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与治理
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流动摊贩问题也日益突显。
在城市管理的眼中,流动摊贩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不断,然而在市民的眼中,这些摊贩则为城市增添了生气和活力。
因此,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城市管理的有序进行,还与城市发展的质量密不可分。
1.治理的挑战城市流动摊贩治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这些摊贩零散分布在街头巷尾难以被有效管理,监管难度大;另一方面,流动摊贩数量众多,经营活跃,如果过于严格的打击措施,可能会引起摊贩的反弹,因此治理难度高。
2.城市形象的影响流动摊贩占据城市公共空间,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摊贩放置位置不一,由此导致的污染、噪声等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3.市场与摊贩的关系流动摊贩的存在直接挤压传统经营者市场份额,导致了城市中部分商铺的关闭和市场秩序混乱。
1. 拟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了治理流动摊贩,政府需要制定出一些合理的法规来规范,比如规定流动摊贩的经营时间、地点,严格技术规范等。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应联合乡镇地方政府组织实施摊位排查活动,确保没有占用路面、行道等的摊贩。
2. 市场鼓励政策为了避免流动摊贩打击,政府应该在城市管理中寻求平衡。
借助本地的丰富资源和经济特点,制定许多市场鼓励政策,通过资金支持和营销推广等措施,预防流动摊贩的进入,以保护当地的传统市场和商店的利益。
3. 加强行业自律对于流动摊贩,其行业自律也至关重要。
建立行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促进流动摊贩按照合法、规范的方式运营,使市场正常有序运转。
综上所述,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是市地政府的重要职责,在治理流动摊贩问题时,政府不应采取过于强硬的打击措施,也不能因为流动摊贩为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而放任不管。
应该着力于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并通过市场鼓励政策来调节和治理城市的流动摊贩问题,为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带来有益的改善。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城市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市场活力和灵活性。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地摊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城市地摊经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现状及问题1. 规划管理缺失地摊经济在城市中的分布缺乏科学规划,常常出现随意摆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导致交通拥堵、市容市貌混乱。
2. 卫生环境问题地摊经营往往存在食品卫生不达标、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不良影响。
3. 安全隐患突出部分地摊经营者缺乏安全意识,存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隐患,给市民生活带来潜在风险。
4. 法律法规不健全地摊经济的法律监管存在空白,部分经营者存在逃避税收、违规经营等行为。
三、对策研究1. 科学规划地摊布局城市管理部门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市民需求,科学规划地摊布局,划定特定区域和时间段,允许地摊经营。
2. 加强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地摊经济的卫生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卫生检查,确保食品来源可查、质量可靠。
同时,要求地摊经营者做好垃圾分类处理,保持环境整洁。
3.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加大对地摊经营者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其安全意识。
加强对地摊经营场所的消防和用电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地摊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摊经营的税收政策和管理要求,加强对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地摊经济监管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四、实施建议1.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促进地摊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鼓励地摊经营者诚信经营、提高服务质量。
2. 加强部门协作与沟通城市管理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协作与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地摊经营情况,共同推动地摊经济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地摊经济的无序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占道经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本文旨在分析城市地摊经济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十、总结与展望
城市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措施的实施以及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和与地摊经营者的有效沟通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同时也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规范有序的城市地摊经济为城市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活力。
2.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
政府应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避免地摊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可以设置专门的地摊经营区域,如夜市、集市等,为地摊经营者提供规范的场地,同时方便市民购物。
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政府应加强对地摊经营环境的监管,确保地摊经营者遵守环保规定。可以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建立垃圾处理机制,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加强对油烟等污染物的处理,保护市容环境。
四、结论
城市地摊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其无序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合理规划地摊经营区域、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措施,可以规范地摊经济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加强与地摊经营者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地摊经济”的利与弊

“地摊经济”的利与弊
利:
