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中文书目

民族音乐学中文书目
民族音乐学中文书目

民族音乐学书目

苗晶、乔建中

1978:《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伍国栋

1997:《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张振涛

2002:《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薛艺兵

2003:《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中国乐器志·体鸣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萧梅

2001:《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铭道

2004:《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1988:《民族音乐学――音乐词典词条汇编》[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董维松、沉洽编

1985:《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王光祈:

《中西乐制之比较》,1924年成书,1926年中华书局出版。

《东方民族之音乐》,1925年成书,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

Myers, Helen

1992: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

民族音乐学理论文章

沉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三期。

沉洽:“音乐文化的双视角关照――民族音乐学的一种新定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三期,第18-21页。

沈洽:“民族音乐学10年”,《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卷,第338-355页。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历史的轨迹”,《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二期,44-62页。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历史与现状的评估”,《音乐艺术》1988年第2期。

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学术思想的转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民族音乐研究

薛艺兵:《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处境》,载《在音乐表象的背后》,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薛艺兵:《论礼乐文化》,载《在音乐表象的背后》,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薛艺兵:《民间吹打的乐种类别与人文背景》,载《在音乐表象的背后》,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杨荫浏、曹安和合编1952:《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M]上海,万叶书店。

杨荫浏1957:《苏南吹打曲》[M]北京,音乐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1960:《湖南音乐普查报告》[C]北京,音乐出版社。

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四期,第4-15页。

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吕骥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上册,第50-60页。

吕骥:《略论七弦琴音乐遗产――为<琴曲集成>出版写的序》,《吕骥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上册,第367-391页。

程云:《试论戏曲音乐的牌子音乐和板子音乐》,《音乐建设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年,中册,第713-734页。

查阜西:《漫谈古琴》,《查阜西琴学文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281-302页。

贺绿汀:《民族音乐问题》,杨立青主编:《音乐学术论文集》,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第3-20页。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初刊于《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四期。作者论文集《传统是一条河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105-146页。

黄翔鹏:《音乐学在新学潮流中的颠簸》,作者论文集:《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38-146页。

黄翔鹏:《中国人的思路、风格和气派》,作者论文集:《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初刊于《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二期。收入作者论文集《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郭乃安:《试论民间曲调的可塑性》。(同上),第13-31页。

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初刊于刘靖之编《民族音乐》1990年第三辑,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后收入作者论文集《土地与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9-282页。

乔建中:《曲牌论》,初刊于《中国艺术研究生部学刊》,同上,第212-229页。

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于润洋主编:《音乐学文集1956-199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2年,第308-314页。

董维松:《民族音乐结构型态中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于润洋主编:《音乐学文集1956-199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2年,第29-42页。

个案调查

杨荫浏:《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杨荫浏音乐论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5年。

方暨申:《侗族拦路歌的调查与研究报告》,《音乐建设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年,中册,第582-604页。

李元庆:《管子研究》,《民族音乐问题的探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18-52页。

袁静芳:《中国佛教京音乐中堂曲研究》,《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一期,第43-59页。

伍国栋:《长鼓研究》,《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354-381页。

薛艺兵、吴奔:《屈家营“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二期,第81-96页。

秦序:《我国南方高山、苗、佤等族的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

李润中、吴太邦:《辽宁盘锦文昌宫道教器乐调查报告》,《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一期,第73-91页。

邓钧:《苗族芦笙的应用传统及其文化内涵》,《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三期,第116页。陈克秀:《雁北笙管乐的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93年油印本。节略本:《辽地笙管、盛唐遗音》发表于《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8-180页。

民族音乐技术分析

杨荫浏:《工尺谱的翻译问题》,《民族音乐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年,第74-83页。

钱仁康:《<老八板>源流考》,杨立青主编:《音乐学术论文集》,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第207-229页。

钱仁康:《论顶真格旋律――中外曲式共同规律之一》,《民族音乐结构研究论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出版,1986年,第154-190页。

