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用户手册
关于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与学院处理建议

了解TMLC系统,共同做好学位论文检测工作(非正式文件,供内部学习)一、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4)、《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 3号),明确列举了7种学术不端行为:(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要求高等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学位申请人的学术自律意识。
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介绍在国家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背景下,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简称“TMLC”)开始在国内高校进行试用和推广。
TMLC系统,可以用于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
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比对资源,收录了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工具书、专利、外文文献、学术文献引文等与科学研究、学习相关的主要资源。
检测的方法涉及一个专业术语——“自适应多阶指纹”。
什么是信息指纹?打了个比方,就是每个人说话都有口头禅,这个口头禅就是你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就叫信息指纹。
具体到一篇文章来说,比如研究金庸小说,金庸喜欢用什么字,用字的规律是多少,每个字在整个文章出现的概率是多少,这就是一个指纹。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老师)资料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师)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目录一、教师登录 (3)二、论文审阅 (4)2.1查询和筛选文献 (4)2.2点击查看学生上传的论文情况 (5)2.2.1点击篇名查看检测结果 (5)2.2.2点击作者查看学生上传情况 (13)2.2.3对学生上传论文的操作 (13)2.2审阅意见 (14)2.3报告单操作 (15)2.3.1简洁报告单 (15)2.3.2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 (16)2.3.3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报告单 (16)2.3.4全文对照报告单 (16)2.3.5跨语言报告单 (17)三、学生信息 (17)四、修改密码 (18)一、教师登录使用教师账号登录系统,首先需要选择自己所在的学校名称。
点击学校输入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学校。
系统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地区和省市名称选择自己的学校;二是直接输入学校名称进行检索并选择。
教师在选择好学校的名称后,输入用户名,密码、选择身份(教师)、输入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
二、论文审阅点击菜单左侧“论文审阅”按钮,进入论文审阅页面。
2.1查询和筛选文献论文审阅页面主要展示了该指导老师下属的各学生提交的最新一篇论文。
输入篇名或者作者,点击“搜索”按钮,可以筛选文献进行查看。
点选“届”信息,并按“搜索”按钮,可以筛选查看指导教师的不同的届的学生的文献。
点击“搜索”按钮后的下拉框,可按照是否审阅对文献进行筛选。
选择未审阅或已审阅,可以查询已审阅或未审阅的文献。
点击排序按钮,可以按照检测结果、提交次数进行排序。
2.2点击查看学生上传的论文情况2.2.1点击篇名查看检测结果点击篇名可以链接到该文献的检测结果页面。
学生的检测结果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展示文献的基本情况,包括标题、题录摘要、作者、上传时间、脚注和尾注、检测范围。
其中:题录摘要包括关键词、创新点、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脚注和尾注由系统提取;检测范围是指本篇文献的比对范围,点击“查看”可打开弹框。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手册(学生)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手册(学生)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诚信技术分公司1.登录系统 (3)2.提交论文 (3)3.已提交论文 (5)3.1查看已提交论文 (6)3.2提交权限 (6)3.3检测结果查看 (7)3.3.1不允许查看检测结果 (7)3.3.2仅可查看文字复制比 (7)3.3.3可查看简洁报告单 (7)3.3.4可查看全文报告单 (8)3.4报告单 (8)3.4.1简洁报告单 (8)3.4.2全文报告单 (12)3.5写作助手 (13)3.6修改和审阅意见 (14)3.7附件下载 (14)4.论文列表 (14)5.用户资料 (16)6.修改密码 (16)1.登录系统使用学生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首先需要选择自己所在的学校名称。
点击学校输入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学校。
系统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地区和省市名称选择自己的学校;二是直接输入学校名称进行检索并选择。
学生在选择好学校的名称后,输入用户名、密码、选择身份(学生)、输入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
2.提交论文如果学生账号没有上传过论文,登录系统后会进入到“提交新论文页面”。
也可以点击“提交新论文”按钮进入该页面;系统会提示论文状态为“待提交”,并显示提交次数。
进入“提交新论文”页面,页面上方显示学生账号的一些基本信息。
(1)选择指导教师:学生首次登录系统提交论文时,需要先选择指导教师。
点击“选择指导教师”,会弹出选择教师的弹框,可选择某个教师,或者输入搜索教师,选定即可(学生选择的教师将会在教师页面查看该学生上传的论文并进行评阅,请选择正确的指导教师)。
(2)填写论文基本信息:学生选好指导教师后,填写篇名、关键词、创新点、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
(3)上传待检测论文: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论文,点击“提交”按钮上传论文。
