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抒情散文》教案

合集下载

散文教案认知能力情感目标

散文教案认知能力情感目标

散文教案认知能力情感目标散文教案:认知能力情感目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感目标:通过散文的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 如何通过散文表达情感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散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等内容。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散文进行阅读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散文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5.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散文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6.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2. 小组讨论3. 教师讲解4. 学生写作练习5. 作品展示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2. 学生的散文写作作品;3.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也发现一些学生在情感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散文写作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体验。

情感流淌现代散文教案

情感流淌现代散文教案

情感流淌现代散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流派;2. 分析现代散文中情感的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流派;2. 分析情感在现代散文中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材相关素材;2. 学生准备纸笔和散文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以一篇精选的现代散文作品作为开篇,引起学生对情感流淌现代散文的兴趣。

可以选择《小城故事》或者《时光的故事》等作品。

2. 讲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流派在导入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流派,包括对散文的定义、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分、现代散文的特点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现代散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分析情感在现代散文中的表达方式接下来,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现代散文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将散文作品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引导学生阅读,并帮助学生分析作者在不同部分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进行对比,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4. 情感表达练习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练习。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情感词汇,让学生写一段短文来表达这一情感;或者给学生一个情境,让学生写一封信或者一篇日记来表达其中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5. 总结和作业布置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作业可以是写一篇情感流淌的现代散文,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反思情感流淌现代散文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散文作文教案

散文作文教案

散文作文教案【篇一:散文,作文教案】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页次:1/1 每页:200 本类资料:124 个【篇二:散文,作文教案】永定一中的学生曾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去年,我到永定一中听过你们的“亮亮”老师的课,那届的学生,朗朗读书声,伴随的甚至是身体谐和的震颤——据音乐老师说,唱歌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全心投入,身体会有很细微的谐振。

上课需要激情和合作。

看看今天大家是不是也像那一届同学一样积极投入。

表现最出色的同学,最后将获赠神秘礼物!下面,我们先来读一篇散文,《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6-7’)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朱成玉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

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

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

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

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

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

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

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

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

初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大单元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大单元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大单元教学研究摘要:把“写景类抒情散文“与“大单元”相融合,既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充分发挥,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但是,课堂上仍然有一些问题,如: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题目和文本的选择不正确,课堂安排不够科学,评价不完善。

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这些问题,更好的推动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对策一、发挥议题作用,激发学生兴趣主题设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是课文选取的基本依据,对课堂的整体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到了中学以后,学生的兴趣也变得多样化了,他们更倾向于新鲜事物。

所以,教师们在制订“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对策”的时候,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发展特征,围绕开放性、趣味性和新颖性来设定主题。

这样可以使同学有足够的思考和理解的余地,并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愿望和动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从课文主题出发确立议题。

散文《昆明的雨》从一幅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的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为读者呈现出一种“淡而有味”的美。

教师首先让同学回忆,有哪些写雨的优美诗句,一开始就激起同学们求知的欲望。

接着出示教学目标“品味语言,体会昆明的雨的美,感受作者对昆明生活的热爱与怀念”。

如“初读课文——析雨”这一环节,教师询问学生昆明的雨季有什么特点,昆明的雨季给人的感受如何。

学生们进入文本,检索信息,互相讨论,求得最佳理解,并进行小组碰撞,以求得共鸣。

在接下来的“再读课文——寻美”、“研读课文——探美”、“学以致用——写美”等环节中,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分析,从语言文字中细细探究,品味其中的“景物美”、“滋味美”、“人情美”、“氛围美”,从而让学生渐渐明确隐含在文字背后的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明白了散文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围绕“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一议题,结合老舍《济南的冬天》和《林海》这两篇文章开展写景抒情散文单元阅读教学。

《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作文训练七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学科:高一语文组班级:姓名:课时:第1课时课型:作文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景与情的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重点)2、通过写作训练,使学生学会审题,感悟生活,找到写作角度,列提綱。

(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有关学习的写作训练,掌握散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景与情的关系,揣摩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2、通过写作训练,学会审题,感悟生活,找到写作角度,列提綱。

三、自主阅读,感悟主题。

自主阅读课本p123—124 文章《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情景交融?2、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点拨: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2、(1)笔下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

(3)抒情力求真挚自然。

(4)要放得开,收得拢。

3、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

三、自学指导,问题导学。

结合写作知识短文《议论要有针对性》,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写景?2、如何写好抒情性散文呢?3、写景抒情散文一般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四、自学展示,教师点拨。

