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一、路基(挡土墙)设计1.1 设计资料某新建公路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如下.(1)墙身构造:墙高8m,墙背仰斜角度,墙身分段长度20m,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1—1所示.图1—1 初始拟采用挡土墙尺寸图(2)土质情况:墙背填土为砂性土,其重度,内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地基为整体性较好的石灰岩,其容许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

(3)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重度,砌体容许压应力,容许剪应力,容许压应力。

1.2 劈裂棱体位置确定1.2.1 荷载当量土柱高度的计算墙高6m,按墙高缺点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

按照线形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则:1.2.2 破裂角的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因为,则有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1。

2。

3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破裂棱体长度:车辆荷载分布宽度:所以,,即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符合假设.1。

2。

4 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可利用解析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则有其中,,,.对于砂性土可取,即,则:所以,路基边坡稳定性满足要求。

1。

3 土压力计算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的土压力计算公式:1.3.1 土压力作用点位置计算表示土压力作用点到墙踵的垂直距离。

1.3.2土压力对墙趾力臂计算基底倾斜,土压力对墙趾的力臂:1.4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1.4.1 墙体重量及其作用点位置计算挡土墙按单位长度计算,为方便计算,从墙趾沿水平方向把挡土墙分为三部分,右侧为平行四边形,左侧为两个三角形(如图1-2):图1—2挡土墙横断面几何计算图式1。

4.2抗滑稳定性验算对于倾斜基底,验算公式:所以,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1。

4。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公式:所以,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1.5 基地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1。

5.1 合力偏心矩计算上式中,弯矩为作用于基底形心的弯矩,所以计算式,需要先计算对形心的力臂:根据之前计算过的对墙趾的力臂,可计算对形心的力臂。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2、边坡稳定性设计3、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目录第1题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1.1设计资料 (1)1.2设计任务 (1)1.3设计参数 (1)1.4车辆荷载换算 (2)1.5主动土压力计算 (2)1.6挡土墙计算 (5)第2题边坡稳定性设计 (9)2.1设计资料 (9)2.2汽车荷载换算 (9)2.3圆弧条分法 (10)2.4结果分析 (15)第3题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17)3.1设计资料 (17)3.2设计轴载与路面等级 (17)3.3确定土基回弹模量 (19)3.4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20)3.5路面厚度计算 (21)3.6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22)第4题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24)4.1设计资料 (24)4.2交通分析 (24)4.3初拟路面结构 (24)4.4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24)4.5荷载疲劳应力 (25)4.6温度疲劳应力 (26)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1.1设计资料(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m 10,路基宽度m 26,路肩宽度m 0.3.(2)基底倾斜角190.0tan :00=αα,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m d 5.0=.(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 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

(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3/18m kN =γ,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φδ5.0=;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30.0=μ,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250][0=σ.(5)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3/22m kN k =γ,容许压应力a a kP 600][=σ,容许剪应力a j kP 100][][==στ,容许拉应力a L kP 60][=σ.1.2设计任务(1)车辆荷载换算。

(2)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黑龙江大学课程名称:路基路面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084580 年级: 2008级学生姓名:李朋飞指导教师:王正君路基路面课程设计目录1 基本设计资料 ........................................................................................................................................1 2 沥青路面设计 (1)2.1轴载分析 (1)2.2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4)2.3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4)2.4 设计指标的确定 (5)2.5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6)2.6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7)2.7 防冻层厚度检验 ....................................................................................................................... 8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8)3.1 交通量分析 (9)3.2 初拟路面结构 (10)3.3 确定材料参数 (10)3.4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11)3.5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11)3.6 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 .................................................................................................. 12 参考文献 ........................................................................................................................................ .. (1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1 基本设计资料该路段设计年限20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8.7%,车道系数η=0.5,该路段处于中国公路自然区划II2区,路面宽度为B=24.5m,行车道为四车道2×7.5m,此公路设有一个收费站,且处于中湿路段,设计任务书要求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3 实用性
课程注重实用性,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

