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张玉峰(天津300000)【摘要】随着市政大桥的技术不断发展,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推进着我国桥梁工程质量向前发展。

在桥梁建设工程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针对大跨度河流桥梁制造的困难,工作人员采取了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

本文针对矮塔斜拉桥施工技术进行简单介绍,有效降低了塔身高度,使塔身建造成本材料能够得到控制,同时能够更为合理地分担大桥在日常使用中的应力分配,使大桥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其使用寿命也能更加贴近设计使用寿命,希望可为相关从业人员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矮塔斜拉;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4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8)06-0223-021矮塔斜拉桥概念介绍所谓的矮塔斜拉桥,是指一种介于斜拉桥和连续桥之间的斜拉组合体系桥,其具有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在矮塔斜拉桥中,主梁的刚度要求较大,也是整个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斜拉索对梁起加劲,调整受力作用。

斜拉索的恒载索力占总索力比例较大,斜拉索的应力变幅程度较小,所以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疲劳问题,在进行工程材料和工程技术的选择时,对于斜拉索要求与其他部件相比较低,通过控制斜拉索部分的材料和工艺,施工单位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矮塔斜拉桥和连续梁相比,其跨越能力更大,施工较为简单,而且施工成本投入容易控制,经济性较强。

和斜拉桥相比施工简单,材料较少,主梁的刚度较大,在未来的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矮塔斜拉桥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矮塔斜拉桥特点(1)塔高与其他类型桥梁相比较为低矮,拉锁的倾角较小,拉索可以为主梁提供更大的轴向力,拉索尽可能地密集从塔顶鞍部上通过锚固与主梁进行锚固,这样的设计能够尽可能减少其他拉线的材料,并且使受力结构分配更加明确,方便设计人员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材料应用和工艺技术进行选择。

(2)以梁作为桥梁的主要部分,拉索作为桥梁的辅助部分,在该类型的桥梁设计中,其梁体的高度一般为同样跨度长桥梁的一半左右,与同样跨度长度的斜拉桥相比,能够达到其2倍左右的长度,该类型桥梁的梁高和跨度之间的比值较大,一般情况下都在30/1左右,在桥梁的受力方面,主梁可以承受整个桥梁70%以上的荷载,而对应的斜拉索只负责剩余30%的荷载,通过合理分配荷载,能够使大桥在正常工作时稳定性更佳,同时有利于荷载能力稍弱的地区,不会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受到突然激增的荷载,造成结构损坏或应力失衡。

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分析

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分析

164YAN JIUJIAN SHE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分析Qiao liang gong cheng zhong ai ta xie la qiao de shi gong ji shu fen xi汪卫华一、引言本工程是新建铁路工程特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以及关键节点工程,总长410m。

桥型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采用半漂浮结构体系,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总长410m,计算跨径为(94.2+220+94.2)m。

索塔采用纵向“A”型,空间桁架式桥塔。

塔底纵向双肢间距16m,梁顶间距8.895m。

本桥斜拉索采用双索面布置,立面为半扇形布置。

每个索塔设8对斜拉索,塔上间距1.50m,梁上间距约8.0m。

斜拉索与主梁施工同步安装、张拉。

在主梁施工到6&6’节段是安装张拉第一对A1B1斜拉索,后8&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逐次同步安装张拉A2B2~A8B8斜拉索。

二、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分析1.斜拉索安装顺序斜拉索安装实行两个塔流水对称施工,由短索到长索,斜拉索按索号依次施工,具体施工顺序如下:在主梁施工到6&6’节段时安装张拉第一对A1B1斜拉索,后8&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逐次同步安装张拉A2B2~A8B8斜拉索。

2.单根挂索工艺(1)把钢绞线送到桥面穿索附近,钢绞线需是单根成盘的钢绞线,随后将钢绞线拆开,抽出一头,也就是和抗滑键距离端头长的一头,称为前段,将其穿过HDPE 管,也就是抗滑键距离端头短的一头,称为后端;(2)由施工人员根据安排好的顺序把钢绞线分别从后端防松装置、分丝管、后端抗滑锚具、前端抗滑锚具及前端防松装置中穿过,再穿过HDPE 管至前端预埋管口,对穿束器和前端钢绞线进行连接,钢绞线在牵引绳的作用下到达所需要的工作长度。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矮塔斜拉桥简介: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简单、造型美观的桥梁形式,其特点是中央矮塔起了斜拉索梁的支承作用,形成了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