王震亚:《京剧“贵妃醉酒”音乐分析》,《民族音乐研究论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年,第二辑,第58-66页。

夏野:《中国古代音阶、调式的发展和演变》,杨立青主编:《音乐学术论文集》,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第307-330页。

黄翔鹏:《宫调浅说》《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宫调”条目。

沉洽:《音腔论》,《民族音乐论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 年。

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音乐研究》,1983年第四期,第72-81页。

杜亚雄:《八板及其形式美》,《民族音乐结构研究论文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出版,1986年,第337-345页。

伍国栋:《在传承过程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中国音乐》,1997年第一期,第60-63页。

Reference II 参考书目(2)

(以下是一部分原有书目,与上所列书目有所重复,可选择参考,泛读)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部分(中文)著作目录(1999年辑)总类-

杨荫浏:《工尺谱浅说》

军驰、李西安:《中国民族曲式》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黄翔鹏:《溯流探源》(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音乐辞典》(上、下卷),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9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3年

器乐类-

杨荫浏:《阿炳曲集》

杨荫浏、曹安和编:《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

杨荫浏:《苏南吹打》

杨荫浏:《十番锣鼓》

袁炳昌、毛继增编着:《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1986年出版

刘东升等编:《中国乐器图志》,轻工业出版社1987年出版

刘东升等编:《中国乐器图鉴》,山东教育出版社19年出版

薛艺兵:《中国乐器志·体鸣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

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

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和曲式》

袁静芳:《汉族器乐概论》

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

民歌类-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河曲民间歌曲》,音乐出版社1856年出版

江明敦:《汉族民歌概论》,1983年出版

苗晶、乔建中:《论北方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说唱类-

傅惜华:《曲艺丛谈》,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

连波:《弹词音乐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陈汝衡:《说书史话》,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赵景深:《曲艺丛谈》,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

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戏曲类-

刘吉典:《京剧音乐概论》

武俊达:《昆曲唱腔研究》

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音乐系文献综述写法

音乐系文献综述的写法 (1)文献综述基本内容 文献综述的写作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论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以2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撰写文献综述之前至少阅读五本专著,并载入参考文献。 2、格式要求(与论文模版一致) (1)页面设置,见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 (2)引注 (3)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对文献综述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六条: (1)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 (2)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

(3)针对性强。 (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5)适当使用谱例。 (6)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 4、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式 一般情况下,文献综述由五个步骤环节组成。 第一步,确定综述的选题。 第二步,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三步,整理文献。 第四步,撰写综述初稿 第五步,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文献综述。

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

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这里分享音乐艺术类学论文参考文献实例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一: [1]黄莹.中国近代女子受教育权的产生[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付婧.20世纪下半叶以来契丹(辽)音乐史学研究及其思考[D].沈阳音乐学院2014 [3]娄新艺.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3(05) [4]滕斐.宋辽时期琵琶音乐历史追踪[D].沈阳音乐学院2014 [5]段志坚.云南近代教会学校的历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6]段润涵.抗战时期重庆市民众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4 [7]刘洋.二十世纪内蒙古赤峰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追踪[D].沈阳音乐学院2014 [8]廉天雪.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D].沈阳音乐学院2010 [9]刘楠.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服务与改造[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胡睿.明代河西走廊学校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1]陈曙光.论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3(57) [12]胡礼妃.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教育.2012(43) [13]薛莲.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苍南职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05) [14]雷冠锋.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成才之路.2010(15) [15]林莉.当代大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解析[J].大舞台.2010(03) [16]任宇虹.抗战时期西迁高校对西南地区新文学基础教育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4

