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合集下载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一、介绍汽车悬架系统是车辆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主要负责车辆的支撑和减震工作,为行驶过程提供了舒适性和稳定性。

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悬架系统时非常重视性能和稳定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曲线驾驶方面。

在本文中,将探讨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首先,我们将了解悬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接着,将讨论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方法,其中会包括液压悬挂系统和空气悬挂系统。

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悬架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二、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汽车悬架系统是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的。

基本上,悬架系统包括垂直弹簧、水平限制器、减震器、保持器和底盘等部件。

这些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影响着车辆的轻重平衡、转向能力、制动力等。

垂直弹簧是悬架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支持车载负载和路面扭曲。

在一般情况下,垂直弹簧采用钢制线圈弹簧或橡胶制减震器。

水平限制器是悬挂系统中的一种保护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在水平和纵向方向上的运动。

减震器是悬架系统的关键部分。

它负责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震动。

减震器的作用是将垂直弹簧支持的能量转换成热能。

保持器主要是为了使车辆在转向时保持稳定。

在悬架系统中,保持器往往被视为弹簧与减震器之间的连接。

底盘是整个悬挂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由上下两个零件组成。

下部通常由车身连接杆和悬架机构组成,而上部是用于固定悬架和与车体连接的结构。

底盘的作用是支撑整车负荷和稳定性。

三、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方法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一直是汽车工业中的重要问题。

优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悬架系统重量和体积,并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在性能分析方面,主要是采用试验、仿真和计算三种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试验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包括车辆实际测试、路试和底盘试验。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和分析悬架系统的各种性能参数,例如侧倾角、轮胎接地面、悬架行程、制动力等。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车辆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首先介绍了悬架结构的作用,包括提供悬挂和减震功能,保障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然后对悬架结构进行了分类,包括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等。

接着讨论了悬架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指出通过减轻重量和提高刚度可以改善悬架性能。

材料选择也是关键的一环,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悬架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分析了影响悬架结构的因素,包括行驶路况、车辆载重等。

综合以上内容,总结了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强调了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升车辆性能和驾驶体验。

【关键词】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作用,分类,优化方案,材料选择,影响因素,总结1. 引言1.1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设计良好的悬架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车身的颠簸以及提升车辆的稳定性,让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和安全。

悬架结构的作用是支撑汽车的车身,同时将车轮连接到车身上,使得车轮可以相对独立地运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环境,悬架结构可以分为独立悬架、半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等多种分类。

不同类型的悬架结构在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悬架结构。

优化悬架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减轻悬架重量、提高刚度和强度、降低噪音和震动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悬架结构设计的重要一环,常用的材料有钢铝合金、碳纤维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悬架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车辆的使用环境、车辆的负荷、悬架结构的几何形状等。

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更优秀的悬架结构。

在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汽车底盘悬架结构的设计要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悬架结构的功能、分类、优化方案、材料选择以及影响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更卓越的底盘悬架结构。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悬架系统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乘坐舒适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设计悬架系统可以使车辆在各种路况下保持稳定,并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

本文将以悬架设计为主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介绍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结合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设计。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评估悬架系统的性能。

2. 悬架系统概述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身和车轮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弹簧、减振器和控制装置组成。

它的设计目标是在保持车辆稳定的前提下,提供最佳的悬架行程和减震效果。

悬架系统有多种类型,如独立悬架、扭力悬架和多连杆悬架等。

每种类型的悬架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3. 悬架系统工作原理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和减振器的阻尼来吸收道路面的不平和震动,防止车辆颠簸。

弹簧起到支撑重量和减震的作用,而减振器则控制弹簧的反弹和抑制车身的剧烈晃动。

悬架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来调整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要求。

4. 悬架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悬架系统的设计,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基于物理原理和运动学方程进行建模。

其中,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利用牛顿定律和胡克定律进行描述。

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悬架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5. 悬架系统的仿真和优化设计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来模拟悬架系统的工作情况,并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评估悬架系统在不同路况下的响应,并调整设计参数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优化设计可以基于仿真结果和经验法则进行,以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6. 悬架系统的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为了验证悬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结果,我们需要进行实验和性能测试。

