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中患者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药物临床·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关清 金菡 李华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麻醉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 要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9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 组(n =45,行静吸复合麻醉)和B 组(n =45,行全凭静脉麻醉)。
比较两组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 )、脑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B 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 )]、免疫指标[白介素(IL )-2、IL-13、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A 组切皮后30 min (T 2)时HR 、MAP 水平低于B 组,术后24 h 时S100B 蛋白、MBP 、NSE 、IL-13、IL-4水平低于B 组,IL-2、IFN-γ水平高于B 组(P <0.05)。
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可更有效地维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后免疫功能抑制与脑损伤。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R68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17-0027-03引用本文 关清, 金菡, 李华平.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上海医药, 2023, 44(17): 27-29; 65.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GUAN Qing, JIN Han, LI Huapi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Pingdingshan Medical District, the 989th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Methods: Ninety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group B (treated with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45 cases each.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brain function indexes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S100B protein, and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and immune indexes [interleukin (IL)-2, IL-13, IL-4, and interferon-γ (IFN-γ)]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HR and MAP at 30 min (T 2) after skin incision were low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The levels of S100B protein, MBP, NSE, IL-13, and IL-4 were lower but the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were high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24 hour after surgery (P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can more effectively maintain perioperative hemodynamic stability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immune function suppression and brain damage in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KEY WORDS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 intravenou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作者简介:关清,住院医师。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静吸复合麻醉以及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35例,观察组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压以及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存在差异, P<0.05。
结论:在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使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以及生命质量,因此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老年骨科手术Static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orthopedic surgery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and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 Seventy elderl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ped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time. Eachgroup had 35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static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Group of patients hemodynamic parameters.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blood pressure andheart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values, P<0.05. Concl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aedic surgery, the use of sevoflurane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can improv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so it has extensive use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 inhalation combined anesthesia;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rthopedic surgery前言: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遭遇外伤如跌倒、碰撞等易发生股骨粗隆骨折或股骨颈骨折。
对比分析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情况

对比分析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情况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患者是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患者在手术中所占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手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麻醉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至关重要。
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是常见的两种麻醉方式,它们各自具有优势和不足,对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也各不相同。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指导,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
通过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麻醉操作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选择依据。
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麻醉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老年麻醉的决策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有望为老年患者手术时的麻醉方式选择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指导,从而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比较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异丙酚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
本研究将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招募符合研究对象条件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过程中将严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分别接受相应麻醉方式。
在手术结束后,将对患者进行术后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认知功能问卷调查、神经心理学测试等多种评定方法。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比较

【 要】目的 : 摘 探讨 全凭 静脉 麻 醉与 静 吸复合 麻 醉 的临床 麻醉 效果 , 而为 寻找 更安 全 的麻 醉方法 提 供依 据 。 法 : 从 方 选 取 21 0 0年 1 1 ~ 2月采 用 全凭 静 脉麻 醉 进行 择 期 手术 患者 9 8例 作 为观 察 组 , 取 同期 静 吸 复合 麻 醉 择期 手 术 9 选 8例 患者 作 为对 照组 , 比较 两组 血 流动 力学 变 化 、 毕 呼之 睁 眼 时 间 、 醉 清醒 后 患 者对 术 中疼 痛 的 回忆 、 后 2 术 麻 术 4 h不
Ⅱ级 , 均无 严重心 、 、 、 脑 肺 肝脏等并发 症。 选取 同期静 吸复合 麻 醉择 期 手术 患 者 9 8例作 为 对照 组 , 中 , 5 其 男 7例 , 4 女 0例 ; 平 均年 龄 5 .5岁 ; 功 能 I Ⅱ级 。 52 心 均无 严重 心 、 、 、 脑 肺 肝
・
麻醉与镇痛 ・
21 1 第 卷 3 0年1 8第1 1 月 期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 吸复合麻 醉效果 比较
关 勇 . 玉丽 洪
1 . 江省大庆 油 田总医 院集 团龙南 医院麻醉 科 , 黑龙 黑龙 江大庆
1 3 5 ;. 6 4 3 2黑龙江省 大庆油 田总医院麻醉科 , 黑龙江大庆
135 64 3
脏 等并 发症 。 组患 者性 别 、 龄 、 两 年 心肺 功 能 、 况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具 有 可 差 PO 5, 0
比性 。
12麻 醉 方 法 .
1. . 1麻醉诱 导 所 有 患者 均于术 前 3 i 注鲁 米那 01g 2 0m n肌 . ,
团龙 南 医 院 使用 全 凭 静 脉麻 醉 的患 者 与 静 吸 复合 麻 醉 患 者
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病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为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将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病人(ASA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异氟烷组(I组),每组各20例。
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分别在入室后(T0)、插管后5 min(T1)、开皮时(T2)、术终(T3)、拔管后(T4)采取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取上清液测定NO、NOS。
结果(1)两组在插管后5 min、开皮、拔管时BP、HR均升高,I组升高较P组明显(P<0.05)。
(2)P组T1、T2、T3、T4点血清中NO值与T0点比较明显增加,P组与I组比较T1、T2、T3、T4点NO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其中P组在T1、T2、T3血清中NO与I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P组在T2、T3血清中NOS较I组升高明显(P<0.01)。
(4)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P 组短于I组(P<0.05),术后嗜睡、烦躁发生率I组高于P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采取丙泊酚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更加安全、适合。
【关键词】老年病人;全凭静脉靶控输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随着增龄,老年病人身体各器官发生实质性改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常合并其他多种疾病,术后病死率为年轻人的4倍,急症手术可增至10倍〔1〕。
本文通过比较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病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为老年人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5~79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体重42~80 kg;胃癌20例,结肠癌15例,直肠癌5例。
不同麻醉方式麻醉后记忆功能的调查分析