传播民族志

传播民族志 摘要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是最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得益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推动。传播的民族志(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在此,阐释者试图理解的是某一文化或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传播方式。总体说来,民族志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包括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民族志研究方法未来有何转变,目前还没有一下定论,不过一部“好”的民族志应该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应该通过描写田野工作环境,解说日常生活的意义,关注微观过程来暗示人类学者“曾身历其境”;其次,它应该通过对异乡他族的文化和语言进行跨越界限的翻译,显示民族志作者的语言功底,并表现他对土著文化的意义和主体性的掌握;第三,它应该赋予文化以整体观的意义。关键词民族志文化人类学传播民族志研究方法Abstract:ethnographyisthemosttypicalexplanativeresearchmethod,anditwas benefitedbythepromotionfromcultureanthropologyresearch.Ethnog raphyofcommunicationisanewbranchofcommunicationevolvedfromcul tureanthropologyandsociallinguisticstudy.Theauthortriedtounde rstandthecommunicationmethodadaptedbyacertaincultureofgroupme mbers.Generallyspeaking,althoughethnographyresearchmethodhasb eenfocusedbyscholarsfrom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tudy,itsti lldidnothaveanychanges.Althoughthereisnotacleardefinition,but aniceethnographyshouldcontainfollowingcharacteristics: first,itshoulddescribethefieldworkingenvironment,explaintheme aningofdailylife,focusonmicroprocesstohintanthropologyresearc herthattheyhavebeentherebythemselves.Second,itshouldshowtheli nguisticabilityofethnographywritersbytranslatingthelanguagean dcultureofanothernationandexpressedhismeaningtonativeculturea ndhiscontrollingtothemainbody.Third,itshouldendowcultureamean

中国语言学必读必备书目400种

中国语言学必读必备书目400种 北京大学语言学院推荐 (英)The Categories(范畴):亚里士多德 (英)THE DEVIL’S DICTIONARY(魔鬼词典)-- AMBROSE BIERCE(阿姆布诺斯·比尔斯) (英)The Foolish Dictionary(愚蠢的词典)-- Gideon Wurdz(吉顿·伍兹) (英)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美]塞尔[Searle,J.R.] (英)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英]哈切(Hatch,E (英)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习得 (英)当代句法理论通览 (英)当代语义理论指南--[美]拉宾(Lappin,S.)著 (英)德里达--诺利斯 (英)汉语方言的连续变化变调模式--陈渊泉 (英)话语分析入门:理论与方法[美]吉(Gee,J.P.)著 (英)会说话的哺乳动物:心理语言学入门 (英)剑桥语言百科词典 (英)交际语言教学论 (英)句法:结构、意义与功能 (英)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美]斯科隆(Scbllon,R.)等著 (英)历史语言学 (英)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英)乔姆司基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英)人类语言学入门 (英)认知语言学入门 (英)社会语言学教程 (英)言语的萌发:语言的起源和进化 (英)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美]塞尔(Searle,J.R.)著 (英)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英)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英]利奇(Leech,G.N.)著 (英)语法化学说 (英)语料库语言学 (英)语料库语言学入门[新]肯尼迪(Kennedy,G.)著 (英)语言和人 (英)语言类型学与普通语法特征--Croft (英)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Sapir (英)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美]奥德林(Odlin,T.)著 (英)语言心理学[美]卡罗尔(Carroll,D.W.)著 (英)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 (英)语言学教程--Radford (英)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 (英)语言学理论:对基要原著的语篇研究 (英)语言学入门[英]普尔(Poole,S.C.)著 (英)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讨

