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柜验证实例

合集下载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复核人:日期:
温度控制器及温度记录仪误差试验
验证目的:
检查程序运行过程温度显示记录值与热电偶指示数之间的误差及程序控制时间与标准计时器之间的误差均符合设计要求和允许的误差范围。
验证标准:
允许的误差范围为0.5%。
程序与记录
1.验证设备的校正
1.1校正单位:××××××
1.2校正规程号:××××××
1.3校正用标准仪器:
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及型号
备注
油浴
冰点槽
标准温度计
1.4需校正的验证设备:
设备名称
生产厂家及型号
数量
校正结果
备注
验证前
验证后
多点数据显示记录仪
1
铂电阻
7
2.将经过校正的7个温度探头编好号固定在灭菌柜箱体内的不同位置。温度探头的放置位置如下:TE-1、TE-2、TE-3、TE-4、TE-5、TE-7、TE-8附近各一支,TE-2、TE-3、TE-4、TE-5与相应的验证探头应放分别有四支放置在蒸汽入口处和抽真空口,另外还应有四支放置在箱体的任意位置,从而使温度的检测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结果分析与评价:
执行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热穿透试验
验证目的:
在热分布试验的基础上,将温度探头放在待灭菌的物品中,确定灭菌物品的F0值符合要求。
验证标准:
确定最冷点产品的F0≥15。
程序与记录
1.验证设备的校正
1.1校正单位:××××××
1.2校正规程号:××××××
1.3校正用标准仪器:
仪器名称
箱体体积:660×660×1000系列号:NF1436ED
本灭菌柜是适合于固体(小针灌装机的可拆洗的不同部件)、液体、过滤器、衣服、铝盖及空气过滤器在线灭菌的通用灭菌设备。我公司主要用来灭菌过滤器及小针灌装机可拆洗的部件。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方案1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方案1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方案山东鑫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引言 (3)2.灭菌设备和公用系统的测试 (3)2.1 灭菌柜特性 (3)2.2 灭菌介质 (4)2.3 容器类别 (4)2.4 设备压力表、安全阀等合格证 (5)2.5 其他合格证见附图 (5)3.空热载和热穿透实验 (6)3.1 灭菌工作程序 (6)3.2 灭菌对象 (6)3.3 验证目的 (6)3.4 实验过程 (6)3.4.1 灭菌柜准备阶段 (6)3.4.2 操作步骤 (7)3.4.3 热载实验 (7)3.4.4 培养液在灭菌柜内的排放 (7)3.4.5 探头在灭菌室内的排放 (8)3.4.6 实验结果 (9)3.5 热穿透试验…………………………………………………………………3.5.1 验证步骤……………………………………………………………3.5.2 合格标准……………………………………………………………3.5.3 实验结果 (10)3.5.4 结果分析……………………………………………………………4.生物指示剂实验4.1 生物指示剂说明…………………………………………………………4.2 生物指示剂实验步骤4.3 实验结果4.4 验证合格标准4.5 结果分析及评价4.6 偏差及评估意见5.附图1. 引言概述本公司采用张家港市环宇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QS0.25型灭菌柜,张家港市环宇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是国内灭菌柜设计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公司拥有D1、D2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生产的各种消毒灭菌设备涵盖了制药、医疗、生物、食品等领域,符合国家GMP验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卫生防疫等部门的相关要求。

本公司主要对瓶装液体培养基进行消毒,该灭菌柜采用饱和蒸汽的方式进行灭菌,该设备广泛适用于制药、医疗、科研等行业对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无菌衣物、工器具、器皿、培养基等物品的高温灭菌操作和冷却干燥处理。

