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长春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含答案

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作为演说家,他一登上舞台,就神采奕奕....,舌灿莲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气场和丰沛的内容很快就能让观者听者叹服。

②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蟾宫折桂....,喜获殊荣,被授予联合国环保“地球卫士奖”。

③21世纪,是一个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

④一篇文章,一旦“镶嵌”了“金句”“金词”,则富丽堂皇....,而谁又会知道,这背后是作者对词语的大量占有和辛苦打磨。

⑤辽宁省著名书法家沈延先生,出身儒门,自幼跟从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舞.文弄墨...,弱冠之时,已然称誉乡里。

⑥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台上对答如流,活泼可爱,玲珑剔透....。

A. ①③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集体是一个奇妙的集合,既能滋生矛盾从而使个体受到排挤,又能培育信心,让个体在别人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B. 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值得深人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C. 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D. 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3.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①花谢后,叶子不再谦逊。

②我们之间已经隔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③如将文学比作药,也只供内服,不可外敷。

④孩子静静玩,青年悄悄话,老人脉脉相对。

⑤晾在绳索上的衣裳们,一起从午后谈到傍晚。

⑥年轻人的步姿摇啊摇,总是因为时间银行里存款多。

A. ①②⑤B. ①④⑥C. ③⑤⑥D. ②③⑥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

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

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

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

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2015长春第三次模语文试题

2015长春第三次模语文试题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

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

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

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

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

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

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在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

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

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

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

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

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

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

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

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

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

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

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吉林省2015届初三毕业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2015届初三毕业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2015届毕业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悠悠。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虽有嘉肴》中阐述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贫乏的句子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意境宏大豪迈,表现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的句子是:□□□□□,□□□□□。

7. 客路漂泊的游子往往把深沉的思乡之情倾注在家书中,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归雁表达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8. 《使至塞上》中诗人以超凡的洞察力捕捉到孤烟直上、落日衔河的壮丽景象,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三模语文试卷和答案分解

三模语文试卷和答案分解

2015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1.本试题卷共6页,22小题,全卷共150分(含3分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论语》)(2)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3),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4)爱惜芳心莫轻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6),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7)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集《儒林外史》。

该文主人公范进在乡试考试中获得举人身份却喜极而疯,有力的批评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

B. 戏剧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创作体裁。

按内容性质,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分别是喜剧和悲剧的代表作品。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其在晚年回忆人生不同时期人和事的10篇文章。

长妈妈、范爱农、藤野先生、寿镜吾、双喜均是在他人生不同阶段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人。

D.古代官员任免或调动有其专有说法。

如《岳阳楼记》中“谪守巴陵”的“谪”意为降职或远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意为官员提拔。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一届政府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完善法制、振兴经济,实现中国人的强国梦。

B.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C.2015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聚集了世界各地近千家汽车生产厂家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科语文试卷F

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科语文试卷F

1.默写(10分)(1)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3)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

(6)古诗中多有化用前人之句的妙笔,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而岑参送别友人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

”一句则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文默写(10分)(1)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3)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

(6)古诗中多有化用前人之句的妙笔,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而岑参送别友人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

”一句则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流畅流动淡雅婉转 B、流动流畅婉转淡雅《送灵澈上人》)(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3)__________,。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4)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

1.深层阅读赏析(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长春版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长春版

(一时众人来了。

探春故问何事。

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

”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

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

”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抄阅。

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

何必生气。

”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平儿丰儿等忙着替待书等关的关,收的收。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

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咱们也渐渐的来了。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道,不觉流下泪来。

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

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

”凤姐便起身告辞。

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

”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

”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

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

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

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

”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

”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

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

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

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

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

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

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

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

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

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韩国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

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

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

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李如龙《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一项是A.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符号,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由汉字书写而汇成的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中华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B.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共同创造统一文化,也使得中国这个拥有数亿人口多个民族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C.汉字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它的青春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D.汉字的书写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历代书法大家留传下来的珍贵墨宝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是华夏子孙的宝贵遗产。

2.下列关于原文第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即用文言文写就,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表音文字——假名。

B.由于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所以二战期间日本试图废除汉字未成,后来只能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

C.“谚文”是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之后,在公元1444年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的文字,即使现在,汉字在韩国依然有影响。

D.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所以才能够被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语系的多个国家借用为文字符号,并沿用千年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科举取士使得《切韵》系韵书作为汉字标准音普及全国,这使得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B.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间,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红楼梦》代表着当时白话的最高成就。

C.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因形声字字形少变,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不会因语音变化而影响书面阅读和文字沟通。

D.汉字经过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的探索实践,发生过多种字体的变化,但自从隶变之后,字形是基本稳定的。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chinese/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

六年春,廷推阁臣。

帝意在张孚敬,弗与。

命再推,乃及銮。

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

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

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

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

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

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①之有。

”帝心爱之。

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

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

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

”銮曰:“陛下,即天也。

春生秋杀,何所不可。

”帝卒从重拟。

丁生母忧归。

服阕,久不召。

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

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

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

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

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

帝怒,下吏部、都察院。

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

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

銮初辅政,有修洁声。

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

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櫜鞬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

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

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 [注]①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遂逾次用之逾:按照。

B.銮皆谨事之事:服事。

C.銮留独秉政者两月秉:执掌。

D.所拟不中律中:符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翟銮受人赞誉,得到皇帝的重用。

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

B.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

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

C.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

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

D.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

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

”(5分)(2)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8~9题。

别宋常侍 [隋]尹式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 [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

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8.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

(5分)9.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王湾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暗示人类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诗句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藏獒周国华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

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

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

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

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

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