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生攻克电学计算题的策略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大鄣山中学 汪灶兰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是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这类题目由于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往往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学好电学计算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也为以后高中电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学生做好电学计算,是我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总结,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记牢公式是基础没有公式计算题就无法入手,所谓“车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我会在上课时和同学们一同做系统的整理。
同时注意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推导,我始终认为如果直接把公式给学生,学生是永远记不住的。
只有让学生自己推导,才记得深,记得牢。
其实电学公式虽然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W = UIt 、P = W t、Q = I 2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二、明确连接方式是核心。
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电流流向法”。
这里说来简单,但是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电路图时,学生是很难判断的,所以面对复杂的电路图时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简化(画等效电路图):1.利用“去表法”简化电路图。
即: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
2.利用“电流流向法”让电流到达节点处。
此时注意判断电流是否会分路。
具体方法可以用拟人的方法以方便学生理解。
即:电流只会选择一条没有阻碍(没有电阻)的道路通过。
如果两条路都有阻碍(有电阻)就同时通过;如果一条路有阻碍(有电阻),另一条路没有阻碍(没电阻),那么电流会毫无疑问的选择没有阻碍(没电阻)的路通过。
3.添加电表。
此时电流表的添加一般很简单,但电压表的添加许多同学无法正确添对,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加以引导。
三、注意变化是关键。
复杂电学计算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多个开关,通过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引起电路的变化。
突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

突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综观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以及新疆这几年的中考,电学计算题有一定的规律。
本文就部分典型试题加以概括、总结,希望同学们能抓住关键,掌握方法,突破难关。
探究难点形成的原因从教材内容上分析有以下几点:1.公式多,基本公式有:I=U/R、Q=I2Rt、W=UIt、P=UI,由这基本公式变形的公式就更多了。
如求电功率就有四个公式,P=UI、P=W/t、P=I2R、P=U2/R,在实际计算时,学生感到头疼。
2、看不懂电路图,不能将题意用图像语言和数学语言正确表达。
3、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特别的乱,数据乱代入的问题。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只须“三板斧”,初中物理最大的难点之一──电学计算难关就迎刃而解了.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不信你也来试试看?第一扳斧系统掌握基本公式和简化基本公式。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很能说明粮草问题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同样,在电学中计算题类型繁杂,公式多,有必要在解题之前理清公式。
所有的电学公式其实可以简化成下面三个:把所有的公式当成一个整体,这样公式少了,方便选择和记忆。
至于选择哪个公式或公式的变形,则可根据已知条件来选择或变形,记住“敌不动我不动”。
第二扳斧善于简化复杂电路,构造基本电路模型初中阶段根据大纲要求,只要掌握以下三种电路就行:简单电路、两个电阻的串联、两个电阻的并联。
对于电路较为复杂(多元件电路)的计算题,应对电路按照电流的走向进行简化和改画,且必然能简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三种基本电路。
无论动态电路的开关通断或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最终也都能简化成三种基本电路。
第三扳斧对于串并联电路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整理解题思路和书写解题步骤。
对于简单电路只要知道两个已知就可以采用或变形公式,而对于两个电阻的串并联电路则较为复杂共有12个物理量。
在12个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余的9个物理量。
12个量较多,很多学生理不清,此时可以借用以下表格来理清解题思路。
电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电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纲要】因为电学计算题能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题时最怕的就是计算题,学生假如掌握认识题的一般步骤,计算题就不是那么难解了。
【要点词】计算题;电路;功率
初中电学的计算题属于综合题,几乎包含了电学
中全部的知识,它是物理学习的一大难点,也是一个
要点,因为电学计算题能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
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考试时最怕的就是计算题,但学
生假如掌握了以下知识,计算题就不是那么难了。
下
边联合我多年的教课经验详细说说电学计算题的解答
的一般步骤:
1先简化电路后剖析
关于电学计算题,第一应付电路进行简化和改画,常用步骤是:
(1)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可看作断路,先删去电压表。
(2)电流表的电阻特别小可看作导线;可删去电流表。
(3)若有短路部分也删去。
(4)依据开封闭合状况剖析电路串并联状况。
2擅长挖掘隐含条件
初中电学计算题中常有的隐含条件有以下 7 种情况:
①串连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并联电路中各
支路两头电压相等;③串连分压,并联分流;④
给定电源的电压恒定不变(在初中一般不考虑
