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农用地经济价值收益法评估探讨
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与改进

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与改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从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经营策略。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和改进措施。
一、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农产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比较,计算出农产品的净收益。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农药和化肥费用等,然后计算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包括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最后减去生产成本,得出农产品的净收益。
2. 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农产品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投资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每年的净收益,然后将投资成本除以每年的净收益,得出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3. 效益成本比法效益成本比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农产品的净收益和总成本,然后将净收益除以总成本,得出效益成本比。
效益成本比越高,说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越好。
二、农产品收益的经济效益改进措施1.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空间。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式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2. 加强市场调研加强市场调研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和销售策略。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农产品展览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加强市场调研。
3. 推广农产品品牌推广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空间。
农民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等方式来推广农产品品牌。
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价格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是指对农村土地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市场价格的过程。
由于农村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性质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和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
深入探讨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十分重要。
农村土地价格的评估是基于土地的实际使用价值和市场供需关系进行的。
通常,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
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对比相似土地的成交价格来确定目标土地的价格,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容易实施,但也容易受到当地市场行情的波动和局限性的影响。
收益法是以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和收益水平为基础,通过对土地未来收益的预测来确定其价格,这种方法更适合于农村土地的评估。
成本法是以土地的开发和经营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土地投入成本和回报率的计算来确定其价格。
不同的评估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标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农村土地的价格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土地产权、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因素。
在农村土地的使用功能上,应根据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确定其价格评估标准;在地理位置上,应结合土地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等情况进行价格评估;在土地产权上,应根据土地的产权性质和土地的使用权情况进行价格评估。
这些都是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标准,决定了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可持续性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
由于农村土地的特殊性,其价格评估需要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和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进行评估。
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是指在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保持土地资源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避免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土地整理是指对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土地进行规划、优化配置和整合,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是对土地整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和决策支持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土地整理资源评估和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估两个方面对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浅谈。
一、土地整理资源评估方法
土地整理资源评估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的测量和评估,以确定土地整理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的科学性。
土地整理资源评估方法可以从土地整理规模评估、土地整理质量评估和土地整理投入评估三个方面来展开。
1、土地整理规模评估
土地整理规模评估是指通过分析和计算土地整理面积、土地整理类型和土地整理强度等指标,来确定土地整理的规模和力度。
常用的方法有土地整理面积指标法、土地整理适度程度评价法和土地整理强度指数法。
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评估法是通过测量和评价土地整理后的耕地的土壤肥力、农业生产能力和耕地生态环境等指标,来评估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
土地整理后的水资源利用评估法是通过衡量土地整理后的地表水、地下水和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和保护状况来评估土地整理后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土地整理后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法是通过分析和评价土地整理后的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评估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投资成本评估法是通过测算土地整理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来评估土地整理的投资成本。
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比评估法是通过分析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投资回报情况来评估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收益评估法是通过估算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增值、土地利用价值和土地收益等指标,来评估土地整理的收益情况。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土地整理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利用效益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一种综合性土地管理方式。
