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
在手术室,医生需要进行众多的操作和手术,而这些操作和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
而手术室空气质量是手术室无菌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净化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以保证手术室环境洁净。
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主要包括三种:机械过滤、静电净化和紫外线净化。
机械过滤是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对空气中的大颗粒、小颗粒和微粒进行过滤。
而静电净化是采用静电场的作用,将电极上的微粒、细菌等污染物吸附到电极上进行净化。
紫外线净化则是利用紫外线将细菌和病毒中的核酸分子断裂,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二、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
机械过滤、静电净化和紫外线净化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等。
这些新的净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让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变得更加完善和先进。
三、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技术改进和新技术研发。
技术改进是指对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进行改进和升级,以适应手术室空气净化的需要。
新技术研发则是指对新的空气净化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并逐步应用到手术室中。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也将越来越先进和完善。
四、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优势与展望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保证手术室无菌环境的同时,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呼吸环境。
同时,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也大大降低了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是手术室内最为重要的环境控制措施之一。
未来,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将继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拓展,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总之,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境控制措施之一。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目的:殺灭空气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
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中药消毒。
结果:空气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特定技术控制好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标签: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中药消毒1 物理消毒方法1.1 层流净化层流净化是目前公认较为理想的空气消毒措施,主要靠初效、中效、高效和超高效过滤系统对进入室内空气的颗粒物加以控制。
手术室采用层流净化系统可使空气达到Ⅰ类环境标准,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研究显示采用空气层流系统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和ICU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可确保病房的纯清度级别。
但层流消毒净化设备昂贵,并有特定设置要求,在中小手术室中尚未普及。
1.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传统的空气消毒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能使微生物细胞内的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化学变化,致微生物突变或死亡,同时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加强消毒作用。
在进行有效照射后,紫外线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繁殖体、空气细菌芽孢、结核杆菌、真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各种微生物,目前仍然是医院消毒的主要形式。
但紫外线照射时释放能量较低,穿透力弱,且紫外线易引起皮肤损伤和电光性眼炎等不良反应。
因而紫外线空气消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3等离子体消毒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主要靠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活性氧化物质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反应,致细菌死亡。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器对流经放电对附近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摧毁广谱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真菌等,可在动态环境下持续消毒。
黄辉萍等研究发现,手术室运行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12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2.35%。
动态环境下持续消毒,会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空气中自然菌数呈上升趋势,但总菌数仍可保持在200cfu/m3以下,符合II类环境要求。