电源内阻);
⑤铭牌标明或电表量程的限制;
⑥用电知识(如一节干电池电压,家庭照明
电灯额定电压为220V 等等);
⑦要点词句(如用电器“额定电压”、“正常工作”等) .。
中考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推荐

中考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推荐在总复习中应当把这局部做为重点 ,在考试答题时也应把这局部做为重点。
每年我们在阅卷中发现相当一局部考生“容易的题丢分多〞,“会做的题做错了〞 ,这实在是可惜。
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中考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 ,以方便大家参考。
一、公式运用不熟练 ,解题找不到突破口电学计算的特点是公式多 ,一旦公式记不熟练或者记混就会导致这个题出现问题。
解题方法:学生在见到一个题时首先要在脑海里清晰的呈现U、I、R这三者在串、并联电路中各自的特点.即:(1)在串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R=R1+R2+R3(2)在并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1/R=1/R1+1/R2+1/R要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根本计算公式和导出公式,并且要知道导出公式的使用范围,即导出公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中(在纯电阻电路中Q=W)。
二、在遇到电学方面的计算题时不知道如何解答解题方法1、找电源及电源的正极。
2、看电流的流向2019中考物理电学的解题方法2019中考物理电学的解题方法。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电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要视为导线 ,电压表视为断路(开路);(2)要注意各个电键当前是处于那种状态;(3)如果电流有分支 ,要注意电流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分支 ,又是在什么地方会聚。
3、判断电路的联接方式。
一般分为串联和并联 ,但有些电路是串并、联的混联电路假设不是串联的 ,一定要理清是哪几个用电器并联 ,如果还是混联的 ,还要分清是以串联为主体的混联电路 ,还是以并联为主体的混联电路。
4、假设电路中连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判断它们分别是测什么地方的电压和电流强度5、找出量和未知量 ,利用电学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相关表达式;焦耳定律。
然后利用这些关系和条件相结合的的方法求解2019中考物理电学的解题方法中考。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学生在遇到一些动态电路时通常读不懂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我们中考中 ,很多电学题给了我们一个包含滑动变阻器电路图 ,然后告诉我们一些条件 ,然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 ,构造一个电路动态问题 ,从而判断一些电表示数大小变化或者求一些电路元件的可调节范围 ,对于这类题 ,很多学生一见到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而在电学中,有一些重难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电阻与电路
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和电势差的变化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学中的重要元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电路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充电、放电过程以及电路中它们的串联、并联关系等。
4. 电路中的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路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题都非常重要。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和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难点,需要掌握磁场的形成和磁场的
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确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方向和大小。
总之,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点,掌握以上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中考物理考试。
初三物理电学较难题解题技巧总结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
然后再求去其他量。
B组练习:已知并联,R=2Ω,I1=2A,P2=48W,求其他六个量。
分析:设电路中的电压为U,
专题复习: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象问题
分析:这类题型,首先要想到的是要从图中找条件(取点法)
例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小明共做了五次实验,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五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画出的电阻箱的电流Ⅰ与其阻值R′的关系图线.则这五次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是__2_V,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__10:1_______.
例2:家庭电路中用两个标有“220V,1000W”的电热器串联起来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时(不考虑电阻随温度变化),每个的实际功率多大?实际总功率多大?如果是并联起来,总功率又是多大?
分析:由 可知:当R不变时, ,两个相同的灯泡接同一电源上,电压减半,功率变为以前的 。所以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为250W,总功率为500W。如果是并联,每个灯泡都正常工作,总功率是2000W。
例7、三个条件练习:分析:这类题一般先用规律计算,再用公式算,一般算相等(串联中的电电流,并联中的电压)的,再算不相等的.
A组练习:已知串联,R1=10Ω,I1=0.2A,U=6V,求其他九个量。
B组练习:已知串联,R1=10Ω,P1=9W,U2=12V,求其他九个量。
C组练习:已知并联,R1=10Ω,U=6V,P=15W,求其他九个量。
答案为3W
例7: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定值电阻R1与R0串联时,此时电流中的电流I=0.3A,R1消耗的功率为P1,当R2与R0串联时,R0消耗的功率为0.8W,R2消耗的功率为P2,且R1:R2=1:2,P1:P2=9:8,则电源电压是多少?R0、R1、R2的阻值分别是多少?R0先后消耗的功率之比是多少?