路面定义
路面构造
路面是指用于车辆通行的道路表层。 路面由不同层次的材料组成,包括 基层、底层和表层。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过程包括平整、压实和铺 装。
路面工程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路面
古代路面以石块或木板铺设,用于行车和行人通行。
2
现代路面
现代路面更加坚固、平整,使用沥青混凝土等材料。
3
未来路面
未来路面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修复和调节。
路面材料及其选择
沥青
沥青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 抗水性。
草坪
在一些景观区域,草坪可以作为路面材料,美观又 环保。
混凝土
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强,适合承受重载交通和恶劣环 境。
砂石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 计-路面工程部分
这个课程设计将带你深入了解路面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材料选择、施工 工艺与技术以及质量检测与评估,通过实例分析与案例讨论帮助你掌握相关 知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概述
1 全面介绍
课程将全面介绍路基路面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 理论与实践
结合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砂石路面适用于一些低交通量的道路。
路面施工工艺与技术
1 平整技术
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平整技术,使路面表层平整。
2 压实技术
通过压实设备对路面材料进行压实,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铺装技术
采用不同的铺装技术,如机械铺装和手工铺装。
路面质量检测与评估
质量检测
通过检测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等 指标,评估路面质量。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引言二、路基路面工程设计基本要求1.设计标准2.设计原则三、设计内容与方法1.设计内容2.设计方法四、设计计算1.路基设计计算2.路面设计计算五、设计结果与分析1.设计结果2.结果分析六、结论与建议1.结论2.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文旨在阐述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路基路面工程设计基本要求1.设计标准路基路面工程设计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设计规范》等。

设计标准主要涉及设计年限、交通量、荷载等级、地震烈度等方面。

2.设计原则路基路面工程设计应遵循安全、舒适、经济、环保、可持续等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功能、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施工技术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三、设计内容与方法1.设计内容路基路面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排水、防护等工程的设计。

具体设计内容包括:路基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排水设施设计、防护工程设计等。

2.设计方法路基路面工程设计采用我国现行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如《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等。

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解析法、数值法等。

四、设计计算1.路基设计计算路基设计计算主要包括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稳定性分析、路基排水设计等。

2.路面设计计算路面设计计算主要包括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厚度计算、路面材料性能要求等。

五、设计结果与分析1.设计结果根据设计计算,本文的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方案如下:路基宽度为24米,路面结构层为20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板+40厘米厚碎石基层+20厘米厚碎石底基层;排水设施采用两边沟排水;防护工程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2.结果分析通过对设计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本设计方案满足了道路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不同材料的特点、选用原则及其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路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道路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能够分析不同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并合理选用。

3. 能够按照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4. 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解决道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5. 能够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对应教材第一章)2. 路基工程:讲解路基的基本构成、功能、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路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对应教材第二章)3. 路面工程:阐述路面的基本类型、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分析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对应教材第三章)4. 道路排水工程:介绍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及施工要求,使学生了解道路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道路使用寿命的影响。

路面路基课程设计

路面路基课程设计

路面路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路面路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掌握路面路基结构层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3. 了解我国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及其性能要求;4. 掌握道路工程中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路面路基结构设计图,并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2.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施工工艺;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路面路基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与评定;4. 能够运用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工程实践中学会协作与沟通;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质量对社会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路面路基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技能,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路面路基基本概念:介绍路面、路基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路面结构及类型;- 路基结构及类型;- 路面与路基的功能。

2. 路面路基结构设计:讲解路面路基结构层设计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结构层设计原理;- 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路基结构层设计。

3. 路面材料:分析我国道路工程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及其性能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沥青材料;- 水泥混凝土材料;- 集料性能要求。

4. 路面路基施工技术:介绍路面路基施工方法及工艺,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路基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技术;- 施工质量控制。

5. 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讲解路面路基养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路面养护与维修技术;- 路基养护与维修技术;- 养护维修策略。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山东交通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1.概述1.1设计任务依据及概况根据公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为山东省德福至鱼卵山二公路新建工程,工程起点在德福,桩号为K0+000,终点在梁庄,桩号K3+3543,路线 3.543 Km。

