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是一项复杂的制造过程,涉及到多种工艺和工序。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准备一块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通过一系列清洗、切割和抛光工序,使其表面平整且无杂质。

接下来,将经过处理的玻璃基板进行涂胶。

涂胶工艺是将液晶材料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液晶层。

涂胶需要精确控制涂胶机的速度和厚度,以确保液晶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液晶层干燥后,将两块玻璃基板进行对位,形成液晶层的夹层结构。

这一步需要精确控制对位的准确度和交叉角度,以避免出现图像偏移或失真。

接下来,将两块玻璃基板压合在一起。

压合是通过加热和施加适当的压力,使两块玻璃基板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形成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在压合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极的制造。

电极是液晶显示屏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和排列。

电极工艺包括刷涂、曝光和蚀刻等步骤,以形成透明导电层和对电场敏感的像素点。

在电极制造完成后,液晶屏需要进行填充。

填液是将液晶材料注入到液晶屏幕的空腔中,使液晶分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改变排列,从而产生可见的图像。

填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调光和颜色滤光片的制造。

调光是通过控制背光的亮度和颜色,以调节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和色彩效果。

滤光片则用于调节红、绿、蓝三原色的透过率,以实现彩色显示。

最后,对制造完成的液晶显示屏进行测试和封装。

测试工艺是对液晶显示屏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确保其质量和功能正常。

而封装是将液晶显示屏和驱动电路封装在一起,以保护显示屏和提供正确的信号输入。

综上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包括玻璃基板准备、涂胶、对位和压合、电极制造、填充、调光和滤光片制造、测试和封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控制,以保证液晶显示屏的质量和性能。

手机液晶屏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液晶屏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液晶屏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液晶屏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切割玻璃基板:将导电膜用激光或机械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

2. 清洗玻璃基板:通过化学溶液和超声波清洗,去除杂质和油污。

3. 修整玻璃边缘:使用化学蚀刻或机械研磨修饰玻璃边缘,使其光滑。

4. 涂布玻璃基板:将液晶屏需要的涂层材料涂布在玻璃基板上,如导电膜、液晶分子等。

5. 曝光和显影:使用曝光和显影技术,使涂层形成所需的图案和结构。

6. 电镀:通过电镀过程,在导电膜上形成金属氧化物保护层。

7. 对位和粘合:将两块玻璃基板正确对位,然后使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8. 液晶填充:将液晶材料填充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的空隙中。

9. 正压热压:使用正压和热压技术,将两块玻璃基板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10. 制备偏振膜:在玻璃表面涂敷偏振膜,使屏幕具备特定的偏振特性。

11. 封装:将液晶屏与其他组件(如背光源和触摸屏)结合在一起,并进行电路连接。

12. 调试和测试:对组装完成的液晶屏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13. 包装和出厂:将合格的液晶屏进行包装,并进行最终的质量检查,然后出厂。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的工艺流程》
液晶显示屏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它们在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制造液晶显示屏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

首先,制造液晶显示屏需要准备底板。

底板通常采用玻璃材料,通过清洗、研磨、喷涂等步骤进行表面处理,以保证其平整度和透光性。

接下来,底板经过光刻工艺。

光刻是一种通过光敏材料进行图案转移的技术,可以在底板上形成微细的线路结构。

这些线路将用于控制液晶的排列和操作。

然后,涂覆对齐层。

对齐层是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分子方向的物质,可以保证液晶在显示时具有正确的排列和对比度。

随后,填充液晶材料。

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能够通过电场的调控改变其透明度,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液晶材料填充到底板的空隙中,并确保其均匀分布。

最后,封装。

将液晶显示屏封装在玻璃或塑料材料中,以保护其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进行连接和测试。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液晶显示屏的制造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液晶显示屏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和精密度要求,需要在无尘
净化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并且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

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

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TFT 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采用薄膜晶体管技术制作的液晶显示器。

下面是关于TFTLCD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第一步:基板准备TFT LCD的制造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好基板。

常见的基板材料有玻璃和塑料,通常使用的是玻璃基板。

基板会经过清洗和表面处理等步骤,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

第二步:背板制备接下来需要制作液晶显示器的背板。

背板通常是由非晶硅等材料制成,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玻璃、金属层和透明导电层等。