土地整理不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为了评估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有必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土地整理的效果和成本收益。
本文将从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探讨土地整理的评估方法。
一、资源效益评估方法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土地整理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评估土地整理的资源效益,首先需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状况。
可以通过土地资源利用系数、土地综合利用系数、土地综合生产力等指标来评估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利用系数是指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用地面积的比值,它反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业生产效率;土地综合利用系数是指土地综合利用价值与土地利用总值的比值,它反映了土地的多功能利用程度;土地综合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业生产总值,它直接反映了土地的生产效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地整理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情况。
2.土地变化评估土地整理不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改变土地的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
土地整理后,土地的分散程度、连片程度、土地利用结构等都会发生变化。
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查、土地资源分布图和土地变化率等指标来评估土地整理对土地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土地整理对土地空间格局的调整。
3.土地生态效益评估土地整理还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
评估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可以通过土地植被覆盖率、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湿地面积等指标来反映。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土地整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
1.土地整理成本评估土地整理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的,包括土地平整费用、排水费用、绿化费用、道路建设费用等。
评估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首先需要对土地整理的成本进行评估。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农村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地价格评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一、方法农村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同一地区相似用途的土地交易价格,来进行土地价格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但也容易受到地区、用途、交易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成本法是根据土地开发、改良等所需的成本来评估土地价格。
这种方法适用于农村土地的开发和规划,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地的开发潜力和价值,但也需要考虑土地的使用限制和市场需求情况。
收益法是根据土地的收益水平来评估土地价格。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用地的价格,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地的投资回报率和收益潜力,但需要考虑农产品价格波动、气候因素等影响因素。
以上三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评估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二、影响因素农村土地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用途、土地规划、市场需求等。
地理位置是影响农村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
地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土地价格往往较高,而偏远地区的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市场需求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关键因素。
受到市场需求、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响,土地的价格会有所波动。
以上因素综合影响了农村土地的价格水平,因此在进行土地价格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三、作用农村土地价格评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土地价格评估是土地流转和土地交易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土地价格的评估,可以确定土地的市场价格,有利于土地交易的顺利进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土地价格评估是土地征收和补偿的依据。
在土地征收和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引导下,农村土地价格评估对于公平合理地进行土地征收和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土地整理是指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或城乡建设中,对土地进行调查、测量、规划、整理、开发、改善和利用的过程。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政府和农民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对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浅谈。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土地资源调查土地整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
这包括土地的地貌、土壤、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获取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土地规划和整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土地质量评价针对不同土地类型,可以采用土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排水情况、坡度等指标的评价。
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土地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环境评估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生态环境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科学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土地增值评估土地整理后,土地的使用价值往往得到提升。
可以采用土地增值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增值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土地价值的提升程度,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2. 投资回收期评估土地整理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需要对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额转化为收益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采用投资回收期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投资决策的参考。
3. 社会效益评估土地整理项目不仅仅对土地本身产生经济效益,还会对周边社区和农民产生社会效益。