这种桥梁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城市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1. 桥梁设计: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设计方案。

考虑到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师要合理确定矮塔的高度和桥面的宽度,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在桥梁两端的支撑点处施工桥墩基础。

首先进行地质勘察,确定桩基的深度和直径。

然后进行挖孔或者打桩,将混凝土灌注至桥墩基础内,确保其牢固稳定。

3. 矮塔制作:矮塔是矮塔斜拉桥的关键部件,其承载桥面的重量和拉索的受力。

矮塔可以采用钢结构,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矮塔的模板,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等待其凝固。

4. 斜拉索施工:根据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要求,确定斜拉索的数量和长度。

首先在矮塔上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将钢丝绳穿过矮塔的孔洞,并通过张紧系统对斜拉索进行张紧,使之保持适当的张力。

最后对斜拉索进行保护措施,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桥面铺装:将预制的桥面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然后将其安装在矮塔和桥墩之间。

在桥面板上进行铺设防滑和保护层,确保行车的安全和桥面的寿命。

6. 环境整治: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治,清理垃圾和破碎物,恢复施工前的自然环境。

总结: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独特的桥梁形式,其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基础施工、矮塔制作、斜拉索施工、桥面铺装和环境整治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矮塔斜拉桥的安全稳定,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桥梁结构,其独特的构造造型,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视觉。

目前,矮塔斜拉桥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地铁等路段。

而矮塔斜拉桥的建造,也需要采取一种先进的施工工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先梁后索法的施工工法,以期为矮塔斜拉桥的建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工法特点先梁后索法是矮塔斜拉桥的一种常用施工工法,其主要特点如下:1、施工周期短,效率高。

2、对材料要求低,节省材料。

3、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设备比较少,节省施工成本。

4、施工工序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路况。

5、优美的造型,能够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三、适应范围先梁后索施工方法适用于以下矮塔斜拉桥建设工程:1、桥梁跨径小,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城市道路项目。

2、地形条件相对平坦,没有太大的地形落差。

3、施工地点无交通切断严重的问题。

4、对施工期较为敏感,要求施工周期较短。

四、工艺原理先梁后索法的理论基础是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方法组织。

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技术措施,例如:选择适宜的浇筑混凝土、精确控制锚固点位置、严格控制力学状态等。

施工阶段进行如下划分:先浇筑梁,再拉索。

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桥梁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用来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

2、浇筑梁。

在已经制作好的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将其浇筑成形。

3、锚固。

当梁的混凝土刚浇筑后,需要进行锚固,以便与后续的钢丝绳相连。

在梁的两端预埋好锚固板,并能够承受梁的重量。

4、张拉索。

在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好张拉机,通过张拉机拉起钢丝绳,使之与梁相连接,从而建成矮塔斜拉桥。

五、施工工艺先梁后索法的施工过程分为制作模板、浇筑梁、锚固、张拉索等多个阶段。

具体的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并安装在梁的两端。

2、浇筑梁。

在模板内倒入预制好的混凝土,混凝土需要通过振动棒进行压实,确保混凝土有较好的密实度。

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法

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法

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也称“部分斜拉桥”,介于“斜拉桥”与“体外预应力箱梁桥”之间,起源于日本,在国外发展很快,在国内来说是新桥型。

兰州某黄河大桥是国内第二座矮塔部分斜拉桥,某第四工程公司采用等值张拉工艺施工斜拉索,并首次采用了分丝管和抗滑锚新技术,保证了斜拉索的安装精度和施工质量。

开发研究的“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施工技术”于年12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桥塔索鞍采用分丝管以及抗滑锚施工新技术,为斜拉索使用期的养护和正常换索提供了方便,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年在汾柳高速公路某高架桥3 号桥施工中应用该项技术也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以上各工程实践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1.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

2.施工条件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强。

3.索塔内鞍座采用分丝管,可以实现单根换索。

4.采用单根等值法张拉,可以控制每根斜拉索各股钢绞线的离散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3%。

