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最全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最全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最全整理)本文介绍了工具和机械的使用原理,包括简单机械、杠杆和轮轴等。

在使用工具时,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反之则费力。

杠杆尺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常见的杠杆有压水井的压杆、翘翘板、老虎钳、剪刀、撬棍、羊角锤、开瓶器、镊子、核桃夹、筷子、裁纸刀、订书机和园林剪等。

轮轴是一种机械,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有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和辘轳等。

1.定滑轮是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是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滑轮组可以提高省力效果,滑轮组的组数越多,省力效果越明显。

4.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

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效果越好。

在生活中,斜面的应用很广泛,如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刀刃、螺丝钉的螺纹和高架桥的引桥等。

5.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6.实验表明,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效果越好。

7.自行车上有许多简单机械,如链条、齿轮、刹车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骑车更加轻松和方便。

改写后:1.定滑轮是一种不移动的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

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是一种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它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可以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滑轮组可以提高省力效果,而滑轮组的组数越多,省力效果越明显。

4.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

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效果越好。

在生活中,斜面的应用很广泛,如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刀刃、螺丝钉的螺纹和高架桥的引桥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实验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实验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实验
【原创版】
目录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
正文
1.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之间的关系。

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磁场的装置,其磁力大小受到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等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之间的关系。

2.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电磁铁、干电池、铁钉、测力计和导线。

3.实验步骤
(1)将电磁铁与足够数量的干电池连接,记录下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

(2)将电磁铁与较少数量的干电池连接,记录下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

(3)比较不同电池数量下电磁铁吸引铁钉的数量,分析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之间的关系。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磁铁与较多数量的干电池连接时,其吸引铁钉的数量较多;而当电磁铁与较少数量的干电池连接时,其吸引铁钉的数量较少。

由此可知,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5.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电池节数越少,电磁铁的磁力越小。

需要注意的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不仅与电池节数有关,还与其他因素如线圈匝数、铁芯等有关。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
检验的因素
(改变的条件)
电池的数量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节电池
2节电池
3节电池
保持不变的条件
线圈的圈数、铁芯大小、导线材料、长短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电池的数量
吸大头针数量(个)
磁力大小排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1节
3
54Leabharlann 432节6
8
7
7
2
3节
10
9
11
10
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1)
时间
12月21日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器材:
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猜测: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
实验过程: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池数量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当铁芯、线圈和导线不变时,电池数量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陈倩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XXX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研究杠杆的秘密杠杆尺、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左边(阻力点)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右边(用力点)情况钩码数个)用力情况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XXX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研究轮轴感化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将一定数目的钩码挂在轴上,算作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算作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感化的实验记实表实验过程:轴中计码的个数轮中计码的个数我们的发现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XXX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称号实验东西:猜测:轮的大小对轮轴感化的影响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轮轴越大越省力。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感化的影响实验记实表实验过程:轴中计码的个数更大轮中计码的个数我们的发现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XXX科学实验敷陈单年级班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定滑轮作用实验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定滑轮不能省力。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均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

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感化实验记实表实验过程:左侧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XXX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实验东西:猜测:动滑轮感化实验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动滑轮能够省力。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4、在上面的装置之不理中换上一个更大的轮,调整钩码个数让它达到平衡。(记录所用钩码个数)
5、观察分析轮大小与钩码个数关系和规律性。
实验结论:
轮越大,轴越小,轮轴就越省力。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药品:
线、钩码、滑轮、铁架台、记录本



法和步骤
1、把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像旗杆上那样。
实验名称: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药品:
纸、小垫圈、木块、记录本



法和步骤
1、用手把一张纸卷成圆形后松开制成拱,把纸拱放到桌面上,在拱上面加小垫圈直到变形,记录垫圈个数。
2、把两块木块平行放好,在中间的空隙里搭上纸拱,在拱上面加小垫圈直到变形,记录垫圈个数。
3、比较同样的纸制成的拱,不同的安装方法,它的承重能力情况。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轮轴有什么作用
实验器材、药品:
轮轴装置、铁架台、钩码、线、记录本



法和步骤
1、把一个轮轴装置固定到铁架台上,让它能转动。
2、把线固定在轮和轴上,并绕上几周让它们方向相反。
3、分别在轮和轴的线头上挂钩码,
4、不断调整钩码个数让它达到平衡。
5、观察钩码个数关系,记录分析。
2、把电磁铁接通电源,让铁钉头靠近大头针。
3、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
缠绕着有绝缘皮导线的大铁钉接通电源后具有磁性。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3
实验名称: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第二单元一.抵抗弯曲实验内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准备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帖而成)。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若干实验过程:表1控制的变量:长度、厚度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在中间桥墩的架空距离不变,宽度变化过程:1.用一倍宽的纸放置桥墩,逐渐加垫圈,直到倒塌,记录数据。

2.用2倍宽的纸条,逐渐加垫圈,直到倒塌,记录数据。

3.用4倍宽的纸条,逐渐加垫圈,直到倒塌,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增加纸梁的宽度能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表2控制的变量:长度、宽度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在中间桥墩的架空距离不变,厚度变化过程:1.用一倍厚的纸条放置桥墩,逐渐加垫圈,直到倒塌,记录数据。

