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大气压力~
大三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大气压力》

大三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大气压力》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大气压力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意义。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透明玻璃器皿,矿泉水瓶,塑料吸盘挂钩,气球,杯子;2幼儿操材料瓶子人手一份,每桌放一小盆水,记录表,铅笔;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 师:小朋友,我们每天都要会呼吸空气,同时我们周围也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由空气组成的大气层,在大气层中的物体都会和空气宝宝撞击产生的压力,这个压力我们就称为大气压力;2大气压力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玩几个有关大气压力的小实验吧;(二)引出实验1,介绍实验工具及玩法1介绍实验1所要用到的材料,装有水的水槽及旷泉水瓶;2 教师先假设实验情景,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扣在水槽里,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幼儿猜测;3出示记录表,先讲解记录表的操作方法,再让幼儿把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4请幼儿操作实验,两人一组,完成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5请幼儿说说实验的结果和猜测的结果一不一样。
6教师小结:这其实是大气压力的作用,瓶子里装满水则瓶子内部的大气压为零,此时小于外部气压,瓶内的水不会流出。
(三)引出实验二,杯吸气球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杯子,气球,热水和冷水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1)将热水倒入杯中,过一会儿,将水倒出(2)将气球放在杯上,按住,放入冷水中,让杯子冷却。
(3)将吸住球的杯子倒置,测试吸住没有。
3教师请幼儿上来操作实验4教师小结;这其实也跟大气压力有关系,杯子倒入热水,再倒出来,等杯子里的空气冷却下来的时候,杯子里的气压减少,气球内的气压和杯子外的气压大于杯中的气压,所以杯子就把气球吸住了。
(四)出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让幼儿了解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力是非常大的;1幼儿欣赏视频,认识到大气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2教师利用两个吸盘挂钩相吸的作用力,向幼儿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实验原理。
空气中有压力,并且非常的大。
神奇的大气压来写一篇作文

神奇的大气压来写一篇作文
大气压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你知道吗,当你在山顶上深呼吸,感觉空气好像变得稀薄了,
那就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嘿,就像你喝汽水,一拧
开瓶盖,“嘶嘶”声响起,那就是气体从高压到低压的释放!
说到大气压,我得提提那些深海里的家伙们。
你想象一下,鲸
鱼那么巨大的身体,在深海里是怎么生存的呢?多亏了水压和大气
压的平衡。
就像是你在游泳池里潜水,水深了,压力就大了,但你
还是能撑住,对吧?
哦,对了,还有咱们厨房里的高压锅。
你知道为什么食物在里
面煮得那么快、那么烂吗?都是因为大气压在作怪!锅盖一盖,里
面的空气就被锁住了,温度升高,压力也跟着涨。
等到你打开锅盖,那蒸汽冲出来的感觉,简直就像是火山爆发!
