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超声
生儿颅脑超声课件

优点包括空间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等;缺点包括存在辐 射、对软组织分辨率相对较低等。适用于疑似颅骨骨折、 急性脑出血等需要快速诊断的情况。
MRI
优点包括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等;缺点包括检查时间 长、费用较高等。适用于需要详细评估颅脑结构的情况, 如发育畸形、肿瘤等。
06
新生儿颅脑超声的未来发展
感染等因素有关。
03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新生儿颅脑超声的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检查内容
确保新生儿处于安静状态,必要时可 使用镇静剂;选择合适频率的探头, 一般使用7.5-10MHz的线性探头。
观察颅内结构是否对称、脑室大小及 形态是否正常、有无颅内出血或占位 性病变等。
检查方法
将探头置于新生儿前囟部位,通过不 同切面观察颅内结构,包括矢状面、 冠状面和横切面等。
安全性
MRI无辐射,对新生儿及孕妇安全;但需注意体 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存在风险。
ABCD
分辨率
MRI的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对比度优于超声,能 更准确地显示颅脑病变。
检查时间
MRI检查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患者保持静止并配 合呼吸。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择依据
颅脑超声
优点包括无辐射、实时成像、便携等;缺点包括分辨率相 对较低、受气体和骨骼干扰等。适用于新生儿床旁检查及 急诊情况。
生儿颅脑超声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颅脑超声概述 • 新生儿颅脑结构特点 •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 新生儿颅脑超声的病例分析 • 颅脑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 新生儿颅脑超声的未来发展
01
颅脑超声概述
颅脑超声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颅脑超声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脑 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特性,对脑 部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的无创性 检查技术。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14
检查时间
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3天内,生后1周内的 检出率为90-95%,严重的酌情及时复查,一般为1月 后、3月后。
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3天内观察有无脑水肿,1周后 观察有无完全恢复,1月后复查有无存在遗留病变。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出生后3天内观察有无白质损伤, 1周后观察有无恢复,3-4周后观察有无白质软化,3-4 个月后观察有无软化灶消失及脑室扩张。
34
35
检查准备:患儿安静状态即可,取仰卧头正位, 检查者在小儿右侧或头顶侧,检查前手及探头 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皮肤交叉感染。先检查弱 小的早产儿,再检查足月儿。
13
适应症
可能发生颅内脑结构改变的新生儿、小婴儿的 筛查(如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小婴儿、低体重 儿、多胎儿、巨大儿等) 。
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应病史的新生儿(如缺氧、 窒息、宫内感染等)。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
1
新生儿颅脑检查的历史
我国的新生儿颅脑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北 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周丛乐教授1984年开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每年举办全国性新生儿颅脑 超声继续教育学习班。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颅脑超声已成为出生后3天 内新生儿的常规检查。
2
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
1.颅骨 2.脑膜 3. 脑 4.脑室系统 5.脑血管
15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冠状切 1---额叶层面 2---侧脑室前角层面 3---第三脑室层面 4---侧脑室中央及后角层面 5---枕叶层面
16
17
18
19
20
21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矢状切 6---正中矢状切层面 7---侧脑室前角层面 8---侧脑室中央部及后角层面 9---岛叶层面 10---颞叶层面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医学课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医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相关知识。
介绍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讲解新生儿颅脑的正常超声表现,包括大脑半球、基底神经节、丘脑、脑室等部位的结构。
然后,分析新生儿颅脑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如脑积水、脑出血、脑室扩张等。
探讨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新生儿颅脑的正常超声表现。
3. 学会分析新生儿颅脑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4. 理解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生儿颅脑的正常超声表现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难点: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操作步骤和临床应用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医用超声图像演示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实时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原理和操作步骤讲解:讲解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原理,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检查过程。
3. 正常超声表现学习:分析新生儿颅脑的正常超声表现,让学生掌握正常影像学特征。
4. 疾病超声表现分析:展示新生儿颅脑常见疾病的超声图像,让学生学会分析疾病特征。
5. 临床应用与局限性探讨:讲解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讨论其局限性。
6.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7.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实际病例,让学生独立分析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新生儿颅脑的正常超声表现。
3. 新生儿颅脑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4.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5.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局限性。
七、作业设计1. 描述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操作步骤。
2. 绘制新生儿颅脑的正常超声图像。
3. 分析一个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图像,并写出诊断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医学课件

观察新生儿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如肺 部感染、黄疸、贫血等,及时处理。
重要脏器功能
了解新生儿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以 及电解质平衡情况,判断其全身状况 。
预后评估与随访建议
预后评估
根据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案,评估其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随访建议
对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如神经发育、智力发育等,以及是否存在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新 生儿的生存质量。
硬膜下出血
超声可显示颅骨内板与脑 组织之间的强回声或混合 回声团块。
脑实质出血
超声可显示脑实质内的局 灶性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团 块,可伴有脑室扩大。
脑积水、脑室扩大等异常诊断
脑积水
超声可显示脑室系统普遍扩张,脑实 质受压变薄。
脑室扩大
超声可显示脑室系统扩大,尤其是侧 脑室。
脑实质损伤性疾病诊断
缺氧缺血性脑病
异常图像识别
掌握常见新生儿颅脑异常 图像的表现和特点,如脑 室扩张、脑实质回声增强 等。
图像解读
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 查,对异常图像进行综合 分析和解读,为临床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新生儿颅脑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颅内出血性疾病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蛛网膜下腔出血
超声可显示脑表面强回声 或混合回声,可伴有脑室 扩大。
新生儿脑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脑 沟回浅,但脑白质和脑灰质反射界面 清晰。
超声诊断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 的严重疾病,超声诊断可以及时
发现并监测病情变化。
脑积水
脑积水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 并发症,超声诊断可观察脑室大小 及形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

