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空气消毒

合集下载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精选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精选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精选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之一,它需要保持干净、整洁和无菌,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消毒杀菌、隔离传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来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相关内容。

首先,关于手术室的消毒杀菌工作。

手术室是开展手术的地方,因此消毒杀菌工作是首要的。

手术室的消毒工作主要包括空气消毒和表面消毒。

空气消毒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空气净化器、空气消毒机等方式。

表面消毒可以采用酒精、过氧乙酸、高温高压蒸汽等方法。

在手术室内,所有的器械和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此外,手术室还应定期进行空气和表面的检测,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其次,关于手术室的隔离传染工作。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菌,因此隔离传染工作尤为重要。

手术室内所有的人员都必须穿戴防护服,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手术室内还应设置洗手间和消毒间,方便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手部卫生和器械消毒。

同时,手术室内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筛查和疾病监测,避免疾病传播。

第三,关于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安全工作。

手术室内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医务人员在手术室内需要接触各种器械和药物,因此他们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自身健康和安全。

此外,手术室内还应配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状况。

最后,关于手术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部门,因此管理和监督工作也非常重要。

手术室应制定详细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应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达标。

此外,手术室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验收,确保手术室的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总之,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医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对于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术室环境清洁和消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和建议。

重要性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因此必须确保其处于高度清洁和卫生的状态。

清洁和消毒手术室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环境的清洁和消毒还可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策略和建议
1. 频繁清洁: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

清洁时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病原体。

2. 医疗器械消毒:手术室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和灭菌处理。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器械的清洁程度,并确保其符合卫
生标准。

3. 空气净化:手术室空气的质量对手术操作至关重要。

通过安
装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过滤器以及控制手术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措施,可以改善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4. 个人卫生: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包括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和口罩,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部卫生。

5. 废物处理:手术室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医源性废物必须分类存放,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结论
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
循上述策略和建议,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室的工作
效率和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定期的清洁和维护工作对于保障手术室的卫生环境至关重要。

手术室空气消毒制度

手术室空气消毒制度

HBMW—ZDHL0405020手术室空气消毒制度1、手术前后手术室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每晚照射2小时。

2、每月有专人对各室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每周六用乳酸消毒,100立方米12-15ML乳酸倒入锅内加等量水,放酒精灯熏蒸,关闭门窗半小时。

4、严格感染术后消毒,手术间应用甲醛消毒,每立方米用38%甲醛2ml加高锰酸钾1克,密闭6小时,如破伤风感染或气性坏疽等,手术后要密闭24小时,再开门窗通风。

5、肝炎病人术后空气消毒可直接使用20%过氧乙酸的成品,每立方米空间1-3克,密闭1-2小时,或采用3-5%水溶液加热熏蒸。

物品用0.2-0.5过氧乙酸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各室各有消毒灭菌,并用标签标明可用时间,物品要浸于液面下。

2、所有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的器械,一律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方可应用。

3、牙刷一人一用,每日高压消毒一次。

4、每日晨测量浓度一次,保持酒精浓度70-75%。

5、消毒器械包、敷料包及各种无菌包有效期为一周,发现潮湿,指示剂不变色,包破、包散应重新更换新包。

6、手术室内各种消毒器皿每周消毒更换一次,各种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

7、每天术前手术室以紫外线照射2小时,每周六乳酸蒸气消毒一次,每月初有专人负责对手术间空气、消毒器材等进行细菌培养一次。

8、特殊或严重感染手术不得在本室做,否则术后对所用器械、敷料和手术间按特殊感染处理原则进行消毒。

9、拖鞋每周六用来苏液消毒并刷洗,参观衣每周消毒一次。

手术室接送病人制度1、由值班人员来接病人,带病历,X片等物品,病人更换患服,个人衣物、钱、手表、假牙不准带入手术室。

2、接病人要核对姓名、性别、床号、手术间、将病人头发戴入帽内。

3、巡回护士入室后先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手术部位、病人卧位。

4、躁动病人要用约束带,小儿要在手术者来后再进入手术间,否则要有人陪护,防止坠床摔伤。

5、手术结束,病情稳定,由手术工作人员将病人送回病房,并同病区值班护士交接清楚(包括X光片、病历、合血单或病人衣物等)。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分开,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显。

