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阅读题答案
《茶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茶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茶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基础阅读
(一)小牛儿搀着庞太监走进来,小牛儿提着水烟袋。
庞太监哟!秦二爷!
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仲义我早就知道!
[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
庞太监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秦仲义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庞太监太客气了吗!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秦仲义不能那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吗!哈哈哈!
秦仲义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下)
庞太监(自言自语)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问王利发)刘麻子在这儿哪?
王利发总管,您里边歇着吧!……
8、如果请你用一个短语来概括这个选段的内容,你会用。
9、品读画线句,想象一下庞太监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
10、请分析在这场对话中,秦仲义的台词所反映的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8、秦庞交锋(意思正确即可)9、盛气凌人;有恃无恐(词语可不同,概括准确即可)10、不卑不亢、针锋相对。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文学类文本《茶馆》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茶馆(节选)老舍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
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
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常四爷(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马五爷(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常四爷(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王利发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常四爷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王利发(低声地)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
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常四爷(往原处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秦仲义,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王利发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清闲,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秦仲义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王利发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
文学类文本老舍《茶馆》阅读练习及答案

⽂学类⽂本⽼舍《茶馆》阅读练习及答案(⼆)现代⽂阅读(本题共4⼩题,16分)阅读《茶馆》选段,完成6~9题。
⼈物介绍: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
常四爷:旗⼈,在满清时吃皇粮。
第⼀幕中因⼀句“⼤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年的监狱。
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凭⼒⽓靠卖菜为⽣。
秦仲义:裕泰茶馆的房东,是维新运动后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新⽣民族资本家。
他有⼀个⾃认为很远⼤的理想,就是“实业救国”。
[常四爷提着⼩筐进来,筐⾥有些纸钱和花⽣⽶。
他虽年过七⼗,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朋友!王利发哎哟!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个⼈说说话⼉呢!我沏⼀壶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去沏茶)[秦仲义进来。
他⽼的不象样⼦了,⾐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王掌柜在吗?常四爷在!您是……秦仲义我姓秦。
常四爷秦⼆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秦⼆爷?正想去告诉您⼀声,这⼉要⼤改良!坐!坐!常四爷我这⼉有点花⽣⽶,(抓)喝茶吃花⽣⽶,这可真是个乐⼦!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怎样啊?秦⼆爷!(都坐下)秦仲义别⼈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我到天津去了⼀趟,看看我的⼯⼚!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秦仲义拆了!常四爷拆了?王利发拆了?秦仲义拆了!我四⼗年的⼼⾎啊,拆了!别⼈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今……抢去我的⼯⼚,好,我的势⼒⼩,⼲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王利发当初,我开的好好的公寓,您⾮盖仓库不可。
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光!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您⾮都卖了开⼯⼚不可!常四爷还记得吧?当初,我给那个卖⼩妞的⼩媳妇⼀碗⾯吃,您还说风凉话呢。
秦仲义现在我明⽩了!王掌柜,求你⼀件事吧:(掏出⼀⼆机器⼩零件和⼀⽀钢笔管来)⼯⼚拆平了,这是我由那⼉捡来的⼩东西。
文学类文本老舍《茶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茶馆》选段,完成6~9题。
人物介绍: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
常四爷: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
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
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
秦仲义:裕泰茶馆的房东,是维新运动后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新生民族资本家。
他有一个自认为很远大的理想,就是“实业救国”。
[常四爷提着小筐进来,筐里有些纸钱和花生米。
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板还不太弯。
]常四爷什么事这么好哇,老朋友!王利发哎哟!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儿呢!我沏一壶顶好的茶来,咱们喝喝!(去沏茶)[秦仲义进来。
他老的不象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
]秦仲义王掌柜在吗?常四爷在!您是……秦仲义我姓秦。
常四爷秦二爷。
王利发(端茶来)谁?秦二爷?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坐!坐!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怎样啊?秦二爷!(都坐下)秦仲义别人都不理我啦,我来跟你说说: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厂!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秦仲义拆了!常四爷拆了?王利发拆了?秦仲义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王利发当初,我开的好好的公寓,您非盖仓库不可。
看,仓库查封,货物全叫他们偷光!当初,我劝您别把财产都出手,您非都卖了开工厂不可!常四爷还记得吧?当初,我给那个卖小妞的小媳妇一碗面吃,您还说风凉话呢。
秦仲义现在我明白了!王掌柜,求你一件事吧:(掏出一二机器小零件和一支钢笔管来)工厂拆平了,这是我由那儿捡来的小东西。
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茶馆》的作者?* A. 马家龙* B. 丁玲* C. 莫言* D. 沈从文答案:B. 丁玲2. 《茶馆》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小说?* A. 科幻小说* B. 历史小说* C. 爱情小说* D. 玄幻小说答案:B. 历史小说3. 故事发生在哪个年代?* A. 清朝末年* B. 民国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当代答案:C. 文化大革命时期4. 《茶馆》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A. 君主的传记* B. 英雄的冒险* C. 茶馆老板的经历* D. 百姓的苦难答案:D. 百姓的苦难二、填空题1. 《茶馆》主要以(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方式展现故事。