检查与复查时间
• 3天之内 了解有无脑水肿 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 7~10天 观察脑水肿是否 完全恢复
• 3~4周 了解脑内是否存在 遗留病变
脑白质损伤
超声表现
• 脑室旁白质损伤:脑室旁 回声回声增强,粗糙不均
• 脑室旁白质软化:侧脑室 前角附近、后角三角区附 近及半卵圆中心出现囊腔 样改变
正中矢状面
经颞窗脑血流 动力学检测
适用症
• 新生儿主要颅内病变 ※颅内出血 ※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新生儿脑梗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颅内出血
颞叶脑实质出血
双侧脑室内大量出血
超声表现
• 早期: 淡薄 • 稳定期:回声增强,均匀
,边界清 • 吸收期:中心呈低/无回声
• 结局: 吸收、囊腔、隔 状物或团块
检查与复查时间
• 检查时间:生后3天以内 • 复查时间: • 7~10天 回声增强的白质
是否完全恢复正常 • 3~4周 是否出现软化灶
脑梗死
概念
• 发生在围产期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的脑血管(主要动 脉或分支)的极度痉挛或 完全闭塞所致的脑缺血性 梗死,具有局灶性动脉性 梗死的病理的或影像学的 证据的事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
Hale Waihona Puke 适用对象• 新生儿 • 前囟未闭的小婴儿
检查对象
有可能发生颅内结构病变的 新生儿、小婴儿
• 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 儿
• 围产期缺氧、异常分娩
• 母孕期合并症:糖尿病、 低蛋白血症
• 相关的新生儿疾病
声窗
新生儿颅脑超声重点检查层面
A 冠状面扫查 1.额叶层面2.侧脑室前角层面3.第三脑室层面4.侧脑室中 央部-后角层面5.枕叶层面 B矢状面扫查 1.正中矢状面2、侧脑室前角层面3.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 面4.脑岛颞叶层面
新生儿颅脑超声

神经元广泛坏死征象
重度患儿,病变持续7-10天,高回声不消退,应 视为不可逆的神经元广泛坏死
其特点是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分布不均, 形成散在分布的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脑室恢 复至正常大小
是脑水肿之后最早出现的脑损伤后遗改变
脑萎缩改变 严重的神经元损伤,未达到集中大 片完全坏死、液化的程度,最终的结局多以脑萎 缩形式出现。根据萎缩的程度和分布不同,可分 为全脑性萎缩和中央性脑萎缩
颅脑超声特点便捷、安全、无射线,多方位二维和 血流检测,是新生儿脑损伤首选筛查方法
CT检查对HIE神经病理分型、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 出血类型有重要作用
Huppi PS, Semin Neonatol, 2001
基底节、丘脑和内囊 后肢损伤
非点状白质损伤
点状白质损伤
37+5周,生后6天, T1WI示:基底节、丘
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39+2周,生后2天, T2WI示双侧额叶、枕叶 深部白质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41+2周,生后8天, T1WI示双侧半卵圆区散 在点状白质异常高信号。
病变3-4周后,出现显而易见的无回声软化灶,大 小部位与原发灶相符
脑梗塞
足月儿,生后7天,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T2WI(左)DWI(右)示异常 高信号
Khong PL, Clinical Radiology, 2003.
脑脓肿
脑实质内出现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囊腔, 囊壁高回声囊壁完整,囊内回声不均匀,高低相 间,可见不规则液区,有流动感
形成高回声团块 ◦ 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
失
◦ 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 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
新生儿颅脑超声

精选可编辑ppt
1
探头选择
高频突阵小型探头,扇形扫描,频率范围在57.5MHz之间。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2
检查部位
经前囟检查 首选 冠状面,可见颅内从额叶到枕叶各层面影像。
矢状面,可见脑正中直至双侧颞叶各层面影像。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3
检查部位
经后囟检查
显示近于水平位的脑结构,弥补了前囟扫描是不 易探及的颅底部声像的不足。
较小,且闭合早,实际可探查的范围有限,故不 常用。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4
检查部位
经侧囟检查 从另一角度对颅内作近似水平断面的探查,显示 大脑脚、丘脑、颅底血管等结构。
关闭早,探查范围有限,限制临床应用。常作为 脑血管动力学检查的声窗。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5
新生儿颅脑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6
轻度扩张4-6mm 中度扩张7-10mm Pa重ge度1扩6 张>10mm
二、矢状切面—颞叶及岛叶层 面
1 2
3
精选可编辑ppt
此时可显示:
1、脑岛 2、外侧沟 3、颞叶
Page 17
脑室的大小与测量
侧脑室前角 正常呈缝隙状及羊角状 测量:正常不测量 轻度增宽、扩张时,常测量前角最宽径
精选可编辑ppt
前囟扫查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7
新生儿颅脑超声重点检查层面冠状面扫查
1.额叶层面 2.侧脑室前角层面 3.第3脑室层面 4.侧脑室中央部
-后角层面 5.枕叶层面
精选可编辑ppt
Page 8
一、冠状切面——额叶层面
精选可编辑ppt
正常新生儿颅脑超声及解剖科普小知识

