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原野》中“金子”人物塑造论文

合集下载

歌剧_原野_中_金子_艺术形象分析

歌剧_原野_中_金子_艺术形象分析

2010年第4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140期收稿日期:2010)06)16作者简介:丁珺(1983)),女,山东淮坊人,助教。

歌剧5原野6中/金子0艺术形象分析丁 珺(齐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山东济南250013)摘要:歌剧5原野6被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0,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剧中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在众多角色中给人印象最深刻、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是剧中的女主角金子,她的敢爱敢恨、聪明机智、泼辣倔强的性格使得这一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关键词:歌剧5原野6;金子;艺术形象;人物性格;心理中图分类号:J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10)04-0023-03歌剧5原野6被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0,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它来源于文学背景深厚、独具艺术魅力的话剧5原野6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歌剧5原野6中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推动剧情发展,深化戏剧冲突,从而更能扣人心弦,引起观众共鸣。

而在众多角色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充分体现爱情主题的人物是剧中的女主角金子,她性格特点鲜明,敢爱敢恨,散发着奔放的生命力并大胆地追求着自由和幸福。

另外金子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使得这一形象更加丰满、更具艺术感染力。

一、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理金子被迫嫁入焦家,在这里她没有自由只有束缚,这与金子不羁的天性相矛盾,她曾经说过自己是/野地里生,野地里长,将来还有可能野地里死0的人,另外婆婆的欺压和凌辱也使金子的忍耐达到了极限,从而更强化了她对自由的向往。

金子的咏叹调5哦,天又黑了6就体现了她这一心情。

/噢,天又黑了,我的心里更暗,这一天啊长的永远过不完哪,等来了早晨又熬到了夜晚。

0体现了她在焦家是多么的煎熬。

/云高高,天蓝蓝,我变成一只小鸟,想飞,飞的自在,想落,落在树尖0,她宁愿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远离婆婆的咒骂和阴沉沉的脸,可见她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她对于解脱束缚过上自由新生活的憧憬。

歌剧 原野 中金子人物塑造论文

歌剧 原野 中金子人物塑造论文

歌剧原野中金子人物塑造论文歌剧原野中"金子"人物塑造论文歌剧[原野]中"金子"人物塑造论文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人物刻画摘要:歌剧《原野》被人们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作曲家金湘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普契尼”,也被国内歌剧领域称赞为“举起中华民族音乐大旗的艺术家”。

直到今天,歌剧《原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且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

本文对主人公金子的音乐特征分析,并根据演唱过程来对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原野》歌剧金子献唱过程人物形象刻画现代歌剧《原野》被人们称作“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并具备里程碑的关键意义。

我们究其顺利的原因,除了本身具备浓厚的文学功底背景,并且在这部歌剧作品中塑造出了多个鲜明形象的人物艺术形象,深化了戏剧矛盾冲突,进而引发观众的新鲜感。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还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角金子,她有著独特的性格特征,敢爱敢恨,有著狂野的生命力,勇于崇尚自己的美好与民主自由。

一、金子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理特征在金子被迫娶妻至焦家,在焦家金子没民主自由,只遗留下了束缚,而这与其天生洒脱的性格就是有著猛烈矛盾的,曾经金子说道自己就是“从野地里出生,野地里长大,将来可能还会在野地里死去的人”,加上婆婆强烈的欺压与对她的凌辱让金子难以再忍受,进而加强了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她独唱的《哦,天又黑了》的咏叹调就体现出金子的这种心境。

“噢,天又黑了,我的心里更暗,这一天啊长。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人物塑造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人物塑造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人物塑造作者:陈金玲来源:《神州》2012年第35期摘要:歌剧《原野》被人们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作曲家金湘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普契尼”,也被国内歌剧领域称赞为“举起中华民族音乐大旗的艺术家”。

直到今天,歌剧《原野》經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且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