大型水浴灭菌柜 温度验证-应用案例

大型水浴灭菌柜 温度验证-应用案例

大型水域灭菌柜验证目的:1、确认消毒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时各测试点温度符合要求;2、确认灭菌过程中,箱体内各测试点灭菌有效,各工艺灭菌F0值合格;3、确认灭菌过程中,箱体内温度热分布情况以及药品内温度情况;4、确认灭菌柜升温降温温度控制能力,以及冷点热点温度情况验证客户:XXXXX验证设备:大型水域灭菌柜仪器使用:1、INON T32-32验证仪和M64-64YS验证仪;T32-32验证仪M64-64YS验证仪2、Fluke 9143干式计量炉;3、PT100型热电阻湿热探头;验证方法:1、探头校准:准备86根已编号的J型热电阻探头,在低温90℃、高温130℃进行校准,在115℃、117℃和119℃确认热电阻偏差,校准读取偏差应远小于0.5℃。

2、探头布置:将合格的86根探头通过验证孔引入灭菌柜,其中T32-32验证仪采用29根探头,M64-64YS验证仪采用57跟探头。

按探头测试点布置图布置,共采取15个截面、3个排水口、4个进气口。

其中M64-64YS验证仪,在四个压缩空气进气口各设置1个温度传感器,在三个排水口各设置1个温度传感器,其余50根温度传感器分布在1至10截面上,每个截面上设置5个温度传感器。

T32-32验证仪在中间两压缩空气进气口各设置1个温度传感器,后两排水口各设置1个温度传感器,其余25个温度传感器分布在11至15六个截面上,每个截面上设置5个温度传感器。

(详情见验证方案分布图)3、分别设定灭菌参数115℃/30min/500ml,117℃/18min/500ml,119℃/15min/500ml。

首先做空载热分布,检查其灭菌柜内温度重现性。

然后分别做满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半载热分布、半载热穿透均匀性测试。

注意事项:1、本验证做三个工艺,(一)115℃/30min/500ml空载、半载热分布、半载热穿透、满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状态下的灭菌柜温度分布情况;(二)117℃/18min/500ml空载、半载热分布、半载热穿透、满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状态下的灭菌柜温度分布情况;(三)119℃/15min/500ml空载、半载热分布、半载热穿透、满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状态下的灭菌柜温度分布情况;2、灭菌车装载药品规格以及数量符合验证标准,本次验证满载车数为七车,半载为四车。

湿热灭菌柜的验证

湿热灭菌柜的验证
其 中 : 为 进 汽 点 , 4为排 汽 点 A・ c


颜 色 变 化 , 色 变 黄 为 阳性 。 颜
3 3热 穿 透 试 验 .
试 验 在 最 大 载 荷 条 件 下 , 上 述 温 度 探 头 将
若对照为阳性 , 余生物指示剂均为阴性为合格。 其 连续 运 行 三 次 以 检 查其 重 现 性 。 4 5去 热 原 检 查 用 标 准 细 菌 内 毒 索 确 认 湿 热 灭 菌 柜 去 热 .

胨 培 养 基 的 试 管 中 , 好 塞 , 成 生 物 指 示 剂 。取 一 支 未 灭 盖 制 菌 的 非 致 病 性 嗜 热 脂 肪 杆 菌 芽 孢 AT C 9 3菌 片 按 照 无 菌 C 75 操 作 接 入 灭 菌 好 的 空 白培 养 基 中 , 为 阳性 对 照 品 , 一 编 作 统 号 后 在 恒 温 培 养 箱 中( 0 0 培 养 4 h 观 察 生 物 指 示 剂 5  ̄6  ̄ C) 8,
温差不大于 25 ." C。
靖 { 觅
4 4无 菌 检 查 . 4 4 1按 照 工 艺 条 件 重 新 进 行 验 证 , 最 高 、 低 温 度 点 和 .. 在 最
灭 菌 柜 中 部 , 汽 口处 , 菌 柜 上 下 前 后 各 放 置 生 物 指 示 剂 排 灭
( ) BI 。
标准 。
2 2灭 菌 .
灭 菌温 度 10 , 持 4 mi。 2℃ 保 0 n
4 2 2负 载 验 证 : 照 最 大 装载 方 式 , 入 待 灭 菌 的 物 品 , .. 按 装 探 头 放 置 方 式 同 空 载 验 证 , 录装 载 物 品 的 数 量 、 置 方 式 。 记 放 4 3灭 菌 操 作 按 照 工 艺 规 程 进 行 灭 菌 操 作 , 5 n记 录 . 每 mi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一、验证概述1.验证对象本次验证的对象为冻干粉针车间湿热灭菌柜,主要采用自选一灭菌程序对铝盖进行灭菌处理。