记 忆量表 各评测 项 目 数值 均有 不同程度降低 , 差异 不具有统计 学意 义(> . ) 但 尸 0 5, 0 术后 2 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 药物 个 全麻
对患者短期记 忆功能的影响较 为显著。 关键 词 : 全凭静 脉麻 醉 静 吸复合麻 醉 记忆功能 中图分类号 : 6 4 R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1)6 0 8 — 2 17 — 3 12 1 0 — 0 8 0
1临 床 与 方 法
方法痊 愈后 出院 。除死亡病例 外 ,患者 的住 院时间为 1— O 0 4
天, 平均住 院时间 1 7天。 Biblioteka 3讨 论 11 . 一般资料
本组 6 中 , 4 2例 男 2例 , 2 女 0例 , 龄 1 ~ 3岁 , 均年 年 85 平
外伤性肝破裂患 者的伤情往往 比较 复杂 ,合并多处其他
体病情有针对性地 采用手术治疗方式 , 以提 高手 术治愈率 。
关键词 : 手术治疗 外伤性 肝破 裂 中图分类号 : 6 73 R 5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6 0 8 — 1 1 7 — 3 1 2 1 0 — 0 9 0 1
在腹部各主要脏器 的损伤疾 病中 ,外伤性肝 破裂是一种 2结 果 比较常见 的类 型 , 占 1 ~ 0 而严 重 的肝 破裂患者 死亡率 约 5 2 %,
值 ( S )开放静脉通路 。 CI, 两组诱 导时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01 相关 蛋 白质的表达 , . 最终导致 患者 出现认 知功 能障碍及其 他 3 1 。 笔者通 过对 10例接受全凭静脉麻 醉 1 m /g 12 i 。 gk ,- mn后 全凭静脉麻 醉法 : 丙泊 酚组静脉注射丙泊 酚 临床 表现[ 本研 究 中,
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在LC术的麻醉苏醒对比分析

静脉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在LC术的麻醉苏醒对比分析作者:丁洪云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静脉全麻)和静-吸复合麻醉(静吸复合全麻)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苏醒对比分析。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2±0.8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2.6±1.5min,拔管时间13.5±2.6min,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7±0.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0.2±1.8min,拔管时间18.4±2.4min,不良反应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图分类号】 R61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3-03-031-01为了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苏醒效果,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②长期使用阿片类或成瘾依耐性药物;③酗酒;④阿片类药物过敏;⑤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
将筛选后的52名患者随机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5.8±11.3岁;男14例,女12例。
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并发术后恶心呕吐的比较