5.可以实现一对斜拉索对称、交叉单根张拉,同步整体张拉,确保两根斜拉索间的差值不大于理论值的±1%。

6.采用JMM-268动测仪进行索力监控,可以确保斜拉索整索索力误差不大于理论值的±2%。

7.斜拉索采用多重防腐处理,锚固端灌注防腐油脂,延长了斜拉索使用寿命。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安装施工。

四、施工工艺(一)斜拉索的结构组成斜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塔柱内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组成(见图1)。

1.锚固段+过渡段组成——锚板、夹片、螺母、支撑筒、锚垫板、预埋钢导管、减震器、防松装置。

2.自由段组成——带PE护套的钢绞线、索夹、HDPE套管。

3.塔柱内段组成——分丝管、塔内锚垫板、抗滑锚。

(二)工艺流程斜拉索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三)操作要点⒈下料 ⑴下料长度按下列公式列表计算出无应力状态下的自由长度,校核无误后供下料人员执行。

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

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

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引言:宽幅矮塔斜拉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斜拉索连接主塔和梁,分担桥梁的荷载。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斜拉索错位施工和调索工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宽幅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一、斜拉索错位施工原理宽幅矮塔斜拉桥的斜拉索一般都是预应力钢丝绳或钢缆,通过主塔上构造的系留器固定。

斜拉索错位施工是指将斜拉索按照一定的错位方式先行施工,再进行连接的方法。

1. 斜拉索预埋工序在主梁上预留相应的斜拉索固定点,进行预埋工序。

预埋工序中需要注意斜拉索预留的位置和角度,以保证后续的斜拉索连接能够顺利进行。

2. 斜拉索安装工序在主塔上安装系留器,用于固定斜拉索。

根据预留的位置和角度,将斜拉索以一定的方式拉向预留的固定点,然后进行暂时固定。

3. 斜拉索错位施工在固定点附近按照错位要求进行斜拉索的错位施工,即从固定点开始逐渐错位拉紧。

斜拉索的错位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可以通过临时斜拉索张拉系统实现。

4. 斜拉索连接工序在斜拉索错位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将各个斜拉索进行连接。

连接工序需要注意斜拉索之间的错位关系和连接点的稳固性,以确保整个斜拉索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二、调索工法调索是指通过对斜拉索进行调整,使它们达到设计要求的工作状态。

对宽幅矮塔斜拉桥而言,调索工法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

1. 传统调整方法传统的调索方法是通过人工或机械装置对斜拉索进行调整。

在斜拉索系统上设置调整装置,通过对斜拉索的张拉或放松来调整其力学性能,使斜拉索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2. 智能调整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调整方法逐渐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斜拉索的张拉力和位移,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三、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的应用案例以G大桥为例介绍斜拉索错位施工及调索工法的应用案例。

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技术

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技术

1 4・ 6
第3 7卷 第 2 5期 20 11 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 7 1 3 No. 25 Se 2 p. 011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 5 0 6 -3 1 0 -8 5 2 1 2 ・ 14 0 1
范[ ] S.
3 结语
通 过以上分析得 出以下结论 :
1 车一 桥碰撞的结果主要取决 于撞 击物的刚度 、 ) 撞击 冲量的
[ ] G 0 1-0 2 混凝 土结构设 计规 范[ ] 4 B50 020 , s.
An lsso h ol i n b t e o t i e a s、 h dfe e tq ai n h y v r ay i n t e c l so e we n c n a n r c r t i r n u l y a d t e f o e i t l
dfee tv h c e t a p e ,a d t e d ma e fr o e b d e sr cu e i as i e e t i rn e il swi s me s e d n h a g o m f h r g t t r s l df r n . f h t i u o f Ke r s l o e ,c l so y wo d :f v r o l in,s lt n a ay i ,sr s ,d s l c me t y i i ai n ss t s ip a e n mu o l e
Z U i- n QIL ・u n L AO Jn HO Jef g - e uk a I i ・
A src:B sdo B Q Sf i l n porm,ho g u r a s uai t d t nlzstevh l wt d f et u ie — b t t ae nA A U nt e met rga tr hn me cl i l o me o ,ia a e ei e i ie n a t s m a i e e u i m tn h y h c h fr ql i i

