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和小光圈是什么意思
摄影入门教程:光圈大小的区别

摄影⼊门教程:光圈⼤⼩的区别
摄影⼊门教程:想要拍出⼀张好的摄影图⽚,还得先从基础的摄影知识来了解,今天bobo就来给⼤家说说什么是光圈,光圈⼤⼩的区别。
什么是光圈?
光圈以字母F表⽰,它代表镜头的孔径,光圈越⼤代表镜头的孔径越⼤,进⼊的光线也就越多。
光圈值以F加数字的形式表⽰,如F1.4、F2.8、F11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字母越⼤,光圈越⼩。
光圈的作⽤?
光圈可以控制进光量,决定照⽚的曝光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控制景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拍摄物体的清晰可见范围)。
⽐如,我们想要拍出⼀张背景是虚化的照⽚,就可以使⽤⼤光圈,得到浅的景深,背景也就⾃然呈现出虚化的效果。
以下图中的两张照⽚为例,光圈越⼤,背景虚化程度越⼤。
光圈越⼩,背景虚化程度越⼩。
使⽤光圈值:F1.4
使⽤光圈值:F11
总结:
光圈越⼩,背景虚化越⼩,景深越深;光圈越⼤,背景虚化越⼤,景深越浅。
各个场景,光圈值的设置?
1、拍摄⼈像、花卉:⼀般⽤⼤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2、拍摄风景:⼀般使⽤⼩光圈,可以将更远的景⾊拍摄也拍摄的⼀样清晰。
关于光圈⼤⼩的区别,今天的内容就给⼤家介绍到这⾥,后期,bobo还会给⼤家详细介绍快门以及感光度,对这些知识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相机是记录世界的一扇窗户,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光圈。
光圈不仅影响着图片的曝光度,还对景深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圈对景深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光圈来创造各种不同的效果。
一、光圈的定义和作用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相机所接收到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一个数字值来表示,称为光圈值,常见的光圈值有f/1.4、f/2、f/2.8等。
光圈对于照片的拍摄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圈的大小决定了图片的曝光度,过大的光圈会导致图像过曝,过小的光圈则会使图像曝光不足。
其次,光圈的大小还会直接影响景深。
二、光圈对景深的影响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可见的景物范围。
在摄影中,常见的景深有浅景深和深景深。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的效果。
1. 大光圈和浅景深大光圈(小光圈值)意味着光圈开放的大小较大,可以使更多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
大光圈会导致镜头的焦距变浅,使得物体前后的景物模糊不清,呈现出浅景深的效果。
这种效果适用于突出主体的背景虚化,创造出聚焦主体与模糊背景相衬的效果,常用于人像摄影。
2. 小光圈和深景深小光圈(大光圈值)意味着光圈开放的大小较小,可以限制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数量。
小光圈会使整个景物处于焦距范围之内,呈现出深景深的效果,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都非常清晰。
这种效果适用于风景摄影或需要全景呈现的场景。
三、运用光圈创作不同效果光圈的选择不仅仅关乎曝光,还决定了景深的效果。
根据拍摄的需要,合理运用光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1. 虚化背景通过选择大光圈,将光圈值尽量调小(如f/1.4、f/1.8),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背景虚化,创造出柔和的背景效果。
这种技巧广泛运用于人像拍摄中,将焦点集中在人物身上,令人物更加突出。
2. 全景呈现对于风景摄影或需要呈现大场景的照片,使用小光圈(如f/16、f/22)可以保证整个画面都得到清晰呈现,带来深景深的效果。
这种拍摄技巧适合于拍摄广阔的风景或者建筑物等需要呈现细节和全貌的场景。
摄影小知识——正确使用好“大光圈”和“小光圈”

摄影小知识——正确使用好“大光圈”和“小光圈”
我们从接触相机开始,就了解到光圈是摄影曝光三要素之一,可见光圈在摄影中的重要。
新手朋友接触得比较多的应该是用大光圈拍摄背景虚化的题材,因为这也是最容易看出相机与手机拍摄效果的不同。