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

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

1.1.1设计标准(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2米其中:行车道宽度: 2×3.75 米硬路肩: 2×1.5米土路肩: 2×0.75米(2)线形要素标准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 400米;极限最小半径: 250米;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2500米纵坡:最大纵坡: 5%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 1100米(坡度为3%时)900米(坡度为4%时)700米(坡度为5%时)500米(坡度为6%时)竖曲线要素: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4500/30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3000/2000米;竖曲线最小长度: 70米1(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4)路面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平面交叉路线尽可能为直线、并尽量正交。

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度。

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当条件受限制时,纵坡不大于3%。

所有的平面交叉口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了警告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等,在主要的交叉口还设置转弯车道。

1.1.2总体设计原则本工程为省道228线杨庄至梁庄三级公路公路的新建路段,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层:单层、双层或三层沥青面层 基层:柔性、半刚性、刚性或组合式 垫层:排水、防冻、防水、防污等粒料或稳定土 土基:密实、稳固、不透水或透水 层间结合:牢固、耐久
2018/8/11 18
2018/8/11
19
沥 青 层 最 小 厚 度 要 求
2018/8/11
20
◆ 基层最小厚度和适宜厚度要求
沉、弯沉与轴载作用次数间的关系。 ②路表弯沉值可以简单地量测,操作简便;压应变、拉应 变指标测试较困难。弯沉指标既可作为设计指标,又可以作 为质量检验、路面养护的评价手段。
2018/8/11 10
9.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沥青面层结构 – 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 沥青路面垫层结构 –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
• 力学经验法(M-E):AI法;SHELL法;我国设计方法。
依据力学模型计算结构响应,结合实际进行参数的确定,其特点是 理论联系实际,是目前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
• 典型结构法:法国方法;中国八·五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总结得到的与交通量等参数有关的结构图,特点是减少 了设计的随意性,具有结构使用性能明确,结构图统一。
模量,得到20℃的抗压回弹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000MPa,水泥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550MPa。
②拉应力验算时抗压回弹模量(沥青层取15℃的值),分别为2000MPa、
1800MPa、1200MPa、3550MPa、1480MPa。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袁国林
2018/8/11
1
一、沥青路面设计内容与方法
◆1.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
结构组合设计
材料组成设计
厚度设计验算
结构方案比选
2018/8/11
2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种类
• 经验法:AASHTO法;CBR法。
依据调查或大型试验总结得到的设计方法,其特点是符合试验地的 实际,但是不能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
2018/8/11
5
5. 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设计指标和标准
– 沥青路面的破坏 – 路面破坏与设计指标 – 主要的设计指标与要求 – 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与要求 – 路面弯沉设计标准
2018/8/11 6
6. 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设计指标和标准
◆ 主要的设计指标与要求
①路基表面的垂直压应变或垂直压应力
2018/8/11 12
2018/8/11
13
沥青层厚度 =16-20cm
沥青层厚度 =20-22cm
沥青层厚度 =28-30cm
面层 稳定基层
面层
面层 沥青稳定基层
级配碎石
沥青稳定基层
稳定底基层
稳定底基层
稳定类底基层 路基 Structure Ⅲ
路基
Structure Ⅰ
路基 Structure Ⅱ
2018/8/11
ls 实测弯沉 l E 1.63( S ) 0.38 ( 0 ) 0.36 l 理论弯沉 2000 p
26
2018/8/11
27
◆ 路面结构层低的弯拉应力计算
m p m
理论最大拉应力系数 :
m
h n 1 E 2 E 3 E0 h1 h2 f ( , ...... ; , ...... ) E1 E 2 E n 1
2018/8/11
路面类型
14
不同结构 弯拉应力分布
2018/8/11
不同结构组合的弯拉应力分布
15
• 合理的结构组合设计(重载 不均匀沉降等)
沥青面层
沥青疲劳层
级配碎石
稳定类 (底)基层
路基
2018/8/11
结构
16
中间拉压过渡区
按需要进行材料设计
2018/8/11
17
◆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③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中粒式密级
2018/8/11
36
◆2)交通分析
①轴载换算(弯沉及沥青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2018/8/11 37
◆2)交通分析
②轴载换算(半刚性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2018/8/11
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38
◆2)交通分析
③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累计当量轴次)
实际设计时,该值通过程序计算得到。
2018/8/11
2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新建路面的厚度设计
1)设计要求:
交通量已知,各层材料模量、泊松比、抗拉应力已知,除待设计 层外各层厚度已知,需计算设计层厚度:
2)设计过程:
①根据拟定的结构层材料,确定设计弯沉计算公式中各参数,计 算设计弯沉值;
②目标:交工验收时轮隙中心实测路表弯沉小于等于设计弯沉;
其它参数为土基以上结构层材料的模量和泊松比,其泊松比一般可取 为0.25~0.35(强度高时取小值),弹性模量可取规范推荐值,或试 验确定。 规范要求:
2018/8/11
32
6)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的规定
2018/8/11
33
9)土基回弹模量取值方法
①现场测试法:
承载板测试法:采用直径30cm的刚性承载板,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对土
h1 h2 hn1 E2 E3 E0 c f ( , ... , , ... ) E1 E2 En1
弹性层状理论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半无限空间体、材料各向同性、均质体且不计自
重)经过复杂的力学、数学推演的理论体系,假设条件与路面实际不完全相符合,这
是导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的原因。因此引入弯沉修正系数F,将理论弯沉值进行修正, 使计算弯沉与实测弯沉值趋于接近。 弯沉修正系数 F
2018/8/11 24
◆ 容许弯拉应力
R
R —— 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MPa);
SP
SP
KS
—— 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的极限劈裂强度(MPa);
K S ——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的极限劈裂强度,系指15℃时的极限劈裂强度;对水泥稳定类材料 龄期为9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对二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材料系指龄期为 18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水泥粉煤灰稳定类12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 。
10)土基回弹模量的参数
2018/8/11
35
11.新建沥青路面厚度计算示例
◆1)新建路面的厚度设计实例
甲乙两地之间计划修建一条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在使用期内交通量的 年平均增长率为10%。该路段处于IV7区,为粉质土,稠度为1.0,沿途有 大量碎石集料,并有石灰供给。预测该路竣工后第一年的交通组成如表所 示,试进行路面设计。(看教材上的365页例题)
A p E1 E2 G r A
h1 h2
B
●F
c c ●
BDF
(C E G)
hn-1● D
●E En=E0
En-1
b、设计指标和要求:
轮隙中间路表面 (A点)计算弯沉值
l S 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l d
m
23
轮隙中心下(C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点)的层底拉应力
2018/8/11
应小于或等于容许拉应力
• 优化设计法
通过目标函数优化,使其具有性能与费用的最优性,但尚不成熟。
2018/8/11 3
沥青路面设计基本理论-层状弹性体系理论
◆ 3.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图式