本文对主人公金子的音乐特征分析,并根据演唱过程来对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原野》歌剧金子演唱过程人物形象塑造现代歌剧《原野》被人们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我们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背景,并且在这部歌剧作品中塑造出了多个鲜明形象的人物艺术形象,深化了戏剧矛盾冲突,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角金子,她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敢爱敢恨,有着狂野的生命力,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一、金子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理特征在金子被迫嫁入到焦家,在焦家金子没有自由,只留下了束缚,而这与其天生不羁的性格是有着强烈矛盾的,曾经金子说自己是“从野地里出生,野地里长大,将来可能还会在野地里死去的人”,加上婆婆强烈的欺压与对她的凌辱让金子难以再忍受,进而加强了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她独唱的《哦,天又黑了》的咏叹调就体现出金子的这种心境。

“噢,天又黑了,我的心里更暗,这一天啊长的永远过不完哪,等来了早晨又熬到了夜晚。

”这几句可以体现出金子在焦家是多么的受煎熬,她渴望可以早一天获得自由。

“云高高,天蓝蓝,我变成一只小鸟,想飞,飞的自在,想落,落在树尖”,金子宁可像鸟儿一样翱翔在蓝天,这样就可以远离婆婆对她的咒骂与天天阴郁的面孔,这也表现出金子对于过上自由生活的憧憬向往。

所以仇虎之后回来,让金子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与爱情的火焰。

而具有民谣风格特征的《大麦啊,穗穗长》,抒发出了金子对于仇虎的思念之情与充满浪漫的回忆。

歌剧《原野》中金子角色的审美

歌剧《原野》中金子角色的审美

文学评论W E NX U EPIN GL U N曹禺是歌剧《原野》的作者,这是他众多作品中唯一的一部以“农村”题材叙述的故事,它展现的浓郁的悲剧气息和对时世的感叹怜惜的情怀,让整部剧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内在蕴含了悲剧性和史诗性。

文章从“金子”的形象入手分析,借于主题之中展示出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集一切美好品质于一身的农村妇女的新形象。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对所在的时代有着深刻的自我认识,所以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是根据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所激发的灵感。

每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各不相同,所形成的审美观、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都是不同的,另外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艺术的风格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曹禺是歌剧《原野》的作者,故事主要描写的是在当初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的衰败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影响下,新一代对美好生活的苦苦追求过程。

金湘作为歌剧《原野》的作曲者,曾经这样描述过:“我之所以选择《原野》,并不简单地‘宣传阶级斗争主体’,或‘追求爱情自由’。

而是《原野》中蕴藏着那深厚的历史感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我……打破那长期桎梏灵与肉的封建传统文化,建立真正的现代型文化,是觉醒了的中国艺术家的历史责任。

”作为《原野》的焦点,它展现的浓郁的悲剧气息和对时世的感叹怜惜的情怀,让整部剧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内在蕴含了悲剧性和史诗性。

史诗性就是指它展现了20世纪的时候中国当时的社会画卷;中国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无法挣脱封建意识的枷锁,这就是所谓的悲剧性。

歌剧《原野》中展现的深刻的悲剧气息唤醒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动力,在社会理性文明与人类自身的原始野性之间产生的冲突,压迫造成了最后悲剧的动力的根源。

在歌剧《原野》中,金子是一个出生在东北偏僻农村家庭的女孩,她不仅年轻漂亮,身材苗条,还心地善良、明辨事理,虽然泼辣大胆、嫉恶如仇但是又一个机智勇敢、敢爱敢恨的人,她挣脱封建社会的牢笼,敢于追寻自己的爱情,并能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

001[摘 要] 我国歌剧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其选材来看,绝大部分取材于本土,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特点。

《原野》是第一部被搬上国外舞台的中国歌剧,四幕歌剧《原野》由万方根据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由金湘作曲,是民族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关 键 词] 《原野》;金子;艺术形象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唐 念曹禺先生在《原野》中是这样描写金子的:“金子,二十五六岁上下,身材匀称,体格健美,长得俊俏,乌黑油亮的头发梳成圆形的发髻,黑里透红的脸蛋,浑身散发着女儿独有的香气,厚厚的嘴唇,透露出迷人的性感,明亮的眼睛蓄满了魅力,眉宇间不乏坦荡与机敏,声音清润,言谈举止自信、爽利,她爱艳丽的服饰,爱戴金银首饰,生来就有一种爱美和自我欣赏的习惯。