但是只知道使用大光圈拍摄,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很多场景单使用大光圈是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来,还要会使用小光圈,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大光圈与小光圈在摄影中的用途及应用。
所谓的光圈,我们知道就是镜头里那一组圆形铁片组成的圆孔,小孔放大就是大光圈,小孔缩小就是小光圈。
大光圈
小光圈
开大光圈画面亮:光圈开大,镜头孔径变大,单位时间内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所以曝光量越多,画面较亮。
所以大光圈可以更好应对弱光下的拍摄,使用场景较广。
缩小光圈光线差:光线缩小,进光孔径变小,所以曝光量减少,画面的光线较差。
在拍摄小景深画面时,光圈越大越好。
在拍摄人像、人文纪实和花卉小品等摄影时,有时候需要背景呈现虚化和半虚化的效果,这时候大光圈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在拍摄慢门摄影时,小光圈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经常能看见诸如被雾化的水面或被雾化的瀑布、城市街道上车灯所留下的轨迹和节日的焰火等等,这些拍摄种类往往都需要长时间曝光,为了得到长时间就需要使用小光圈。
很多摄影师喜欢使用大光圈拍摄。
虽然这样可以强调主体,并且产生非常梦幻的散景,但常常会让人无法分辨拍摄地点到底在哪儿,从某种角度来说,会失去街拍的意义。
所以,在街拍的时候请分情况使用大光圈。
选择光圈的技巧

选择光圈的技巧
1. 根据拍摄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
大光圈(小F值)适合拍摄人像、花朵等主体,可以产生浅景深,突出主体;小光圈(大F值)适合风景、建筑等主体,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呈现清晰的前景和背景。
2. 注意光圈大小对曝光的影响。
大光圈增加了进光量,需要相应缩短快门速度或降低ISO值,以避免过度曝光;小光圈减少了进光量,需要延长快门速度或提高ISO值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3. 利用光圈大小控制景深。
大光圈可实现浅景深,使主体突出,背景模糊;小光圈可实现较大的景深,使整个画面清晰。
4. 考虑光圈大小对镜头成像质量的影响。
镜头通常在中等光圈大小时表现最佳,过小或过大的光圈可能导致图像边缘模糊或畸变。
5. 在拍摄时不断尝试不同光圈大小,观察其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逐渐积累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光圈使用技巧。
光圈值怎么设置?最全光圈知识汇总

光圈值怎么设置?最全光圈知识汇总刚入门摄影,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一定要了解,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光圈的含义以及运用技巧。
什么是光圈?光圈在相机上是以F来表示,我们可以把光圈看作是一个窗户,窗户开的越大,光线就越多,画面自然就更亮。
左边的为大光圈(F2.8)右边的为小光圈(F16)从上面的例图可以看出,F后面的数字越小,光圈越大,F后面的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了解光圈的含义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拍照时使用不同光圈的效果。
1、使用大光圈的效果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会造成以下的效果:于同一快门时间下,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从而令曝光增加,照片变亮。
©️Kenrick Mills凝固时间:因为进入的光线增加,快门可以变更快,令飞快移动的物件可以“凝固”下来,像是拍摄赛车、奔跑的马、跑动的狗狗等。
©️Ana Springfeldt (Germany)丨X-T2丨XF50-140mmF2.8 R LM OIS WR丨F2.8,1/500秒,ISO3200景深变浅:这也许是大光圈其中一个很有用的用处–景深变浅,使背景得到虚化,从而让对焦的主体从背景突显出来。
左边的为大光圈(F1.4)背景虚化右边的为小光圈(F16)前后都清晰©️Sergee bee2、何时用大光圈黑暗环境下手持拍摄:拍摄夜景人像、城市夜色街景或者星空,使用大光圈让拍摄时进光量充足,确保画面清晰不模糊绝对不会错。
©️Mike Leung (Hong Kong)丨 GFX50S丨GF32-64mmF4 R LM WR丨F1.0,1/30秒,ISO6400制造大光斑:当环境中出现漏光时,可以利用大光圈制造前景或背景光斑。
©️Namour Filho (Brazil)丨X-T1丨XF60mmF2.4 R Macro丨F2.4,1/200秒,ISO2500突出主体:当环境比较杂乱的时候用大光圈简化主体,弱化环境的影响,从而突出虚实对比,将焦点集中在想表现的对象上。
摄影时,什么情况下用大光圈什么情况用小光圈?

摄影时,什么情况下用大光圈什么情况用小光圈?
