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北高考作文立意
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手机被扔到了一边,混账东西吵死了,是的这是一天我的清晨,以一个骂手机的方式开启了全新的一天,转了一个身,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迷迷糊糊的样子。
天啊,七点了,说好的晨读呢!起这么早对得起苍天吗?这个吗,不是昨晚——行了不要找借口了,还不快去干你该干的事,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干起了口水仗。
昨晚是什么情况呢?一哥们在打游戏,我在床上想做安静的美男子,下面的话就不多说了。
反正我是不停地说睡吧睡吧,结果越说越清醒,好吧,承认这是我的无能,对,就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好吧还有什么词来形容呢!多么努力练着书法,好吧,我的字不能称书法,好高大上的样子啊!那就说我练字好努力啊!一张纸又一张纸,最后有点累,是的,的确是有点累,写一两个字抬头看看面前的女孩,她好像有点不好意思,我实在想说我对你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只是我有点累抬头然后你又刚好在我前面,你又在找借口,好吧,我承认,我在找借口,当时我却是在想,你是我女朋友多好,这个念头只持续了一秒钟就没了,我也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
不过遗憾的是我旁边的女孩她走了,书桌上的书也走了,她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去了,谢谢你陪伴我几个月,看着我的字一点一点变好看,是的,你听不到了,或许你不领我的情,我只知道你的名字,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连名字都忘记,那个时候我们这是曾经认识的陌生人,但愿你幸福,一次我偶然看到你的右手中指有一个戒指。
下午呢想到隔壁老王家串串门,结果呢!我现在都还在想着,是的我把隔壁王安石纪念馆当自己家了,哪里可真是一个福地,别致典雅,古朴,颇有风韵的,来抚州一定要来看看啊,来看看这位孤独的老王。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作者:赵燕来源:《作文通讯·初中版》2015年第10期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数年泉涌,终成史诗莫芷涵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部史诗。
我曾这样想。
——题记曾去济南观泉,泉沫纷繁的喷泉如飞絮泼洒。
我问身边的老人,要多久才能形成如此壮阔的美景?十年,二十年?老者笑着回答:成百上千个十年!在地下默默涌动了漫长岁月,才造就了有朝一日的绚烂喷薄。
我心生感慨,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清瘦却坚毅的身影——越王勾践。
早在吴宫,为图复国大计的他,顽强忍受着精神、肉体的双重折磨,对吴王夫差假意恭顺,最终感动吴王,被放回国,让日后雪耻有了机会。
回国后,“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算下来,整整二十年!勾践依旧隐忍不发,精心策划,蓄积力量。
他置胆于座,饮食尝之,日夜提醒自己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二十年来,他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殚精竭虑,磨砺身心。
他训练军队,鼓励生产,虚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救济贫苦百姓,为将来灭吴雪耻积聚力量。
正是他二十年的隐忍坚持,养精蓄锐,等待有利时机,奋发图强,最终如愿以偿灭吴雪耻,成就霸业。
一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又何尝不是如此!《红楼梦》这部巨著内涵丰富,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玄妙深厚,令后人痴迷赞叹,那其中蕴藏的宝藏似乎永远也挖掘不完。
这部著作是如何诞生的呢?曹雪芹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
他是诗人,也是画家,在各个艺术领域都有较深造诣。
创作《红楼梦》,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红楼梦》的诞生,得益于他早年多领域的广泛研究与积累,归功于他“十载”“五次”的蓄积磨砺。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预测:专心自我 心无旁骛

