产,子宫内 膜损伤及感染机会增多,造成宫腔粘连的可能性 增大;药物流产后,绒毛组织虽排出,但蜕膜组 织长时间残留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引起长时间 流血,继发宫内感染,导致宫腔粘连。
浅谈宫腔粘连的超声诊断宫来自粘连 定义 是指各种宫腔创伤、感染等物理、化学原因刺激子宫内膜后,造成子宫内膜 基底层破坏,导致子宫肌层相互粘着,形成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甚至闭锁。 粘连包括子宫体腔、子宫峡部、子宫颈管,由于宫腔粘连,引起月经量少, 不孕,部分患者继发痛经,闭经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称为子宫粘连综合 征(简称IUA)。

3)女性生殖器结核:是引起IUA显著高发的因素。 该病所导致的IUA往往是严重粘连,整个内膜被破 坏,宫腔闭锁,临床表现为闭经,预后较差。 4)遗传因素:有文献报道与遗传因素有关。

总之,宫腔粘连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由于流 产或产后刮宫术造成。
发病机制
目前IUA形成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 1,学报(医学版)2011年9月,第51卷第9期提出 神经反射学说,认为宫颈内口是一特殊的神经分布 区域,有大量的神经节及高度分化的感觉小体,刮 宫时内口反射性痉挛,使得无完整上皮的裸露部分 易于粘连的倾向,若这种痉挛持续存就可能发生粘 连。 2,有国外学者认为IUA发生与子宫内膜修复障碍有 关。子宫内膜出现创伤后,内膜及相应小血管再生 能力下降,同时纤维组织增生,若内膜中成纤维细 胞溶解酶活性降低,胶原蛋白过度增生,内膜受抑 制,粘连形成。
宫腔粘连的3D-US图像主要特点
三维是在二维的基础上增加了最能体现宫腔形
态子宫冠状切面的显示。 1)子宫内膜线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内膜厚 薄不均,最厚处小于0.5cm。 2)内膜回声显示不清,边缘粗糙,内可见部 分扭曲的线样强回声,宫内膜周边或内部可见 多处不规则 低回声区或低回声带(前后壁肌 层粘连),使子宫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内膜 与肌层回声分界不清。 3)宫腔形态:可不规则或减小。


3,子宫内膜受损后,供应子宫内膜的动脉血管修复缺损,导致雌激素应激能 力下降,这种低激素状态也可能是促成子宫内粘连形成的原因之一。
4,个体差异,体质因素对发病亦有着重要影响。

宫腔粘连的2D-US声像图特征

宫腔粘连在二维声像图中,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内膜局部回声连续性中断, 宫腔积液或无明显异常改变。

4)宫腔及宫颈管分离积液,该类患者为子宫峡部和宫颈外口处内膜分别粘连 而使经血外流受阻,导致宫腔有不同程度积液。
根据宫腔镜证实,宫腔分离越明显,则提示粘连程度越轻。而子宫内膜厚度 越薄,提示粘连程度越重。

宫腔粘连声像图
宫腔粘连声像图
宫腔粘连超声分度标准
参照文献将子宫内粘连的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分 轻、中、重三度。 轻度:子宫内膜线部分不连续,内膜厚度>5mm, 不连续区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范围小于宫腔长 径1/4,宫腔可见分离。 中度:子宫内膜线部分不连续,内膜厚度2~5mm, 不连续区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或低回声带,累及 1/4~3/4宫腔,宫腔可见散在分离。 重度:子宫内膜线不连续,内膜厚度<2mm,于 周围肌层分界不清,范围大于宫腔长径3/4。

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宫腔治疗人数的增多又常有不规范的手术操作,致 使IUA的发病率呈较明显的增高趋势。宫腔粘连在妇科疾病中已非少见,且常 引起不孕、流产、早产、产后大出血等等,因此宫腔粘连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病因

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因素均可导致IUA。常见的病因如下:
疤痕妊娠声像图
疤痕妊娠声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