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网络光分路器简述

合集下载

PON网络知识介绍

PON网络知识介绍
特点
EPON具有高带宽、低成本、易扩展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 于接入网领域。
GPON技术
定义
GPON(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是一种基于千兆比特速率 的无源光网络,它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工作原理
GPON采用ITU-T G.984标准,通过OLT和ONU之间的无 源光分配网络,实现数据的上下行传输。GPON支持多种 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PON网络与5G的融合
5G前传
PON网络作为5G前传的主要传输方 式,能够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可 靠性的传输通道,满足5G网络的需求。
5G回传
PON网络与5G回传相结合,可以实 现灵活的组网和低成本的网络建设, 提高网络覆盖和容量。
PON网络的智能化发展
AI在PON网络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ON网络进行智能分析和优化,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特点
APON具有传输质量高、支持多媒 体业务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但 由于技术复杂度高、成本较高等因 素,应用相对较少。
EPON、GPON和APON的比较
带宽和速率
GPON具有更高的带宽和速率,能够满足未来更高带宽的需求。
传输距离
GPON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适合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
业务支持
APON主要应用于电信级多媒体业务,而EPON和GPON则支持多种业务类型。
网络维护问题
总结词
PON网络的维护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网络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1. 故障诊断与排除
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PON网络中的故障 和问题。
2. 定期巡检与维护
对PON网络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线路的正常 运行。

PON系统组成介绍

PON系统组成介绍
智慧城市:为城市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应用
光线路终端(OLT)
OLT是PON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控制和管理整个PON网络。
OLT连接多个ONU(光网络单元),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
OLT支持多种PON技术,如EPON、GPON、10G-EPON等。
OLT具有多种功能,如带宽分配、QoS控制、安全控制等。
02
节省成本:PON技术可以节省光纤资源,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04
绿色环保:PON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PON系统的应用场景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家庭宽带接入:提供高速稳定的家庭网络连接
企业网络连接:为企业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远程办公和协同工作
校园网络建设:为学校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远程教学和科研
5
智能环保:利用PON系统实现环境监测和污染预警
3
智能医疗:利用PON系统实现远程医疗和医疗资源共享
6
智能政务:利用PON系统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政务服务优化
1
智能交通:利用PON系统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监控和调度
4
智能教育:利用PON系统实现远程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
01
企业内部网络:连接企业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02
企业外部网络:连接合作伙伴、客户和供应商,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03
远程办公:连接员工和家庭,实现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
04
云计算:连接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共享
智慧城市建设
2
智能安防:利用PON系统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和实时报警

pon工作原理

pon工作原理

pon工作原理Pon工作原理。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即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被动光分配器将光信号分发给多个用户,实现了光纤接入网络中的光线路共享,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光纤接入技术之一。

那么,PON是如何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分发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PON的工作原理。

首先,PON的结构主要包括OLT(Optical Line Terminal)、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和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三个部分。

OLT位于运营商的中心局,负责与用户进行通信,ODN是光分配网络,负责将光信号分发给不同的用户,而ONT 则是用户端的设备,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供用户使用。

在PON系统中,OLT发送的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达ODN,然后通过光分配器分发给不同的ONT。

在这个过程中,PON系统采用了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即时间分割多路访问技术,通过时间的划分来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条光纤的传输。

具体来说,OLT发送的光信号中包含了不同用户的数据,每个ONT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接收自己的数据,而在其他时间段则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多用户共享同一条光纤的传输。

另外,PON系统中还采用了光的波分复用技术,即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叠加在同一条光纤上进行传输。

这样一来,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就相互独立,可以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隔离,提高了光纤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总的来说,PON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OLT发送的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达ODN,通过光分配器分发给不同的ONT,采用TDMA技术实现多用户共享同一条光纤的传输,同时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隔离。

这样一来,PON系统既实现了光纤接入网络中的光线路共享,又提高了传输效率和用户间的数据隔离,是一种高效、先进的光纤接入技术。

PON技术介绍(精)

PON技术介绍(精)

基于PON技术的宽带接入1PON技术的概念1.1PON技术的概念以及特点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一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所谓“无源”是指在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通信行业长期期待的技术。