实验可以通过搭建悬架系统的物理模型来进行,然后进行各种测试,如车身动态响应测试、减震性能测试和悬架刚度测试等。

通过实验和测试,我们可以验证悬架系统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对悬架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悬架是指支撑和连接汽车车身与车轮的重要部件,它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汽车悬架的设计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背景介绍中,首先要了解汽车悬架的作用,它不仅起到支撑车身的作用,还能减少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不同类型的悬架会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和行驶性能,因此研究汽车悬架的类型和特点至关重要。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承受着来自路面不均匀和车辆加速、制动等复杂的力学环境,需要满足高强度、高刚度和高耐久性的要求。

研究汽车悬架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优化设计方法,对提升汽车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悬架作为汽车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和发展对提升汽车性能、提高行驶舒适性以及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汽车悬架的研究也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1.2 研究意义汽车悬架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汽车悬架的研究,可以不断改进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悬挂舒适性和操控性,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悬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研究汽车悬架的意义在于不断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升汽车的竞争力和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通过深入研究汽车悬架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汽车悬架的定义与作用汽车悬架是指支撑汽车车身的装置,是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包括减震、支撑、保持车身平稳和提高车辆操控性能等。

它不仅影响着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车辆的通过性、悬架寿命和行驶安全性。

1. 减震:汽车行驶中会受到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悬架系统通过减震器能够减少这些冲击对车身的影响,提高乘坐舒适性。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能。

在这篇开题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悬架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悬架的作用和重要性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支撑车身、减震和保持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作用。

一个好的悬架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操控性,减少车身的倾斜和震动,同时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提高牵引力和制动性能。

因此,悬架设计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悬架设计的挑战悬架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汽车的悬架系统需要在不同的路况下保持稳定性和舒适性。

这意味着悬架系统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如平整的公路、颠簸的乡间小道或崎岖的山路。

其次,悬架系统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重量分布和动力传输,以确保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力合适。

此外,悬架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安全性,如防翻滚和碰撞保护等方面。

3. 悬架设计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悬架设计可以采用多种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如独立悬架、扭力梁悬架或多连杆悬架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可以使用可调节的悬架系统,如气动悬架或电子悬架。

这些可调节的悬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进行调整,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如碳纤维材料或3D打印技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重量。

4. 悬架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悬架设计也将朝着更先进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悬架系统需要适应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如电池组的重量和位置。

其次,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悬架系统需要与其他车辆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悬架系统还可以与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结合,实现主动悬架调节和预测性悬架控制,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汽车悬架是指车辆底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支撑车辆重量,吸收道路不平坡造成的冲击力,同时保证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谈到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

目前,悬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悬架结构优化:悬架系统的结构优化是为了提高车辆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研究者通过改进悬架的结构,如减小悬架质量、增加刚度和阻尼等手段来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

2. 主动悬架控制:主动悬架控制是指通过悬架系统中的传感器获取车辆的姿态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节悬架的工作状态。

研究者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实现悬架的主动控制,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平顺性。

3. 可调阻尼悬架:可调阻尼悬架是一种能够根据不同路况自动调节阻尼力的悬架系统。

通过使用可调阻尼器,可以根据车速、路况和驾驶方式等因素自动调节阻尼力,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

其次谈到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1. 磁悬浮悬架:磁悬浮悬架是一种通过磁力来支撑和控制车辆的悬架系统。

相比传统的弹簧和阻尼器,磁悬浮悬架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平顺性。

2. 空气悬架:空气悬架是一种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悬架刚度和高度的悬架系统。

通过控制悬架下方的气囊充气量,可以改变悬架的刚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3. 扩展式悬架:扩展式悬架是一种能够改变悬架工作范围的悬架系统。

通过扩展或收缩悬架结构,可以改变车轮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越野能力。

汽车悬架是车辆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悬架结构优化、主动悬架控制和可调阻尼悬架等方面。

未来,悬架系统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磁悬浮悬架、空气悬架和扩展式悬架等方面,以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驾乘体验。

汽车设计悬架设计

汽车设计悬架设计

汽车设计悬架设计汽车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支撑和连接车身和车轮,使汽车具备稳定驾驶性能、良好的操控性和舒适的行驶感受。

悬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车身姿态控制以及车辆舒适性。

本文将从悬架的基本原理、结构形式、悬架参数优化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汽车悬架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汽车悬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弹簧和减振器来吸收和分散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力,并提供车身的载荷支撑。

弹簧可以是螺旋弹簧、气囊弹簧或扭力杆弹簧,而减振器则是通过内部的液压阻尼器将冲击力转化为热能。

汽车悬架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和半独立悬架等。

其中独立悬架可以使轮胎保持垂直于地面,确保每个车轮都能独立地跟随路面变化,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在悬架设计中,悬架参数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悬架参数包括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悬挂点位置等。