由于离子体消毒设备昂贵,低温灭菌操作规程、标准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及消毒效果研究进展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及消毒效果研究进展0 引言有害微生物在自然界尤其是空气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繁殖变异,不仅能够导致各种材料的变质和腐蚀,还能引起交叉感,传染疾病染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医院病房、灾后疫区、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区,空气的消毒净化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治理被污染或含有害微生物较多的空气,应该及时控制污染源,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杀菌净化。
一些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如SARS 等病毒,应该设计专门的富集捕集装置,及时的监测杀灭。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本文针对这两类方法尤其是化学药物消毒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同时介绍了空气消毒机和特殊病毒捕集消毒法。
1 物理消毒1.1 紫外线辐射消毒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原理是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中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使微生物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进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效果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在相对湿度为100%时,用紫外线照射杀菌,99.70%的枯草芽胞杆菌失活,而在相对湿度为20%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杀菌率高达99.94%[1]。
研究表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达94.47%[2]。
紫外线与超声波结合的杀菌消毒方法,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杀菌率高达100%[3]。
紫外线消毒在空气消毒中应用广泛,具有高效、方便、安全、不残留毒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但其杀菌效果受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温度、相对湿度、紫外光照射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其能量低,穿透力弱,只能对物体表面进行照射消毒,存在消毒死角。
紫外线同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消毒时人员需要离开。
1.2 等离子体消毒等离子体是一种通常由介质阻挡和电晕放电产生的高度电离的气体云,主要包括活性氧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氧化物质。
它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表面蛋白成分来杀灭细菌病毒[4]。
空气消毒机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空气消毒机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对于医院来说,人员较为密集,室内通风不畅,并且污染源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自然风难以将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降至安全水平。
为了促进医院中空气的流通,基本上所有医院均加强了机械通风,但是机械通风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消毒作用,一方面机械通风的设计不是针对空气传播感染,另一方面机械通风在换气次数方面达不到控制空气传播感染的要求。
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空气质量,避免感染发生,还需要借助空气消毒机进行杀毒灭菌处理。
关键词:空气消毒机;原理;应用;研究进展引言空气是很多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媒介。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41种主要传染病中,经空气传播者有14种,占各种传播的首位。
因此,有效的空气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
空气消毒机是利用物理、化学或其他方法杀灭或去除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并能达到消毒要求,具有独立动力、能独立运行的装置。
1空气消毒机简介目前,我院临床科室所用空气消毒机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紫外线消毒技术,其中等离子消毒机主要为壁挂式和吸顶式两种,多应用在手术室、消毒室、检查室、配药室和抢救室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移动式应用中更多为紫外线消毒,主要应用在一些常常需要灵活移动、不便于固定消毒的场所。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综合应用初效过滤网、等离子电场、活性炭过滤器、负氧离子等手段对室内空气进行持续净化消毒,因其采用物理净化消毒方法,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无有害气体和物质产生,因此设备可在有人环境中工作。
等离子消毒机在日常工作模式设置中,有3种消毒模式可供选择:(1)自动消毒模式为消毒机自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变化,自动进行消毒;(2)定时工作模式为根据临床科室工作需要,设定固定净化消毒时间段;(3)手动工作模式为根据科室实际情况需要临时选择净化消毒,直接按遥控界面启停按钮,实现手动消毒净化,完成净化消毒后直接按启停按钮关闭。
2空气消毒机的工作原理空气消毒机中的臭氧发生器主要是通过电解制法制成。
一般大中型臭氧发生器有氧气源和空气源两种,直接把氧气电解成臭氧。
手术室灭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缺点
部分化学消毒剂对人体有害,需要严 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时间;对金属等物 品有腐蚀性,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消 毒剂。
适用于各种物品和表面;消毒效果可 靠,操作简便。
紫外线与臭氧消毒法
原理
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杀菌作用对物品和空气进行消毒。紫 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臭氧能够氧化微生物的 细胞膜和细胞质,从而达到消毒目的。
原理
利用化学物质在特定灭菌条件下的颜色、形状等 变化来指示灭菌效果。
缺点
仅能反映某些特定灭菌参数的变化,不能完全代 表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优点
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可实时监测灭 菌过程。