别忘了,科学家们也爱玩大气压的把戏。
他们通过各种实验,
研究大气压的性质和规律。
有时候,大气压就像是他们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发现新的科学秘密。
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有点饿了。
要不咱们去高压锅里找点好吃的吧!大气压,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大气压力实验作文400字三年级

大气压力实验作文400字三年级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大气压力实验作文400字三年级篇1大气压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但有时也非常奇妙,是一个魔术师。
我在书上读到关于大气压的实验,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拿出了一个玻璃杯和一张崭新的白纸。
我打开水龙头,往杯子里面慢慢地灌满水,小心翼翼的把纸盖上,迅速地将杯子倒过来。
白色的泡泡“嘟嘟”地翻腾,似乎在为我担心。
我心里默想:千万不要漏出来啊,晚上我可是要表演的呢!一~二~三~放!我的手离开了纸,水竟然没有泼下来!纸像磁铁一样被牢牢地吸在杯口。
我欣喜若狂,没想到这么轻薄的纸都能撑住沉重的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实验终于成功了!我吃完了晚饭,神秘地站到妈妈面前:“今天我要表演一个大魔术,可不要眨眼哦!”我拿出准备好的半杯水和白纸,盖上后高高举过头顶,说:“见证奇迹的时间到了,啊嘛哩哄……”我手转了个圈离开了水杯,心想等着表扬吧!不过水似乎在和我闹脾气,成千上万的水珠划过我的脸颊,把我的衣服都弄湿了。
我很气愤:怎么一次行一次不行呢?我快速擦干身体后,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只是托不住水的,是依靠大气压将它“托住”的,只有里面没有空气才能“施展魔术”。
哦,原来是这样!我以后做实验肯定不会遗漏一点问题,只要仔细勤奋,就可以成功。
大气压力实验作文400字三年级篇2标题:神奇的大气压力你们知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围绕在我们的周围吗?我最近上科学课时,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实验,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空气的力量,原来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个实验很简单,老师先拿出一个长条形的塑料瓶,里面什么也没有。
然后老师让我们用力吸一口气,把嘴贴在瓶口上猛吸。
结果瓶子就这样牢牢地粘在了我的嘴上,怎么也拉不下来。
我吓了一跳,赶紧松开嘴巴,瓶子也掉了下来。
老师笑了,说这是因为吸气的时候,瓶子里面的空气被抽走了,里面变成了真空。
而外面的空气由于重量,就把空瓶子压紧在我嘴上,不让它离开。
小学四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大气压力

小学四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大气压力教学目标与能力要求:1、科学知识目标⑴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⑵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⑵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与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努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与积极尝试的探究精神,能主动完成实验,专注地参与讨论,培养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并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⑵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师:(先出示一空瓶子,盖上一张纸,用手压住)倒过来纸会掉下来不?生:会。
(教师演示:纸掉下来)师:(再出示一装满水的瓶子,盖上一张纸用手压住)倒过来,纸会掉下来不?生:不会。
它被水吸住了。
(师操作,纸没有掉下来)师:为什么两次的现象不一样呢?这其中有什么奥秘?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二)、亲历探索,解决问题师:(出示一吸盘)这就是什么?玩过不?生:就是吸盘,玩过。
师:怎么玩?生:可以把它吸在玻璃上。
师:还能吸在哪里?试一试。
(生活动后汇报)生1:可以吸在书上。
生2:可以吸在手上,不过一会儿就掉下来。
生3:可以吸在文具盒上。
(有金属的,有塑料的)生4:可以吸在墙上。
……师:您在哪里见过吸盘?吸在哪里?做什么用?生1:我在厨房里见过,吸盘吸在墙上,用来挂一些锅勺什么的。
生2:我在卫生间里瞧过,吸在瓷砖上,用来挂一些布,一些卫生间里的用品。
生3:我的房间里有。
吸在墙上,用来挂装饰品。
生4:有的司机把吸盘吸在玻璃窗上挂一个中国结。
……师:生活中许多地方用到了吸盘,来挂一些物件。
那么怎样才能使吸盘牢牢的吸在一些物体上的?它的密秘在哪里?请同学们再次玩一玩吸盘,并仔细观察。
(一会儿,学生举手)生1:我发现吸盘只就是放在玻璃上就是吸不住的,必须把吸盘里的空气挤走,它才能吸上去。
生2:我发现必须要把里面的空气尽量挤走,吸盘变瘪了,这时就能牢牢地吸在物体上面。
师:就是这样不?生:就是。
三年级作文神奇的大气压