说明:如果管理员设置上传论文的截止时间,该截止时间到期之前学生可多次上传论文,系统在该截止时间到期时对学生上传的最新的论文进行检测。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0简明使用手册【模板】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0简明使用手册中国知网学术出版分社学位论文采编部二零一六年十二月目录目录 (1)第一章上传论文 (3)1.1文件夹管理 (3)1.1.1创建和修改文件夹 (4)1.1.2删除文件夹 (4)1.2上传检测文献 (4)1.2.1上传单篇/多篇文献 (5)1.2.2上传压缩文献 (5)1.2.3手工录入 (6)第二章检测结果 (6)2.1文献操作 (6)2.1.1选中文献报告单与下载报告单 (6)2.1.2文件夹报告单 (6)2.1.3导出Excel (6)2.1.4选择报告单 (7)2.2检测结果 (7)2.2.1 加入问题库及个人对比库 (8)2.2.2 文献分段浏览及修改 (8)第三章结果查询 (8)3.1文献查询及操作 (8)3.2查看检测结果 (9)第四章辅助功能 (9)4.1引文核对 (9)4.2两两比对 (9)4.3问题库 (10)第五章信息统计 (10)5.1文件夹信息统计 (10)5.2专业信息统计 (10)5.3年度报表 (11)第六章管理员中心 (11)6.1会员管理 (11)6.1.1 新增子账号 (11)6.1.2管理员账号信息 (11)6.2文献管理 (12)6.3会员查询 (12)6.4文献转移 (12)第七章设置 (13)7.1修改密码 (13)7.2 文件夹管理 (13)7.3个人比对库 (13)7.4一键清空 (14)7.5提建议 (14)第一章上传论文进入TMLC系统(【网址】)后,点击导航条“上传论文”进入上传论文页面。
注:也可以从检测结果页面点击“上传论文”进入上传论文页面。
1.1文件夹管理文件夹是用户管理论文的重要工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创建文件夹、设置文件夹的属性。
合理的文件夹设置能有效的减轻用户的工作量。
1.1.1创建和修改文件夹用户可以在上传论文页面、检测结果页面左侧或设置——文件夹管理页面创建文件夹和修改文件夹信息。
用户可在文件夹信息页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比库类型与范围,之后所有上传至该文件夹的文献都默认按照该对比库范围进行检测。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帮助学术界对论文的撰写进行评估和筛选。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检测学术文献中的各种不端行为,包括抄袭、篡改、伪造等,以保证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并探讨其在学术界应用中的潜在挑战。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一种软件工具。
它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构建,能够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扫描和比对。
首先,该系统会将待检测的文献与已有的学术数据库进行比对,以寻找潜在的相似性或重复内容。
其次,系统还能够检测出文献中的段落结构和句式模式,以判断是否存在抄袭或篡改行为。
最后,该系统还能够分析文献中的数据和实验结果,以排查是否存在虚假或伪造的研究成果。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大大提高学术评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传统的学术审稿过程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该系统则可以客观、快速地发现潜在的不端行为,帮助评审专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其次,该系统可以促进学术诚信意识的培养。
存在不端行为的学者在被系统发现后,将面临严重的声誉损失和学术惩罚,从而提高了学者们对学术诚信的重视度。
此外,当学术不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后,学术界的竞争环境将更加公平和健康。
然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
首先,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尽管系统能够自动扫描大量文献,并进行相似性比对和模式识别,但仍然有可能遗漏一些潜在的不端行为。
此外,该系统也可能将一些正当引用和学术合作误判为不端行为,给学术界的合作与创新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需要不断优化该系统的算法模型和机制,提高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其次,隐私保护也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系统在检测和比对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文献和研究数据,因此需要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以免给学术界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造成损害。
维普使用指南

2 认识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功能模块之一:期刊文献检索为方便您进行全文阅读,请先下载安装阅读器(PDF文件浏览器) 2.1 登录方式图书馆首页→“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 →“期刊文献检索”。
2.2 检索平台2.3 检索方式期刊文献检索模块提供的检索方式有:基本检索、传统检索、高级检索、期刊导航、检索历史。
2.3.1 基本检索期刊文献检索功能模块默认的检索方式,检索方便快捷。
基本检索步骤:第一步,登录《期刊资源整合服务系统》登录系统后,默认功能模块为期刊文献检索,默认检索方式为基本检索;第二步,检索条件限定在基本检索首页使用下拉菜单选择时间范围、期刊范围、学科范围等检索限定条件;第三步,选择检索入口,输入检索词选择检索入口,输入题名、关键词、作者、刊名等检索内容条件;第四步,进行检索点击检索进入检索结果页,查看检索结果题录列表,反复修正检索策略得到最终检索结果;第五步,检索结果操作根据题录信息判断文献相关性,可筛选导出文献题录,也可点击题名进入文献细览页查看详细信息和知识节点链接;第六步,获取全文在检索结果页或文献细览页都可以通过点击下载全文、文献传递、在线阅读按钮获取全文。
在基本检索首页可以进行如下操作——时间范围限定:使用下拉菜单的选择,时间范围是1989-2010;期刊范围限定:可选全部期刊、核心期刊、EI来源期刊、CA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学科范围限定: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等45个学科,勾选复选框可进行多个学科的限定;选择检索入口:任意字段、题名或关键词、题名、关键词、文摘、作者、第一作者、机构、刊名、分类号、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资助、栏目信息14个检索入口;逻辑组配:检索框默认为两行,点“+、-”可增加或减少检索框,进行任意检索入口“与、或、非”的逻辑组配检索;检索:点击检索按钮进行检索或点击清除按钮清除输入,进入检索结果页。
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使用手册

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使用手册2013 年9 月1 日目录一、关于我们 (3)(一)技术团队 (3)(二)公司愿景 (3)(三)核心价值观 (3)(四)服务理念 (3)(五)我们希望 (3)二、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使用 (4)(一)检测操作流程 (4)(二)、读懂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检测报告 (5)1. 新知网智能核心云比对技术 (5)2. 海量比对文献资源: (5)3. 全面直观检测结果 (5)4. 军用加密技术,确保安全 (6)5. 涉及到的概念: (6)6. 检测报告解析: (6)(三)检测完后下载的文件包括: (7)三、如何避免抄袭的方法 (8)一、关于我们CNK新知网国际论文抄袭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从2007年开始从事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科研诚信档案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研发。