答案:人物2. 作者通过《茶馆》一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答案:黑暗和荒诞3. 故事中的茶馆老板名叫(王胡子)。
答案:王胡子三、简答题1. 试述《茶馆》中故事主线及核心思想。
答案:《茶馆》中的故事主要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茶馆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百姓的苦难、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核心思想是揭示社会不公、个人命运被挤压和改变的无奈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2. 你对《茶馆》这部作品有什么感想?答案:《茶馆》是一部充满思考的小说,通过表达普通人的生活和遭遇,让人深刻反思社会的不公和时代的困惑。
它深入人心,让人产生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老舍-《茶馆》阅读理解选择题

《茶馆》阅读理解:3大题12小题,附答案解析(一)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唐铁嘴踏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您贵庚是……王利发(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
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
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
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
他们自带茶叶。
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临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常四爷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
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
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你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
茶馆阅读题答案

茶馆阅读题答案【篇一:《茶馆》名著阅读题目检测】姓名班级成绩1、第一幕中,_______曾做过国会议员,现在裕泰茶馆天天念经。
2、康顺子和康大力是_______关系。
3、常四爷因为_______而坐了一年多的牢房。
4、唐铁嘴后来不抽大烟,改抽_______。
5、王利发的妻子是_______。
6、裕泰茶馆的门面房的所有者是_______,后来投身实业救国。
7、第一、第二、第三幕时间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8、烂肉面是第_______幕出现的面食9、刘麻子是_______而死的。
10、第三幕中,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了,在这些条子旁还贴着_______的新纸条。
11、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
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崔久峰⑤吴祥子⑥刘麻子⑦宋恩子⑧唐铁嘴⑨常四爷⑩巡警⑾老林⑿老陈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c、①②③/④⑾/⑤⑦⑧⑩/⑨⑿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⑧12、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13、《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茶馆》检测答案1、崔久峰2、母子3、大清国要完4、白面5、王淑芬6、秦仲义7、1898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8、第一幕9、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13、 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茶馆》检测答案1、崔久峰2、母子3、大清国要完4、白面5、王淑芬6、秦仲义7、1898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8、第一幕9、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茶馆》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茶馆》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茶馆黄裳四川的茶馆,实在是不平凡的地方。
普通讲到茶馆,似乎并不觉得怎么稀奇,上海,苏州,北京的中山公园,……就都有的。
然而这些如果与四川的茶馆相比,总不免有小巫之感。
而且茶客的流品也很有区别。
坐在北平中山公园的大槐树下吃茶,总非雅人如钱玄同先生不可罢?我们很难想象短装的朋友坐在精致的藤椅子上品茗。
苏州的茶馆呢,里边差不多全是手提鸟笼,头戴瓜皮小帽的茶客,在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中,就曾经出现过这种人物。
总之,他们差不多全是有闲阶级,以茶馆为消闲遣日的所在的。
四川则不然。
在茶馆里可以找到社会上各色的人物。
警察与挑夫同座,而隔壁则是西服革履的朋友。
大学生借这里做自修室,生意人借这儿做交易所,真是,其为用也,不亦大乎!一路入蜀,在广元开始看见了茶馆,我在郊外等车,一个人泡了一碗茶坐在路边的茶座上,对面是一片远山,真是相看两不厌,令人有些悠然意远。
后来入川愈深,茶馆也愈来愈多。
到成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
成都有那么多街,几乎每条街都有两三家茶楼,楼里的人总是满满的。
大些的茶楼如春熙路上玉带桥边的几家,都可以坐上几百人。
开水茶壶飞来飞去,总有几十把,热闹可想。
这种弘大的规模,恐怕不是别的地方可比的。
成都的茶楼除了规模的大而外,更还有别的可喜之处,这是与坐落的所在有关的。
像薛涛井畔就有许多茶座,在参天的翠竹之下,夏天去坐一下,应当是不坏的罢。
吟诗楼上也有临江的茶座,只可惜楼前的江水,颇不深广,那一棵树也瘦小的可怜,对岸更是些黑色的房子,大概是工厂之类,看了令人起一种局促之感,在这一点上,不及豁蒙楼远矣。
然而究竟地方是好的。
如果稍稍运用一点怀古的联想,也就颇有意思了。
武侯祠里也有好几处茶座。
一进门的森森古柏下面有,进去套院的流水池边的水阁上也有。
这些地方还兼营菜饭,品茗之余,又可小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阅读题答案【篇一:《茶馆》名著阅读题目检测】姓名班级成绩1、第一幕中,_______曾做过国会议员,现在裕泰茶馆天天念经。
2、康顺子和康大力是_______关系。
3、常四爷因为_______而坐了一年多的牢房。
4、唐铁嘴后来不抽大烟,改抽_______。
5、王利发的妻子是_______。
6、裕泰茶馆的门面房的所有者是_______,后来投身实业救国。
7、第一、第二、第三幕时间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8、烂肉面是第_______幕出现的面食9、刘麻子是_______而死的。
10、第三幕中,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了,在这些条子旁还贴着_______的新纸条。
11、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
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崔久峰⑤吴祥子⑥刘麻子⑦宋恩子⑧唐铁嘴⑨常四爷⑩巡警⑾老林⑿老陈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c、①②③/④⑾/⑤⑦⑧⑩/⑨⑿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⑧12、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13、《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茶馆》检测答案1、崔久峰2、母子3、大清国要完4、白面5、王淑芬6、秦仲义7、1898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8、第一幕9、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13、 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茶馆》检测答案1、崔久峰2、母子3、大清国要完4、白面5、王淑芬6、秦仲义7、1898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8、第一幕9、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13、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篇二:茶馆的练习题及其答案】txt>一、朗读课文“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到“待一会儿准关城门,就什么也买不到啦嘿”,注意把王利发的圆滑、世故的性格表现出来。
二、欣赏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
1、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
“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称茶馆的存在为“硕果仅存”,透露出怎样的社会现实?)2、“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