民族音乐学

填空 1: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音乐理论学科,在未使用这一名称之前,它曾被广发地称为“比较音乐学” 2: 民族音乐学是将世界诸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体现其学科对象和范围的基本内容 3: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调查既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又是一种自成系统的方法论 4:实地调查1:横向分类形态:微型音乐调查。地理区域音乐调查 2:纵向分类形态:音乐志调查。音乐论题调查 5:搜集资料可以按他们与调查主题的远近关系,分为“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 6:调查提纲是调查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调查形式和内容的总体规划 7:实地调查法1:直接观察法2:集会调查法3:个别访谈法 判断 1:1950年金斯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他的著作《民族音乐学》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使用了“民族音乐学”这一学术称谓 2:“民族音乐学”是一个复合词语,它是由“民族学”和“音乐学”两个概念复合而成 3:科学采集资料的基本原则1:完整性2:准确性3:客观性4:持久性 4:音乐调查报告他是民族学工作者展示其调查研究成果最基本的书面形式 5:绝大多数调查报告都相应的在标题之下采用常见的前言(序论)正文,总结这样的格式或最后再带一个附录 名词解释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论学科,它的基本特征是将某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置入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通过对该民族成员是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的考察和研究,阐述其有关音乐的基本特征,生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 直接观察法:是调查者亲临音乐事象生存环境后,在音乐发生现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其发生,发展和终结的动态过程的一种调查方法

教育学原理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教育学原理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2. 梯利著,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 3. 伯兰特?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 4. 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5. 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 6. 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9.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0. 韦政通著:《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 11.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12. 高时良编撰:《学记评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4.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6. 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7. 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8. 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 罗素著,靳建国译:《教育论》,东方出版社,1990 20. 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1. 赫?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2. 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 巴格莱著,袁桂林译:《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4.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5. 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6.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7. 舒尔茨著,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28. 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9.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0. 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1. 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2.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3.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4. 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5. 华东师大教育系等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6.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37.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8. 戴本博、张法琨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9. 博伊德、金合著,任宝祥、吴元训主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0. W?F?康内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1. 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2. 季苹:《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音乐社会学文献综述

现阶段,作为一门研究人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音乐的科学,音乐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迅猛异常,但在国内学界,纵然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着实为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我们目前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仍处于译介国外研究成果阶段,深入不够。所以如此,在于学科规训不明、学科定位亟待廓清,导致研究难以为继。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操作机制 一、音乐社会学发展现状 国际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在1980年推出的第六版和2001年发行的新一版中,对“音乐社会学”[Sociology of music]条目的论述,变化极大。无论从撰写者的更迭,还是在篇幅内容扩充上,第七版的条目所包含的信息容量远大于前面一版。这一简单的变化即可看出,近年来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发展之迅猛。 在欧洲,社会学[Sociology]这一概念系由法国哲学家孔德[A. Comte]首度提出。在创立之初,社会学被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建构的科学。随后,涂尔干[E. Durkheim]于20世纪初期在他的理论中确立和发展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涂尔干的理论中,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化过程的作用(通过这个过程,成长的个体学会了他们各自文化的规范、价值和信仰);另一方面强调了内在化过程的作用(通过这种内在化过程,这些规范、价值和信仰变成了个体的内在部分)。通过对上述两个过程的作用的理解,可以提供保证社会顺利运转的手段。 就在孔德和涂尔干的理论问世之后,音乐社会学逐渐在西方露出端倪,但一般倾向于对于音乐社会史[Social History of Music]的研究,时在20世纪20年代初。 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活动的正式启动,一般认为是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 Weber]的著作《音乐的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出版之以后,时在1921年。这部著作集中论述了近代欧洲音乐的和声体系和乐队建制的起源及进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20世纪30年代以后,音乐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内涵也逐渐深化,出现了实证–经验性质倾向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西伯尔曼[A. Silbermann]和恩格尔[H. Engel]等,这一派侧重于对社会音乐生活、音乐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具体研究方面,力图描述和揭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及其规律。另有一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著名哲学家阿多诺[T. W. Adorno]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历史–哲学思辨性质研究学派。在阿多诺的《新音乐的哲学》中,基本上是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音乐哲学问题,“始终将音乐放在与社会的特定关系中来揭示音乐的本质”,其间“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历史感。”[1]奥地利社会学家布劳考普夫[K. Blaukopf]则继承了韦伯的思路,在他的研究中声称“音乐社会学力求把握住在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联系中创造和再现音乐。”把音乐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来解释和探索这种行为过程的社会原因和和整个音乐实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演变。 [2]德国学者伯默[K. Boehmer]认为音乐社会学是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3]在苏联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最具影响力的要属索哈尔[A. Sochor]的见解,他认为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音乐生活,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音乐文化发挥实际功能的过程。”诸多流派林立,为音乐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界开始的关于文化和知识之间的争论,使得音乐社会学研究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分界,其主要标志是首先体现在民族音乐学方面。在美国,在1955年前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