可以采用社会效益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对周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评估方法探究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评估方法探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成为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准确评估土地的价值和收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评估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一、目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1. 基于土地农业生产功能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土地的耕作适宜性、肥力状况、水土保持能力等指标。
通过评估土地的农业生产潜力,进而确定土地的价值。
2. 基于土地市场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土地市场参考价格来评估土地的价值。
通过考察土地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水平,确定土地的流转价值。
这种方法相对简便快捷,但受市场供需关系和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
3. 基于土地产出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评估土地的产出效益来确定其价值。
主要通过考察土地的规模效益、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产出来评估土地的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评估指标单一目前的土地评估方法往往只考虑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或市场价格等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评估土地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土地的农业生产潜力、产出效益以及市场参考价格等多个指标,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2. 数据获取困难土地评估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济数据支持,但在农村地区,数据获取常常面临困难。
政府、农村合作社等可以通过建立土地评估数据库,并积极获取农民的土地使用情况和经济数据,为评估提供依据。
3. 评估方法的标准化目前土地评估方法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和制定统一的土地评估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土地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分析海量的土地数据和经济数据,建立智能评估模型,实现对土地价值的精准评估。
农田管理中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

农田管理中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农田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效益评估和经济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农田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田管理的效益评估1.1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效益评估土地是农田管理的核心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有效增加农田的产出。
在评估土地利用率时,可以考虑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生态效益等指标。
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如旋耕种植、有机肥料的使用和水肥一体化,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出。
1.2 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评估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估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可以从节水、提高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入手。
例如,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效益。
1.3 农田环境保护的效益评估农田环境保护是农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估其效益可以从土壤保护、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等方面考虑。
例如,在施肥和农药使用中合理控制剂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二、农田管理的经济分析2.1 成本效益分析农田管理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因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农民合理投入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农药化肥费用、水费、劳动力成本等。
经济效益则可以从农作物产量、销售收入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考量。
2.2 经济收益分析经济收益分析可以从农田管理的不同角度综合考虑农田的产出和投入。
通过比较农田管理前后的经济收益变化,可以评估农田管理的效果,并据此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这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率和成本产出比等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3 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相结合效益评估和经济分析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农田管理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以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农田管理数据,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结论农田管理中的效益评估和经济分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地经济价值收益法评估探讨摘要:造成农地征收矛盾和使用权流转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补偿标准和流转价格不合理,合理评估农地经济价值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积极意义。
科学评估农地经济价值需对《农用地估价规程》中相关参数取值进行修正,包括农地年纯收益的剪刀差修正和农业经营利润修正、报酬率的价格指数修正等。
以郑州市为例,农地经济价值的收益法评估结果显示,农地平均经济价值水平达到77568元/亩,116元/M2,与之相较,2013年郑州市征地平均区片价标准依然偏低。
关键词:农地;经济价值;收益法;剪刀差;郑州市A Discussion on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Value ofAgriculture land by the Income MethodZHU Xiao-gang1,2(1.Henan radio &Television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8 Hennan.2. Zhe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46 Hennan.)Abstract: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expropriation conflicts of agriculture land and its use right are attributed to unsmooth circulation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unreasonable transfer price. Rational evaluation on economic value of arable land can be positively significan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land needs the correction on related parameters of “Regulations for valuation on agricultural land”, including the corrections on scissors of land net income, management profit of the land and the rate of return price index. To take Zhe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of income method evaluation show that average economic value of agriculture land reaches 77568 yuan / mu and 116 yuan /M2. By comparison, the standard of average section price of Zhengzhou city in 2013 is still low.Key words: agriculture land; economic value; income method; the price scissors; Zhengzhou City[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成为必然,完善农地征收制度和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也日趋紧迫。