正常新生儿颅脑超声及解剖科普小知识新生儿颅脑超声是超声诊断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以其无辐射不需要镇静剂、简单便捷及灵活性现已广泛用于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
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具有床旁检查的优势。
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新生儿颅脑超声,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什么是新生儿颅脑超声以及颅脑超声的临床应用进行科普:一、什么是新生儿颅脑超声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诊断是颅脑超声最早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也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严重合并症是梗阻性脑积水,超声检查可先于临床早期发现。
颅脑超声可用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筛查和动态观察。
筛查对象为早产儿、母孕期有合并症的高危儿、有颅内出血潜在危险的各种疾病新生儿等。
检查时间是出生后3-4天内筛查是否发生颅内出血,酌情予以近期复查。
对于较重的颅内出血,最好每周复查1次,至少在1个月左右再次复查。
对有发展为梗阻性脑积水趋势的患儿,应动态观察,指导临床治疗。
二、新生儿颅脑临床应用1、缺氧对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基于该病的病理过程。
依照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组制订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及文献报道的临床分度标准,以新生儿脑实质回声局限或弥漫性增强,回声强度低于脉络丛诊断为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弥漫性回声增强,强度接近脉络丛回声诊断为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弥漫性回声增强,强度超过脉络丛回声,脑实质结构模糊、不清晰诊断为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般在7-10天内轻度偏中度脑病的超声影像强回声会消失。
但在中度偏重或重度脑病,此时临床症状并未完全消失,颅内超声影像的强回声也依旧存在,但粗糙而不均匀,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须注意的是,这已不是脑水肿的表现,而是神经元广泛受损,难以逆转的迹象,晚期的脑结构变化会接踵而现,在3-4周后超声影像会逐渐清楚。
2、室管膜下出血又称为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rpus Collosum CSP Cavum Vergae Velum Interpositum Ventricles Choroid Plexus Cerebellum Caudate Nucleus
Thalamus Sylvian Fissures Circle of Willis Cerebral Hemispheres Brain Covering Lobes of Cerebrum
Transmastoid
View of cerebellum, 4th ventricle, foramen magnum
Cerebellar hemisphere closer to transducer will have best resolution, thus we image the cerebellum from both the right and left mastoid fontanelles
Lateral Ventricle -Frontal Horn -Body -Occipital Horn -Temporal Horn
-Choroid Plexus -Lateral Ventricles -Foramina of Monro -3rd Ventricle -Aqueduct of Sylvius -4th Ventricle -Foramina of Magendie and Luschka -Foramen Magnum
Typically up to 9 months or as long as fontanelle is open Use anterior fontanelle mostly, also transmastoid and
posterior for better visualization of the posterior fossa and 4th ventricle Highest frequency transducer to allow sufficient penetration and resolution (curved or vector), linear images to define superficial structures
MCA
MCA
Region of
Circle of Willis
Sylvian Fissures
3rd Vent
Thalami
Cerebellum
Cerebellar Vermis
Tentorium
Choroid Plexus in Lat. Vents.
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Falx)
Subdural Space
Subarachnoid Space
- Enlargement of frontal, temporal extracerebral CSF spaces, enlargement of the frontal horns, and macrocephaly
- Will show bridging cortical vein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ubdural collections which are never benign)
新生儿颅脑超声影像
汪元芳 MD, ARDMS, ARVT
Neurosonography 1
Routinely for premature infants at 6 days and 4 weeks and as needed to rule out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and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as well as other abnormalities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Parasagittal Midline including corpus callosum, cavum, 3rd and 4th vents, vermis, cisterna magna Caudothalamic groove Frontal horn of lat. Vent Body of lat. Vent including temporal and occipital horns Sylvian fissue Sulci/Gyri lateral
Corpus Collosum
3rd Vent.
Aqueduct of Sylvius
4th Vent.
Cerebellar Vermis
Cavum Septum Pellucidum
Cavum Vergae
Velum Interpositum
Cisterna Magna
Caudate NuclGroove
Frontal Horn of Lat. Vent
Temperal Horn of Lat.
Vent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Sylvian Fissure
Sulcation
Term
Premature Smooth Brain
Coronal Images (frontal occipital) Frontal at level of orbits Orbital Bones Frontal horns Anterior to Foramen of Monro MCA Region (Measure Lat. Vents.) Foramen of Monro Posterior aspect of 3rd ventricle through thalami Cerebellum and Lateral Vents. Bodies Tentorium Laertal Vents. Including Choroid Plexus Cortex of occipital lobes and posterior 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