阅读下面一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两人跟伴随一大师学艺。
几年后,徒甲深得师傅真传,有所成;徒乙却未成器。
拜别大师的时分,学徒不由问:同样努力图学,为什么技艺却在甲之下。
”大师说:”同是学艺,他专注的是手艺如何精进;你专注的是如何打败他。
”专心自我心无旁骛同样拜师求艺,有的人却深得真传。
正如深得师傅真传的徒甲;有的人一事无成,正如学后无成的徒乙。
原因是徒甲专注于“自我”,而精神集中的学习手艺,而同为一师之徒的徒乙,却一心想如何打败对手,对技艺大大的忽略了,所以他的技艺没有太多的长进。
因此,不管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取得成功。
专心于学,方能脱颖而出。
学业学术贵在专注专一,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上山下乡政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被派到了工厂、乡下工作。
当别人都在无所事事,心灰意冷,玩世不恭,游手好闲时,他在工作之余,拿出笔和纸,开始演算深奥的数学难题,久而久之,他的水平突飞猛进。
不就被学者发现,为他提供立了良好的环境深造。
最终摘下了世界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哥德巴赫揣想,而成为震惊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就是陈景润。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干好一件大事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是取得那么大的成果!假如当初陈景润也浑浑噩噩地生活,不专心研究学问,能有后来王冠上明珠的熠熠闪光吗?因此说:学贵于专,业贵于精,方能脱颖而出,超类拔萃。
专心于球,方能百战百胜。
在羽毛球的赛场上,有这样一对,一个是百战百胜,一个是逢林必败。
这对就是林丹和李宗炜。
棋逢对手时,林丹每场都告诫自己,专心于打球,专心于对手,忘记输赢结果,最终林丹成为超级丹。
而恰恰相反,李宗伟每场都告诉自己,不可以失败,只许成功。
两种不同的心态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由此可见,成功的秘诀与失败的原因都告诉我们,赛场上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假如林丹也像李宗伟那样在乎名次与成功,而忽视了赛场的细节,那么林丹就不是超级丹了。
201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解析

2015年湖北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大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解析这道材料作文试题,秉承了湖北卷命题的一贯作风,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材料的重心是最后一句:“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显然,出题者意图在于引导我们发现、关注那些隐藏在光环背后的默默付出,引导我们去寻找生活的本质。
同时,这类作文较为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关注生活现象,感悟生活哲理。
材料选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为考生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
但是这个题目是一个思辨性、比喻性题目,不能简单肤浅地就事论事。
需要化实为虚、对比思辨、哲理性的话题转换,才能挖掘出材料的精髓,捕捉到命题的用意。
材料可换成“显性的与隐性的”“台前的与幕后的”“现象与本质”“片面与全面”“局部与整体”“孤立与联系”“静止与发展”“感性与理性”“眼前与长远”“伟大的与伞凡的’,等等这类比喻对比性话题。
虽然这道作文题可切人的角度很多,但要写得有深度,有审美的高度和思辨的意味,还要靠考生自身的能力。
1.从“喷泉”的角度来立意。
“喷泉”光彩绚丽,引人注目、赞叹,由此可立意为人生应如喷泉般果敢自信,全面展示自己或把握时机勇于展示自我;“喷泉”的成功来自于地下泉水的长期默默蓄积,所以可立意为“成功者要懂得感恩”,自己成功了,不要忘记背后大批长期支持者和默默奉献者。
2.从“地下的泉水”的角度来构思。
“地下的泉水”比喻默默奉献的小人物,如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忠于职守的基层工作者、勤劳善良的城市清洁工……正是这些小人物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奔涌向前。
2015年湖北卷高考作文导写

2015年湖北卷高考作文导写【真题回放】阅渎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解读】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陈述的对象是“一体(泉水)两态(形态)”。
“两态”即“泉水”与“喷泉”。
围绕这两种(或一种)形态展开记叙描写、议论分析、抒发情思,符合题意。
针对这两种(或一种)形态的实指义、虚指义展开记叙描写、议论分析、抒发情思,符合题意。
从两种形态的相互关联人手,写人叙事、议论说理,抒发情思,符合题意。
对两种或一种形态提出肯定或否定判断,阐述理由,也符合题意。
【评分标准】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卷补充规定一、关于抄袭作文抄袭作文的判定与处理要十分慎重。
只是怀疑而没有实据的不能判为抄袭;整体构思、主要情节,或者主要论点、论证模式、重要论据,70%以上的文字雷同,则视为抄袭。
抄袭作文最多只能给10分。
二、关于未完卷作文1.字数达到600以上而不足800字的,按正常卷评分,每少50字扣1分,扣完4分为止。
2.字数在200-600之间的,“内容”项和“表达”项原则上不得超过三等上,“发展”项不给分.3.不足200字的,得分不超过5分。
4.空白卷要看完全卷确认后再给0分。
三、关于三、四等内容作文“内容”项在三等的作文,“表达”项的得分没有限定,按正常卷评分;“内容”项在四等的作文,“表达”项的得分不得超过三等最高分;“内容”项和“表达”项都在四等的作文,“发展”项不给分。
四、其他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给0分;有标题,内容只有一两句话的,可酌情给1-2分。
考场作文展示积小流以成喷泉常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绽放时的美丽,却不知她曾经经历过牺牲的血雨。
试谈2015年高考湖北卷作文的审题立意