光圈,是相机最为重要的一个部件,它决定着进光量的多少。
通过控制光圈,可以控制景深。
在相机中,一般用f值来表示光圈值。
光圈值f=焦距/光圈口径。
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小。
在摄影时,什么情况下用大光圈,什么情况下用小光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摄影经验,来谈一点体会。
1.用小光圈的情景。
如果拍摄的场景较大,如拍摄风光照片、合影、会议全景、星芒效果等照片时,要求照片前后都清晰,则必须要用小光圈。
小光圈结合广角镜头,会让拍摄的场景大,并能清晰。
2.用大光圈的情景。
大光圈的最重要的效果,就是能产生虚化的照片效果。
在拍摄时,在确保主体清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随意让前景、后景产生虚化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
一般是应用在人像、微距、光斑以及一些特写镜头中。
当然,相机都有最佳成像光圈值,这个值一般比最大光圈值低2-3档。
如果在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时,会损失照片的质量,这是要注意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对之处,请各位朋友指正。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大小的影响与应用技巧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大小的影响与应用技巧摄影光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影响了照片的明暗、景深等方面的表现。
在摄影中,选择适当的光圈大小可以让你拍摄出更佳的照片。
因此,本文将分析摄影光圈的知识,深入解析光圈大小的影响与应用技巧。
光圈是什么?光圈是指摄像机或相机中,可以控制光线进入镜头的大小的部分。
它通常是由一组叶片组成的,可以在镜头上打开或关闭。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照片看起来就越明亮,景深就越浅,反之亦然。
光圈的大小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值来表示,F值的大小是一个反比例数。
也就是说,较小的F值对应着较大的光圈,而较大的F值则对应着较小的光圈。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F值及其对应的光圈大小。
F1.4 -非常大的光圈,常见于大光圈头(如50mm F1.4镜头),可以创造出非常浅的景深,使被摄主体非常突出,并且可以拍摄出非常明亮的照片。
F2.8 -较大的光圈,也可以创造出非常好的景深效果,并且也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拍摄。
F5.6 -这是一个比较中等的光圈大小,通常用于拍摄普通的日常照片,景深也比较深。
F11/F16 -这些值通常用于需要拍摄深度的场景,如风景或建筑物。
影响光圈大小的因素1.镜头结构不同的镜头,其结构和设计都会对光圈大小产生影响。
任何一种焦距、光圈和质量的镜头,构造都是不同的,甚至目前市面上不同品牌的镜头也十分不同。
2.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其决定了景深的表现。
焦距越长,景深就会更浅,因此,使用大光圈成像的焦距更长,能够让成像内容更加突出。
3.拍摄距离距离也会影响光圈大小。
通常情况下,光圈大小随离摄景主体的距离而逐渐变小。
因此,即使在焦距一定的情况下,你需通过不断调整拍摄距离来控制光圈大小。
应用技巧1.控制景深光圈大小对景深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
如果你需要拍摄一个突出的主题,那么选择较大的光圈大小能让主体更加突出,让背景更加模糊,这种效果特别适合于拍摄人像或宠物。
2.挡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地转小光圈,将光圈调整到适当的大小可以防止光线过量进入镜头,导致照片过度曝光。
5分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摄影世界

5分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摄影世界“大光圈”和“小光圈”在理论上很容易理解,但初学者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道该用大光圈还是小光圈好,如果你也有这个问题,那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1. 什么是“大光圈”和“小光圈”左边的为大光圈(f/1.4),右边的为小光圈(f/16)“光圈”就像一扇窗,在同一时间内(即“快门”开启的时间),这扇窗越大,能吸收的光线就越多,这样照片就会越亮,道理很简单。
而在相机上,f/1.4、f/2.8、f/4等都算是大光圈。
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而数值越大,光圈便越小。
数值和光圈大小是刚好相反的,大家需要留意。
明白光圈是什么和怎样调整后,让我们看看使用不同大小光圈的效果吧。
2. 使用小光圈的效果小光圈(f/14)可以让太阳光芒更突出,而且保持前后景在景深范围内利用三脚架拍摄夜景时一般会用f/8-11的小光圈,让景物保持在景深范围内,而且这个数值也是很多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如果用“小光圈”(比如f/11、f/16、f/22等),会产生以下效果:(1)减少光线进入,让你可以放慢快门,捕捉时间,例如拍摄流水、车轨、星轨、光影涂鸦等;(2)让光点变成散射状,即星芒;(3)景深变大,对焦主体以外的背景或前景不容易变模糊,可以保持清晰。
一般来说,在拍摄风景、有三脚架辅助的夜景、星芒,想保持前后景清晰,或是在阳光普照、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小光圈拍摄。
3. 使用大光圈的效果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手持拍摄,大光圈加高ISO可以让照片保持清晰大光圈可以创作小景深的照片,让主体更突出而大光圈(比如f/1.4、f/1.8、f/2.8等等),会产生以下的效果:(1)在同一快门时间下,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从而让曝光增加,照片变亮;(2)凝固时间:因为进入的光线增加,快门可以变更快,让飞快移动的对象可以“凝固”下来,比如拍摄赛车、跑动的狗狗等;(3)景深变小:这也许是大光圈很有用的一个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格的定义是:
标准镜头就是焦距等于底片(或CCD)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单
张135底片是24x36m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
135画幅的标头应该是43mm。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把焦距为40-60mm的都称为
标头。早期的单反相机是与50mm镜头捆绑销售的,这也许是称其为“标准镜头”
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
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4=*2=1,
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
曝光值,那
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
曝光
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
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
CCD)。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
的。
我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
电反应,如果是CCD),照片就诞生了。此过程就叫做曝光。要得正确曝光的
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
孔对面的箱内壁生成此树的倒影。假如我们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上胶卷或
CCD),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这就是针孔相机。
既然一台照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相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而是几
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像的话,
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上就想到了凸