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陈卫星 当今西方,传播学日益渗透社会生活和职业领域,形成无所不在的象征权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很难追根溯源地考察传播学是一个自治的学术领域,因为它同时涉及到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和科技实践,哲学思考和职业操作的关系;第二,它要对应国家政府及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的需求;第三,它要伴随文化实践,社会心理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科学领域的划分,形成当代社会科学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嫁接现象。传播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新思想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和工业化社会的社会行动有紧密联系,包括管理策略、职业技巧、消费行为、文化的媒介化和知识传递等。第二,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和学科分类,能够把来自其它不同理论领域中的理论问题都统摄起来。如美国学者I.华勒斯坦所指出,传播学的问世是二次大战以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界线日益模糊的结果。 从历史上来说,第一个传播技术是修辞学,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中国的韩非子都是这方面的先驱。但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传播学是从本世纪开始的,它的基础学术流派是在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形成的。这就是注重工具理性的控制论模式,以社会经验为内容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和阐释传播符号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论。这三大基础流派,形成传播学学术自治的理论基础。七十年代以后的各种新学术思潮在学术方法上扩展和深化了传播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 传播学的三个基础流派 控制论模式是由C.申农和W.韦弗在1949年问世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在象征化水平上和内容传递机制上表明传播同时是过程和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这种理论的背景是如何理解大众传播手段对时空的跨越所产生的多样化现象,并把真实情境的多样性引向一个典型的基础图形单元。这个图形就是发送者-通道-接受者,时空关系和形式移位得到象征性表现。通过一个目录系统和共同符码的用法,从而允许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播,建立传播行动的分类。传播不是一个偶然性过程,而是涉及到信息,信息传递,编码,解码,再编码,冗余度等概念。 申农和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从熵到信息的定理。就是说,一个系统内的熵是测定系统复杂性和无序状态的。在所有的封闭系统中,熵是不可逆地增长,通过发送信息可以取消或减少熵。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接收信息可以成为减少不肯定性和无序性。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指这个信息是新的或者是这个信息包含着许多可以量化的新成分和不可预测的成分。 控制论这个词是从希腊文Knbernhtes而来,意思是导航。作为控制论创始人,数学家N.维纳在四十年代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传播人(Homo communicants)。这首先是一个没有内在性也没有躯体的存在;传播人生存在一个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完全为社会;他的存在是通过信息和交换信息,新的传播机器使社会变得透明。这三点在维纳的思想中不可分离。维纳认为信息是指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以测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程度,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适应性结果。“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生活。”按照维纳的传播乌托邦设想,信息的透明性,因信息开放而拒绝社会排斥,信息对市场逻辑的质询这三点是传播的本质功能。

语言学参考书籍总汇汇总

语言学参考书籍总汇 总结了包括语言学、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测试、教学法等方向的参考书籍 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教王德春2000 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教许余龙2000 语义学上海外教李瑞华2000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王寅2001 国俗语义研究上海外教吴友富1999 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教俞如珍2000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外教胡曙中1999 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教胡曙中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教李瑞华2000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外教李自俭1999 现代修辞学上海外教王德春2001 辞格与词汇上海外教李国南2001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 上海外教张美芳2001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外教黄国文2001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教朱永生2001