是 材 料 的主 旨, 二 是 命题 者 的意 图 ,
×
好 看的, 有人 答 好 看 。 于是 有人 在 山腰 所 提 供 的 材 料 , 切 实 弄 清 材 料 的 中心
谈 。 年 高 考 猢 北 叁 诈 文 审 题
那么 , 如 何 阅读和 理  ̄2 o 1 5 年 高
文体 自定 , 标题 自拟 。 要求 : 立意 明 自主 命 题 的 高 考 作 文 属 于 新 材 料 作 章 ,
文, 即只 给 出材 料 , 不规 定话题 , 不 限 确 , 不要套作 , 不 得 抄袭 。 文体 , 可 “ 根 据你 对 材 料 的理 解 和 感 比 较 上 面 的两 种 作 文 材 料 叙 述 方 悟 ,自选 一 个 角 度 ”来 作 文 。《 普 通 高 式 , 前 者 因为 没 有 明 确 的 暗 示 性 和 倾 中语 文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要 “ 鼓 励 学 生 向性 , 因而 在 审题 立 意 上 更具 开放 性 , 自由地 表 达 、 有个 性 地 表 达 、 有创意地 对学生 的思维 、 联 想 、想 象 、 感 悟 等 能 表达 , 尽 可 能 减 少对 写作 的束 缚 , 为 学 力 的要 求更 高 , 写作 的难 度 也 更 大 。 后 生 提 供 广 阔的 写作 空 间 。 ”新 材 料 作 者 则 因 为 作 文 材 料 的 情 感 性 、 倾 向 性 文 与 旧材 料 作 文 比 较 , 新 材 料 作 文 更 非 常 鲜 明 , 在 审题 立 意上有 明确 的指
[ 口
≤
几1
Z
前 文 指 出过 , 2 0 1 5 年 湖 北 高 考 作 文 材 料 带 有 命 题 者 的 明 显 的 感 情 色 彩 在
2015高考备考高考作文第二讲——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整理精校版)

2015高考作文第二讲——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作文辅导0923 20262015高考作文第二讲——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一、学习《名师导学》234页的“材料作文审题技法”。
二、注意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思维方法。
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思维方法: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所涉及的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所涉及的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化实为虚,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5、注意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三、审题立意训练1、2015年大纲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湖北卷:喷泉与泉水材料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有的同学把题目理解成了以上的意思和关系,可不可以呢?常见偏离题意的立意:泉水涌出地面才成为喷泉,所以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眼球;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不是不行,但是,这些即使你的表述再完美,都不是最佳立意。
立意参考立意三步走告诉我们,如果题目里面两个事物看似在分高下,那么第一步就是做选择,泉水和喷泉,选择哪个。
选择喷泉的是傻瓜,选择泉水的才聪明。
君不见,2013年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这种典型的二选一最好就是反弹琵琶,去选沙子。
这种立意的好处就是角度较新,对于平时思维比较活跃、有想法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就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驾驭反弹琵琶,所以我们第二步就是论关系。
泉水和喷泉的关系,这可以给学生一个大谈特谈作文的空间,一般来说学生最爱这样立意,这种立意也是最稳妥最保险的。
珍珠固然重要,沙子也不错,各有各的好处,有区别也有共通,多好!2010年的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4年的浙江卷“门与路”都是关系类作文,谈好关系,发一通正常议论,作文就稳稳当当地了。
当然,不要忘记了,所有的作文都是在教做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湖北高考作文立意【篇一:2015湖北语文高考试题(附带作文详解)】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 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 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 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 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葛兆光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
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
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其次是“二”。
“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
再次是“五”。
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
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
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
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是生命。
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
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
二是幸福。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
三是国家。
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
“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
“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6.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明]唐顺之廉吏自古难之。
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
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
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
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
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
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
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
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
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
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
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
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
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
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其奉身率如此。
侯盖古之廉者也。
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
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
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
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注】常:地名,指常州。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归:称许.b.则千金有所必割割:舍弃.c.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能:做到.d.侯居常三年居:居住.10.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3分) a 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b 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 cd一无所慕与无所惧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