工作原理:本设备操作系统采用触摸屏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对灭菌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具有控制准确、操作简便、F0值显示等特点。

密封门采用电机升降,气压密封结构,并设有安全连锁装置,即使电、汽意外中断或其它原因而引发开门命令,密封门也不会打开。

设备配置的温度记录仪可即时显示并记录灭菌温度。

设备主要参数如下:2.验证原因本湿热灭菌柜在2005年购入安装,并于2006年1月通过验证投入使用。

湿热灭菌柜验证周期为一年,已于2009年3月进行了再验证,现距上次验证已有一年,故需对湿热灭菌柜进行再验证。

3.验证目的通过再验证,确认该设备能够稳定、连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通过再验证,确定操作方法有效及操作参数未发生变化,以保证能够按照验证时的操作方法、操作状态进行生产,并确认操作及维护是否予以优化。

4.验证合格标准方案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均需完成,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应根据评价内容执行下一项工作。

二、验证组织机构和职责1.验证领导小组2.验证实施小组三、验证实施计划1.验证实施前的培训在验证方案审核后组织实施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应在方案审核后一星期内完成。

2.时间安排验证内容的具体时间计划,以及验证执行后在一星期内完成验证报告和验证文件的归档工作。

2010年月日前,进行验证的相关培训工作;2010年月日前,执行安装检查、运行再确认、性能再确认项目;2010年月日前收集数据,完成验证的评价工作,完成验证结论、验证文件归档及验证结论的下发。

四、验证内容一、安装检查1.设备布局检查目的:确认设备安装是否改变,如有改变则按照原安装确认要求进行确认。

依据:《设备前期管理规程》规定及设备平面布局图。

2.介质连接情况检查目的:确保所有介质管道是根据PID图安装,未发生相关偏移,管道标识张贴到位。

依据:《固定管线的标识管理规程》规定。

水浴灭菌柜验证

水浴灭菌柜验证

湿热灭菌柜验证实例撰稿人:田耀华摘编发布时间:2009年9月30日阅读次数:933实例1:湿热灭菌设备的温度验证1温度验证程序设计基本要求湿热灭菌的基本程序设计基本要求源于US.FDA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且在80年代施行的:“关于大容量注射剂GMP技术性原则”五个方面要求:≥ 8;(1)在灭菌工序应能确保产品达到F(2)灭菌前,待实验的容器中有最高带菌量,污染菌应具有最强的耐热性;(3)每一个灭菌釜的每种装载方式及每种规格容器的验证实验均至少使用10支热电偶进行热分布实验;(4)用待实验容器灌注粘度相类似的产品进行热穿透实验,找出容器中升温最慢点的位置,至少使用10个容器,每个均加入适当的生物指示剂并且插有热电偶。

当灭菌釜的参数值,已经达到热分布实验已经证实的可重现状态,温度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时,开始测定F直到开始冷却止;(5)当产品达到灭菌温度直到开始冷却的过程,温度变化必须保持在±0.5℃以内。

2温度验证的功能测试步骤由此技术设计要求出发,演化成为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湿热温度验证的大容量注射剂实验方法和实验器具,也是温度验证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使用其作功能测试步骤及参考设备如下:前提:湿热灭菌设备的安装测试合格,现场和公用工程外接条件完备。