1. 促进就业:地摊经济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可以减轻一部分就业压力。
由于地摊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较简单,所以更容易为那些没有专业技能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2. 降低消费价格:由于地摊经济的产品成本较低,不像商场产品需要支付高额租金,所以可以降低销售价格,让中低收入人群得以购买更廉价、更实惠的商品。
3. 促进城市建设:地摊的开设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建设。
在某些地区,地摊区域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社交场所,为市民提供方便和乐趣,从而增进城市的社区建设和整体发展。
弊:
1. 安全问题:一些地摊上销售的商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监管,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鱼雷糖的生产和销售。
2. 管理混乱:由于地摊经济的开放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可能会出现商业竞争的升级、公共秩序的混乱等问题。
3. 影响城市形象:一些地摊经营者没有专业的商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可能会缺乏环境卫生意识,从而影响城市环境,降低城市品质。
总之,地摊经济的利弊并存。
合理的监管和管理能够优化地摊经济,使其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服务。
关于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的思考

关于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的思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流动摊贩成为城市管理中一个备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管理城市流动摊贩既需要平衡城市发展的需要,又需要考虑流动摊贩的生计和社会福利,而这一任务并非易事。
本文将从城市流动摊贩的背景、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挑战以及管理思考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城市流动摊贩的背景需要我们理解。
城市流动摊贩是指没有固定摊位,临时搭建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摊贩。
他们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活的购物方式。
然而,城市流动摊贩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经营的环境可能不规范,占用道路和空地,导致交通拥堵和城市面貌混乱,也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其次,管理城市流动摊贩的必要性需要我们认识。
城市流动摊贩的规模庞大,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管理,将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隐患等。
在城市管理的整体要求下,管理城市流动摊贩是有必要的。
然而,管理城市流动摊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流动摊贩的数量较大,难以精确掌握。
其次,管理城市流动摊贩需要考虑他们的生计和社会福利,一味地限制和打压流动摊贩将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
再次,城市流动摊贩通常属于小微企业,他们的管理需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既要引导他们规范经营,又要给予合理的空间和发展机会。
最后,管理城市流动摊贩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包容性,以避免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此外,管理城市流动摊贩还需要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合理的市场环境和有限的资源保障,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和良性竞争。
最后,管理城市流动摊贩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意识形态建设。
通过宣传报道的方式,普及流动摊贩管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增强社会各界对管理城市流动摊贩的共识和支持。
总之,管理城市流动摊贩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政府、专业机构、流动摊贩自身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城市地摊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形式,对满足民众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地摊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当前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现状,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背景及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摊经济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摊经济以其灵活性、多样性、便利性等特点,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选择。
然而,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交通堵塞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成为了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三、城市地摊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摊经济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指导,致使经营者在合法性与合规性方面面临挑战。
例如,在申请摊位经营权时缺乏明确标准,在规范经营管理上存在漏洞。
(二)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部分地摊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安全和正常秩序;产生的垃圾及油烟排放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压力。
(三)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地摊从业者多为个体经营者,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培训,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四、对策与建议(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针对地摊经济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应出台更为具体、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如设立合理的摊位申请制度、环保管理标准等。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顺利实施。
(二)优化地摊布局和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地摊的布局和经营范围,避免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堵塞问题。
同时,设置环保设施,如垃圾分类回收点等,以减少环境污染。
(三)加强从业者培训和管理加强对地摊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例如通过开设相关培训班,普及商品知识和卫生安全知识等。