”这一段非常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金子的形象,由此可见,金子是一个非常美丽动人,且充满野性的农村少妇。

“走起路来,自带一种风流,她的声音很低,甚至有些哑,然而十分入耳、诱惑。

”金子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敢爱敢恨,非常有主见,她厌恶软弱无能的丈夫,敢于反抗婆婆的压迫,由着自己的性子爱着、活着。

她勇敢地追求爱情,不顾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对黑暗社会、恶毒的婆婆、窝囊的丈夫发起反抗,面对绝境没有丝毫的抱怨,对仇虎坚贞的爱情,对大星的怜悯,不伤害无辜的善良,形成了她泼辣、聪明、坚贞、野性、善良的多重性格。

一、从唱段中分析金子的人物形象(一)渴望自由的金子通过《哦,天又黑了》这个唱段可以了解到,女主人公的情绪跌宕起伏,时而失落,时而因幻想而变得欢乐,时而又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来。

笔者将其分成两部分进行表述。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惧怕天黑,内心寂寞,像行尸走肉般活着,对生活及自己的丈夫怀着非常绝望的心情,用倾诉的办法来表达人物情绪;第二部分是金子幻想自己变成自由的小鸟的喜悦情绪,这部分内容是金子坚信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她也要坚强,因为她坚信自己一定能过上开心日子。

谈谈原野剧中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认识

谈谈原野剧中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认识

谈谈原野剧中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认识《原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经典名著,这部创作于1937年的经典名著,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的作品。

这个看似简单的复仇故事,蕴含着阔大渊深的人物情感并展现出复杂鲜明的人物性格,它不仅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还更深的发掘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仇虎,十年前那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十年后那个作恶多端被侦缉队通缉的逃犯。

它是一场悲剧的受害者,也是一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我认为对于仇虎这个形象我们不应该以好坏简单地做出评价,他有他特定的故事环境,有他作者细细雕琢的人物性格,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值得我们深思。

话剧开头,一个头发像乱麻身材高大的怪物站在原野上唱起了一首有关红高粱的民歌,我认为这是他在监狱被羁押之久的内心压抑,逃出大牢后内心的暂时性放松,在山坡上回忆当年的仇人回忆当年爱过的花金子。

仇虎逃出监狱来到仇人家中为了复仇,这时的他才发现当年的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十年前活埋父亲的那个恶霸焦阎王已经死去,那个自己在牢中挂念了十年的所谓的干爹已经死去,那个使得自己家破人亡的焦家已经支离破碎,剩下的只是双目失明的焦母,曾经被许配给自己却又因为焦阎王从中作梗嫁给他人的昔日恋人花金子,和善良老实的干哥哥焦大星,以及一个无辜的婴儿小黑子。

当年的罪魁祸首焦阎王已经死去,仇虎却坚持“父债子偿”的旧社会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企图用杀害无辜的焦家人来祭奠父亲和妹妹的在天之灵,即使焦家人是无辜的,是丝毫不了解真相的。

仇虎的本质也是善良的,对他的干哥哥他也曾经犹豫过,是否把上一代人的恩怨再继续下去?在他即将下定决心和金子远走高飞的时候,他看到了妹妹的鬼魂,那个被焦阎王卖到妓院最后惨死的可怜的妹妹。

仇虎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起,他无法放过他毫不知情的干哥哥焦大星。

他盼着焦大星提前对他下手,以便在自己杀死他的时候能不那么愧疚。

但是仇虎万万没有料到,善良的焦大星即使知道了一切事情的真相还是没有对他下手。

《歌剧《原野》金子唱段演绎比较研究》范文

《歌剧《原野》金子唱段演绎比较研究》范文

《歌剧《原野》金子唱段演绎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歌剧《原野》作为中国现代歌剧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剧情和音乐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

其中,金子的唱段更是该剧的亮点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金子唱段的演绎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版本、不同演员对这一角色的理解和表现,以期为歌剧表演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歌剧《原野》概述歌剧《原野》改编自曹禺的话剧《原野》,讲述了旧社会农村中复仇的故事。

该剧以金子与仇虎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金子作为剧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其唱段的演绎对于剧情的推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三、金子唱段的演绎版本及演员比较(一)不同版本的演绎歌剧《原野》在不同地区、不同剧院的上演,形成了多种版本的演绎。