承担相关机构委托的科研诚信监测、管理等事务。
还为各单位的学术评价提供科研诚信方面的参考数据,辅助进行学术评价。
2012年推出首个面向个体文本相似度对比检测系统。
(一)技术团队汇聚了诸多技术界的精英,团队拥有多年指纹比对技术的研发经验,在文本数据库加工技术,文本数据库技术, 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技术, 知识挖掘技术,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学术评价技术等技研发领域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
技术人员占公司人数的40%、研究生及以上占技术人员的20%更强大。
(二)公司愿景捍卫学术诚信,帮助提高文章与论文原创品质。
(三)核心价值观成就客户,诚信为本,合作创新,共赢成长(四)服务理念用户至上,用户服务,合作共赢(五)我们希望多年来,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都强烈要求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的出现。
CNKI新知网旨在为科研学术诚信监测提供领先全球的防范剽窃抄袭技术手段,为学校,期刊社,企业人事部门等机构提供科学、准确、客观的线索与依据。
辅助个体检查写作的文章与学术论文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帮助提高文章与论文原创品质。
二、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使用(一)检测操作流程第一步:注册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第二步:登录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点击导航栏“上传论文”贴好要检测的论文后,点继续下一步根据提示进行充值,充值成功后,稍等刷新上来收报告;第三步:登录Cnki新知网论文检测,点击导航栏“检测结果”,点阅读报告可以查看详细报告单。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使用步骤

“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PMLC)”使用步骤1.登陆系统:a.打开IE,输入网址(/),点击进入右上方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进入登陆主界面,点击“进入本科版”。
b.直接输入学校的三级域名网址:http://*/(三级域名)2.进入系统:点击管理部门入口,在登陆框中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陆”进入检测系统(注:第一次登录后,请在“用户管理”功能模块处修改密码,方法见下图)。
3. 上传论文:点击菜单栏处“上传论文”,进入“上传文件”页。
选择传送目的地的文件夹,输入篇名、作者及作者单位,然后点击“浏览”按钮,选取待测试的论文后,点击“上传”,论文将被提交到选定的文件夹。
5. 查看结果:系统自动进行论文检测需要几秒钟时间。
上传完一篇论文,请点击网页“刷新”按钮,或点击菜单栏处的“检测结果”按纽,若检测状态显示为具体比例,则表示系统已经完成对论文的检测,这时点击论文篇名,进入检测结果显示页面,点击显示论文的具体章节,即可查看该论文具体章节的检测结果。
6. 下载报告单:a.先勾选选中文献,之后点击“选中文献报告单”按钮,在弹出的窗口处选择所需要的报告单类型工,之后点击“提交”。
点击完上述两个按钮,可以点击“下载报告单”按钮,下载到本地的报告单为一压缩文件,解压密码为您使用的用户名的小写字母。
b.最终报告单,可选择打印或保存:PS:如果报告单无法保存,则可用以下方法:打开IE菜单栏工具选项下的“Internet选项”,点击“安全”栏,打开Internet区域里的“自定义安全级别”,把“运行Activex 控件和插件”设为启用。
如果还是不能使用保存按钮,直接用浏览器保存网页的功能,保存为htm格式文件即可,与网页上的保存按键功能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用戶手冊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概述- 3 -1.1什麽是學術不端行為........................................................................................................ - 3 -1.1.1抄襲.......................................................................................................................... - 3 -1.1.2 一稿多投................................................................................................................. - 5 -1.1.3 偽造......................................................................................................................... - 6 -1.1.4 篡改......................................................................................................................... - 6 -1.1.5 不正當署名............................................................................................................. - 6 -1.1.6 一個學術成果多篇發表......................................................................................... - 7 - 1.2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功能.............................................................................................. - 7 -1.2.1系統功能模塊.......................................................................................................... - 7 -1.2.2檢測系統架構與核心流程...................................................................................... - 8 -1.2.3檢測結果說明.......................................................................................................... - 9 - 1.3.