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研学案

合集下载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3.4 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了解眼镜焦度和度数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一、课前自主学习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 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 透镜。

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 在胶片上,成 _____________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离透镜越来越近时,成像位置(像距)会二、课堂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眼睛自己阅读68页“眼睛”部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解(放投影片,课本图3.4-1,眼球的结构)并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1、眼睛相当于一架(),它的镜头是(),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它的()相当于底片;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2、睫状体起到什么作用?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小组中两人一组,互相听说)。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 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4、你对眼睛部分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老师予以适当的解答)(二)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1、自己阅读课本P69内容及图3.4-3 和3.4-4 能利用光具坐模拟实验说明矫正方法并完成以下问题:(1) 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2) 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远视眼?(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________,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2、研究近视眼的矫正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和眼镜的学案

眼睛和眼镜的学案

《眼睛和眼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知道眼镜的作用,保护眼睛。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学习过程模块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86页,完成下面的内容:1、眼球好像,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物体要放在外,来自物体的光在上形成清晰的像。

2、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对光的偏折能力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对光的偏折能力 ;3、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到的距离;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是靠改变使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

模块二、实验探究:近视眼的成因1、模拟戴近视眼镜(凹透镜)看物体清晰像的实验。

友情提示: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体放在大于2f处光屏的位置即视网膜的位置2、将近视眼镜(凹透镜)拿开,要想使像重新清晰,应该使光屏向前还是向后移动?3、结论:近视眼是因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之后会聚在视网膜之(“前”或“后”)4、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之。

5、矫正:利用透镜的发散作用模块三、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1、模拟戴远视眼镜(凸透镜)看物体清晰像的实验。

友情提示: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体放在大于2f处光屏的位置即视网膜的位置2、将远视眼镜(凸透镜)拿开,要想使像重新清晰,应该使光屏向前还是向后移动?3、结论:远视眼是因为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之后会聚在视网膜之 (“前”或“后”)4、成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长。

5、矫正:利用 透镜的会聚作用模块四、生活应用1.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2.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加醛丙烯酸(HEMA )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 。

《眼睛和眼镜》 导学案

《眼睛和眼镜》 导学案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3、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眼睛的成像原理。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2、难点(1)眼睛调节作用的理解。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三、知识梳理(一)眼睛的构造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主要由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

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光线进入眼睛的第一道关卡,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就像照相机的光圈。

晶状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凸透镜,它的形状可以通过睫状体的调节而改变,从而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对眼球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上面分布着许多对光敏感的细胞,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二)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焦距),使来自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使远处物体的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

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使近处物体的像也能落在视网膜上。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2、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从而使像向后移,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四)远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2、矫正方法佩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一些,从而使像向前移,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四、实验探究(一)模拟眼睛成像实验器材:蜡烛、光屏、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具座。

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案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案

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3.创设思考和回答、交流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或联想某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通过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具有眼保健、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与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点眼睛的构造及视力矫正。

难点1.近视眼及其矫正。

2.远视眼及其矫正。

教师:眼球模型、能伸缩镜头的调焦照相机、充气气球、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含眼球模型图、教材中图5.4-2,3,4的动画形式、问题讨论题目、眼保健操乐曲)。

学生: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5 cm,10 cm,15 cm),用透明薄塑料袋做的水透镜(或用无色透明的软胶瓶装满清水,学生事先准备好)等。

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猜想二、实验研究:1.人眼看物体的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2.人眼看远处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3.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戴凹透镜。

4.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戴凸透镜。

眼睛和眼镜学案

眼睛和眼镜学案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课程目标】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重点难点】了解眼睛的构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活动一: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了解眼球的结构眼睛的构造:由角膜、瞳孔、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视神经等构成。

2 •人眼成像的原理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__ 。

眼睛中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______________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 上,形成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填像的性质)。

