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概念和音乐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音乐录音。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听音乐判断1. 教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
2. 请学生判断这段音乐是什么样的音乐(快乐、悲伤等),并请他们说明自己的理由。
3.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表达不同的情感。
活动二:音乐表演1. 教师示范一段简单的口哨曲,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
2. 学生学会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建议,让学生表演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配合口哨曲的演奏。
【第二课时】活动一: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一段悠扬的古典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
2. 教师带领学生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并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形象化的理解和表达。
活动二:音乐创作1. 教师给学生发放乐谱纸和乐器,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
2. 学生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时】活动一:音乐表演1.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节奏感强烈的音乐。
2. 小组分工,设计出一段舞蹈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活动二:音乐讲解1. 教师向学生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拍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第四课时】活动一:音乐创作1. 教师给学生发放乐谱纸和乐器,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
2. 学生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活动二:音乐合唱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练习合唱。
2. 每个小组进行独立演唱,展示给其他小组欣赏。
【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第一单元计划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1、聆听《晨景》 2、聆听《渔舟唱晚》 3、表演《晚风》 4、表演《清晨》单元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演唱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单元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难点单元教学课时划分至少熟唱教材中的演唱歌曲。
掌握读谱指示:音符、力度记号、装饰音、拍号等。
聆听《晨景》…………………………………………………1课时聆听《渔舟唱晚》…………………………………………………………1课时表演《清晨》…………………………………………………1课时表演《晚风》…………………………………………………………1课时 1课时教案课题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欣赏乐曲《晨景》1、能结合音乐意境认真聆听乐曲为管弦乐曲《晨景》,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
2、能认真听赏并跟唱《早晨的歌》,感受歌曲的情绪,体验歌曲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绪。
《晨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体会歌曲意境,并用语言讲述《晨景》体会歌曲意境,并用语言讲述《晨景》 1课时教师准备学生准备一、聆听《晨景》: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记录乐谱的形式很多,这三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被广泛动用。
专业音乐教育还运用五线谱等等。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学年第一学期学年第一学期年级五年级任教班级任教班级任课教师任课教师音乐学科第 9 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继续贯穿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的学科为基点。
加强动手实践与创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的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分为七个主题单元。
都是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如快乐的少年、可爱的家等等。
每个单元内容分为四个版块: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
(1)本册聆听共 16 首乐曲,包括 6 首外国作品,9 首中国作品,其中 4 首为声乐,12 首为器乐;中国乐曲 10 首:《渔舟唱晚》、《嘎达梅林》(歌曲)、《嘎达梅林》(马头琴)、《歌唱二小放牛郎》、《丰收锣鼓》、《打猪草》、《思乡曲》、《小村之恋》、《谁不说俺家乡好》、《迎来春色换人间》外国乐曲 6 首:《晨景》、《回家》、《嬉游曲》、《可爱的家》、《缆车》、《乘雪橇》(2)本册演唱 14 首歌曲,包括 11 首中国歌曲和 3 首外国歌曲;中国歌曲 11 首:《清晨》、《雨花石》、《我怎样长大》、《苹果丰收》、《外婆的澎湖1 / 3湾》、《故乡的小路》、《乡间的小路》、《叮铃铃》、《雏鹰之歌》、《堆雪人》、《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外国歌曲 3 首:《晚风》、《苹果丰收》、《牧场上的家》(3)知识与技能:结合歌曲的教学,合理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如:6/8、男低音、变拍子知识点的掌握,运用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为乐曲指挥,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等,以及在歌唱时要求掌握正确的发声练习技巧。
(4)编创与活动:要求通过听辨说、唱(演)、奏(拍)、舞(律动)编创四种途径进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欣赏四首音乐。
教学难点:分辨四首音乐表现内容一、师生问好,并提出新学期课堂要求。
课堂要求1.排队安静进入教室,认真学习40分钟。
2.坐姿端正,仅坐椅子的三分之二,每组第一个同学进教室后认真检查本组坐姿情况。
3捣乱课堂纪律者,提醒二次不听,立刻通知班主任,严重请家长。
二、教学导入。
1.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白天还能细细的划分出什么呢?对,早晨和中午还有下午。
同学们很聪明,回答准确。
2.师:老师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四段音乐,这四段音乐其中包括乐曲和歌曲各两首。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音乐感受力好不好?能不能听辨出四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是清晨还是晚上?现在请同学们细细的欣赏。
三、聆听《晨景》《渔舟唱晚》《清晨》《晚风》本课四首音乐(需要20分钟)我想在这时,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他们都纷纷希望自己说出正确答案。
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相应的带动学生打拍子。
聆听结束。
1.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举说要说出答案了。
请你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告诉大家你的理由。
2.生:这个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老师着重对音乐的速度和音乐表达的含义进行助教。
四、讲解四首音乐的出处。
五、最后再次欣赏《晨景》和《渔舟唱晚》并做对比。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聆听并唱会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
一、师生问好,并继续重复课堂要求,鼓励表扬第一节课表现好的学生。
二、发声练习。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音乐符号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通过合唱和合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欣赏和演奏的音频和视频素材。
3. 合唱和合奏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 音乐符号和节奏的教具,如音符卡片、节拍器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风格和音乐家介绍1. 创设学习氛围,通过播放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代表性音乐家,如古典音乐的贝多芬、巴赫,流行音乐的迈克尔·杰克逊等。
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音乐风格或音乐家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课:音高和节奏的基本概念1. 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介绍音高的概念和音高的表示方法,如高音和低音。
2.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韵律,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
3. 利用音符卡片等教具,让学生练习音高和节奏的组合,如唱出简单的旋律并配合节奏。
第三课:音乐符号和乐谱的阅读1. 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音乐符号和乐谱的基本结构,如音符、休止符、小节线等。
2. 利用音乐教具和乐谱,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乐谱阅读练习,如辨认音符的音高和节奏。
3.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奏简单乐曲,培养学生的合奏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课:合唱和合奏活动1. 选择一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合唱曲目,通过分声部排练,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利用合奏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协作能力。
3. 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上,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合唱和合奏成果,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乐谱阅读和演奏表现,评价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 设计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以促进他们在音乐学科中的学习和发展。
3. 提供教师指导和建议,以便教师能够有效地教授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内容。
教案大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
2. 音乐欣赏与分析: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音乐表演与创作:学生将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表演和创作中。
三、教学活动:1. 音乐知识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基本知识。
2. 音乐欣赏与分析:选择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音乐要素。
3. 音乐表演与创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乐器演奏等表演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四、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音乐知识。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表演评估:对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进行评估,鼓励并指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 学生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1.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音乐乐器和其他相关道具。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材的章节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以上是一份针对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案大纲,具体的教案内容和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最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及反思

第一课《朝夕》教学内容:欣赏《晨景》《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2、在聊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模仿不同乐器的姿势,体会主题变化。
3、认识长笛、双簧管的外形,哼唱音乐主题旋律,并听辨音色。
教学重点:1、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古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古筝的音色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寄语。
1、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
2、提出本学期音乐上课要求。
二、聆听作品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2.聆听歌曲《清晨》(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3.聆听乐曲《晨景》(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
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5.《渔舟唱晚》(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7)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 2 1 6 5 3(8)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