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
日本海啸灾害的历史回顾与教训总结

日本海啸灾害的历史回顾与教训总结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和海啸活动频繁。
多年来,这个地震带给日本带来了多次海啸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本文将回顾日本历史上的海啸灾害,并总结这些灾难带给日本的教训。
一、历史回顾1. 安政东海地震(1854年)1854年11月,日本遭受了一次强烈的地震,该地震引发了高达25米的巨大海啸。
海啸造成了东海岸多个城市的毁灭性破坏,造成约1.0-1.5万人死亡,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之一。
2. 明治三陸地震(1896年)1896年6月15日,一次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影响日本东北地区的三陸沿岸。
这次海啸破坏性极大,造成约2.7万人死亡,另有大量建筑物和农田被毁。
3. 大正三陸地震(1933年)1933年3月2日,一次强烈的地震引发了海啸,重创了日本三陸地区的沿岸城市。
这次海啸导致了约3万人死亡,尤其是宮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的损失最为惨重。
4. 昭和三陸地震(1960年)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9.5级地震,引发了太平洋海啸。
这次海啸给日本北部沿岸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死亡人数超过200人。
此次海啸是日本历史上首次应对国际性海啸威胁的实践。
5. 平成三陸地震(2011年)2011年3月11日,一场9.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东北日本,并引发了高达40.5米的海啸。
这次海啸导致约1.5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失去家园。
福岛核电站事故也是这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的后果之一,产生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
二、教训总结1. 加强地震预警体系日本正处于地震带,地震预警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
通过现代化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预测到地震的发生,为人们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2. 加强防潮堤和避难设施建设日本需要进一步加强沿岸地区的防潮堤和避难设施建设,以抵御海啸的冲击。
防潮堤的建设应考虑不同地理条件和历史灾情,以确保其足够强大和稳固。
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灾害及其影响

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灾害及其影响随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日本常常遭受来自太平洋的强烈海啸袭击。
其中,有一次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灾害,给这个岛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伤痛。
本文将对这次海啸灾害进行回顾,并探讨其对日本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深远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灾害的历史背景。
这次被称为"明治三十八年津波"的海啸发生于1896年,在明治时代中期。
当时,日本正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这次海啸却给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1896年的6月15日,日本的北海道地区突然遭受到一次强烈的海底地震,震源深处仅为7千米。
这一地震引发了一次高度破坏性的海啸,袭击了北海道以及位于太平洋沿岸的青森和岩手等地区。
由于地震海啸发生得非常突然,许多当地居民甚至没有来得及逃离,结果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
这次海啸对日本的影响极其严重,不仅在人力和财产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失,还给这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挫折。
首先,灾难造成了近2万人的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来自过去几十年内移植到北海道地区的居民。
同时,受伤和失踪的人数也非常庞大,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其次,经济方面也遭受了巨大冲击。
北海道地区是日本的一个重要农业区域,但海啸造成了大片农田和农作物的损毁。
许多农民失去了唯一的生计来源,导致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打击。
此外,大量建筑物和设施也被破坏,包括渔业设施、农田灌溉系统和交通基础设施等。
修复这些破坏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对整个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不仅如此,这次海啸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海啸引发的巨大浪潮瞬间淹没了沿岸的森林和湿地,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了巨大冲击。
此外,海啸还引起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包括油污和废弃物的大量释放,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尽管这次海啸灾害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它也激发了对防灾减灾的重视与研究。
日本海啸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与保护策略

日本海啸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与保护策略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
历史上,许多海啸灾害给日本的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破坏。
本文将就日本海啸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进行讨论,并分析日本采取的保护策略。
1. 海啸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海啸灾害是由强烈地震、火山喷发或其他海底地质活动引发的,它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多次经历了海啸灾害,这些海啸灾害对日本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影响。
首先,海啸可以对海岸地区的港口和船舶设施造成直接破坏。
海啸波浪的冲击力量很大,可以冲垮码头、破坏船坞和船只。
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海啸引发的洪水淹没了福岛第一核电厂,导致核辐射泄露和设施损坏。
其次,海啸可以对沿海地区的道路和铁路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海啸造成的洪水可能淹没道路和铁轨,导致其无法使用。
此外,海啸还可以冲毁桥梁、损坏隧道和地下设施,给基础设施的恢复和修复带来巨大挑战。
最后,海啸还可以对沿海地区的水电站和其他能源设施造成破坏。
水电站通常建在河流和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正是海啸灾害的高风险地带。