此外,可引入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四)推广数字化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地摊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摊位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交易过程可追溯。
这样不仅方便政府管理,也有助于从业者规范自身行为。
(五)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度通过开展社区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地摊经济的治理中。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摊经济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市民的消费选择,还能够为城市注入活力和多元文化。
然而,地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治理问题,如城市管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本文旨在分析城市地摊经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地摊经济治理的现状及问题1. 城市管理问题地摊经济的无序发展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
如地摊经营者的随意摆摊、占道经营等行为,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此外,地摊经济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如城管、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力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2. 环境保护问题地摊经营往往伴随着油烟、噪音等污染问题。
一些地摊经营者缺乏环保意识,不按规定使用环保设备,加剧了环境污染。
同时,地摊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3. 食品安全问题地摊经营的食品行业尤为普遍,但一些地摊食品存在着安全隐患。
部分地摊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采购低质食材或使用不合格的食品加工设备,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此外,部分地摊食品的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城市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地摊经济管理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和处罚措施。
其次,加强与地摊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与教育,提高其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地摊经营者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还应完善基础设施,如设置规范的地摊经营区域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2. 推进环境保护在地摊经济治理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地摊经营者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
其次,要求地摊经营者使用环保设备,减少油烟和噪音污染。
同时,加大垃圾清理力度和频率,确保城市环境整洁。
对于污染严重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摊经营活动要及时采取整改或关闭措施。
“地摊经济”的利与弊

“地摊经济”的利与弊最近,“地摊经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地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烟火气。
然而,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地摊经济也有其利弊。
先来说说地摊经济的好处。
其一,地摊经济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就业压力较大,尤其是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能的人群来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并非易事。
而摆地摊门槛相对较低,成本也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商品和经营头脑,就能开启自己的小生意。
这为那些失业人员、下岗工人、农民等提供了一个自食其力的途径,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其二,地摊经济丰富了市场,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地摊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用品到特色小吃,从手工艺品到二手物品,应有尽有。
人们在下班途中或者闲暇时光,能够在地摊上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价格往往比较实惠。
此外,地摊还能提供一些个性化、独特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三,地摊经济能够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地摊的出现增加了市场的供给,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人们在地摊上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生产加工等。
而且,地摊经济的繁荣还能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比如增加店铺的客流量,促进商业街区的繁荣。
其四,地摊经济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很多地摊集中的地方会形成独特的市井文化,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比如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地摊,能够传承和展示民间技艺;特色小吃地摊则能让人们品尝到地道的地方美食,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
然而,地摊经济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地摊的经营往往缺乏规范管理,容易导致秩序混乱。
一些摊主为了占据有利位置,可能会随意摆摊,堵塞交通道路,影响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
而且,地摊的营业时间不固定,可能会产生噪音扰民等问题。
其次,地摊商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地摊经营的成本较低,一些摊主可能会为了追求利润,销售假冒伪劣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商品。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与治理
流动摊贩在城市随处可见:不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居民小区,甚至是大学校园里面,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流动商贩已经成为社会一个巨大的群体,对他们的管理不仅关系到流动商贩自身的生存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
有人说流动摊贩是城市的一道风景,也有人说流动摊贩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与品位。
基于不同的认识,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存在不同的做法,有些地方对流动摊贩予以放开,而有些地方则严厉取缔。