知识更新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并发术后恶心呕吐的比较王珊娟宋蕴安杭燕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患者的不适感受。
主要表现为干呕、恶心或呕吐。
引起PONV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肯定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和麻醉等因素都会影响PONV的发生。
其中麻醉药物的使用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密切相关。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与机体神经系统呕吐中枢的许多受体有关(多巴胺能、毒蕈碱能、5-羟色胺、组胺和阿片受体等)。
各种麻醉药可能正是通过上述途径触发了相关受体而导致了PONV的发生。
本文简要介绍麻醉药物致PONV的病理生理机制。
同时,比较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在致PONV方面的作用。
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参考,有助于麻醉医生更合理和应用的选择麻醉药,以减少PONV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1麻醉药致PONV的原因和病理生理机制麻醉药引起PONV的原因与麻醉药物对多器官的作用有关。
各种麻醉药可通过以下机制中的一种或多种导致PONV的发生。
1.1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麻醉药的致吐性可能与药物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或药物的拟交感作用有关。
Jenkins等[1]认为在使用致PONV作用很强的环丙烷和乙醚后,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而致PONV 作用相对较弱的甲氧氟烷则不升高,并具有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
在给猫脑室内注射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后可诱发呕吐反应。
所以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循环浓度升高最终作用于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
1.2低血压麻醉期间动脉血压急剧下降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
低血压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可能有:①内源性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作用于呕吐中枢引起呕吐;②激活心室内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的机械感受器,可能引起呕吐和血管迷走性晕厥。
低血压导致的恶心呕吐在椎管内麻醉中更为多见。
1.3内源性激素分泌内分泌因素与PONV相关。
成年女性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可能与成年女性病人血浆内性激素及黄体酮水平升高有关,女性在月经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平时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中患者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作者:余中良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全屏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不同的麻醉效果与产生的不良反应,为找寻最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12月在我院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进行手术的病患80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麻醉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0例,为麻醉组中的病患提供全屏静脉麻醉,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包括:血流的动力学变化,手术完成后病患的睁眼时间,病患清醒时对疼痛的记忆度,以及手术后24小时内病患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通过对比得出,麻醉组中的病患在手术过程中心率为每分钟(76±8)次,比诱导前每分钟(82±8)次与对照组中病患每分钟(84±7)次的心率要低,P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以下简称为TIVA,指的是在诱导静脉麻醉后,只选取多种段之间有效的静脉麻醉药物连续或是间断的进行复合静脉注射,保证麻醉的持续性。
长时间以来医院所使用的静脉麻醉,由于控制性能差,重复使用会使药物在体内积聚,难以快速排除,并且很难判断深度麻醉,一直以来都是用全身麻醉。
然而,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短时间起效的麻醉药物的产生,全凭静脉麻醉得到了发展,并且其控制性能好,已经成为手术治疗中一种重要的麻醉方式。
文章对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时使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静脉麻醉病患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急性总结、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到12月在我院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进行手术的病患80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麻醉组与对照组,麻醉组40例病患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9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8±
2.7)岁;心脏功能为Ⅰ到Ⅱ级;对照组40例病患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2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
3.4±3.2)岁;心脏功能为Ⅰ到Ⅱ级;这些病患经诊断均没有产生心肺、肝肾等严重的并发症。
对比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
心脏功能、手术类型、疾病种类等基本信息,P>0.05,没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麻醉方法两组病患在手术前30分钟内均为其提供0.1g的鲁米那与0.5g的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
两组病患进入手术室后,使用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氧气呼吸仪辅助病患呼吸。
对照组:静脉注射0.7到1.0μg/kg的芬太尼以及1到2mg/kg的丙泊酚,0.014到
0.020mg/kg的咪唑安定,等病患的肌肉放松后为其提供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仪辅助病患呼
吸。
麻醉组:使用效应室靶控注射泵(TCI),诱导效应室的靶浓度被设定为3g/ml;等注射泵显示达到效应室的靶浓度时,静脉注射1到2mg/kg的琥珀胆碱,等病患的肌肉放松后为其提供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仪辅助病患呼吸。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病患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计量数据用±表示,用t值检验两组病患的计量数据,用卡方检验两组病患的计数数据,P
2 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血流的动力学情况详情见表1。
3 讨论
和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较TCI这种给药模式,精准度更高,控制性能更强,通过在病患体内尽心药物模拟计算得出,初始使用的药物注射速度以及药量,从而使血浆达到有效的稳定药物的浓度。
麻醉药物是否会产生做哟过主要是看在靶器官中的浓度,为了使其安全性更好,将靶器官的浓度作为计算目标,丙泊酚在靶控注射中能将麻醉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使麻醉过程更平稳。
综上多数,丙泊酚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起效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麻醉效果好,可以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涤非,张健,王年云,王力甚,倪婉,等.全屏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治疗效果[J].安徽医药,2012,18(03):120-123.
[2] 崔虎军,张明礼,肖锋,李岩,王进,陈鸿义,等.全屏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中病患出现知晓的对比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4(09):154-169.
[3] 赵刚,蔡建明,路牧,周维肖,蔡栋江,等.全屏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1,15(11):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