当海啸冲击水电站时,可能导致设备失效、设施损坏和电力中断。
2. 保护策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基础设施免受海啸灾害的破坏。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保护策略:(1)海堤和防波堤的建设:日本沿海地区建造了大量的海堤和防波堤来减轻海啸对基础设施的冲击。
这些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海啸波浪进入沿海城市和港口,保护岸边道路、码头和船只。
(2)海啸预警系统:日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啸预警系统。
该系统利用地震监测设备和海洋监测站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和海浪波动。
一旦检测到可能引发海啸的地震,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民众和相关部门采取行动。
(3)提高基础设施抗震能力:日本在设计和建造基础设施时,考虑到了可能发生海啸和地震的风险。
建筑物、桥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采用了先进的抗震技术,以提高其抵御灾害的能力。
(4)紧急响应和恢复措施:日本政府制定了详细的紧急响应和恢复计划,以应对海啸灾害。
近年来日本海啸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日本海啸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近年来,日本海啸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近年来,日本频繁受到海啸灾害的袭击,给该国的居民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些灾害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质构造、海洋活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日本海啸灾害的背后因素。
一、地质构造日本位于太平洋火环地带,正好位于四个板块的交汇处。
这使得日本成为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当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壳的运动可能引发海底地震,从而形成海啸。
日本附近的海洋地壳较脆弱,地震引起的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因此更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海啸。
二、海洋活动日本周围的海洋环境也是海啸频发的因素之一。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区,受到太平洋潮汐和洋流的影响较大。
这些潮汐和洋流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能会形成振动,进而引发海啸。
此外,日本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而某些物种的生态活动也可能与海啸的发生相关。
三、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海啸频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冰川和极地冰层持续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进一步加剧了海啸的危险性,尤其是在低洼的海岸地区,如日本。
此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风暴和飓风,增加了海啸发生的机会。
四、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对海啸灾害的频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开发,导致了大量的海岸线人为变动。
这可能破坏了自然的海岸保护屏障,增加了海啸入侵的风险。
同时,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进一步削弱了海岸地区的自然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日本海啸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地质构造、海洋活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
为了减少海啸灾害的风险,日本需要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同时控制人类活动对于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
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对,才能更好地保护日本的居民和经济免受海啸灾害的侵袭。
日本海啸灾害的气象特征与频率分析

日本海啸灾害的气象特征与频率分析日本作为一个位于太平洋火山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岛国,经常面临海啸灾害的威胁。
这些海啸不仅给日本的海岸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海啸灾害,我们需要对日本海啸灾害的气象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频率分析来预测和减轻灾害的风险。
首先,日本海啸灾害的气象特征包括地震、海底火山喷发和风暴等触发海啸的自然灾害。
地震是最常见的引发海啸的原因。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发生。
地震的震源往往位于海底,当地震引发的海底地壳运动造成海水的瞬时垂直位移,从而产生海啸波。
此外,日本还拥有众多的海底火山,这些海底火山在喷发时也会产生海啸。
而风暴潮则是风暴引起的海水的暂时性增高,虽不属于海啸,但同样会对海岸地区造成巨大影响。
其次,频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海啸灾害的发生规律,从而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频率分析主要通过研究历史上发生的海啸事件,分析其发生的时间间隔和强度,来推测未来海啸的可能性和可能的规模。
这种分析可以基于统计学原理,比如根据过去一百年的数据,计算出每年发生海啸的平均次数,从而估计未来特定时间段内发生海啸的概率。
频率分析还可以帮助确定防护设施的设计标准,以确保能够在可能发生的海啸事件中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然而,要进行准确的频率分析,需要有足够的历史数据。
日本作为一个经常面临海啸灾害的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海啸观测和研究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震触发的海啸事件的时空分布、波高、波速等关键参数。
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可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频率分析结果,并在实际应对海啸灾害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此外,频率分析还需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上升,可能会对海啸频率和规模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频率分析时,还需要结合气候变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总结起来,日本海啸灾害的气象特征主要包括地震、海底火山喷发和风暴等自然灾害。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海洋污染与环境修复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海洋污染与环境修复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然而,在自然灾害中,特别是海啸灾害中,海洋面临着巨大的破坏与污染。