二、污染区、清洁区:1、空气:垂直正压层流空气。

2、台面、地面:每日两次用清水擦拭,遇污染时即刻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消毒。

3、浸泡类:每周六各类消毒用具,如抹布、拖把、等总消毒一次,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30分钟。

三、无菌区:1、空气:1)本院的手术室全部为垂直正压层流空气,属于万级。

2)每日清晨,术前一小时开启层流空调(每一小时内层流空调会对室内的空气加温、加湿、滤过4次)。

3)通气罩应每周六清洁处理一次,每月调换。

每月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检测。

净化空调系统的设备装置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和维修。

2、物体表面及地面:1)地面: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拭拖地每日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每天手术结束后要清洁房间,湿拭拖地,开启手术间的门,干燥后关闭手术室。

连台手术,前一台手术结束后打扫并整理此手术间,清洁干燥层流自净20分钟,再接下一台手术。

(地面一般污染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地面特殊病种污染时,用有效氯2000m/L作用30分钟消毒)。

2)墙面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一般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处理,特殊病种污染时,用2000m/L含氯消毒液擦洗处理,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50ml/m?—200ml/m?,墙面消毒一般为2.0m—2.5m高即可。

3)每周大扫除,手术室物品用清水擦拭,包括手术床、转椅、扇形台、电刀、盐水架、踏脚凳、操作台、吸引装置、仪器表面、壁橱等。

(如被血液、体液污染,须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4)接送病人用内外交接车保持干净每日二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如接送隔离病人(或疑似病人)后,使用一次性床单,用后焚烧,平车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5)送敷料包和器械包的运输车,保持清洁每日二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方法及监测

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方法及监测

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方法及监测摘要目的:使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达到二类环境的标准,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

方法:采用三种空气消毒方法联合消毒。

结果:空气细菌数培养抽查合格率100%,手术切口感染率97.4%,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8.6%,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

结论:在严格的采取以上三种空气消毒方法,认真的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的前提下手术室空气每月监测均能达到二类环境标准。

关键词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监测手术室空气消毒是手术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1]。

手术室不但要求器械要达到灭菌,人员操作严格无菌,更重要的就是手术室环境的消毒一定要达到标准。

如果空气消毒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手术质量,造成手术切口延迟愈合,降低手术切口愈合几率,同时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手术室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这就促使我们采取合理的空气消毒方法使手术室的空气消毒一定要达到标准。

要通过监督监测促进医院消毒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达到消毒的卫生标准,提高医疗质量。

为观察不同的消毒剂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以便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提高消毒效率,减少手术感染,我院手术室空气消毒的具体方法包括辖下几种。

空气消毒具体方法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每天无菌区所有台面擦拭和地面清洁工作结束后,使用紫外线灯管照射1小时,早晚各1次。

术前术后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使用紫外线灯管常规倒计时登记,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①术前准备阶段:手术患者从病房经过电梯到手术室虽然要换推车,被服,戴一次性帽子,换手术鞋,但难免会带来细菌,给手术室环境增加污染是个潜在的隐患。

同时由于手术开始前手术人员及参观人员不能集中到位,开门次数较多,所以这一阶段空气消毒很重要,此时采用循环风机空气消毒30分钟,以减少室间细菌数。

②术中循环风机消毒:主要是污染手术比如肠道手术对手术间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并且对整个手术室的大环境影响也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必须开机选择大风量持续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细菌数把污染减少到最小。

手术室空气消毒制度

手术室空气消毒制度

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每月第一周的周一,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1、布点方法:小于30平米的手术室,设内、中、外对角线3处采样点,内、外采样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