这些版本在音乐、舞台、服装等方面各有特色,对于金子唱段的演绎也有所不同。

其中,某些版本的唱段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而另一些版本则更注重音乐的旋律性。

(二)不同演员的演绎除了不同版本的演绎外,不同演员对金子唱段的演绎也存在差异。

优秀的演员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表现,将金子这一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生动。

例如,某些演员注重情感的渲染,将金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另一些演员则更注重音乐的表达,将唱段与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金子唱段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金子唱段作为歌剧《原野》中的经典之作,其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金子唱段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能够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次,唱段的歌词富有诗意,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剧情的场景和人物的情感。

此外,演员在表演时还需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动作的配合以及与其他角色的互动等方面,以更好地展现金子这一角色的形象。

五、不同版本及演员的演绎特点分析(一)某版本及演员的演绎特点以某版本及某演员的演绎为例,该版本在舞台布置、服装设计等方面更加注重细节的呈现,使得整个演出更加具有观赏性。

而该演员在表演时注重情感的渲染和动作的配合,将金子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探析中国民族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特征

探析中国民族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特征

探析中国民族歌剧《原野》中“金子”的艺术形象特征作者:陈颖高艺龙凤丹杜静貟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10722016;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编号:XSYGG201715。

摘; 要:本文通过“金子”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两个方面来探析“金子”的艺术形象特征。

通过对歌剧《原野》中一至四幕中金子不同时期的性格特征的刻画,展现“金子”的艺术形象特征。

关键词:原野;金子;艺术形象作者简介:陈颖(1997.5-),女,陕西安康人,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15级本科生;指导老师:貟婧(1988.11-),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1一、歌剧《原野》的简介歌剧《原野》是由金相作曲,万方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当时中国民族歌剧才刚刚度过了艰难的十年,文革刚过去,文艺团重新开始了自由的艺术创作,在创作手法上汲取国外的优秀作品,这是中国歌剧发展史的转折点,为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野》这部歌剧中,每一位角色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金子代表了大部分中国封建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形象特征。

二、金子的文学形象金子代表了当时封建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焦家受到了压抑和折磨,但是金子的骨子里有追求自由的天性,渴望自由,渴望幸福生活。

2.1娇嗔泼辣的妇女形象歌剧《原野》第一幕中,焦大星对他的母亲焦母百依百顺的样子使得金子非常不满,歌剧中金子表现了那泼辣不服输、娇嗔泼辣、反叛的形象。

2.2为爱痴情的女人歌剧第二幕中,十日之后,在焦阎王的家中,仇虎和金子燃起了爱情的火花,两个人却都表现出那么的不舍,他们彼此为爱痴狂。

金子对虎子的爱已经深入骨髓,已经把虎子视为自己的亲人一样。

第四幕里,仇虎和金子在森林里的对话,仇虎:“你跟着我只有苦",金子答道:“可我心里舒服",很简单的几句对唱很明显地体现了金子对仇虎的爱和不舍,体现了为爱痴情的金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人物塑造摘要:歌剧《原野》被人们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作曲家金湘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普契尼”,也被国内歌剧领域称赞为“举起中华民族音乐大旗的艺术家”。

直到今天,歌剧《原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且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

本文对主人公金子的音乐特征分析,并根据演唱过程来对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原野》歌剧金子演唱过程人物形象塑造现代歌剧《原野》被人们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并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我们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背景,并且在这部歌剧作品中塑造出了多个鲜明形象的人物艺术形象,深化了戏剧矛盾冲突,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角金子,她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敢爱敢恨,有着狂野的生命力,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

一、金子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理特征
在金子被迫嫁入到焦家,在焦家金子没有自由,只留下了束缚,而这与其天生不羁的性格是有着强烈矛盾的,曾经金子说自己是“从野地里出生,野地里长大,将来可能还会在野地里死去的人”,加上婆婆强烈的欺压与对她的凌辱让金子难以再忍受,进而加强了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她独唱的《哦,天又黑了》的咏叹调就体现出金子的这种心境。