2018/8/11
4
◆4. 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假定
1)各层连续、弯曲弹性、均质、各向同性,位移、形变微小; 2)结构层厚度有限,最下一层(路基)水平和垂直方向无限大,水平方向无 限; 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层向下无限深处,应力、形变、位移为 零; 4)层间接触情况:或完全连续(连续体系) 或仅竖向应力和位移连续而无摩阻力(滑动体系); 5)不计自重。
2018/8/11 11
◆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总原则: 面层耐久、基层坚实、土基稳定 ②具体要求:
1)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从上至下,从压到拉,从抗车辙到抗疲劳,表层抗滑、抗磨耗
2)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好 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3)考虑结构层的特点
上下层匹配,总体上强度足够而不过多浪费 4)考虑防冻、防水要求
沥青混凝土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K
S
0.09 N e0.22 / Ac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2018/8/11
K S 0.35 N e0.11 / Ac
K S 0.45 N e0.11 / Ac
25
2)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要求
◆ 路面结构的弯沉计算
2 p lS 1000 c F E1
R

弯沉概念
①回弹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垂直变形,卸载后能
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②残余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卸载后不能恢复的 那一部分变形。 ③总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回弹弯 沉+残余弯沉)。 ④容许弯沉:路面设计使用期末不利季节,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 间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代表值吗?) ⑤设计弯沉:是指路面竣工验收时、不利季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标 准轴载双轮轮隙中间的最大弯沉值。 (代表值吗?)
设计指标及验算指标必须小于其极限标准。
Ls Ld
2018/8/11
m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