应用范围
广泛用于各种灭菌过程的监测,如湿热、干热、 化学气体等。
物理检测法
01
02
03
04
原理
通过测量灭菌过程中物理参数 (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
100%
紫外线灭菌法
利用紫外线照射对手术室空气和 物品表面进行灭菌,具有操作简 便、无污染等优点。
80%
臭氧灭菌法
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对手 术室空气和物品表面进行灭菌, 灭菌效果迅速且彻底。
灭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物品性质选择
对于不能耐受高温高压的物品,可选择干热灭菌法或化学消毒剂浸泡法。对于贵重、精密 的仪器,可选择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
02
手术室常见灭菌方法研究进展
高压蒸汽灭菌法
原理
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对物品进行 灭菌,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 、酶失活,从而达到灭菌目的 。
优点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 病毒、真菌等均有良好的杀灭 效果;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缺点
不适用于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 ;对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专业 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不同消毒技术对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不同消毒技术对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消毒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将病原体、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
在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中,空气消毒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和细菌感染。
本文将对不同的空气消毒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一、紫外线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紫外线消毒技术具有消毒速度快、无需添加化学物质、无臭氧和二次污染等优点。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紫外线辐射剂量、照射时间、空气中湿度和温度等。
紫外线辐射剂量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辐射剂量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二、臭氧消毒技术臭氧消毒技术是利用臭氧气体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杀灭的方法。
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
臭氧消毒技术具有杀菌效果好、反应速度快、无残留物和广谱杀菌等优点。
臭氧消毒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应用中需要避免超标使用,否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臭氧消毒技术的效果还受到空气中湿度、温度和有机物质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三、空气过滤技术空气过滤技术是通过过滤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灰尘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除去的方法。
空气过滤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和无需化学物质等优点。
空气过滤技术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过滤器类型、颗粒物粒径和过滤器阻力等。
过滤器类型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高效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四、等离子技术等离子技术是利用高电压电场产生的电离气体对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等离子技术具有消毒速度快、消毒效果好和节能环保等优点。
等离子技术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压、电流、等离子体密度和空气流速等。
电流和等离子体密度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电流越大、等离子体密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空气消毒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场所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不同消毒技术的优化方法,提高消毒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
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1)

套的手上而感染伤口。但是,层流净化室
cfu/m3,但消毒30 min时只有50%的消
也有其特定的建筑和设置要求,设备价
值昂贵,运转和维持费用也很昂贵,中小 医院手术室尚难以推广。 1.2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消毒是我国 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之一。紫外线照 射消毒按卫生部规定[3]进行,即紫外线强 度不低于70斗w/cm2,使用波长265~
病科及病房)环境空气消毒。
也报道反射式紫外线两用灭菌灯用于医 疗单位的空气消毒有较好的实用性,对 空气细菌的杀菌率可达60.7%~80.2%。 杀菌率与开机时间呈正相关,但使用前
要注意待消毒房间的清洁工作。新近吴
雪桃[,]报道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与
紫外线灯管比较,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 开机30 min.手术室中细菌总数消灭率 ≥90.09%.但人进入后空气细菌总数很 快上升。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使用人
且效果逐渐增强.静电吸附对人体无毒 无害.还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苯类、甲醛、氨、臭氧等有害气体,滤除其