现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教 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教桂诗春2000 心理语言学上海外教桂诗春2000 语言问题探索上海外教王宗炎2000 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教徐烈炯2000 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外教赵世开1999 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上海外教缪锦安2000 应用语言学上海外教刘涌泉200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教胡壮麟2000 神经语言学上海外教王德春2000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上海外教冯志伟1996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教戚雨村2000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上海外教王宗炎2000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上海外教程雨民1998 模糊语言学上海外教伍铁平2000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教赵世开2000 语言共性论上海外教程工2000 语义学教程上海外教李福印2000 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外教刘辰诞2000 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外教丁言仁2001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外教徐强200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教朱永生2001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课程。可是真的学到了挺多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后半学期了,在新疆待了快两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一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很少认真听选修课,但是这个课我听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因为感觉这个讲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课之后很疲惫,晚上还可以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放松一下,感觉挺好。我知道了新疆有7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直辖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为划分等一些基本常识。 记得老师说过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弹起你的冬不拉啊。在一次演唱时,有人说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乐器,于是改成了:弹起你的热瓦普啊。因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

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热瓦甫,又称热瓦普、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他们在放牧、从事农业生产时唱歌,婚礼或丧葬时唱歌,谈情说爱,思念故土时也唱歌。许多民族都有歌唱节日,如壮族的歌、回及撒拉等族的花儿会、苗族的龙船节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族的温泉水边赛歌节、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情歌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森林或在月光下、火塘边、公房(供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房屋),都荡漾着优美动听的歌声。 在我国新疆西南部,在那雪山冰峰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塔吉克族人民。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1、《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4、《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5、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册) 张民生等主编上海辞书 6、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2.00 7、中小学校长通用管理100例[干国祥等编] 四川教育28.00) 8、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教育质量管理研究丛书) [杨全印等著] 教育科学21.00 9、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李镇西教育文丛) [李镇西著] 四川少儿20.00 10、小学语文教例研究[方亮辉等主编] 宁波20.00 11、学生第二[李希贵著] 华东师大19.80 12、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 13、不做教书匠(新教育文库) [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18.00 14、互动---生成教学[蔡楠荣主编] 上海三联25.00

15、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董洪亮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6、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彭钢等主编] 教育科学15.00 17、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万伟等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8、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周勇等主编] 教育科学16.80 19、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2.00 20、中国教师缺什么[黄燕编著] 浙江大学20.00 21、当代学生课业评价[蔡敏著] 上海教育18.00 22、步入诗意的丛林(新教育新理念) [周益民著] 长春25.00 23、破译教育的密码(干国祥) 24、参与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8.00 25、对话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5.50 26、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徐建敏等主编] 教育科学19.80 27、问题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9.00 28、我所理解的教育[朱永新主编] 海南19.8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中国民歌》,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 《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敦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周勤如,《音乐中国》(美国英文季刊)。 《草原Χ黄河:我心底的情节》,赵宋光. 《何谓‘民歌’》,杜亚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民间歌手》,张君仁,《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浅析江苏民歌的艺术特征》,刘跃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民族音乐的几个问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方暨申。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张贵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试论传统小调歌曲》,路行,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 《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宫钦科、耿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王鸿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张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国乐今说》,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咏叹百年》,乔建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音乐与传播》,冯光钰,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

语言学各门课程教材及推荐书目-(简明版)

课程名称:语言学流派 刘润清(编著),1995,《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蓝纯(主编),2007,《语言导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程名称:语义学 Saeed, J. I. 2000. Seman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Lyons, J. 2000.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课程名称:认知语言学 Evans, V. & Green, M.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课程名称:语音学与音系学 Carlos Gussenhoven, Haike Jacobs. 2011.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eter Ladefoged. 2009. A Course in Phone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课程名称:语用学 Rose, Kenneth R. & Gabriele Kasper. 2001.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rschueren, Jef.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 text that re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ragmatics, i.e. regarding it as a perspective into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课程名称:文体学 王佐良,1987,《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德禄,2005,《语言的功能与文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大学生如何对待民族音乐