点拨讲解:1、怎样写景?(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2)、把握写景顺序(3)、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4)、动静结合,写活景物。

(5)、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6)、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2、如何写好抒情性散文呢?(1)、立意追求深邃(2)、选材追求精当(3)、布局追求创意(4)、意境追求交融(5)、语言追求完美3、写景抒情散文一般的写作思路是什么?直接梳理(分析) 思路型明确文章层次。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散文写作(精品教学课件)ppt课件

散文写作(精品教学课件)ppt课件


朱中自清 国20世纪散文家
三毛
朱自清
林语堂
毕淑敏
林清玄
叶圣陶
汪曾祺
杨绛
张爱玲
巴金
ppt课件
11
2.精心炼立意
散文表现作者的心灵之声,可以抒情,可以
明志,可以言理。由这些“情、志、理”构成的
散文的立意,也绝不能千篇一律。正如郁达夫所
说的那样“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
情”,散文书写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常常是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 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 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 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 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致,远去 了 春 雨 下 撑 着 伞 漫 步 于 田 埂 ppt课件 的 惬 意 。 钻 进 门 前 等23
ppt课件
9
3.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它与抒情散文一样 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 抒情散文重于感情。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 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既有生动的形象, 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 熔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 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 都是典型的议论性散文。ppt课件《森林中的绅士》 10
的两种“花”:一种是有钱花,一种是尽管花。
ppt课件
28
女人之所以称为花,其原因有二:一是花,
会花钱;二是花,花会凋谢的。
于是花期一过,这种时尚之花就凋谢了。别
怕,时尚的大观园里的花儿赶着趟呢!
我听见花开的声音了,超级女声想唱就唱,
而且唱得这么响亮,唱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两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

初中散文教学教案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掌握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散文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引出散文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散文的特点。

二、阅读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分发准备好的散文作品,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特点,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自由等。

3. 学生分享对散文作品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写作技巧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安排等。

2. 学生举例说明散文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情感表达与审美价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2. 学生分析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审美价值,如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散文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注意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学生在散文学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好抒情散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特点,了解散文类别。

2、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3、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散文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熟悉并掌握各种抒情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播放歌曲《小雨中的回忆》
一曲《小雨中的回忆》,在你我心中泛起涟漪:下雨的日子里,撑一把伞,走在细雨里,脚下溅起点点水花,似有一些记忆复活,和着这美妙的乐章尽情的释放……下面咱们一块走进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和作者一起去追忆雨天的情趣。

二、朗读课文,感受散文的魅力
三、总结课文特点
本文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像一部影片一样,镜头先由雨天入景,转眼陷入回忆的漩涡,时间拉回到小时候,由随意叙说的旧时琐事贯穿思念与温情,《下雨天,真好》是琦君的故乡恋歌,透露着浓浓的乡思乡情,让人回味无穷。

四、明确抒情散文特点及分类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

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五、分类指导
1.参游式
套路模式:参游起因→参游见闻。

特点:作者是文中的穿线人,由作者的目击联想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注意:一要注意众多的景物应以作者行踪为线串联起来,移走换景,景不离步;二要注意每进一步,地点要交代明确,描写要虚实相间,这样才能清晰而深广;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使用,众多的景物要详略得当,详处着力描写,略处简要概述。

2.静赏式
套路模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注意:一要注意进入景点的缘由要自然,最好能点到主题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写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个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联想,旨在与开头所交代的缘由相照应,用抒发情感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3.象征式
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特征:一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左象征之人;二是卒章显志,篇末点旨。

4.情索式(并列式)
套路模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

所谓情索,就是以情为线索,来连缀景物。

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
特点:看似处处写景物,实是处处借景抒情,只是为情感找一个假托物而已。

关键是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个方面,从若干个点上来抒情。

5.怀念式
套路模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来写怀念中的景物,表达寄寓在这一景物上的情思。

应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

另一景中寄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这样就使文章内容的含量增大。

运用这一式抒写怀念家乡、母校、亲友之情均可。

6.叙史式
套路模式:一语统篇→分叙史实→抚今抒情。

六、例文欣赏
放飞你的思绪
——咏物类话题作文导写
【题目】
温润的花瓣,茸茸的仿佛能看见细细的水珠;缱绻的花姿,似笑非笑乖巧地向你眨着含羞的明眸;风飘过的时候,有一缕若有若无的馨香就沁到了你的心底,弥漫在了你的呼吸里,洇染在了你的生命中——她就是洁白飘逸轻盈的雪,她就是美丽烂漫蕴涵诗意的雪。