他各种异味。 2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有气体熏蒸法和化学气溶胶 喷雾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醛类,强氧 化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 及臭氧。 2.1醛类消毒剂在醛类化合物中,作 为消毒剂应用最早的是甲醛,迄今已有 百年历史。一些饱和双醛具有不同程度 的杀芽孢作用。其中戊二醛作用最强[14]。
室内空气达到很好的洁净效果。 文珊等[1]针对KDJH型多功能空气 层流净化杀菌机在手术室内的消毒效果 进行观察,结果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 净化杀菌机在约125 m,的空间中,温度
24~27℃,相对湿度为80%一85%时.无
1.4静电吸附工业静电除尘器是通过 高压静电吸附过滤物的协同作用,对空 气进行除尘除菌,这种方法是以菌尘粒 径的大小作为除菌效果的条件,对直径 小至O.0l肛m气溶胶颗粒有很高的捕集 效率,解决了有人情况下进行持续动态 净化消毒的问题。李而瑾等【13】用两组空 气消毒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静电吸附虽 然消毒效果差于紫外线空气消毒,但静 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法能够在外科工作时
6 空气消毒研究进展(姚楚水)

–初效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空气中5µm以上的悬浮 微粒,过滤效率20-80%;中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 气中1µm以上的悬浮微粒,过滤效率20-99%;亚 高效和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0.5µm以上的 悬浮微粒,亚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95一99.9%, 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达到99.97%以上。
19
11
• 该方法能在有人场合进行动态连续的空气消毒。 如张超杰等在空调箱回风管内安装40W紫外线灯 24支,消毒1. 5h自然菌清除率为65.7%。有人在集 电空调风道内安装40W紫外线灯420支,室内无人 时对体积为3780m3的房间,消毒1. 5h自然菌消亡 率为97.97%。
12
• 为满足空气消毒器的需要,紫外线灯的性 能及性状也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通过滤 除产生臭氧的光波,生产无臭氧紫外线灯 管。可根据需要生成出各种性状灯管。如 “H”型、圆形等。
24
–激光用于空气消毒方法较新。上海卡沃 歇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激光空气 消毒机,中央空调风道内激光空气消毒 器已经投产应用,效果很好,一次性通 过消毒系统的自然菌消亡率达95%以上。
25
–优点:①能在有人场合进行动态连续的空气消 毒;②消毒效果好,能在空气快速通过情况下 杀灭空气中微生物,一次性通过消亡率达95% 以上;③无污染安全可靠;④风阻很小,空气 通过时基本无阻力;5简便易行能耗小。 –缺点:①方法较新,杀菌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②造价昂贵,有碍广泛应用。
两段式静电吸附式中央空气净化 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两段式静电吸 附装置(亦称高压静场)。两段 式静电吸附装置的第一段(1st stage)离子化区是由放电丝和负 极板组成,而第二段(2nd stage) 集尘区是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相互 交叉排列组成的。在高压发生器 的作用下静电吸附装置的第一段 可产生5KV-8KV的直流高压电压, 5KV-8KV 第二段可产生4KV-6KV的直流电 压,因此静电吸附装置内部形成 很强的静电场。当HVAC系统中 气流通过静电吸附装置时,气流 中的颗粒物(包括微生物)被迫 带上正电荷后被吸附到负板上。 试验报到,静电吸附装置能够捕 捉直径为0.01µm以上的颗粒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是保证手术间空气达标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手术感染管理中的常规工作。
因此如何改善医院的空气质量,尤其对医院的特殊场所,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等部门的空气净化,以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是近年来尤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就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紫外线灯
紫外线灯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无毒、经济、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安装方式以无罩悬空吊式最佳,照射30分钟至1小时基本能使室内空气达Ⅲ类环境标准;2小时达Ⅱ类环境标准。
紫外线照射强度及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最佳安装方式,合理安排消毒间隔时间,照射时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灯管无尘,温度<20℃,相对湿度>60%时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是保证消毒效果所必须的。
但紫外线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对人体皮肤及眼睛均有伤害,可致皮肤烧伤、角膜发炎、皮肤癌等,紫外线产生的臭氧催人老化,其气味使人难以接受,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竞争氧气,故只能在无人的状态下进行空气消毒。
紫外线杀菌效果受室内温度、湿度、照射时间、距离、灯管质量、照射强度、灰尘及消毒对象等影响。
紫外线消毒空气一般要求每立方米空间不低于1.5W,每10~15米安装1支3W灯管;照射距离要求灯管悬挂在距地面2.5米以下,桌面上方1米处,在安装和使用时很难保证被消毒空间、物体表面与杀菌灯辐射距离及辐射空间完全符合要求,房间的大小、灯管多少直接影响消毒效果,消毒不彻底易留死角。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紫外线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40~50%。
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紫外线灯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辐射强度会逐渐减弱,因此,要逐日登记使用时间,累计消毒时间及更换时间,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紫外线照射当时消毒效果可靠,但1~2h后空气中含菌量基本回升到消毒前水平,特别是在有人的环境中,空气中的含菌量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2 化学消毒剂
使用规定浓度及用量的福尔马林氧化熏蒸,过氧乙酸,乳酸喷雾或加热熏蒸,均为可靠的空气消毒手段。