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9cm)放在采样点处,采样点高度为距地面1.5米, 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三、检测方法:将采样后的平板置于37度摄氏培养箱中(同时取2个未采样平板作为阴性对照)48小时,计数菌落数。

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
空气中细菌总数=50000N/(A×T)
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四、结果判定: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fu/m3 (或4cfu/平板)为合格。

附:空气培养结果查询表。

一般手术室对空气消毒机的要求

一般手术室对空气消毒机的要求

一般手术室对空气消毒机的要求
一般手术室对空气消毒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杀菌能力:空气消毒机应具备高效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确保手术室空气清洁。

2. 高效空气过滤能力:空气消毒机应配备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微尘等污染物,以保证手术室空气质量达到要求。

3. 低噪音运行:手术室对噪音的要求比较严格,空气消毒机应具备低噪音运行功能,以避免对手术室内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干扰。

4. 安全稳定性:空气消毒机应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防止设备故障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同时还要具备稳定的运行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能力。

5. 易于清洁和维护:空气消毒机应设计合理,易于清洁和维护,以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转和长期使用寿命。

总之,手术室对空气消毒机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其能够高效杀菌、过滤空气、低噪音运行、安全稳定,并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保证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达标,确保手术室内的病人和医护人员免受交叉感染的威胁。

医院空气消毒方法及控制标准

医院空气消毒方法及控制标准
1.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
2.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10cfu/cm2。
3.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消毒合格。
4.皮肤黏膜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传染病科及病房
1.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2.臭氧消毒;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1.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00cfu/m3,
2.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cfu/cm2。
3.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为消毒合格。
医院室内空气分类、消毒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环境
范围
消毒方法
控制标准




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1.层流通风
1.空气数≤5cfu/cm2。
3.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为消毒合格。
4.皮肤黏膜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紫外线消毒;
4.薰蒸或喷雾消毒(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液;中草药空气消毒剂喷雾消毒);
1.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5cfu/cm2
2.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3.皮肤黏膜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消毒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灭菌是手术室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人员流动、房门开关次数及手术时污物增加,都可能造成空气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因此手术室空气消毒是手术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1、紫外线灯照射
紫外线灯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无毒、经济、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安装方式以无罩悬空吊式最佳,照射30分钟至1小时基本能使室内空气达Ⅲ类环境标准;2小时达Ⅱ类环境标准。

强调最佳安装方式,合理安排消毒间隔时间,照射时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灯管无尘,温度20-25℃,湿度50%-60%,紫外线杀菌效果受室内温度、湿度、照射时间、距离、灯管质量、照射强度、灰尘及消毒对象等影响。

照射距离要求灯管悬挂在距地面2.5米以下,桌面上方1米处.紫外线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对人体皮肤及眼睛均有伤害,可致皮肤烧伤、角膜发炎、皮肤癌等,紫外线产生的臭氧催人老化,其气味使人难以接受,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竞争氧气,故只能在无人的状态下进行空气消毒。

尽管如此,只要合理操作紫外线照射仍是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

2、使用电子灭菌灯
是利用电解空气产生臭氧来达到杀菌的目的,它不仅起到与紫外线灯相同的空气消毒效果,且不受有效消毒范围的限制,没有消毒死角存在。

但每周仍需用化学消毒剂熏蒸。

3 、使用化学药物熏蒸
手术室运用紫外线灯或电子灭菌灯照射,结合每周末使用规定浓度及用量的福尔马林氧化熏蒸或采用乳酸加热熏蒸,均为可靠的空气消毒手段。

但这些化学制剂对工作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由于配料不准、用量过低、作用时间短暂、药液使用过久、忽略容器的防护与消毒等,非但起不了消毒的作用,反可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4、新一代动态臭氧消毒机
对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灭活率>99.9%。

由于其采用弥漫性循环消毒,无论有无遮挡物均无消毒死角。

消毒机在产生大量臭氧气体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空气负离子,从而达到除异味,净化空气的效果。

尤其适用于手术进行中及连台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