三年级作文神奇的大气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神奇的大气压——我们的无形守护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朋友”,那就是大气压。
奇妙的大气压作文300字

奇妙的大气压作文300字
在无垠的宇宙中,大气压这玩意儿可是个大神秘。
你知道吗,
它就像一只隐形的巨手,默默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站在高山之巅,你会觉得空气好稀薄,气压好像一下子降了下来,感觉都能摸到天
边的云彩了。
再想象一下深海吧,水压和气压搅在一起,简直像是
个全新的世界,神秘得让人想一探究竟。
大气压这东西,其实跟咱们生活关系可大了。
天气变化?嘿,
那都少不了它的份儿。
风一吹,云一聚,气压一变,天气就跟着变
脸了。
就说夏天吧,气压一降,乌云就聚拢过来,哗啦啦的大雨就
下来了,给这热得冒烟的天气降降温。
咱们人类也挺聪明的,懂得利用这大气压的力量。
古代就有吸
盘这玩意儿,现在更是不得了,真空包装、飞机飞行都离不开它。
初二作文叙事:神奇的大气压力

初二作文叙事:神奇的大气压力
我们身边随处都有科学,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今天,我在网上看见一个关于“大气压力”的实验
---“纸能托住水”。
这么神奇?于是,我就动手做起这个实验来。
我取出一只玻璃杯﹑一张纸片和一个塑料盆。
我在杯子里装了一些水,用纸片盖住杯口,把玻璃杯倒过来,放开手。
可是水一下就冲了出来,流到盆中,纸片也被冲走了。
我只好再做一次,可当我将杯子慢慢倒过来时,水又流出来了。
接着我又做了几次,还是没成功。
我自言自语道:“哎,这实验我是做不成的了!”
妈妈在一旁看后,对我说:“不要灰心,要总结失败的原因。
来,我和你一起做!”妈妈在一旁说,我就照着做: 把杯子装满水,用纸片盖好,左手按住纸片,右手将杯子小心地举起,快速地倒转,当杯子口朝下时,又小心地放下左手。
嘿! 真神了,果然杯中的水被牢牢地托住,一滴水也没流出来。
这时,我问妈妈:“纸为什么可以托住一大杯水呢?”妈妈说:“纸可以托住水是因为有大气压力,纸下方的大气
压力支撑住了纸,空气对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有压力作用,就产生了大气压。
只要不让水流动,空气可以支撑住大约10米高的水柱呢!”“大气压力这么大,我怎么没有感觉到?”我好奇地问。
“空气对我们人体也有压力。
我们人身上的表面积大约是2平方米,受到的压力相当于三头大象的重量,多亏我们身体里也有大气压,与体外力相互抵消。
不然,人早被压扁了。
”
这个实验包含了许多科学道理。
以后,我要多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多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学到更多知识。
神奇的大气压力作文

神奇的大气压力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奇妙科学原理的现象。
而大气压力,就是这样一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神奇力量”。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做了一个简单却又令人惊叹的小实验,让我对大气压力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屋子里暖洋洋的。
我百无聊赖地在房间里转悠,目光突然落在了书桌上的一个空矿泉水瓶和一个碟子上。
我灵机一动,决定用它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索一下大气压力的奥秘。
我先把矿泉水瓶装满水,然后将碟子放在瓶口上。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倒过来,手心里紧张得都冒出了汗,心里默默念叨着:“一定要成功啊!”奇迹真的发生了!水居然没有从瓶子里流出来,稳稳地被“困”在了瓶子里,而碟子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地吸在了瓶口上。
我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
为了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个实验装置。
我发现,当瓶子倒立过来时,瓶子里的水对瓶口的碟子形成了向下的压力,但是同时,瓶子外面的大气压力却对碟子形成了向上的压力。
而大气压力比水的压力更大,所以就把碟子紧紧地压在了瓶口上,不让水流出来。
这可太神奇了!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碰了碰碟子,发现它纹丝不动,就好像被胶水粘在了瓶口上一样。
我又加大了力气,想要把碟子拿下来,可是依然没有成功。
这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大气压力的强大。
我开始思考,大气压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呢?我想到了家里用的吸盘挂钩。
每次妈妈把吸盘挂钩往墙上一按,就能牢牢地挂住东西,这不也是大气压力在发挥作用吗?还有,医生用的注射器,当我们把活塞往后拉的时候,药水就会被吸进注射器里,这也是因为大气压力把药水推进去的。
想到这里,我对大气压力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我决定再做一个实验,来进一步感受它的神奇。
我找来了一个气球和一个杯子。
我先把气球吹大,然后把气球的口紧紧地套在杯子口上。
接着,我慢慢地把杯子倒立过来,气球居然没有掉下来,而是被大气压力“托”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师:这里有两个大小一样的吸盘。我们能利用它们来体验一下马德堡半球实验吗?