同有源系统比较,PON技术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1.2PON技术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PON系统由位于中央局端的一个光线路终端(OLT)和位于客户端的一组关联光网络终端(ONT)组成,在它们之间是由光纤和无源分光器或连接器组成的光分配网络(ODN)。

(2)基于TDM/TDMA的上行/下行流量管理。

在PON中,OLT与ONU之间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WDM/WDMA、SCM/SCMA、CDM/CDMA和TCM/TCMA,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TDM/TDMA方式,图2、3表明在PON系统中从OLT到多个ONU其下行采用TDM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2PON技术的分类以及在FTTx中的应用2.1FTTx技术FTTx技术分为FTTB、FTTC、FTTZ、FTTH、FTTO、FTTF 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FTTH(光纤到用户)三种形式。

随着软交换与光缆技术进一步成熟,FTTH将成为我们通信接入方式的最终目标。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如PDH、SDH、MSTP、点到点以太网系统因机房建设、有源设备建设、维护成本高等原因而渐渐被淘汰;PON技术则因为无源化带来的维护成本低,以及无机房建设产生的建设成本低,愈加受到行业欢迎。

PON网络知识介绍

PON网络知识介绍

TDM/WDM复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 PON网络的传输容量和灵活性,但同 时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和成本。
04 PON网络性能指标与评估方法
传输性能指标
带宽
PON网络提供的上下行带宽,决定了网络 传输数据的能力。
传输时延
传输速率
PON网络设备的传输速率,包括线路速率 和设备端口速率。
数据在PON网络中传输所需的时间,影响 网络的实时性。
03 PON网络关键技术
无源光分路器技术
原理
无源光分路器(Passive Optical Splitter)是PON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采用光学原 理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或将多路光信号合成一路光信号。
类型
常见的无源光分路器有熔融拉锥型、微光学型、光波导型等。
特点
无源光分路器具有无需电源、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插入损 耗、分光比限制等缺点。
OLT设备安装
选择合适的位置,固定OLT设备,连接电源和接地线,配置网络 接口。
ONU设备安装
根据网络规划,确定ONU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连接电源和 网络接口。
光纤连接
使用合适的光纤和连接器,按照规定的光纤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确保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系统调试与测试
设备配置
对OLT和ONU设备进行配置,包括网络参数、业务参数、安全参 数等。
特点
突发光通信技术可以提高PON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传输效 率,但同时也对光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TDM/WDM复用技术
01
02
03
原理
实现方式
特点
时分复用(TDM)和波分复用( WDM)是PON网络中常用的复用技 术,它们分别将多路信号在时域和频 域上进行复用和解复用。

PON技术介绍

PON技术介绍
方案2:FTTB(PON)+LAN(含语音)
OLT
分光器
ONU内置 LAN
PC 电话
内置 IAD OLT 分光器 ONU 内置 DSL 内置 IAD 室外机柜 MODEM

二、无源光网络(PON)的构成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通 常放置在中心机房 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通 常放置在用户侧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 网
三、PON网络体系结构
1 带宽需求 2 更远的距离 3 分光特性、节省光纤

五、技术比较(PON vs MC)

MC技术的两种使用方式:

点到点以太接入

N根光纤,2N个光收发器 管理独立 只需铺设1或2根光纤到小区 2N+2个光收发器 设备占用局端机房空间小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有源设备 设备分级管理

小区交换机接入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
Passive Optical Splitter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PSTN Internet
无源分光器
ONU
ONU
OLT
Passive Optical Splitter
无源分光器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七、当前最有前途的两种PON技术

EPON

IEEE 802.3ah,国际/国内标准已经完成, 802.3ah已经正式合入 IEEE 802.3协议标准中 由以太网技术发展而来,适宜承载基于以太网的业务 技术简单实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基础较好,芯片解决方案较为成熟 简单是其主要特征,适合FTTH、FTTB、FTTO的应用需求 加密算法、管理维护等互通项目已有中国电信集团标准 启动较EPON晚,ITU-T G.984.1~4,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 部分功能还在完善或调整(TDM、UNI、管理等),没有最终确定 芯片不成熟,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符合标注的芯片和设备 国内标准正在起草中 强调全业务与完备性