岑参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卢梅坡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鲁迅先生说:“她是雨的精魂。

”古往今来,咏雪的诗篇举不胜举。

请以“雪”为吟咏对象,写一篇文章。

【导引】
从“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我的校园”的校园歌曲,到众多名人的咏雪诗篇,细想起来,他们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有的对雪的性格进行深刻的刻画,有的对雪的状态进行细致描绘,有的放飞想象使雪形象化,有的将雪作为情感的载体来赞颂。

冬之雪,给人以欢愉;夏之雪,给人以惊奇。

她在你欢快时让你更加浪漫,她在你焦虑时给你一份恬淡,她在你伤感时带给你一丝轻松,她在你心无定所时呈现给你一片温馨的园地。

不要以为她无形无影无法触摸,她深藏在你充满热爱的心里,她流动在你饱满的思绪里,她充盈在你蓬勃的生命里。

是啊,那旖旎曼舞的雪花,曾给我们带来多少情趣,曾引发我们多少至纯的梦想!放飞你的思绪,相信你一定会写出一篇情感饱满的文章。

从写作要求看,本话题是让我们写一篇绘景状物、借物抒情的文章。

如果是单纯地叙述“雪天”的一件事,或写成有关雪的说明文,这是偏离了话题的写作要求的。

【例文】
聆听
文/左传辉
真是太高兴了,阔别已久的雪儿仿佛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唤,从遥远的天国匆匆赶来。

她还是那么纯洁、飘逸,在我的面前翩翩起舞。

伴着悠扬的风笛儿,清新飘逸的舞姿使我的心灵顿入了一个空灵的境界。

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她的内心,啊,多么纯洁。

这种超凡脱俗、清灵圣洁的心性唤起了我对生命的热爱,一种俯瞰天下、傲视群雄的豪情油然而生。

睁开眼睛,看到的是雪儿顽皮的双眸,她悄悄地飘入了我的脖颈;我顽皮地轻轻掸起她。

她笑了,我也笑了。

听人说“天使的笑容会使一个人快乐”,真是这样的,来自天国的雪儿便是我内心无以替代的天使。

她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灵性的冲动,更是一种久违的老友重逢般的快乐。

怀着这种快乐,我的心灵完全与她融为一体,她的喜怒哀乐便是我内心所要表现的,
我希望这永远,永远……
雪儿离开天国,经历了长途跋涉,没有一丝疲惫,轻轻灵灵便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我分明看到,麦苗张开了墨绿的双臂,紧紧地拥抱这知心的爱人。

聆听她们内心的狂喜与奔放,体会她们那种深厚的情谊,我不禁热泪盈眶,久久,久久……
朝着雪儿飘去的方向,我自由奔跑,清新的雪儿轻轻亲吻着我的脸颊。

我舞动双臂,我狂喊,我发足狂奔,我驻足停留,仿佛远离了都市的烦恼,尘世的喧嚣,尽情融入了另外一个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世界。

内心的狂热使我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虽无法像梁祝化蝶般的神奇,却感觉到了我和雪儿手挽着手,在这个空灵的世界中飘来飘去,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良久,良久……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别人的诸般爱好在我身上无法兑现,我只会静静地去沉思,去聆听周围万物的声息,用心感悟,去寻求那种空灵的境界,去和万物促膝交谈,感怀她们的心声。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没有别人有的烦恼,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豁达。

我的爱好其实也就是爱用心去感悟大自然,让精神得到洗礼,情操得以陶冶。

看似无声的世界,其实处处有声,用心去聆听吧,我的朋友!大自然在向你呼唤,不信,你听……
【简评】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广为流传。

自然是人类的精神依托,人类在自然之中或寻求心灵的慰藉,或寻求生命的启迪。

读罢全文,不禁为作者细腻的笔触、灵动的情思、诗意的语言、独到的想象所叹服。

文章通篇洋溢着作者对飞雪的赞美之情,吟唱出一曲悠扬动听而又别具风味的雪之歌。

文章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语言流利通畅,富含灵动的文采。

尤其是拟人化的手法更写了飞雪的深层美。

结尾两段议论、抒情性的文字,使文意由趣到理有了提升,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七、写作训练
又是————飘香时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的清香……
1、从花草植物中,任选一种填入所给标题及开关的空白处。

2、以此为开头,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