当代大学生如何对待民族音乐 摘要:民族音乐是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接受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并将民族音乐传承发扬下去!增强我国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音乐文化音乐 在文化和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音乐在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中却面临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空前的冲击。特别是由于国内许多文化传媒的错误导向,青少年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出现了众多的追星族。这实在是一种令人深思的文化现象。本来,青少年偏爱流行歌曲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个人的爱好本不相同,只要这种爱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应当允许。可是据调查了解,许多学生过分热衷于流行歌曲,排斥、抵触高雅的艺术,对中国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表现出无知与淡漠,这就值得我们关注了。如果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国民音乐素养如何提高?祖国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发扬?因此,不能把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衷,仅视为个人的某种爱好,而应视为关系到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文化遗产是否能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提高自身的文艺修养,下面我们就先了解一下民乐的发展历史。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我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具有优秀民族传统及民族文化的古老国度,各地区的方言极其丰富,蕴含的民歌也极为丰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特点,使用不同的语言,那么他们的民歌也风格迥异、流光异彩,如东北的二人转、苏州的弹词、天津的快板、北京的京韵大鼓等,不胜枚举。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音乐取材广泛,形式多样,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作品内容不同,创作的时代背景也不同,作品的类别、结构、体裁以及所采用的乐器也各有区别。针对这一特点,教师首先要在教授新歌或欣赏乐曲前分析作品。分析时可结合各种作品的地方特点,结合该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使感性与理性得到很好的结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了解和喜欢上民族音乐,去熟悉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的特点。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民俗民歌、轶闻趣事,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其他的不同地区、不同特色、不同体裁的民族音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便会了解到家乡的民族音乐和其他地域的民族音乐有什么不同,无论是在方言上还是在演唱、表演形式上的差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是与人民生活、工作、习俗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这些民歌曾伴随着我们先辈春种秋收,伴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伴随着他们的悲欢离合,它们是具有鲜活艺术灵性的生命音符,是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记录,是具有民族吸引力的价值载体。听优美的民族音乐会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乡音之情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国伟大的音乐家王光祈曾说过:“优秀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神思清爽,去野人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因此,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走进民族音乐,增强民族精神将是

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基础》(第八版),[美]奥恩斯坦、丹尼尔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高等教育理念》,[英] 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 1. 帕尔默著(2005)《教学勇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碧美著(2003)《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范梅南著(200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2003)《教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佐藤学著(2003)《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泰勒著(1992)《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7.舍恩著(2007)《反映的实践者》,教育科学出版社。 8.帕克、哈斯著(2004)《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第7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文献综述: 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重要性

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 一、新世纪全球化音乐教育观念转变 新世纪,以文化为主题的音乐教育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音乐和文化都作为人的音乐和文化,在音乐教育中,必然带来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主的具体实践特征。新世纪的观念也是20世纪观念的延伸,世界多元文化的引出,主要就是长期以西方体系为主,将西方音乐作为全球的主流音乐,而缺少世界不同文化的声音。没有对自己本民族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如何理解他国的音乐和文化;其次,审美观念在20世纪末受到实践观念的质疑,审美观念体现的是人对音乐的主客体关系,“主体对客体作品的审美深陷与主体对音乐关注的范式局限中”,由此并不利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而音乐又是人的音乐,在音乐教育中,以人与人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和沟通便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正因为20世纪观念的发展,带来了新世纪乃至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音乐教育必将以人以及文化为主作为音乐教育观念,并由此带来具体的实践教学和实践行为。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在新世纪下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转变,从满足生存的需要转向对自我要求的提高,说明了音乐教育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新和提升。 现代以来,我国一直强调“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验稿)》,把审美列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核心,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审美教育观在《标准》的内容中也有清晰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写道:“《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整个课程标准中,都始终围绕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在制定各项条目,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引导性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大众传播学方法导论复习资料