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关于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汇总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在很多学生眼中电学部分的学习最为头痛。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容量大、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讲是个难学的部分。
下面就初中物理电学浅谈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要紧扣教材教材(课本)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学习电学的依据。
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结论,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深刻领会它们的含义及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切记,不要离开课本滥用“参考资料”,这样会事倍功半,影响学习效果。
二、要打好基础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指基本功概念和规律。
电学知识也不例外。
而所学的知识有些是重点知识,有些是一般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同学力求做到“四会”:会表述:能正确地叙述并熟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电学中重点有6个概念和4个规律,即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磁感线,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对于以上重点概念,应知道为什么引入它们,它们反映什么物理现象或事实,如何定义,单位是什么(对物理量),它们与相近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什么重要应用等;对于规律,应着重理解它们反映的是哪些物理量间的什么样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除以上重点知识以外,还有一些知识属于一般知识。
电学中的一般知识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摩擦起电、电量、导体和绝缘体、电流、电源、电路、电流的效应、磁性和磁体、磁化、磁极、磁场、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等。
对于这些知识,要能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它们解释有关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学习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切勿平均使用力量。
初三物理电学最难知识点之一,5种方法选择公式,突破电功难点!

初三物理电学最难知识点之一,5种方法选择公式,突破电功难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三物理电学是一个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科目,而电功是其中一个难点知识点之一。
学生在学习电功时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很容易陷入迷茫中。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5种方法选择公式,帮助学生突破电功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电功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电功公式通常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例如电功=电压*电流。
学生在学习电功时,可以通过这些基本公式来计算不同场景下的电功大小,从而加深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电功公式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做练习题时,学生可以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如求解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等,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电功的相关知识。
实验是学习电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自己操控电路,调节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观察电功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第四,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提高对电功的理解。
在学习电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经验,从而获得不同的思路和观点。
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功的概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扩展对电功的理解。
在学习电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了解电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电功的概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对电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学习电功是初三物理电学中的难点知识点之一,但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突破电功难点。
希望以上5种方法选择公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功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学习之路增添一份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
综观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以及新疆这几年的中考,电学计算题有一定的规律。
本文就部分
典型试题加以概括、总结,希望同学们能抓住关键,掌握方法,突破难关。
探究难点形成的原因从教材内容上分析有以下几点:1.公式多,基本公式有:I=U/R、
Q=I2Rt、W=UIt、P=UI,由这基本公式变形的公式就更多了。
如求电功率就有四个公
式,P=UI、P=W/t、P=I2R、P=U2/R,在实际计算时,学生感到头疼。
2、看不懂电路图,不能将题意用图像语言和数学语言正确表达。
3、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特别的乱,数据乱代入的问题。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只须“三板斧”,初中物理最大的难点之一──电学计算难关就迎刃而解了.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不信你也来试试看?
第一扳斧系统掌握基本公式和简化基本公式。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很能说明粮草问题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同样,在电学中计算题类型繁杂,公式多,有必要在解题之前理清公式。
所有的电学公式其实可以简化成下面三个:
把所有的公式当成一个整体,这样公式少了,方便选择和记忆。
至于选择哪个公式或公式的变形,则可根据已知条件来选择或变形,记住“敌不动我不动”。
第二扳斧善于简化复杂电路,构造基本电路模型
初中阶段根据大纲要求,只要掌握以下三种电路就行:简单电路、两个电阻的串联、两个电阻的并联。
对于电路较为复杂(多元件电路)的计算题,应对电路按照电流的走向进行简化和改画,且必然能简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三种基本电路。
无论动态电路的开关通断或变阻器滑片的移动,
最终也都能简化成三种基本电路。
第三扳斧对于串并联电路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整理解题思路和书写解题步骤。
对于简单电路只要知道两个已知就可以采用或变形公式,而对于两个电阻的串并联电路则较为复杂共有12个物理量。
在12个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剩余的9个物理量。
12个量较多,很多学生理不清,此时可以借用以下表格来理清解题思路。
解:解法一: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解法二: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例题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
当S闭合、S1断开,P在b端时,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S、S1均闭合,P在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求:
(1)灯L的电阻RL和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解题分析:当S闭合、S1断开,P在b端时以及当S、S1均闭合,P在a端时,电路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求解此类电路综合题时,掌握解题方法尤为重要。
解题过程:(1)当S闭合、S1断开,P在b端时,等效电路如图1
解:解法一: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图1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解法二: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在解电学计算综合题时,首先应系统掌握基本公式和简化基本公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也是重要的基本功.再次通过画简化电路图构造基本电路模型来准确判断电路在各种变换情况下的连接方式,最后,对于串并联电路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整理解题思路和书写解题步骤。
当你掌握了上述三板斧,解决电学计算题将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