农地征收中出现的农民与政府、用地单位之间的多重矛盾以及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运行不畅,市场主体对农地基金项目: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2400420055),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630293)价格难以达成一致是重要原因之一。
农地征收对应所有权价格,农地使用权流转对应使用权价格。
征收中农地经济价值是补偿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地流转中的使用权价格对应一定条件限定下的农地经济价值。
因此,合理评估农地经济价值对于解决征地矛盾、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重要意义。
因农业生产经营可获取纯收益,作为收益性不动产的农地,其经济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收益法,这也明示于《农用地估价规程》(下称《规程》)[1]。
收益法评估农地经济价值关键在于相关参数的确定,本文拟就相关参数的确定进行探讨,对收益法进行优化,以期达到合理评估农地经济价值之目的。
1收益法的评估公式收益法是预计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净收益,选用适当的报酬率将其折现到估价时点后累加,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2]。
计算公式为:111n EE a s V r s r ⎡⎤+⎛⎫=-⎢⎥ ⎪-+⎝⎭⎢⎥⎣⎦式中:EE V 为农地经济价值;a 为农地年纯收益;r 为农地报酬率;s 为年纯收益的增长率,n 为收益年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收益会呈增长趋势,因此加入参数s ,采用纯收益按一定比例增长的公式,使评估结果适应农业发展的实际。
2农地征收中经济价值的收益法评估农地征收意味着农地所有权由集体转为国家,农民集体将永久失去所有权及其未来可能产生的一切收益。
根据不动产估价最高最佳原则,应该在合法前提下充分估测农地的预期收益,并合理确定收益法评估中其它参数取值,以使评估价格最大程度反映农地价值。
2.1确定农地年纯收益根据《规程》,纯收益为土地年总收益与总费用的差,总收益和总费用分别按照土地产出和生产消耗的市场价格确定。
年总收益是指农地按法定用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所取得的持续、稳定的客观正常年收益。
年总费用是指农地的使用者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支付的年平均客观费用。
确定年总收益和总费用时应根据农用地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直接生产经营和租赁经营)进行具体分析。
鉴于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尚不成熟,以农地直接生产经营方式讨论年纯收益的求取。
直接生产经营方式下,用农产品年收入(包括主产品收入和副产品收入)作为年总收益,具体按农产品产量和正常市场价格计算。
以农用地维护费和生产农产品的费用之和作为总费用。
农用地维护费一般指农用地基本配套设施的年平均维修费用;生产农产品的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农产品过程中所必须支付的直接及间接费用,如种苗费、肥料费、人工费、畜工费、机工费、农药费、税费、利息等。
依照《规程》按这样的思路求取年纯收益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没有考虑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造成的纯收益的失真;其二,没有考虑对合理农业利润的扣除,导致纯收益不完全来自土地自身。
因此,求取农地纯收益需进行该两个方面的修正。
2.1.1农地年纯收益的剪刀差修正出于粮食安全保障战略考虑,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以土地利用规划限制了农民将农地向高收益利用类型转换的权利,从而使从事农业生产失去了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的机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而农业生产中必须投入的工业产品正好与之相反,这就导致了工农业剪刀差。
“三农”问题专家陈锡文认为,从1953年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到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期间,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大约是6000—8000亿元。
即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无偿从农民手里拿走了6000—8000亿元资金[3]。
江苏省农调队课题组认为,1978年至1986年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业剩余中年均剪去700亿,1987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每年剪去上千亿元[4]。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由于绝大多数非农产品已经进入市场竞争决定价格的时代,剪刀差的汲取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但并没有消失。
农民的利益牺牲推动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当下工业反哺农业已成为从政策面到学术界的共识,经济发展不能继续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征收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农地经济价值。
剪刀差的存在使总收益估算偏低,成本估算偏高,导致评估结果偏低,农民利益受损。
为了保障农民利益,应该在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假设下,对土地年纯收益进行工农业剪刀差修正[5],对《规程》中的相关算法进行改进。
剪刀差存在的原因是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而工业产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对工业品的购买力相对低下。
进行剪刀差修正要确定工农产品价格偏离其价值的幅度,具体可通过估价时点近期的统计数据计算。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第一产业产品为农产品,第二产业产品为工业品,并以工农业各自的已实现产值为价格总量。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原理,按以下步骤计算:首先,将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通过一定的比例折算为可比劳动,求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对应的出劳动总量,并进一步求出单位劳动量价值;然后,根据单位劳动量价值和折算后的工农业劳动量分别求取工农业价值总量,将其与统计数据中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比较,进一步求取相应的偏离幅度[6]。
根据工农产品市场价格偏离其价值的幅度,以如下公式分别对农地年总收益和总费用进行修正。
修正后的农地年总收益修正前的农地年总收益/(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幅度)=1-修正后的农地年总费用修正前的农地年总费用/(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的幅度)1+=则:剪刀差修正后的农地年纯收益修正后的农地年总收益-修正后的农地年总费用=2.1.2农地年纯收益的经营利润修正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7],地租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农地地租量=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的销售税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土地上投入资本的利息-农业经营者的利润。
公式中的销售税费在农户销售农产品时并未实际发生,加之我国已于2006年起取消农业税,因此税费不用扣除。
土地上投入资本的利息应分开来看,其中用于改良农地生产状况部分的投资(如农田水利费等)已经包含在土地价值之中,其利息不用扣除,而直接用于作物生产部分(如种苗费、肥料费、机工费、人工费等)的投资利息是相应投资的机会成本,应予以扣除。
农业经营的利润需要扣除,因这部分收益来自农业生产的投资,不能记作农地的收益,因此要对《规程》中的纯收益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扣除农业利润。
因此,经营利润修正后的农地年纯收益农地年总收益(农产品市场价格)=-农地年总费用(农产品生产成本+资本利息)-农业利润考虑剪刀差修正,修正后的农地年纯收益计算公式为:修正后的农地年纯收益剪刀差修正后的农地年纯收益-农业利润=2.2确定报酬率报酬率求取的常用方法有租价比法、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和投资风险与投资报酬率综合排序插入法。
农地租售市场尚未发育完善,交易实例较难获取,租价比法不适用;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确定收益率,风险调整值较难确定;投资风险与投资报酬率综合排序插入法需要调查多种类型投资报酬率,并准确确定农地投资的排列位置,工作量大,产生误差的环节较多,可操作性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