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特性........................................................................................... - 9 -1.3.1技術優勢.................................................................................................................. - 9 -1.3.2資源優勢.................................................................................................................. - 9 - 1.4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性能............................................................................................ - 10 -第二章用戶信息管理- 11 -2.1 用戶註冊- 11 -2.2修改註冊資料.................................................................................................................... - 12 - 2.2修改用戶密碼.................................................................................................................... - 12 - 2.3修改用戶比對庫................................................................................................................ - 13 - 2.4管理員中心........................................................................................................................ - 13 -2.4.1文獻管理................................................................................................................ - 13 -2.4.2文獻查詢................................................................................................................ - 14 -2.4.3會員管理................................................................................................................ - 15 -2.4.4會員查詢................................................................................................................ - 15 -2.4.5帳號統計信息........................................................................................................ - 16 -第三章用戶稿件提交- 18 -3.1 創建文件夾....................................................................................................................... - 18 - 3.2稿件提交............................................................................................................................ - 18 -第四章用戶文件檢測- 22 -4.1概覽檢測結果.................................................................................................................... - 22 -4.2細覽檢測結果.................................................................................................................... - 22 - 4.3檢測結果處理.................................................................................................................... - 26 - 4.4查詢檢測結果.................................................................................................................... - 26 - 4.5導出檢測結果.................................................................................................................... - 27 - 4.6生成檢測報告單................................................................................................................ - 27 -第五章已發表文獻檢測- 29 -5.1瀏覽已發表文獻................................................................................................................ - 29 - 5.2查詢已發表文獻................................................................................................................ - 29 - 5.3檢測已發表文獻................................................................................................................ - 29 -第六章問題庫管理- 31 -第七章黑名單管理- 32 -7.1黑名單查詢........................................................................................................................ - 32 - 7.2黑名單添加........................................................................................................................ - 32 -第八章引文核對與兩兩比對管理- 33 -8.1引文核對............................................................................................................................ - 33 - 8.2兩兩比對............................................................................................................................ - 33 -第一章概述1.1什麼是學術不端行為1992年,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研究院組成的22位科學家小組給出的學術不端行為的定義:在申請課題、實施研究報告結果的過程中出現的捏造、篡改或抄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