镜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确实如此。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都是几块凹凸镜
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孔–也
就是下文中的光圈–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成了洞。进光量问题解决。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
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
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比如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光
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五千元,重700克;光圈为
F2.8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
重达1500克。这是因为光圈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
是否值得为
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在使用135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手持相机
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
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
度不得低于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0秒,否则图片就
可能糊了。
光圈
上一篇说过,所有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
拿一个xx箱子,在任何一面钻个
在CCD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
度才是当务之急。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的大小。
镜头我们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时我们
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大,
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
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
如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
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大洞。比如
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还是白沙,我们需
要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也需要眯起眼睛。很显
然,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我们还需要给镜头装上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
装置,以便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这个装置就是光圈。光圈英
1995年以来市场上陆续出现了10倍以上的大变焦镜头,光学变焦越大当然越方
便,但成像也会相应下降。2007年底上市的Panasonic松下FZ18数码相机其
光学变焦为28-504mm,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8倍,但实测这款相机的镜头边缘
解像度相当差,看来18倍已经接近光学变焦目前的技术极限了。
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如
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
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
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
的组合。可以这样认为:
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
重要结论:
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
光圈,快门
速度,ISO。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如
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
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Fra bibliotek,成像也差。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
之道,请牢记:
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
可选光圈值在
F2.5到F8之间,中间的
F4.6为最佳光圈。
假如光阴似水,镜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对于
大光圈和小光圈是什么意思
最近在自学摄影技巧,有些教材里说的大光圈小光圈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光圈数值的大小吗?
光圈越大,进量越多,光圈越小进光越少,(f/
3.5是大光圈,f22是小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希望能帮到你兄弟!再送你个相机的关键词:
ISO与图片质量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
孔必须很小,这也是针孔相机名称的来历。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这个孔就成
不了像。所以我们没有小门成像一说。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孔摄影非常锻
炼人的耐心,一张照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扰,
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
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我们要想办法加大进光量。有
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
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焦距
光线经过透镜就会聚成一点(焦点),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或镜片组)的中
心到底片(CCD)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对全幅135数码单反相机以及我
们以前常用的135胶卷相机(使用超市里的盒装胶卷)来说,焦距50mm的镜
头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拍出来的照片类似肉眼平视的感觉(视角为45°
文名称为Aperture。一组凹凸镜再加上光圈就诞生了完整的镜头。
定义:
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xx大小的装置。
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F2,
F2.8,F4,
F5.6,F8,F11,F16,
F22,F32,F44,F64。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
例如光圈
从F4调整到
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
F2.8到F2又多一倍。
也许您已经看出
来了,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F1,最小时为F64。
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
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根据上图,最小光圈
F22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不了;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
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1960年以前,变焦基本靠走。1965年之后,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