(这反映了茶馆的主人什么心态?)3、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它的有讽刺意味识怎样形成的?)4、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看看,看看,(打开罩子)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了!(这句话反映了松二爷什么心态?)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表现了吴祥子怎样的性格?)三、联系下边这段文字,并结合课文有关情节,举例说说剧中人物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的。
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事。
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因此,人们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四、作者曾经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评。
也可以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写成短文。
参考答案一、读课文,要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透过语言理解人物,力求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老板,是贯穿全句的主要人物。
他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对于逃难的饥民,他口气强硬,没有一丝怜悯,透露出它的自私,看不起穷苦的老百姓。
对于大饼、警察、特务等,他极力讨好,巧于应付,不敢有半点得罪,愿化而富于混事经验。
对于唐铁嘴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看不起,但仍然笑脸相迎,甚至白送上一碗茶喝。
朗读时应认真体会他对不同人的不同语气。
二、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应该能够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其中的蕴涵的深层意义。
1、“硕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绩。
把一个在社会中微不足道的茶馆的存在说成“硕果”,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有价值的东2、帝制虽然改了,但国事却如潮水无情的涌来:军阀开战、饥民逃难、兵警横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
它把“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出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是通过谐音双关构成的。
用“凉”谐“良”,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松二爷是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是,一提到鸟儿,他就来了精神,有了活力。
他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儿饿着;一看见鸟儿,就舍不得死。
让人听了觉得很可笑。
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使人感到辛酸:一个能写能算的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还要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5、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
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三、本重点不是塑造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形象,而是力图通过某一类或某几类人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
因此,欣赏剧本时应该着重体会人物与茶馆中出场的人物很多,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各自按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在说话、在活动,但这些话、这些活动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明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发,实际上是社会使然,因为“改良”本身就暗示着社会对茶馆生存的巨大影响。
又如报童来卖报,王利发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一问,正折射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而作为茶馆掌柜的王利发是多么的盼望社会太平,自己能安安稳稳的赚钱发家呀!再如唐铁嘴改抽“白面儿”的一席话,恰好透露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侵害。
因此,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篇三: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茶馆(节选)练习语文版】>1.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生于北京,满族人。
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之一,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2.写作背景《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展观了五十年的变迁。
3.主题解说该剧通过描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五十年的社会风貌,以及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从而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4.难点攻克《茶馆(节选)》中特殊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提示: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
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则遵循着各自的道德准则行事。
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了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如“鸽子事件”“太监娶妻”“常四爷一句闲谈被抓”等,虽荒诞不经,却反映出戊戌变法失败后,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及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5.攻克难点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提示: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
像他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第三幕)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
剧本通过这个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旧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汉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兵荒马乱珍馐美味瞌头作揖云消雾散b.天灾人祸废尽心机莫谈国事垂头丧气c.横眉立目惹事生非荒诞无稽不容分说d.满面春风穿着讲究另眼相看理直气壮3. (随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
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4.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
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崔久峰⑤吴祥子⑥刘麻子⑦宋思子⑧唐铁嘴⑨常四爷⑩巡警老林、老陈a.①②④⑤/⑦⑨/③/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c.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⑩/⑨d.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⑩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只是一个剂,一个催化剂。
(反复)b.不,我马上要赶到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
(夸张)c.先生之言差矣。
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
”(引用)d.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反问)6.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示矛盾冲突,秦仲义和庞太监两人表面热热乎乎,实际上都是语藏锋机,话里有话。
试结合剧本背景,揣摩下面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1)秦仲义潜台词:(2)庞太监潜台词:7.阅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
从1958年3月29日至今,北京人艺话剧院近52岁的剧目《茶馆》已迎来了600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