2.用2倍厚的纸条,逐渐加垫圈,直到倒塌,记录数据。

3.用4倍厚的纸条,逐渐加垫圈,直到倒塌,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增加纸梁的厚度能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实验内容: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准备材料: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胶水、铁垫圈实验过程:测度记录:控制变量:变量:变化纸的形状‘u、口、o、’等,不变量:纸的较高高度、纸架空距离、放垫圈的位置过程:放置不同形状的纸,在中间位置加垫圈,直至倒塌,记录数据实验结论:改变形状主要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大大增加了抗弯曲能力三.拱形的力量实验内容;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材料:厚度适当的纸、铁垫圈若干实验过程:1.先把纸卷卷再松开,做成拱形,用垫圈测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2.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塌下来,测量这样的拱能承受几个垫圈的重量3.用较多的书抵住纸拱,再测量能承受多少垫圈实验结论:拱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拱形受压向下和向两边挤,抵住拱足就抵消了他向两边挤的力搭西瓜拱实验材料:西瓜实验过程:1。

选半圆形西瓜皮,切下一个弧形条,宽度在3-4厘米2.把这西瓜皮切成5块,切口方向要指向圆心3.搭好用物体把拱脚处抵住,放重物四.找拱形实验内容:观察乒乓球认识圆顶形承受力特点实验材料;完整的和半剖开的乒乓球,纸若干实验过程:1.观察剖开成两半的乒乓球,看一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皮的软硬,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感觉一下2.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放书,看能放几本3.动手做半圆,用纸条弯成拱形,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评成一个半圆实验结论: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由您的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实验内容:观察塑料瓶形状实验材料:塑料瓶若干实验过程:1.观察塑料瓶的外部形状2.用手捏塑料瓶的各个部位,并记录在书本的表格中五.做框架实验内容: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实验材料:竹签若干,橡皮筋实验过程:1.用竹签和橡皮筋组合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2.把做好的框架在桌上推动、拉动,仔细观察形状实验结论:三角形比四边形的要坚固实验内容:做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实验材料:竹签若干,橡皮筋若干实验过程:1.用竹签和橡皮筋做正方体框架2.做好的框架在桌子上推动,并观察3.用较少的竹签固定正方体,使其坚固4.测试坚固正方体的牢固实验结论: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六.建高塔实验内容: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实验材料:大小不一的塑料瓶若干、沙、吸管、胶带、水实验步骤:1.根据的自己的猜想,将实验材料组合在一起2.用扇风的方法测试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实验结论:框架铁塔上小下大、上重下轻、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八.用纸造一座“桥”实验内容:用纸造一座“桥”实验材料:报纸35张、胶带、剪刀、尺子、胶水实验过程:1.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2.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形桥,并画出图形3.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动手造桥4. 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5.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尽量使桥变的更加牢固实验结论:桥的形状不一样,他能承受的重物也会随之改变第三单元一.电和磁实验内容:通过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2根导线、指南针实验过程:一.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2.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是指针保持正常3.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4.接通电流,看看指针有何变化?断开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反复做几次,看看结果如何。

电磁铁实验报告(小学科学)

电磁铁实验报告(小学科学)

电磁铁实验报告(小学科学)
(六年级科学下册《2确定我们研究的主题》)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力大小和线圈数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池,开关,铁钉,电磁铁,电源线
三、实验步骤(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一个电池,线圈未通电现象。

2、一个电池,线圈通电现象。

电磁铁产生吸引力。

3、一个电池,线圈通电现象。

电磁铁产生吸引力。

注意电磁铁吸力大小!
4、保持线圈数量不变,电力增加为两个电池,线圈通电现象。

电磁铁产生吸引力。

注意电磁铁吸力大小!很明显,电磁铁吸引力比一个电池要大。

5、增加电磁铁线圈数量,可以看出,在同电力(都是一个电池)的情况下,电磁铁的磁力变大了。

四、实验方法
1、演示实验
2、分组实验
五、实验总结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力大小和线圈数量有关,电力越大(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线圈数量越多磁力越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和步骤
观察到的
现象记录
结论和解释
实验一:把轮轴实验装置装在支架上,找一个重物,用测力计提起,用多少力,再将重物挂在轴上,通过测力计拉轮,带动轴转动,将重物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实验二:将上述实验中的轮改为大轮又将如何呢?
实验一用测力计测得重物的力是
牛顿,运用轮轴只用
牛顿的力就将重物提起来来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3:运用滑轮组50克的钩码,只用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1说明定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2说明动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3说明滑轮组既能又能。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及轮轴的作用
实验仪器药品
简单的机械实验盒的大、小轮轴、平板测力计、细线、钩码、铁架台
实验3: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在右面立一个纸屏,在纸屏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在纸屏上。用槌敲击鼓的左面,倾斜角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1: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2: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3:我看到小球随鼓声,这说明

实验说明:声音能在、
、、
中传播。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电磁铁也有、
之分。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与电磁铁磁极变化有关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六年级科学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实验报告
年级
六、
时间
2011.10.28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器材:
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猜测: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有关
制作过程:
一、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
1、制作电池数分别为1节、2节、3节的电源三个。
2、分别用不同的电源接通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大;电池数量越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
(改变的条件)
电池数量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
1.电池数量为1节的电源
2.电池数量为2节的电源
3.电池数量为
3节的电源
实验要保持
哪些条件不变
导线的材料、长短,铁芯、线圈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
电池的数量
吸大头针数量(个)
磁力大小
排序
第1次
第2次
第次
平均数
1节
3
5
4
4
3
2节
6
8
7
7
2
3节
10
9
11
10
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当铁芯、线圈和导线不变时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