矮塔斜拉桥施工工艺

矮塔斜拉桥施工工艺



现浇段

现浇段
跨京杭运河主线桥纵断面图
2、工艺阐述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1 工艺主要内容
矮塔和斜拉索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矮塔塔柱模板、钢 筋、混凝土施工和斜拉索的安装、张拉和成型施工等。
3、施工工艺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02-2008)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93) 设计施工图
4、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主要包括矮塔塔柱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斜拉索安装工 艺流程框图和单根挂索工艺流程框图。
测量控制网 复核与加密
准备工作
模板制作
0号块施工
0号块预应力施工
索塔第1节段 和第2节段施

劲性骨架安装及索鞍定位
索塔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后续节段施工 索塔竣工
模板拆除
5、施工方法说明和主要设备等资源的配置 5.1施工方法说明 (1)矮塔塔柱施工 该工程索塔共计4个,每个墩左右两个索塔形成流水 作业施工,配置1套模板,索塔分四节浇筑施工:第1 节段高1m为定位段、第2节段高8.2m为抛物线变化段、 第3节段高4.8m、第4节段高4.5m,主塔内设劲性骨架, 用于钢筋和索鞍定位
(3)、HDPE管焊接 HDPE管焊接时,应对段管编号、段管长度、焊接
头预热温度、预热压力、加热时间、切换时间、焊接 压力、冷却时间和焊接时间等进行记录。
焊接方式:HDPE段管的连接采用专用发热式工具 对焊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工程中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09-12T14:49:52.6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魏勇国[导读] 摘要:联系某大桥主桥矮塔斜拉桥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且结合我国矮塔斜拉桥的具体案例,分析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性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湖南盛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联系某大桥主桥矮塔斜拉桥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且结合我国矮塔斜拉桥的具体案例,分析矮塔斜拉桥的受力特性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防腐;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1矮塔斜拉桥特点
因为矮塔斜拉桥架构自身的特性,主梁作业方式相较于连续梁并没有很大差异。

相较于传统斜拉桥而言,矮塔斜拉桥的优势包括:拉索塔塔高相对较小,作业简便;中途斗拉索应力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能够使得拉索高强钢筋建材的性能充分体现出来;梁体具备相对较大的刚度,作业过程与合拢之后,并不用调节索力[1]。

2工程概况
某大桥主桥架构是三塔四跨矮塔斜拉桥,跨径是72m+120m+120m+72m,左右桥塔位置、中间桥塔位置分别是梁塔固结、梁塔墩固结,将支座安设在桥墩位置。

关键性的特性就是运用了满堂支架现浇的方式,斜拉索选择OVM 200环氧涂层的高强无粘结平行钢绞线。

因为矮塔斜拉桥的优势显著,可以预见,今后会愈来愈普及,并且跨度同样会不断增大。

3矮塔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
3.1斜拉索病害原因
矮塔斜拉桥拉索通常会选择平行钢绞线,并且架构和以往的斜拉桥拉索、悬索桥、拱桥吊杆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就全世界的桥梁架构来说,中索结构在防治矮塔斜拉桥拉索病害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优势。

因为设计、作业技术、施工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全世界外斜拉桥拉索在实际在投入运用的寿命缩短,比如M araCaibo桥在运用16年时间之后,进行换索施工,成本投入5000万美元,施工总时长达到2年;而Kohlbrand Estuary桥投入运用3年时间之后就进行换索施工,成本投入6000万美元;我国某桥拉索投入运用9年时间之后,因为拉索PE出现严重的护套老化、钢丝锈蚀、断裂的问题,因此所有的拉索都要换新。

导致斜拉桥拉索病害出现的原因包括:(1)在拉索挂设施工时,并未妥善保障拉索PE护套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就使得拉索护套在实际挂设拉索过程中出现刮伤、刻痕等问题,进而使得拉索PE护套使用寿命缩短。

(2)在作业时,梁上索导管内含有冷凝水,这就会导致索导管与索体内存在相对较高的潮湿度,并且严重腐蚀锚头与索体。

就潮白河大桥而言,因为当地温度相对较低,假若梁上索导管内存在严重的进水问题,就会产生积水冻胀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拉索、索导管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3)因为实际作业中,索管的方向与位置存在很大的偏差,就会导致下索管和拉紧之后的拉索并不处于平行的状态,甚至还会出现抵紧一侧索管的现象,使得减振器的安设被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拉索在这个位置要承担较大的剪力,进而使得拉索的承载性能极大地弱化[2]。