弹簧刚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悬架活动范围和弹性特性,太硬的弹簧会使车辆过于坚硬,太软的弹簧则会使车辆过于柔软。

减振器阻尼的调节可以影响车辆的悬挂变形和减振效果,适当的阻尼可以提高悬架的响应速度和抗冲击能力。

悬挂点位置的选择与车辆的悬挂角度和车轮跳跃力有关,较高的悬挂角度可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减震效果,而较低的车轮跳跃力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悬架的设计也有了许多新的技术应用。

例如,电子悬架系统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和控制阀来调节悬架的硬度和高度,实现动态悬架调节;主动减振器系统则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环境主动调节减振器的阻尼,提供更好的悬架效果。

此外,气动悬架系统可以通过空气弹簧和电动泵进行主动调节,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和稳定性。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汽车悬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行驶条件和驾驶需求,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综上所述,汽车悬架设计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舒适性具有巨大影响。

悬架设计应该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驾驶需求合理选择悬架形式、优化悬架参数,并结合新技术的应用来提供更好的行驶性能。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浅析汽车悬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摘要】汽车悬架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本文通过对汽车悬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揭示了目前汽车悬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同时深入探讨了汽车悬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章旨在总结当前汽车悬架技术的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以促进汽车悬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汽车悬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新技术、问题、总结、展望、建议、改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悬架是指支撑车身并能灵活应对路面不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驾驶体验的不断提升,对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与调校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性能。

传统的悬架系统主要通过弹簧和减震器来减少车身的振动,提高行驶舒适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驾驶感受的不断追求,新型悬架系统也不断涌现,如电子悬架、主动悬架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对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也变得更加迫切。

深入研究汽车悬架系统的作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挑战,对于提升汽车行驶性能,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部分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汽车悬架系统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讨汽车悬架在车辆性能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并且深入了解当前汽车悬架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可以为未来汽车悬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技术在汽车悬架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且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思路和方向。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汽车悬架领域的发展,提高汽车性能和行车安全水平。