其中杀菌率高、杀菌效果快的以过氧乙酸为最佳,其用量小,浓度低,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无明显的刺激作用,使用喷雾法和水蒸气加热可用于有人的手术间。
福尔马林熏蒸操作简便,效果稍次于过氧乙酸,优于乳酸,但由于刺激性大,只宜做终末消毒及物品熏蒸。
乳酸的优点对真菌有效,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其杀菌作用受温度、湿度和有机物影响明显,而且消毒后常留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刺激性和毒性。
过氧乙酸喷雾法具有快速、简便、灭菌效果好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
3 中草药熏蒸
常用的苍术、荆芥、石菖蒲等中草药熏蒸有不程度的空气灭菌作用,但单独使用效果往往难以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
4 复方制剂的应用
近年来,一些采用化学消毒剂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如空气清新剂,戊二醛复方消毒剂以及复方中草药制剂等已用于临床。
对手术室空气洁净作用符合Ⅲ类空气消毒标准要求。
有的复方制剂还不强调关闭门窗或有无人在,达到了手术间空气消毒效果,还可避免化学物质的二次污染。
5 紫外线与化学消毒剂的协同作用
有实验结果显示,单用75%乙醇或紫外线灯管照射对芽孢无明显的杀灭作用,紫外线照射能量小,穿透性较差,所以单一的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者协同作用10秒钟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过氧化氢与紫外线协同杀菌比单用紫外线照射强2000倍。
6 臭氧消毒器
此类消毒器含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灯、滤器、负离子发生器、双进风离心机,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还可用于有人在的手术间空气消毒。
7 局部空气净化装置
局部空气净化装置体积小,移动方便,可在有人工作的手术情况下使空气中的菌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手术间人数<12人且少有人进出时,手术台附近空气细菌总数可降至合格标准。
在生物净化技术尚难以普及的时候,在基层手术室使用具有实用性。
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使用方便、无异味、噪音小、程序自控、操作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杀菌效果理想、价格便宜,最大的优点是可在有人的情况下对空气进行动态消毒,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能维持空气洁净度,降低空气含菌量。
8 层流洁净技术
因层流系统并无消毒灭菌之功效,层流手术室其无菌环境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以及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
因为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是由压缩机将消毒过滤后的新鲜空气自上而下流经术野,并将污染的空气均衡的由四周推出,室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避免污染空气的流入,所以,层流手术室内空气含菌在回风口处最多,平均菌落数均高于同期的手术区域的平均菌落数(P<0.05)。
各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区域的空气含菌虽然随时间而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
所以层流能有效地保证术中环境的洁净和稳定,手术室装配空气层流室,空气层流罩,作为较理想的空气净化技术在国内一些大医院手术室使用是较理想的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都必须保持环境清洁,每天选择适当的时间通风换气,减少人员流动,掌握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使消毒效果达到最佳。
洁净手术室是一个多专业功能的综合整体,洁净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措施是将空气中的尘埃离子过滤、消毒,使细菌无载体传播。
空气净化虽是主要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手术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质控,我院加强了对层流手术间的使用管理,使用至今仍保持良好的面貌,且每月的空气培养均达标。
使用层流手术室,强化无菌观念和正规化管理仍然是医疗过程安全的根本保证与要求,仍然是手术室工作之根本之重点,只有当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是趋于完美的。
综上所述,了解和探讨影响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因素,采用科学的手术间空气
消毒方法,寻找有效、安全、经济实用、简便的空气洁净措施,对保证手术室空气卫生达标,预防感染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项工作的研究还有待扩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素芬.多功能动态杀菌机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03).
[2]张晓明,李玲.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01).
[3]张彦,严毓芬,严芳,任福祥.几种动态空气消毒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消毒效果对比研究.西南军医.2008,(01).
[4]范素红,潮欣畅,刘军春.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5,(04).
[5]杨凤华,李艳红.手术室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分析.中国计划生业学杂志.2008,(01).
[6]余琛,蒋新. 手术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01).
[7]徐冬梅.三种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比较.中国医药导报.2008,(05).
[8]霍恩芳.探讨手术室空气消毒的发展动向.哈尔滨医药.2008,(02).
[9]张卫红,孙素芬,李冬青.不同方法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河北医药.2007,(01).
[10]邹雯蓉,朱文,周寒梅.层流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体会.成都医药.2005,(01).
[11]孙惠华.空气洁净技术在手术室的应用及管.护理研究.2006,(30).
[12]罗彩霞.紫外线空气消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齐鲁狐狸杂志.2008,(01).
[13]郑瑞兰.手术室的空气层流净化与管理.现代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