3.2索力离散性控制
矮塔斜拉桥中运用平行钢绞线拉索系统的特性就是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逐股挂设、逐股张拉,之后还要进行整体张拉所有拉索,在安设拉索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地控制相应的离散值,并且要做到下面几点:所有斜拉索各股钢绞线的离散误差均应该≤理论值的±3%;每队斜拉索差值≤理论值的±1%;斜拉索整索索力≤理论值的±2%。

鉴于此,在单股钢绞线张拉时,我国通常会选择等值张拉的方式。

其实等值张拉施工技术,就是基于张拉各股拉索对已张拉的各股拉索所产生的影响,来设定之后拉索拉力大小,进而导致前面张拉拉索拉力与后续张拉拉索拉力都能够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进而很好地掌控所有拉索股间值。

在第二根拉索左右两端锚下设置两个压力传感器,之后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张拉各股钢绞线时第二根钢绞线的拉力,后张的钢绞线拉力的控制应力就等于此值,如此就能够控制所有拉索各股钢绞线拉力动态不存在差异,第一根钢绞线拉力时原本拉力的95%,并且结束最后一根钢绞线的张拉施工之后,把第二根拉索上传感器拆掉,还要基于当时传感器数值,进行第二根拉索的补充张拉操作。

因为平行钢绞线锚进行锚固还是要依靠螺母顶紧梁体,并且整根拉索选择索力仪进行索力测定的时候,一定要预先完成锚具螺母紧固、千斤顶松开,如此借助索力仪测定的结果才能够与锚固后索力的具体数值相差不大,鉴于此,在实际张拉时,应该紧固螺母,避免出现因为拉索回缩减小导致要进行二次张拉施工。

斜拉桥和该大桥两根拉索间并不具备较大的距离,并且两根拉索整体张拉要分别独立开展,考虑到结构变形等现象的产生,后张拉拉索一定会干扰先张拉索索力,鉴于此,一定要超张拉先张拉的拉索。

本项目中先张拉的拉索是设计值的1.015倍,并且最终证实效果非常好。

3.3主梁施工线形控制
通常来说,矮塔斜拉桥拉索时一次吊索成功,主梁具备相对较大的刚度,并不可以借助调节索力的方式完成主梁线形的调节,并且在箱梁混凝土灌筑施工时,一定要严格规范立模标高,也就是要严格控制主梁作业线形,如下表1所示。

在斜拉桥建设的过程中,控制线形的目标不但是要使得桥梁线达到规定标准,并且能够完成合龙操作,还要做到梁上索导管和拉索之间能够处于正确的位置上,拉索在索导管中的活动不能受限。

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很多因为忽略索导管定位,使得拉索出现抵死索导管的问题,导致拉索要承担额外剪力的问题,使得桥梁耐久性严重被弱化。

表1 斜拉索引起塔、梁变形实测表
通常来说,建设企业时负责设定预拱度,而建设企业不但在作业时分析了监控机构所提供的建设预拱度,还分析了挂篮、作业支架等弹性变形情况[3]。

主梁线形情况的影响要素非常多样化,在实际作业时,一定要做到下面几点:(1)混凝土弹性模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变形程度,但是碎石建材会使得混凝土弹性模量改变,因此在设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硬度相对较大的母材。

并且由于混凝土养护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后期变化,鉴于此,一定要根据相关规程进行混凝土养护作业。

与悬臂浇筑桥梁存在很大差异,挂篮选择滚轴纵移的方式施工,并且一定要预先安设刚度相对较大的刚构件,替换滚轴,如此便能够使得混凝土在实际灌筑时,主梁线形不会被影响。

4结论
本项目中大桥主梁作业选择的是满堂支架的方式,如此能够使得主梁线形得到很好的保障,还能够在立模标高的时候进行合理的调节,此外还要注意控制支架结构的弹、塑性变形情况。

参考文献:
[1]刘海彬. 某曲线宽幅矮塔斜拉桥主梁关键性施工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6.
[2]张晋文,张强,陶澄澄,宋丽华.A15公路大蒸港矮塔斜拉桥钢结构施工技术[J].华东公路,2011(05):11-14.
[3]刘海彬,陈利兵.大蒸港矮塔斜拉桥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2010(24):5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