生:能。把两个吸盘放在一起挤走空气,就成了马德堡半球。
(指名两个小女生来拉,拉不动。另叫两个个子大点的男生,使了很大的劲终于拉开了。)师:这说明了什么?
⑵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了解大气的强大压力。
2.教学难点: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和手段】杯子、纸张、吸盘挂钩、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
师:(先出示一空瓶子,盖上一张纸,用手压住)倒过来纸会掉下来吗?
生:会。(教师演示:纸掉下来)
生3:我的房间里有。吸在墙上,用来挂装饰品。
生4:有的司机把吸盘吸在玻璃窗上挂一个中国结。
……
师:生活中许多地方用到了吸盘,来挂一些物件。那么怎样才能使吸盘牢牢的吸在一些物体上的?它的密秘在哪里?请同学们再次玩一玩吸盘,并仔细观察。
(一会儿,学生举手)
生1:我发现吸盘只是放在玻璃上是吸不住的,必须把吸盘里的空气挤走,它才能吸上去。
生2:我发现必须要把里面的空气尽量挤走,吸盘变瘪了,这时就能牢牢地吸在物体上面。师:是这样吗?
生:是。
生3:要吸在比较平的物体上,不然会掉下来。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把里面的空气挤走就能使吸盘牢牢吸在物体上呢?这是因为我们地球上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在大气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把吸盘里面的空气挤走,就只有外面的大气产生压力,把吸盘牢牢压在物体上。如果是不平的物体表面,空气就会进去,吸盘就会掉下来。那么吸盘吸在物体上后到底能挂多重的物体呢?(吸力有多大)
师:还能吸在哪里?试一试。
生1:可以吸在书上。
生2:可以吸在手上,不过一会儿就掉下来。
生3:可以吸在文具盒上。(有金属的,有塑料的)
生4:可以吸在墙上。
……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吸盘?吸在哪里?做什么用?
生1:我在厨房里见过,吸盘吸在墙上,用来挂一些锅勺什么的。
生2:我在卫生间里看过,吸在瓷砖上,用来挂一些布,一些卫生间里的用品。
生: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想不到它有这么神奇,用了十六匹马才拉开,大气压力太大了。
师: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应用了大气压力呢?
师:饮料是你吸上来的吗?
生1:不是。吸饮料时,大气压力把饮料压入吸管,我们就喝到了饮料。
生2:打针时大气压力也帮了大忙。
生3:给金鱼缸换水时,把管中注满水,一头放入缸中,大气压力就会把水压到管中流了出来。
生:可以做实验来看一看。
师:我们把吸盘吸在瓷砖上。猜一猜能挂多少瓶矿泉水(550毫升一瓶)。
(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教师填写下表)
组别:
猜测瓶数:
实际瓶数:
师:实际操作时要怎样做,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生1:把吸盘吸在瓷砖上要尽量挤掉里面的空气。
生2:放瓶子时要小心,一个一个地放。
师:小组活动时还要注意分工合作。如果放7瓶,吸盘就掉下来,说明能挂几瓶?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大气压力?
生1:我们用的钢笔。吸墨水时,把里面的空气挤掉,放开手,大气就把墨水压进笔管。生2:我们用的中性笔芯,用了一种液体封住油墨,大气压住这些液体,油墨就不会倒流出来,而是一点一点往下压。
师:见过茶壶吗?为什么盖上有一个小孔?