__________ 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3•对比照相机和眼睛的异同点眼睛照相机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瞳孔、[人1^1 光圈—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2、正常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当睫状体__________ 时,晶状体比较_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_________________ 上,可以看清 _______________ 的物体;当睫状体_________ 时,晶状体变____________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__________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可看清 ___________ 的物体。

通往大眩的神轻活动二:探究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 1、 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看 ___________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___________ 。

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___________________ ,折光能力太 强,因此来自 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

2、 矫正近视眼 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进行实验:(学生简单写出实验步骤)1、 把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视网膜,把物体放 在较远处,给“眼睛”带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 (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并在刻度尺上标出光屏的位置。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确定版)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确定版)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一、学习目标姓名______班别________1.了解眼睛的构造;2.通过类比照相机原理知道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3.通过实验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前面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知识准备1.直径一样的三个凸透镜,越厚,焦距越_____;越薄,焦距越______。

2.完成下列光路图,分析比较能得到什么规律?规律: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______;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_______。

三、学习过程【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仔细观察课本100页图5.4-1眼球的结构图,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眼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2.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__,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4.视网膜的作用是。

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二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阅读课本101页的相关内容,找出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思考: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四、小结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五、达标检测1.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2)(1)B.(3)(1)C.(2)(4)D.(3)(4)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 .照相机目B .幻灯机C .放大镜D .潜望镜3.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5cmB .10cmC .20cmD .30㎝5. 如下图所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A 点,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需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5.4眼睛和眼镜学案

5.4眼睛和眼镜学案

《眼睛与眼镜》导学案【自主学习】1.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眼球好像一架____ __。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 ,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_ 上,形成物体的像,这是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 和 。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距眼睛 处。

眼睛观察近处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 ,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 cm 。

【合作探究】活动一:眼睛的调节1.在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立、_______的_____(实或虚)像。

2.将图中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但可换透镜),你的做法是:(1)(2)(3)如图2,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 时,晶状体 比较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将图1中的蜡烛向透镜靠近一点,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可换透镜),你的做法是:(1)(2)(3)如图3,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 ,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活动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不能看清_________的物体。

2.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______,达到视网膜时已经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如图4)。

3.矫正方法:活动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不能看清_________的物体。

2.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近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______,达到视网膜时是模糊的光斑(如图5)。

3.矫正方法: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三、小结四、【巩固提升】1.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眼睛和眼镜学案

眼睛和眼镜学案

眼睛和眼镜学案——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分析、实验,提高利用物理方法认识和解决人体生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可变焦水透镜的成像模拟实验,尝试应用控制变量、对比、替代等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化眼保健意识。

(2)体验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1.重点(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2.难点通过探究眼睛的成像及视力矫正模拟实验,尝试应用控制变量、对比、替代等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三、复习巩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凸透镜对光起作用,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像。

四、自主学习(一)眼球的结构(二)眼睛的成像(三)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四)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五)眼镜的度数(六)爱护双眼五、自主小结1.请同学们在下面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结构。

2.在本课学习中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六、随堂检测1.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从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下图为视力检测表,当检测距离为5m 时,被检测者单眼能看清第10行的图形为视力正常。

某同学站在视力表前方5m 处,单眼只能看清第7行的图形,当他向视力表靠近,第7行以下的图形才能逐渐看清。

由此可判断该同学患有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应佩戴度数合适的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视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河市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5.4眼睛和眼镜研学案
主备:张延喜副备:邵忠辉审核:备课时间:2013.11.21
【知识回顾】
1.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在2倍焦距外时,成、、像;物体距离2倍焦点越近,像的大小越,像距越。

物体在2倍焦距上时,成、、像。

物体在2倍焦距以内1倍焦距外时,成、、像;物体距离焦点越近,像的大小越,像距越。

物体在焦点内时,成、、像;物体距离焦点越近,像的大小越,像
2、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 .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
C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4.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1(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应将光屏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1(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远视眼
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图11(甲) A B C D
图11(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