1.3 文献综述在汽车悬架研究领域,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 冲击部分 5244 冲程时的外倾角分析结果
%# !" 悬架特性的评价基准 ! ! 如上节所述, 选取了双横臂式和多连杆式悬架 的特征, 同时还理解了外倾角和束角产生的机理情 况; 因此, 对于设计者找到了从直感上能够判断符合 特性的设计空间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首先, 如图 ) 、 图 *、 图 +、 图 , 所示在各自的悬架
78 影响操稳性的悬架特性
! ! 对于影响汽车操稳性的悬架特性作为静态指标 有束角、 外倾角等; 作为其动态指标有横摆刚度, 侧 倾刚度等。本次主要对静态特性的束角和外倾角进 行研究。 所谓束角是指当汽车直线行驶时, 汽车纵向、 中 心面与车轮水平直径形成的角, 影响汽车的直线行 驶; 所谓外倾角是指车轮中心面和铅直线形成的角, 影响轮胎的接地性。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
图 !" 冲击部分 #$%% 冲程时的束角分析结果
选择了 & 个点。这点是理解了特性的发生机理而选 出的; 而且, 用 & 个点所做面的法线是很重要的, 可 以说悬架在行程时的法线变化量与特性变化量是相 同的。从前面看到的角度是外倾角, 从上面看到的 角度是束角。如图 ’ 、 图 (、 图 #、 图 )$ 所示在外倾角 中得到了和所有四种形式的悬架分析值几乎一致的 值。还有即使在束角方面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图 * 所示的五连杆形式和其它三种形式相比选取 & 个 点虽然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也能得到好的结果。为 此, 用一种评价方法能够同时评价两种特性, 不必要 进行庞大的计算, 可以从直感上能够进行判断。
万方数据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于学华, YU Xue-hua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1 噪声与振动控制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2006,26(6) 0次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汽车悬架设计概念的研究
( 于学华" ,
( "* 华南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 ’"#$+" )
! ! 摘! 要: 近年来在世界汽车工业中, 都在努力改进汽车的驾驶稳定性和平顺性。对于这个领域, 大家根据经验 都知道悬架的影响力最大。然而目前在悬架设计中需要大量的有经验和感觉的设计者。在研究中, 推荐了一种新 的设计方法, 来代替那种靠设计者的经验和感觉的设计方法, 这种概念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定量地评价悬架 系统的设计情况。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悬架系统; 多连杆; 束角; 外倾角 ,+$"* +! ! !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
图 ’" 双横臂式悬架 [) ] " 自動車技術ハンドブ ック基礎理論篇, 社團法人自動 車技術會+ ,$$*+ [, ] " 自動車技術ハンドブ ック基礎設計篇, 社團法人自動 車技術會+ ,$$*+ [&] " 于学华, 雷雨成+ 轿车车身声灵敏度的分析 [ -] + 噪声 与振动控制, ,$$* , .: )! / )(+ [*] " 于学华, 雷雨成+ 基于路面噪声输入的汽车建模方法 的研究 [ -] + 噪声与振动控制, ,$$* , !: && / &!+ [.] " 于学华+ 车辆俯仰、 跳动复合振动分析 [ -] + 噪声与振 动控制 ,$$. , .: &! / &#+ [!] " 于学华+ 汽车轮胎动特性的理论评价 [ -] + 噪声与振动 控制, ,$$! ( ,! ) &: ’$ / ’)+ 图 (" 多连杆式悬架 [’] " 于学华, 见坐地一人+ 基于 012 法的汽车道路噪声的 研究 [ -] + 机械工程学报, ,$$* : ()$+
图 )! 双横臂式悬架
面, 可以看出多连杆形式偏差变小。
图 *! 多连杆式悬架
!# !" 分析条件 ! ! 首先, 在图 ) 和图 * 双横臂式悬架和多连杆式 悬架中, 把各自 - 个地方的衬套和连杆的连接点的 坐标 ( !, ", #) 设计变量为 )- 个变量, 还选择 , 水平 正交表 ./, 作为水平数, 总共进行了 /, 次分析。在 这里连接点坐标的变化量 0) ( !, ", # )1 0)2 ( !, ", #) 控制在 3万方数据 +244 范围内, 并且, 进行了冲击回跳分
图 ,! 五连杆式悬架 图 +! 支撑杆式悬架
析。这个分析应用象如图 ) 所示台架试验机对冲击 部分给与 5244 的变化量, 回跳部分使之产生 5244 的冲程。 另外, 在图 + 和图 , 支撑杆式悬架和五连杆式 悬架不使连接点坐标产生变化, 各自进行了一次冲 击和回跳分析。