4、两种范式的不同点 假设问题实证主义解释性(人文主义)本体论真实的本质是什么?单一的、客观的多重的、互为主体的认识论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 之间是什么关系? 独立的相互依赖的 价值论在研究过程里,价值 扮演什么角色? 价值中立、无偏见有价值、有偏见 方法论研究过程是什么?演绎 寻找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者控制的环境 静止的设计 更多定量方法 研究者与研究工具分离 脱离情境的概括化 目的在于解释、预测、控制归纳 整体式的理解行为模式自认环境 灵活变化的设计 更多定性方法 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受到情境约束而发现结果目的在于理解社会变迁 修辞学研究报告的语言是什 么? 正式的、非个人化的语言非正式的、个人化的语言 5、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的区别 定量研究(是什么)定性研究(为什么) 理论基础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主、 客体分离,客体可以和能够通过工 具而认识。 以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为认识论基础, 主张主、客体互为主体,在互动中能被 重新建构。 研究目的和适用范围以探求共同性、规律性为主,适用 于判断性和宏观研究 以深度描述和分析为主,适用于微观研 究和过程研究 实施方法自上而下地提出理论和假设,通过 数据统计验证假设,强调随机抽样, 主张非参考性观察自下而上地提出理论和假设,假设可以不断修改,强调目的性抽样,主张参与性观察 数据分析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力求准确 性和广度 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力求深度 典型方法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内容分析观察法、访谈法、生命史方法和文本批 评法 6、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传播研究应用传播研究 问题的本质寻求确立关于传播现象的普遍法则寻求理解传播实际问题 研究的目的产生理论,能够简化和解释复杂或 相关传播过程提供能够被决策者(即传播问题的解决者)立即使用的知识,将令人不满的现状转变为更符合决策者需要的现实 指导性理论其他学者的理论观点任何观点,包括其他学者的理论或其他 的应用研究 适用的手段理论公式和模型、检验假设、抽样、 收集资料(直接观察、访谈、问卷、 量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验证 或推翻假设 观察或向行动者询问现状,对决策者想 得到的理想状况进行评价。

研究生语用学学习参考书目

语言学基础 1. R.H. Robins General Linguistics (外研社) 2. F.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3. R.H. Robins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4. 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5. Stuart C. Poole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6. Andrew Radford Martin Atkinson David Britain Harald Clahsen Andrew Spencer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7. H.G. Widdowson : Linguistics (外教社) 8.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9 语言论布龙菲尔德商务印书馆 10 语言要略Dwight Bolinger 原著(汉译本)外研社 11 普通语言学基础王钢湖南教育出版社 12 语言学教程王振昆谢文庆外研社 13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王宗炎外教社 14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5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戚雨村外教社 16 语言问题探索王宗炎外教社 17 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戴炜栋束定芳周雪林陈夏芳外教社 18 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外研社 19 许国璋论语言许国璋外研社 20 语言学新解熊学亮复旦大学出版社 21 语用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美国语言学简史赵世开外教社 语言学分支,流派,应用及交叉学科 1 语义学导论伍谦光湖南教育出版社 2 语义学Geoffrey Leech 外教社(汉译本) 3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John Lyons 外研社 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A. K. Halliday 外研社 5 当代句法学导论温宾利外研社 6 英语语体学程雨民外教社 7 文体学概论秦秀白湖南教育出版社 8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湖南教育出版社(修订版何自然冉永平)9.新编语用学概要何兆熊外教社 10.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自然外教社 11.语用学探索何自然世界图书出版社 12.语用学教程索振羽北京大学出版社 13 认知语用学概论熊学亮外教社 14 语用学讲稿notes on pragmatics 何自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语用学文献选读何兆熊主编外教社 16 话语理解的语用学文旭四川辞书出版社 17 语用与认知何自然冉永平主编外研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