即通常讲(DQ,IQ)已经结束后,位置在OQ运行确认。

2.1热分布测试目的:找出最冷点位置,检验重现性。

步骤:(1)设备仪器校正;(2)热电偶分布图;(3)空载热分布实验,3次以上;(4)热电偶插入图;(5)装载(模拟生产装载最大,最小量)热分布实验,各3次以上。

2.2热穿透测试值,监测检目的:肯定灭菌过程中被测试各点获得无菌保证值,特别是最冷点位置的F验重现性。

步骤:(1)设备校正;(2)模拟生产灭菌装载;(3)热电偶装载图;(4)同品同规产品最大与最小装载热穿透实验,每状态3次以上。

2.3 生物指示剂测试目的:挑战性模拟生产可能因素造成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来检验灭菌可靠性,对验证设计进行检验。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一、验证概述1.验证对象本次验证的对象为冻干粉针车间湿热灭菌柜,主要采用自选一灭菌程序对铝盖进行灭菌处理。

工作原理:本设备操作系统采用触摸屏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对灭菌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具有控制准确、操作简便、F0值显示等特点。

密封门采用电机升降,气压密封结构,并设有安全连锁装置,即使电、汽意外中断或其它原因而引发开门命令,密封门也不会打开。

设备配置的温度记录仪可即时显示并记录灭菌温度。

设备主要参数如下:2.验证原因本湿热灭菌柜在2005年购入安装,并于2006年1月通过验证投入使用。

湿热灭菌柜验证周期为一年,已于2009年3月进行了再验证,现距上次验证已有一年,故需对湿热灭菌柜进行再验证。

3.验证目的通过再验证,确认该设备能够稳定、连续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通过再验证,确定操作方法有效及操作参数未发生变化,以保证能够按照验证时的操作方法、操作状态进行生产,并确认操作及维护是否予以优化。

4.验证合格标准方案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均需完成,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应根据评价内容执行下一项工作。

二、验证组织机构和职责1.验证领导小组2.验证实施小组三、验证实施计划1.验证实施前的培训在验证方案审核后组织实施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工作应在方案审核后一星期内完成。

2.时间安排验证内容的具体时间计划,以及验证执行后在一星期内完成验证报告和验证文件的归档工作。

2010年月日前,进行验证的相关培训工作;2010年月日前,执行安装检查、运行再确认、性能再确认项目;2010年月日前收集数据,完成验证的评价工作,完成验证结论、验证文件归档及验证结论的下发。

四、验证内容一、安装检查1.设备布局检查目的:确认设备安装是否改变,如有改变则按照原安装确认要求进行确认。

依据:《设备前期管理规程》规定及设备平面布局图。

2.介质连接情况检查目的:确保所有介质管道是根据PID图安装,未发生相关偏移,管道标识张贴到位。

依据:《固定管线的标识管理规程》规定。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湿热灭菌柜验证方案引言湿热灭菌柜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和医院的设备,用于对实验器皿、培养基、消毒纱布等物品进行有效的灭菌。

为了保证湿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和安全性,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热灭菌柜验证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目的湿热灭菌柜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设备能够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并确认其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通过验证,可以提高湿热灭菌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实验和医疗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方法湿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验证: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温度计,监测和记录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变化。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湿热灭菌柜内的温度应该能够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2.湿度验证:湿热灭菌柜在灭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确保灭菌效果。

湿度验证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湿度计,监测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湿度变化。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湿热灭菌柜内的湿度应该能够保持在设定的湿度范围内。

3.压力验证:湿热灭菌柜在灭菌过程中还需要维持一定的压力,以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灭菌室。

压力验证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压力计,监测湿热灭菌柜内部的压力变化。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湿热灭菌柜内的压力应该能够保持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4.灭菌效果验证:湿热灭菌柜的最重要的验证内容之一是灭菌效果验证。