PON技术原理

PON技术原理

PON技术原理随着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普及以及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速率高达 1 Gbit/s 以上的宽带 PON 技术,主要包括 EPON 和 GPON 技术:“E”是指 Ethernet,“G”是指吉比特级。

1、PON 概述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

PON(无源光网络)是指(光配线网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

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LT),以及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场所的光网络单元(ONUs)。

在OLT与ONU之间的光配线网(ODN)包含了光纤以及无源分光器或者耦合器。

2、PON 组成PO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合/分路器(Spliter)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OLT 放置在中心局端,分配和控制信道的连接,并有实时监控、管理及维护功能。

ONU 放置在用户侧,OLT 与 ONU 之间通过无源光合/分路器连接。

所谓无源,是指在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之间的ODN (光分配网络)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

PON 使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同时处理双向信号传输,上、下行信号分别用不同的波长,但在同一根光纤中传送。

OLT 到ONU/ONT 的方向为下行方向,反之为上行方向。

下行方向采用1490nm,上行方向采用 1310nm。

PON 单纤双向传输原理3、PON 拓扑PON 系统的组网方式如下图。

有树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树型干冗余拓扑等4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树形拓扑。

其中最常见的是树形拓扑。

4、PON 优势相对成本低,维护简单,容易扩展,易于升级。

PON 结构在传输途中不需电源,没有电子部件,因此容易铺设,基本不用维护,长期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节省大。

无源光网络是纯介质网络,彻底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极适合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使用。

PON技术介绍

PON技术介绍

PON技术介绍一、什么是pon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一般其下行采用TDM 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而且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典型结构为树形结构)。

所谓“无源”,是指ODN 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因此其管理维护的成本较低。

EPON 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IEEE 的802.3ah即EFM(EthernetFortheFirst Mile,第一英里以太网)工作组来完成,其制定EPON 标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在802.3 体系结构内进行EPON 的标准化工作,工作重点放在EPON 的MAC 协议上,最小程度地扩充以太网MAC 协议。

该标准目前还是草案,EFM 计划在2004 年正式发布EPON 的相关标准。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进行EPON 的标准化工作,通信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Ethernet 的无源光网络(EPON)》正在制订中。

GPON 是ITU 提出的G比特级的无源光网络。

ITU 在2003 年正式通过并颁布了GPON 标准系列中的三个标准:G.984.1、G.984.2 和G.984.3。

由于GPON 标准是ITU 在APON 标准之后推出的,因此G.984 标准系列不可避免的沿用了G.983 标准的很多思路。

GPON 与EPON 都是千兆比特级的PON 系统,与EPON 力求简单的原则相比,GPON 更注重多业务和QoS保证,因此更受运营商的青睐。

但由于GPON 标准复杂且开发较晚,技术尚不成熟,因此目前GPON 产品还未到商品化阶段。

目前IEEE提出的EPON 实现方案是:在与APON 类似的结构和G.983 的基础上,设法保留APON 的物理层PON,而以Ethernet 技术代替ATM技术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构成一个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成本和更强业务能力的新的结合体EP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M E L PON 网络光分路器简述光分路器是PON 网络ODN 至关重要的无源光器件,PON 网络点对多点的无源光网络结构,正是由无源光分路器在下行方向将光功率均分,在上行方向将光功率合路来体现的。

可以这么说,无源光分路器支撑了PON 的点对多点结构。

光分路器是指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对光信号功率耦合以实现光功率分路或合路的无源光器件,虽然WDM PON 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几年,但本文讨论的光分路器不含按光信号的波长进行信号分路或合路的波分复用器件。

一、 光分路器的分类光分路器按照端口型式可分为星形和树形两类,输入端口数与输出端口数相等的为星形光分路器,输入端口数与输出端口数不等的为树形光分路器。

PON 网络使用的是1×N 或2×N 的光分路器,属于树形光分路器。

按照制造材料可分为光纤热熔拉锥光分路器和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这两种光分路器在PON 网络上均有应用,通常1×2或1×4有采用光纤热熔拉锥光分路器,1×4以上采用波导型光分路器。

按照工作带宽来可分为单窗口窄带分路器、单窗口宽带分路器、双窗口宽带分路器以及全波段宽带光分路器。

一般来说,热熔拉锥型光分路器对应单窗口和双窗口,PLC 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250nm~1650nm ,属全波段宽带光分路器。