本文将探讨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海洋污染情况以及海洋环境修复措施。
一、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海洋污染情况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海啸灾害,被称为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
这场海啸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方面,海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和废墟进入海洋,导致水域混浊,光线透射能力下降,影响了海底和浮游生物的生存环境。
另一方面,海啸还将大量的化学物质、石油及其他污染物带入海洋,造成了海洋污染的严重情况。
据统计,海啸引发的物质进入海洋中,造成了大面积的沿岸污染。
化学物质和石油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使得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对许多水生生物构成了威胁。
同时,海洋污染还对渔业、海岛旅游等经济活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海洋环境修复措施面对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海洋污染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修复海洋环境,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海洋环境修复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例如,通过使用吸油棉、围栏和隔离带来阻止污染物扩散,减少对更大范围海域的影响。
同时,利用过滤和沉淀等物理手段可以从海水中除去悬浮物和沉积物,恢复水质的清澈度。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和沉淀剂来吸附和沉淀污染物质,以减少其在海洋环境中的浓度。
这些化学物质通常是有选择性地吸附有害物质,以确保修复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资源来修复海洋环境的一种手段。
例如,引入某些植物和动物,利用其生物活性分解有害物质、吸收营养物质等功能,来促进海洋环境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通过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防止海洋污染的扩散和加剧。
4. 政策与管理除了上述修复措施外,政策和管理的角度也至关重要。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海洋环境修复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修复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日本海啸灾害的历史文献整理与分析

日本海啸灾害的历史文献整理与分析自古以来,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和海啸成为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
本文将对日本历史上发生的海啸灾害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以便深入了解这些灾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一、日本古代海啸灾害的记录在日本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地震和海啸的发生。
然而,许多古代文献中都记载了当时发生的海啸灾害。
例如,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日本书纪》中记载了公元684年发生的齐鲁海啸,该灾害导致众多村庄被毁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此外,其他古代文献如《万叶集》、《古事记》和《绘本纪》等也都有所记载。
通过整理这些古代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日本人对于海啸的描述,以及对海啸灾害的影响。
二、日本现代海啸灾害的实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日本能够更准确地观测和预测地震和海啸的发生。
因此,对于现代海啸灾害的记录更为详细和准确。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海啸灾害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被称为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
这次地震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海啸,造成沿东北海岸的许多城市和村庄被毁,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福岛核电站事故。
通过当时的新闻报道、地震研究机构的报告以及幸存者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次灾难的规模和影响。
三、日本海啸灾害的影响和教训历史上的海啸灾害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同时也让日本人认识到海啸的威力和教训。
在古代,人们尝试通过修建堤坝、建造高台等方式来防止海啸灾害的发生。
近代,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建筑技术和防灾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建设高耐震度的建筑物、海岸防护设施的建设以及加强人员疏散和预警系统等。
例如,日本建设了特殊的防潮墙,以抵御可能发生的海啸灾害,并通过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来迅速通知人们。
这些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其他国家在面对海啸灾害时提供参考。
四、文献分析的问题与展望通过整理和分析海啸灾害的历史文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日本古代和现代的海啸灾害。
然而,由于历史文献的限制以及古代观测方法的不准确性,部分文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日本海啸灾害的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

日本海啸灾害的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过去几十年来,日本多次遭受海啸灾害的袭击。
这些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应对这些灾害时,日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并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与灾后重建机制。
本文将就日本海啸灾害的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进行探讨。
一、应急救援1. 预警体系日本建立了全球最先进的海啸预警体系。
该体系依托于高度敏感的海底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可以迅速侦测到海啸的发生。
一旦海啸威胁到沿海地区,相关部门将迅速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疏散和避难。
2. 疏散与救助在海啸来临之前或之际,日本政府会发布疏散指示,指导居民迅速撤离沿海地区。
同时,应急救援队伍也会快速到达受灾区域,进行救援和紧急救助工作。