通过在灭菌柜内放置带有生物指示物的试验培养基或其他物品,进行灭菌操作,然后在相应的条件下孵育生物指示物,观察灭菌效果。

验证的标准一般是根据设备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灭菌柜的灭菌效果应该能够达到特定的标准要求。

步骤步骤1:准备验证设备1.温度计:用于测量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

2.湿度计:用于测量湿热灭菌柜内部的湿度。

3.压力计:用于测量湿热灭菌柜内部的压力。

4.生物指示物:用于评估湿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灭菌柜验证实例实例1:湿热灭菌设备的温度验证1温度验证程序设计基本要求湿热灭菌的基本程序设计基本要求源于US.FDA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且在80年代施行的:“关于大容量注射剂GMP技术性原则”五个方面要求:(1)在灭菌工序应能确保产品达到F0≥ 8;(2)灭菌前,待实验的容器中有最高带菌量,污染菌应具有最强的耐热性;(3)每一个灭菌釜的每种装载方式及每种规格容器的验证实验均至少使用10支热电偶进行热分布实验;(4)用待实验容器灌注粘度相类似的产品进行热穿透实验,找出容器中升温最慢点的位置,至少使用10个容器,每个均加入适当的生物指示剂并且插有热电偶。

当灭菌釜的参数已经达到热分布实验已经证实的可重现状态,温度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时,开始测定F0 值,直到开始冷却止;(5)当产品达到灭菌温度直到开始冷却的过程,温度变化必须保持在±0.5℃以内。

2温度验证的功能测试步骤由此技术设计要求出发,演化成为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湿热温度验证的大容量注射剂实验方法和实验器具,也是温度验证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使用其作功能测试步骤及参考设备如下:前提:湿热灭菌设备的安装测试合格,现场和公用工程外接条件完备。

即通常讲(DQ,IQ)已经结束后,位置在OQ运行确认。

2.1热分布测试目的:找出最冷点位置,检验重现性。

步骤:(1)设备仪器校正;(2)热电偶分布图;(3)空载热分布实验,3次以上;(4)热电偶插入图;(5)装载(模拟生产装载最大,最小量)热分布实验,各3次以上。

2.2热穿透测试目的:肯定灭菌过程中被测试各点获得无菌保证值,特别是最冷点位置的F0值,监测检验重现性。

步骤:(1)设备校正;(2)模拟生产灭菌装载;(3)热电偶装载图;(4)同品同规产品最大与最小装载热穿透实验,每状态3次以上。

2.3 生物指示剂测试目的:挑战性模拟生产可能因素造成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来检验灭菌可靠性,对验证设计进行检验。

步骤:(1)方案的设计制定;(2)生物指示剂菌株的选择,测定D值;(3)标定浓度和制定样品;(4)接种,装载;(5)低限灭菌(每产品,每规格每种灭菌程序至少3次以上);(6)样品的培养与鉴别;(7)评价结论(数据,样品分析)。

2.4 偏差与调整重新设计后,重复上面步骤。

2.5 填写验证实验报告书3湿热灭菌温度验证对验证仪器的基本要求按前所述温度验证程序设计要求的技术原则的五方面内容,验证设备可包括三部分:(1)测温元件;(2)测温编辑记录仪器;(3)辅助校正仪器。