1、 光纤热熔拉锥型光分路器热熔拉锥型光分路器可用一个2×2的模型来说明,如图一:图一 热熔拉锥型分路器原理示意图热熔拉锥型光分路器是用两条光纤除去涂覆层,在一定的长度区域内相互贴近,在高温下加热熔融,同时向两侧拉伸形成双锥体的波导结构,最后把耦合区用固化胶固化在石英基片上插入不锈铜管内,封装成2×2光分路器,将一端的一个端口去除,即为1×2光分路器。

这种生产工艺因固化胶的热膨胀系数与石英基片、不锈钢管的不一致,在环境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的程度就不一致,容易导致光分路器损坏,尤其在野外使用时情况更严重,这也是此种类型光分路容易损坏的主要原因。

C A M E L 其原理是两条紧贴的光纤在高温下热熔拉伸形变,纤芯变细,光纤的归一化频率逐步减小,单模光纤中传播的基模导入热熔拉伸区域时,因模场直径减小,根据光的波导理论,越来越多的光能会进入光纤的包层,而在热熔拉伸区域,两条光纤的包层是合在一起的,且纤芯非常靠近,从而形成光波耦合,光波的能量耦合到另外一条光纤之中。

经过耦合区后,纤芯逐渐变粗,归一化频率增大,模场直径增大,光功率又逐渐被限制在直通端和耦合端的光纤中,最终在两个输出端输出。

通过控制耦合区域长度、光纤半径、两条光纤轴线间距、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可以控制直通端和耦合端的光功率比值,从而制造出适合实际需求的光分路器。

例如输出功率相等的光分路器、两输出功率之比为5:95的光分路器,后者通常使用在有线电视HFC 网络中。

采用2×2光分路器作为基本单元,就可以制作1×N 、2×N 或N×N 的光分路器,参见图二。

图二 1×4、1×16光分路器示意图 2、 PLC 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PLC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采用半导体工艺,具有体积小、易于集成、分光均匀、机械及环境稳定性好的特点,最近几年随着工艺技术的成熟,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大,目前已经成为PON 建设的首选。

图三 PLC 光分路器结构 图三是PLC 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光波导阵列位于芯片的上表面,分路功能集成在芯片上,在一只芯片上实现1:1等分路;然后,在芯片两端分别耦合输入端以及C AM E L 输出端的多通道光纤阵列并进行封装。

相比热熔拉锥,PLC 型光分路器有以下优点:■ 损耗对波长不敏感,PLC 型光分路器在1260nm~1650nm 很宽的波长范围内插入损耗与波长的相关性很小。

■分光均匀,可以实现光信号功率均匀的分配。

■ 单个器件分路多,目前已经有1×64分路比的分光器,可以满足PON 建设的需要。

■ 结构紧凑,体积小。

PLC 光分路器的芯片目前被国外几家公司垄断,因此制造技术主要为封装技术,相比热熔拉锥,PLC 的封装技术因技术门槛高,国内能大批量生产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因此价格相对昂贵。

PLC 分路器的封装是指将平面波导分路器上的各个导光通路(即波导通路)与光纤阵列中的光纤一一对准,然后用特定的胶(如环氧胶)将其粘合在一起的技术。

其中PLC 分路器与光纤阵列的对准精确度是该项技术的关键,涉及到光纤阵列与光波导的六维精密对准(三个平面维X、Y、Z,三个角度维α、β、δ),如1×8的PLC 光分路器,其8芯光纤阵列的最高累积间隔误差平均为0.48微米,难度较大。

二、 光分路器的几个关键指标为简单理解起见,下面几个关键指标均指1×N 分路比的光分路器。

1、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工作波长在指定输出端口的光功率相对于全部输入光功率的减少值,单位为dB 。

式中IL j 为第j 个输出端口的插入损耗 P outj 为第j 个输出端口的光功率,单位mW P in 为输入端的输入光功率,单位mW 在PON 网络中使用的光分路器为光功率均分型,各个输出端口的插入损耗在名义上是相等的,但是在选型时应该要求厂商提供每个端口的测试数据。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由PON 的工作机理知道,PON 网络使用的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实际是指其下行通道。