%" 分析结果
%# $" 悬架的特征选取 ! ! 为了选取双横臂形式和多连杆形式的特征, 首 先比较了如图 - 、 如图 / 所示给冲击部分 5244 冲程 时的外倾角和束角的分析结果。对于外倾角如果双 横臂形式使其连接坐标产生变化, 偏差变大; 另一方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 黄其柏.王勇.赵明.赵志高.朱从云.胡溧.HUANG Qi-bai.WANG Yong.ZHAO Ming.ZHAO Zhi-gao.ZHU Cong-yun.Hu Li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概况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25(3)
叙述了空气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前景作了预测,为空气悬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万方数据
*22/ 年 6 月! ! ! ! !
! ! !
! ! 噪! 声! 与! 振! 动! 控! 制! ! ! ! ! ! ! !
! !
! ! 第/ 期
!" 分析方法
! ! 首先, 为了对悬架特性的产生机理的理解以及 设计概念的探讨进行特征提取; 其次, 为了给设计师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进行模型制作和分析, 从直观 上能够进行设计概念基准的选择。 !# $" 悬架的模型化 ! ! 为了选取不同悬架形式的特征, 用通用机构分 析软件代码 "#"$% & ’"( 建立起两种形式的悬架 模型, 一个是如图 ) 所示双横臂悬架形式, 这是由上 下两个三角形臂和一根连杆构成。另一个是如图 * 所示的多连杆悬架形式。这虽然和基本的双横臂悬 架是等同的, 但可以说用复数的连杆代替两个三角 臂, 因此, 多连杆式悬架主要是由上臂、 ( 转向拉杆) 下臂、 纵臂所构成。 另外, 为了寻找设计概念的选择基准, 加上上述 两种悬架模型, 还可以构成另外两种形式的悬架模 型。一个是如图 + 所示支撑杆式悬架, 这是把双横 臂的上臂换成直线导引而成的。另一种是如图 , 所 示的五连杆悬架形式, 可以顾名思义理解是配置五 个连杆所形成的, 轮胎模型用 "#"$% & ’"( 的通用 轮胎模型。
图 #" 支撑杆式悬架
图 )$" 五连杆式悬架
!" 结语
" " 本文不用进行大量的计算, 不用只看到其结果 才进行评价, 而主要是让设计者根据理解特性产生 的机理, 把握设计流程同时为直感的判断提供一种 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但是, 对于悬架其他的静特性 以及动特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 (##$M#(M(( 作者简介: 于学华 ( "T$+ % ) , 男, 山东莱州人, 工学博士后,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振动与噪声控制。
的使用方法向设计流程形式转化; 而且, 应该确立一 种使设计周期缩短以及实用并且高效的设计支持方 法, 即概念设计阶段的效率化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 题。 在本文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中, 主要是解 决操纵稳定性问题。理解悬架特性产生的机理, 并 且, 理解表征在汽车基本变化中悬架起着哪些作用。 即: 在悬架中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探讨不同 悬架形式的设计思想; 而且, 作为前期阶段进行悬架 的详细设计, 设计者为了得到希望的悬架, 在某种程 度上能够正确把握其设计方法的理念, 同时运用这 种设计理念对于设计者进行设计概念的标准选定提 供了重要的信息。
!"#$% &’ ()*+,’ -&’.)/" &0 -#1 !2*/)’*+&’
!" #$%&’$( ( ./00121 /3 -45/6/5781 9:27:11;7:2 </45= .=7:> ,:781;?75@ /3 A1B=:/0/2@ C4>:2D/:2 E1@ F>G/;>5/;@ C4>:2J=/4 ’"#$+" , .=7:>) 3/; 901B5;7B H1=7B01 I1?1>;B= </45= .=7:> ,:781;?75@ /3 A1B=:/0/2@ , ! ! 34*"1#.": K: ;1B1:5 @1>;?, 7: 5=1 B>; 7:D4?5;@, 76L;/8161:5 7: 5=1 D;787:2M?5>G7075@ >:D B/63/;5 /3 B>; 7? >5516L51D* -:D 75 7? N:/O: 1PL1;71:57>00@ 5=>5 5=1 7:3041:B1 /3 > ?4?L1:?7/: 7? 1?L1B7>00@ 0>;21* Q/O18M 1; >5 5=1 L;1?1:5 5761 ,> =421 1PL1;71:B1 >:D ?1:?1 /3 > D1?72:1; 7? ;1R47;1D 7: ?4?L1:?7/: D1?72:7:2* K: 5=7? ?54D@ ,7:?51>D /3 5=/?1 D1?72:7:2 615=/D 4?7:2 D1?72:1;S? 1PL1;71:B1 >:D ?1:?1 ,O1 L;/L/?1 > :1O D1?72:7:2 615=/D O=7B= > D1?72:1; B>: 18>04>51 > ?4?L1:?7/: D1?72: R4>:575>57810@ 7: > ?76L01 O>@* 5)% 6&1$*: 87G;>57/: >:D O>81;?4?L1:?7/: ?@?516;64057 07:N;5/1 >:201;B>6G1; >:201 ! ! 近年来, 舒适性问题对于汽车企业的要求逐年 提高, 影响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有操纵稳定性和乘坐 舒适性。对于这些因素, 起着主要作用有发动机特 性、 轮胎特性、 制动特性、 车身刚度、 空气动力学特 性, 悬架特性等, 根据经验可知悬架特性起着最大的 作用。 作为悬架的基本性能, 首先是为了保护车辆、 乘 员、 货物等, 抑制由于路面的凸凹不平而引起的振动 和噪声。其次, 为了把车轮和路面间产生的驱动力、 制动力、 横向力等的前后、 左右载荷有效地传递给车 体, 用最佳的状态使轮胎与路面接地, 达到理想的汽 车运动状态。 现在, 在悬架详细设计中, 由于 .-9 技术的发 展, 即使象关于悬架行驶性能仿真这样复杂的非线 性问题, 运用 .-9 分析可以得到解决, 使汽车设计 效率提高和开发周期缩短。可是, 在过去的 .-9 分 析中, 在某些条件下只能得到评价特性值, 达不到设 计目标时, 再改变输入条件, 反复进行重复的结构分 析; 因此, 由于大量的计算,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 为此, .-9 分析有必要从数值实验的、 确定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