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的几次重要会议

合集下载

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2010年10月召开。

这将是又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回顾党的历史,有多少令人难忘的岁月,今特将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整理在一起,以示不忘历史。

知识梳理: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二、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17日,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四、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

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八、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中共的历次重要会议一览

中共的历次重要会议一览

中共的历次重要会议一览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始举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出席大会的有13人,代表50多名党员。

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出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大会制定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大会规定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

大会还决定中共加入共产国际,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规定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四个阶级联盟的政党。

党的三大对推进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了里出政权”的思想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0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

2020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

2020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八大”(1956)(1)内容:①准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升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4.“十二大”(1982):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5.“十三大”(1987):①突出贡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大会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重要会议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重要会议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重要会议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2.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4.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需要注意的几次重要会议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2、)2007年9月27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B.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帮助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3、.在当今的红色旅游中,要想参观中共诞生地,应去A.上海B.北京C.广州D.南京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现存最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2015年10月08日来源:跨考教育分享到: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人人网本文是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马老师为考生归纳整理的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

仅供考生参考复习。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八大”(1956)(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4.“十二大”(1982):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次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次重要会议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年8月,陕北洛川)
主要内容: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还决定在 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
主要内容: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2.错误: 3.错误:
理由:
理由:
四、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


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领导工农军向井冈山 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材料二: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 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 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 材料三: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总结 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表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末期,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哪三大转折?
(1)主要内容: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
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 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 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材料一相比,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 命依靠的力量、革命的目标认识上有什么进步?并

中国历史上重大会议

中国历史上重大会议

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1. 中共成立初的三次代表大会:(1921-1923年)(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选举了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 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八七”会议:1927年在汉口召开,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召开,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洛川会议:1937年秋召开,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为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4.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即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1)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召开,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思想准备,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建国后召开的会议(1949—)1. 过渡时期1949-1956年(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议:1949年10月1日召开,会上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党从建党以来,开过的所有重要会议:其时间,地点,决策,作用等细节

党从建党以来,开过的所有重要会议:其时间,地点,决策,作用等细节

重要会议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1.中共成立初的三次代表大会:(1921-1923年)(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选举了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八七”会议:1927年在汉口召开,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召开,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洛川会议:1937年秋召开,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为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即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1)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召开,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思想准备,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二、建国后召开的会议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议:1949年10月1日召开,会上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后召开的会议有:
(1)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在北京召开,为建国初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

(3)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忽视客观规律的总路线,推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4)庐山会议:1959年召开,错误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5)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是建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初步纠正了“反右倾”运动的错误。

(6)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7)中共“九大”:1969年在北京召开,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8)九届二中全会:1970年夏在庐山召开,削弱了林彪集团的权势。

(9)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改革和开放的重大政策,纠正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

(10)十三大:1987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规划了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蓝图。

(11)十三届四中全会:清算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12)十四大:1992年在北京召开,确定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了迈向新世纪的航程。

(13)十五大:1997年在北京召开,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14)十六大)2002年在北京召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
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