上行通道是个合路的过程,因为PON 的上行是TDMA 时分复用,每个分支的ONU 只能在OLT 授权的时间内才能向OLT 发送数据,因此,对于特定的ONU 来说,在其允许向OLT 发送数据的时间段内,向上的链路是“独享”的,此时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较小,实际ONU 的发射功率要比OLT 的发射功率要小得多。

插入损耗的技术要求,可以参考YD/T 1117,1×N 光纤型光分路器的插入损10lg outj j in P IL P =−C A M E L 耗要求为:20.6 3.6log IL N ≤+单位:dB ,不包括连接器损耗热熔拉锥型光分路器以及PLC 型光分路器均能满足上述指标,一般厂商提供的产品其插入损耗指标大部分优于上述要求。

下面是国内一厂商提供的PLC 型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指标: 分路比 1×4 1×81×16 1×32 1×64 插入损耗(dB ) 7.511.0 14.0 17.5 21.5 2、 均匀性:用来衡量均分器件的“不均匀程度”的参数。

定义为:在工作带宽范围内,均匀光分路器各输出端口输出光功率的最大变化量,单位为dB 。

式中,P outmax ,输出光功率的最大值,单位mW P outmin ,输出光功率的最小值,单位mW 对于均分光分路器,其均匀性指标参考YD/T 1117,要求为: 21.50.7log FL N ≤+PLC 型光分路器的均匀性指标远优于上述要求。

3、 方向性:用来衡量光分路性定向传输性能的参数,定义为:光分路器正常工作时,输入一侧非注入光的端口输出光功率与输入光功率(被测波长)之比,单位为dB 。

式中P i ,输入侧注入光功率,单位mW Pj ,输入侧,非注入第j 端口的输出光功率,单位mW要求≥55dB 。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1×N 热熔拉锥型光分路器,其内部存在N-1个多余的悬空端面,这些悬空端面如果不做消反射处理,会因端面反射影响光分路器的方向性指标。

由于PLC 型采用半导体芯片技术,分路在芯片上完成,而导光在芯片上表面,其影响很小。

4、 偏振相关损耗PMD :用来衡量光分路器对于传输光信号的偏振态的敏感程度max 10lg minout out P FL P =−10lg j ij i P DL P =−C A M E L 的参数,定义为传输光信号的偏振态在0°~360°变化时,光分路器各输出端口输出光功率的最大变化量,单位为dB 。

式中:PDL j ,第j 个输出端口的偏振相关损耗P outjmax ,第j 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光功率最大值,单位mWP outjmin ,第j 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光功率最小值,单位mW从定义中可以看到,偏振相关损耗需要表述光分路器的输出端口的,对于光功率均分的光分路器,其指标要求为:PLC 型光分路器的PDL 指标一般均优于上述要求5、 回波损耗:用来衡量光分路器分支引起的输入光功率沿输入路径返回的光功率大小的参数,单位为dB 。

式中,P in 输入光功率,单位mW P r 沿同一输入端返回的光功率,单位mW PON 网络中使用的光分路器通常在输入输出端安装连接器,其端面有PC 、UPC 、APC 等类型,PC/UPC 端面,各分支的回波损耗通常要求大于40dB ,APC 端面通常要求大于45dB 。

PLC 型光分路器的回波损耗指标PC 端面达到50dB ,APC 端面达到55dB.6、 附加损耗:用来衡量光分路器由于制造工艺带来的光功率损失的参数,定义为所有输出端口的光功率总和相对于全部输入光功率的减小值,单位dB.制造工艺决定附加损耗,热熔拉锥1×2光分路器的附加损耗的典型值为0.04dB ,PLC1×2光分路器的典型值在0.02dB 以下,1×N 光分路器是由1×2为基础单元串接而成,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光分路器附加损耗已经可以做得较小,很多厂商提供的参数中并不含附加损耗,实际选用时应该向厂商咨询该指max 10lg minoutj outj j P PDL P =−20.1(1log )PDL N ≤+Pr 10lg in RL P =−10lgn outi i inP EL P =−∑标,因为从附加损耗指标可以看出生产厂商的工艺水平。

下表是某采购标书对附加损耗的要求,可作参考:分路比1×4 1×81×16最大附加损耗(dB) 0.4 0.6 1.2LEM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