3.1测温元件测温元件采用敏感的多枝精密铂电阻或电偶组成,原理如图1。

接线较长可以独立的摆放在灭菌设备中选定位置,每支的误差在±0.5℃以下的测试精度范围。

校正时,发生误差越程件应筛选。

这是因为误差越程后在后面的计算中将导致 F0 偏离,容易带来误判结果。

电偶是温度到势能的变换器,而电阻是温度到阻值的变换器,两者在输出的信号上是不同的。

从输出特性灵敏度看精密铂电阻(RTD)为优。

从测温范围上比较(-180~2000℃),价性比上热电偶较优。

所以,经典教科书上和专家针对生产企业设备温度验证仍推荐热电偶。

它是验证的温度信号采集器(精密的多只眼睛)。

目前开发先进的仪器采用无线信号传送作为测温元件。

测温记录仪就近接收发来的每一个信号,自动完成转换和记录、存储,但造价昂贵,特别小气,保管有特别的要求, 目前针对旋转釜国内已有使用。

在灭菌釜的实际温度验证实验仪器上,国内外已经开发和生产出成熟的部件和比较先进的仪器,如GE.Kaye(US)、raytek(US)、Sakura 、multi(Japen) 、Schlumbergez(England) 、 Goodwill(台湾固纬)、Validator2000(北京祥鸿) 等温度验证仪。

3.2测温编辑记录仪器测温记录仪器是整个实验的大脑。

国内外诸多公司直接采用PC机开发,在Windows 系统平台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多点数据记录、整理、计算、存储及I/O的接口软件,其集多功能软件为一体装配在计算机中,既便携带,又图文齐备,直观可靠。

3.3辅助校正仪器设计为一台高精度的恒温油槽(又称干井,见图2),采用温控PID调节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范围设计在±0.05℃。

其有断偶保护功能,上限设计超温报警功能。

升降温快速、稳定、可靠。

在设定温度和测量温度数字上,分别3又1/2精确显示。

在低温段检校采取冰点槽(低温干井)设施,高低温干井分别检测电偶的特殊点温度值误差和能否用于实验的合格性进行甄别筛选。

它即是本实验的检测校正部件,也是实验室的常备精密温度源。

通常交国家法定技术监督部门定期检校确认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

4电偶的布置及被灭菌物装载从国内许多温度验证工作开展与企业参观的实践中,专家都肯定被灭菌物装载及电偶的布置对温度验证结论有一定的影响。

集中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电偶前端部分不要接触周边介质(被灭菌装载物,笼架,柜壁)。

汽流和高温水流对其冲击不会发生碰撞接触和位移;(2)釜(胆)体喷淋板孔堵塞或加工飞边毛刺将影响水流及安置的设备平行度,也将影响水量分布和流向;(3)预测高温点(蒸汽入口)、低温点(凝结排放或循环水出口)与同步点(电偶位置与本柜设计检测探头处相同位置)的接线、编号与摆放方式有误。

装载物(模拟灭菌生产类似物)的摆放模拟方式越接近实际生产,和影响热传递的模拟产品的液体粘度越接近灭菌药品粘度,摆放的电偶数量(10<N<20)越多越均匀,那么实验的可信度越大,真实误差越小,越逼真。

< DIV>在2.4(3)所涉及点外,其余点选择视设备有所不同。

如喷淋式灭菌柜,过热水是由上至下流动传递热量,验证技师强调堆码底层和堆码中心是考核重点,建议摆放在底层均布为重;又如SVP脉动灭菌釜,则强调堆码底层接近排气口周围的布置是考核重点;再如喷淋旋转式灭菌柜,过热水是由外至里流动传递热量,验证技师强调中剖面四角和中心是考核重点,建议摆放呈轴向中部层为重。

而某些专家特别研究后,提出仍以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布置意图的核心思想。

然而,需要对不同釜形作具体分析和实验注重均布性,取弱点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定灭菌程序一定(如121 ℃/15分,115℃/35分等)后,温度实验验证采取的实验设计参数,其装载方式和生产灭菌的正常采用方式是相同的、固定的,否则会造成检测偏差。

特别强求的是,模拟生产现场条件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是相当重要的条件因素。

实际的LVP设备均为多笼车和大产量(有上万瓶/柜)的高效型。

对冷点与次冷点的检测和判断必须是多次数据的综合结论。

然而,使用过程存在冷点、次冷的漂移和改变属再验证确认。

高温点的控制判断也是必须监测的参数,这将涉及到药品的高温药效评价。

探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固定装载形式后,经单笼车多次测试与对比,步步逼近搜寻冷点、次冷点、高温点等参数。