生:这个小孔是让大气进去,产生的大气压力把茶水倒出来。
【教学课题】神奇的大气压力
【教学课时】1课时
【主备教师】鄢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⑵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努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的探究精神,能主动完成实验,专注地参与讨论,培养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并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生:6瓶。
师: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合作的好,做得又快。做好的小组派代表来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中数据,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实际的瓶数大多数比猜测的多。
生2:令我们大吃一惊。
生3:超出了大家的预料。
生4:都不一样。
生5:全都增加了。
师:确实让我们预料不到。但这却说明了什么?
师:对!空气进到吸盘里面,里外都有了大气,这时就不能把吸盘牢牢压在物体上了。请再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生:第11组为什么在木板上是零瓶。
师:请第1组和11组的代表把木板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的做法。
生1:他们的木板都很粗糙。
生2:开始我们把吸盘吸在木板上就掉了下来。后来在吸盘上搞了一点水就吸上去了。但只挂了一瓶就掉了下来。
生3:因为我们的木板太粗糙了。所以吸盘根本吸不上去。
师:说的很好。做实验时要尊重事实,我们学科学就应该实事求是,但要找出原因。现在,谁能解释一下开始上课时所做的实验。
生1:第一次空瓶里外都有空气,所以纸会掉下来。
生2:当瓶里只有水没有空气时,倒过来后大气压力托住了纸片。
师:对!在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纸不会掉下来,主要是大气压力压住了纸片,而不全是被水吸住的缘故。是谁发现了神奇的大气压力呢?
教学反思:
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是它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大气压力更是无法想象其存在。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大气压力的存在,本课进行了两个实验活动,即在玩一玩吸盘中发现被牢牢吸在物体上的密秘;又通过猜测和实际挂一挂的活动,亲身体会到一个小小吸盘,却有大大吸力的神奇所在——大气压力的存在。
选择有结构性的活动材料。木板、玻璃、瓷砖,吸盘等材料是学生很熟悉的物体,在选择木板时有意识的选择了表面比较粗糙的和表面油漆过很光滑的。在活动中,学生发现同是木板实验数据却相差很大,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冲突,引发了思考:只要是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并尽量挤走吸盘里的空气,就会让吸盘牢牢地吸在上面。
师:(再出示一装满水的瓶子,盖上一张纸用手压住)倒过来,纸会掉下来吗?
生:不会。它被水吸住了。(师操作,纸没有掉下来)
师:为什么两次的现象不一样呢?这其中有什么奥秘?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
(二)、亲历探索,解决问题
师:(出示一吸盘)这是什么?玩过吗?
生:是吸盘,玩过。
师:怎么玩?
生:可以把它吸在玻璃上。
生1:说明了吸盘的吸力很大。
生2:说明了大气压力很大。
师:小小吸盘,大大吸力,这全是谁的神力?
生:大气压力的神力。
师:吸盘吸在什么样的物体上挂的物体多呢?下面请每个小组分别把吸盘吸在玻璃和木板上,看一看分别能挂多少瓶矿泉水。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做好的小组派代表填写表格)
师:观察以上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吸盘吸在玻璃上挂的矿泉水比木板上多。
生2:我发现第一组和第九组在木板上数据相差太大。
师:请这两组同学把木板拿上来让大家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组的木板比较粗糙,第九组的木板用油漆漆过,很光滑。
生2:我发现吸盘吸在光滑的物体上挂的东西多。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粗糙的木板,空气能进到吸盘里,而光滑的物体空气进不去。
师:通过以上的探究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生1:大气压力无处不在。
生2:我觉得大气压力很有趣很好玩。
生3:现在我知道吸饮料不是吸上来的,而是被大气压力压上来的。
生4:大气压力太神奇了。
生5:我觉得大气压力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对人类的帮助很大,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
(三)、拓展延伸,深化问题
师: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打点滴时,用玻璃瓶为什么比用塑料袋多一个小管子?高压锅又是应用了什么原理把食物压熟的呢?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找一找什么地方还应用了大气压力原理,并查阅资料解释其中的现象。此外,你能利用大气压力原理制作一个小制作吗?课外时间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