正是因为城市流动摊贩自身的矛盾特性,使执法部门面对他们不知所措,单纯的一味取缔或者鼓励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只有对流动摊贩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从民生的根本出发,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合理的做法才是治本之策。
一、城市流动摊贩正面作用分析
第一,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丰富城市人民的生活,为城市增添色彩。
流动摊贩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代繁华街市的形成有流动摊贩的贡献,百姓生活起居的方便也离不开流动商贩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加强,我们也越来越享受生活,按道理来说,似乎和流动商贩该说再见了,但事实上,我们却对流动商贩产生了依赖,人们无法想象在到处都井然有序、寂静无声的街道上、小区中生活的情景,没有流动摊贩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无味和可怕。
流动摊贩由于其供应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经营方式便捷,不仅为我们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方便,而且使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了另一个更直接的传承渠道,人们通过流动摊贩可以了解一些民间的饮食文化、各类工艺文化,使一些未被大雅之堂收录的文化在这里获得延续。
这便为城市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第二,城市流动摊贩的存在增加了就业,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在我国从事城市摊贩经营的主要是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离退休人员和其他社会闲散人员。
他们自谋职业、自力更生减轻了政府安置就业的压力,据估计全国约有流动摊贩有上千万个,这一庞大的人员数量如果不自谋生路,政府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提供上千万个岗位,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中有部分人因经营有方,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一个摊贩可以养活几个人甚至整个家庭,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摊贩减少了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
他们依靠自己的辛劳既服务了城市居民又使自身得以生存,抛弃等靠要的思想,降低了因为贫困而仇视社会甚至采取其他违法手段破坏获取财富的人员数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流动摊贩对城市造成的不利影响
首先,流动摊贩难以管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卫生无法保障,造成秩序混乱。
这一点是流动摊贩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也是社会呼吁取缔流动摊贩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还没有实行流动摊贩登记管理制度,对他们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流动摊贩因具有显著的流动性而得名,经营者常常是推着三轮车或着挑着担子在某些区域走动,经营区域和时间具有不固定性,常见的景象是执法人员一到,流动商贩立即推车挑担跑人,这样一种管理方式肯定无法对他们的产品质量起到有效的监管。
流动摊贩往往本薄利小,所售商品质量差,出了问题购买者退货无门。
经营食品类的摊贩,一般缺乏相应的卫生资质,食品卫生质量令人堪忧。
而且许多摊贩在出售商品时缺斤少量、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
其次,流动摊贩的无序经营,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街道拥堵,破坏城市环境。
流动摊贩多设在交通路口或者居民区、学校周围,他们的叫卖声、经营产生的
孙 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山西太原 030006
【文章摘要】
流动摊贩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城
市,他们的存在对社会起着正负两方
面的作用,在丰富和方便群众生活的
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交通、卫生等问
题。
现阶段城管部门对流动摊贩的管
理缺乏人性化,亟需改正,树立民本
思想治理流动摊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
必然要求。
【关键词】
流动摊贩;依法治理;民生
噪音影响到附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的油烟污染、随处乱倒的垃圾使当地的环境陷入脏乱差,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卫生死角,引起居民的不满。
还有些摊贩素质低下,强买强卖,为了抢占地盘经营者之间打架斗殴,不服从城管的管理,确实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三、现阶段城市流动摊贩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改正建议
当前,大部分地方城管部门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缺乏民本思想,执法方式粗暴。
我国大多数城市管理部门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主要还是采取取缔的方式,面对流动摊贩城管做的最多的是没收流动摊贩经营的物品,对他们进行罚款,引起民怨载道。
流动摊贩以暴力抗法,和管理人员发生争斗的事件屡见报端,有损城管人员的形象。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执法部门缺乏正确的执法思想,把流动摊贩置于管理的对立面,未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他们缺乏对流动摊贩存在合理性的认识,仅仅采取强硬手段治理不符合基本的管理理念。
在我们提倡以民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执法部门必须端正工作态度,认清定位,履行好职责。
《行政处罚法》是城管集中行使城市管理处罚权的法律依据,依据该法,在管理过程中对违法经营者可以采取没收非法所得、非法财物,对有些情况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暂扣营业执照。
依据该法律,城管只能对流动摊贩的非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进行没收,而我们看到的执法情景却常常是城管人员不管摊贩经营的为何物,只要发现他们在非允许经营区内经营即强制没收,很显然违背法律规定,流动摊贩的商品不能和非法所得、非法财物画等号。
因此,执法部门对流动摊贩一收了之缺乏法律依据。
我国亟需规范对流动摊贩的治理,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流动摊贩的存在,上海在浦东新区蓝村路设立“试点马路”、郑州等地设立夜市专营区,这些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摊贩带给城市的问题,使流动摊贩对城市发挥最大的有利作用,这些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坚持民本思想治理流动摊贩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郭巍青.城管应为商贩服务而不是
敌对[N].南都周刊, 2007,05,14.
2、张国平.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难的成
因与治理对策[J].江苏商论.2008.3.
3、李瑾.国内外摊贩经济管理研究综
述(上)[J].上海市容,2007,(1).
现代商业MODERN B USINESS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