“噢,天又黑了,我的心里更暗,这一天啊长
的永远过不完哪,等来了早晨又熬到了夜晚。

”这几句可以体现出金子在焦家是多么的受煎熬,她渴望可以早一天获得自由。

“云高高,天蓝蓝,我变成一只小鸟,想飞,飞的自在,想落,落在树尖”,金子宁可像鸟儿一样翱翔在蓝天,这样就可以远离婆婆对她的咒骂与天天阴郁的面孔,这也表现出金子对于过上自由生活的憧憬向往。

所以仇虎之后回来,让金子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与爱情的火焰。

而具有民谣风格特征的《大麦啊,穗穗长》,抒发出了金子对于仇虎的思念之情与充满浪漫的回忆。

她演唱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就将她对于仇虎那种难分难舍的爱恋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金子刚开始的“啊”一出口就落在了高音降g上面,并且要求演员用弱音控制的方式来表现,体现出仇虎将要离开时候金子的恐惧与不舍。

金子对于仇虎强烈的爱超越了自己的生命,就仿佛在认识仇虎这十几天中她又重新获得了生命,这些天的经历就像是超越了一切,“胜”字的音域是从小字一组的b到小字二组的a中一个七度的大跳,让金子浓烈的情感展露地一览无余,甚至仇虎迷失在黑林子中,金子依然不肯离去,两人生离死别的情感让我们感到震撼与心痛。

二、金子倔强叛逆的性格
金子倔强叛逆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天性决定,另一方面是婆婆在生活中对她的猜疑、凌辱等让金子产生了不满与叛逆的情绪性格。

她天生的无拘无束的性格让金子不可能与其他普通女性一样在生活中对婆家言听计从,愿意过着了无生趣的生活,丈夫大
星自身的无能让她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当仇虎在她生活中出现之后给予了她极大的精神支撑,而婆婆给她的压力让自己难以再继续承受,终于她的反抗精神爆发出来。

在歌剧第二幕中,金子的咏叹调《你们打我吧》将这种强烈的愤慨之情与反抗的态度表现地到了极致,每个字都能够展现出此时此刻她内心的感受。

这种鲜明的性格从金子、婆婆与丈夫大星的三重唱中可以表现出来。

金子唱了“瞎老婆子,你狠吧,早晚会有这么一天阎王把你带去”与“阎王小鬼你听真,求你快点招她去”这两句是在高音区唱出来的,因此可以看到金子对婆婆早死的念头是强烈的,而唱到的两句“南无阿弥陀佛”都是在同一个音域方面同一个速度进行反复,用了一种类似诉说的形式来演唱,这说明金子是一直在念着佛祖的诚心,进而展现出她对婆婆的恨意,可以说这时候金子与婆婆的抗争有了正面的交锋。

从根本上来说,金子所具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针对某件事的不满或者任性,而是她对封建传统道德的控诉与批判。

当她与仇虎从焦家逃出来之后,迷失在黑林子中被侦察队抓住,这时候事实的残酷让她感受到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并没有他们能够容身的地方,所以在这里她叛逆的性格更是直接展现出来,对仇虎说了句“那我就是强盗婆”与“生个儿子报你的仇”。

可以说这是金子对黑暗社会所发出的挑战,她要对压迫她生活的世界发出强大的呐喊。

结语
一部歌剧作品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是否
鲜明,具有突出的性格特征。

《原野》对于主人公金子形象的刻画通过波澜起伏的剧情、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现,并且始终贯穿于歌剧本身。

金子自身富有多变的心理特征、睿智的语言、俊俏秀气的面庞,使其人物形象具有艺术性与生活化的双重特征。

参考文献:
[1]高鹏;歌剧《原野》的创作浅析及剧中女高音角色的形象塑造设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罗丽娟;歌剧《原野》中“金子”咏叹调的演唱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毛瑞江;“一个冲动的消逝”──试析《原野》中仇虎形象[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李树凯;曹禺与斯格里勃和奥尼尔──再论《原野》是一部佳构剧[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5]邓书怀;;《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特色——新课程标准名著欣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牛刚;吕培;;《尘埃落定》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项目支持: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22331)作者简介:陈金玲,女,1982年5月,讲师,专业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