同时,应和实际的生产装载形式一致,不得改变装载形式以保证应用偏差的最小化和数据的准确性。

当然,按照生产现场的模拟情况步骤上应有最小装量和最大装量,每品每规至少3次(如设备太大,探头不够而分段测试,则数据将更多),至少3组稳定数据来考核设备的重现性和筛选热分布参数的准确性。

加上校正、布置、辅助装载、检测、纪录分析等是验证班技工好几周的工作量。

可见,试验的艰苦和细致要求,如此劳神费力是因为它的准确性对后面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5热穿透试验及标准灭菌时间F0热量在物理学中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传递形式,其综合产生了强大的热穿透效果,人们关心的是热穿透效果,故取名为热穿透试验。

早些书籍上有称它为带产品负荷的热分布试验,目前仍然以热穿透试验的称谓居多。

目的是为了用前述实验的极值点来考核其F0值,对已经灭菌的产品是否被赋予设计的灭菌保证值进行具体数据检测考核。

本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与装载和前述的热分布试验大体相同,差别在于温度探头的布置是插在产品中,不接触药品容器周边和底部。

摆放在下列位置,并一一对应作好编号:(1)热分布试验确定的最冷点和次冷点;(2)热分布试验确定的最热点和次热点;(3)和灭菌柜温度控制设计探头并列(又称同步点);(4)纪录腔室温度探头(不插入产品中),其余和热分布位置相当,均匀布置。

每点的温度纪录后按照时间间隔(30秒或1分)详细纪录打印,并计算每点从升温到降温过程中100℃上的F0值、各点总的F0均值、最大与最小值关键数据。

探头使用前后都要在冰点槽和油浴槽中仔细的校正,剔除超差件。

在保证重现性非常好的情况下,稳定试验数据不得低于3组。

也就是本试验在某品种规格和对应某装载固定不变的工况下至少需稳定状态下作3次实验。

可接受的标准是:(1)灭菌设计程序下各点热穿透试验获得的F0值基本一致;(2)最冷点F0值和产品的F0 均值之间差值小于2.5(参数的参考解释见《药品生产验证指南》1996版,221);(3)整体的F0值监察分析,其没有在设计的F0值允许波动的公差上下限外数据;(4)具备良好的重现性,连续三次以上重现性)。

以F0值作为监察分析的历史由来已久,从经典的资料查阅可以找到,湿热灭菌中微生物杀灭的对数规则始于1921年Bigeow和Rahn等科学家的研究。

他们论文的主要成果是:灭菌时微生物死亡遵循对数规则,过程可以用阿仑乌斯(Arrhenius)的一级反应式来描述。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在恒定温度及保持其它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被杀灭的微生物数正比于初始的原有数目,可以表示为以下的线性式:dN/dt = K (N o-N k ) (1)整理后lg N t = lg N o– ( K/2.303) t取其斜率的负倒数定义为D值,D= 2.303/K= t/ (lg N o - lg N t ),取(lg N o - lg N t )=1,D= t,则为微生物被杀灭90%的时间。

也称谓微生物九成杀灭时间,单位为分,D为正值。

在USP中,D值则表示灭菌的程度。

D值区分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温度和介质情况下数值不同,具体的数据是可以查阅的,其值越大表明微生物越难杀灭。

随着灭菌温度升高,杀灭耗用的时间越短。

试验在(100~138℃)范围lg D与温度有线性关系,取其斜率的付倒数定义为Z值:Z = (T2 – T1)/ lgD 1- lg D2 ---------------(2)Z值代表微生物被杀灭减低一个lg D数量单位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值,代表微生物对热敏感系数,其值越大对热越不敏感。

单位为℃ ,Z 为正值。

实验选取强耐热菌株(嗜热脂肪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为代表的Z值在多种介质中为9.4 ,考虑Z值选取10,从安全角度既留有安全余地且对数计算应用上十分简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