这些队伍包括消防队、救援部队以及自卫队。
他们通过组织人员疏散、提供急救和救助灾民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国际合作日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海啸灾害。
在发生灾害时,日本会请求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并积极参与国际救援机构的工作。
这种国际合作可以提升救援效率,共同应对灾难,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二、灾后重建1. 应急援助和资金支持日本政府在灾后立即展开应急援助和资金支持工作。
他们会向受灾地区提供紧急资金,用于恢复基础设施和提供紧急救助。
此外,政府还会与企业合作,提供贷款和补助,以支持受灾地区的经济恢复。
2. 基础设施和房屋重建灾后重建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和房屋。
日本政府会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加快重建进程。
他们会修复道路、桥梁和港口,确保物流畅通;同时重建住宅区,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
3. 社会心理援助灾后重建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心理援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日本各级政府会组织心理援助团队,为受灾民众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这些团队会开设心理健康中心,提供咨询服务,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灾民渡过灾后的心理困境。
4. 长期规划与防灾措施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海啸灾害,日本政府制定了包括灾害预防、建筑规范、应急演练等一系列长期规划和防灾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海啸
【新闻背景】
3月11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巨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
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
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引发的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
【中考猜题】
1·3月13日日本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2.日本强地震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一种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3.3月13日日本发生海啸,防疫人员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微粒在不断运动
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
C.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5.4%
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ClO2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
下列物质中,大量使用不会引发水华、赤潮的是()
A.CO(NH2)2
B.Ca(H2PO4)2
C.Na2CO3
D.Na5P3O10
6.日本强地震和海啸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
(1)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
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1)ClO2叫做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月13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巨大地震,随即引发约10米高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
(1)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
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
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2)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________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下图:
上图过滤池中有活性炭,活性炭起_______作用,该过程发生的_______变化。
氯化时,通常通入一定量氯气,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配置AgNO3溶液时不宜用自来水,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高
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如图,在河旁有甲、乙、丙、丁四座工厂,每个工厂排出
的废液只含有Na2CO3、FeCl3、NaOH、HCl中的一种。
某环保小组
对河水监测时发现:甲处河水呈无色;乙处河水中有红褐色物质生
成;丙处河水由浑变清;丁处产生气泡,河水澄清。
请回答:
①甲工厂排出的废液是一种碱性物质,检验该物质呈碱性可选
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②乙处河水有红褐色物质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丁处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10.为防止日本强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金属元素是_____(写元素符号);氧、氯、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要加入漂白粉____g?答案:
1题:A 2题:C 3题:B 4题:A 5题:C 6题:(1) CO2,+1 (2)Cl2 7题:(1)二氧化氯,+4 (2)X+2NaClO2==2ClO2+2NaCl 8题:(1)①过滤②用玻璃棒将被测液蘸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③Cl2 蒸馏(2)10kg,计算、量取、溶解9题:(1)吸附物理AgNO3 + HCl = AgCl↓ + HNO3 (2)①无色酚酞或紫色石蕊试液;②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③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3)工农业生产中减少甚至消除
水体污染物的产生或农业生产中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
10题:(1)Ca;40:71:32 (2)49.7% (3)100g
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从管理团队开始,领导的高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和员工前进的步数,我们的管理团队要有高瞻远瞩的前瞻意识,积极协作的团队意识、有容乃大的格局意识、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说着简单,做着却难,为了做到管理要求的这些意识,我们合作过管理公司、咨询公司、顾问公司、高薪聘请过职业经理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