这些层次通过物理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

第三步:薄膜晶体管制备在背板上制作薄膜晶体管(TFT)是制造TFT LCD的关键步骤。

首先,在背板上涂覆一层非晶硅薄膜,然后使用光刻技术将其进行精确刻画。

接着,通过光刻和铜蒸发等技术制作导线,形成TFT电路。

最后,使用激光修复技术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四步:液晶贴合液晶贴合是将液晶层与TFT基板粘接在一起的过程。

首先,将液晶层通过喷洒、滚压或涂覆等方式涂覆在TFT基板上,然后使用蒸发技术制备对齐膜。

接着,将液晶层和TFT基板对齐,然后进行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牢固贴合在一起。

第五步:封装在液晶贴合完成后,需要对TFT LCD进行封装。

这涉及将TFT LCD置于玻璃基板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然后将结构封装在金属或塑料外壳中,以保护内部结构。

第六步:测试和检验生产完毕后,对TFT LCD进行测试和检验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对液晶显示器的像素、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检测,并进行修复或调整。

总结:以上是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整个制造过程包括基板准备、背板制备、薄膜晶体管制备、液晶贴合、封装和测试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高度的精确度和技术要求,以确保TFT LCD的质量和性能。

液晶生产工艺流程

液晶生产工艺流程

液晶生产工艺流程液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精密的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晶生产的工艺流程。

1. 基板准备液晶显示屏的制作首先需要准备基板。

通常使用的基板材料有玻璃和塑料,其中玻璃基板是最常见的选择。

基板准备的工艺流程包括切割、清洗和平整化处理。

切割是将大块的玻璃材料切割成需要的尺寸,清洗是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平整化处理则是通过化学方法使基板表面更加平整。

2. 涂布对齐在基板准备完成后,接下来是涂布对齐的工艺步骤。

涂布是将一层薄膜涂覆在基板表面,通常使用的材料是聚酯薄膜。

对齐是将涂布的基板与掩膜对齐,掩膜上有着需要显示的图案。

这一步骤需要非常精密的设备和技术来确保对齐的准确性。

3. 光刻光刻是将掩膜上的图案转移到基板表面的工艺步骤。

通过将光刻胶涂覆在基板上,然后使用紫外光照射,光刻胶会在光照区域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图案。

接着使用化学溶剂去除未曝光的部分,最终得到所需的图案。

4. 蒸镀蒸镀是将金属薄膜沉积在基板表面的工艺步骤。

通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有铝、银等。

蒸镀的目的是形成导电层和反射层,以提高液晶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和稳定性。

5. 涂覆液晶在蒸镀完成后,涂覆液晶是液晶显示屏制作的关键步骤。

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电场的作用改变光的透过性。

涂覆液晶需要在无尘室环境下进行,确保液晶层的纯净和均匀。

6. 封装封装是将涂覆液晶的基板和另一块基板通过密封胶水封装在一起的工艺步骤。

封装胶水需要具有优良的粘接性和密封性,以确保液晶屏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7. 组装测试最后一步是组装测试,将封装好的液晶显示屏连接到驱动电路板和其他配件上,进行电气和光学性能的测试。

通过测试,确保液晶显示屏的品质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液晶显示屏的制作完成。

这些步骤中涉及到的设备和技术都需要高度的精密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液晶显示屏产品。

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在推动着液晶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

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液晶显示屏已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电视、计算机、车载显示器等等。

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的精细协作。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屏的生产流程。

一、基础材料的加工液晶显示屏的制作需要用到多种材料,包括玻璃、铝、银、铜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才能成为符合要求的基础材料。

例如,要制作底板玻璃,需要将玻璃材料切割成标准大小,并进行光洁加工,以确保玻璃的平整度和透光度。

二、薄膜涂覆薄膜涂覆是将各种涂层涂覆到基础材料表面的过程。

在液晶显示屏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各种金属、氧化物和光学膜等涂到底板玻璃上。

这些涂层既可以增强显示效果,也可以提高面板的机械强度。

要实现涂层的均匀性和精细性,需要采用真空蒸镀、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

三、图案形成图案形成是液晶显示屏中最关键的一步。

这一步要将膜层加工成为平整、具有特定电路图案的基板。

这些图案可以通过光刻技术进行生产,这种技术需要将光敏剂涂覆在涂层上,随后成像,浸泡在试剂中等处理后最终形成图案。

四、液晶制造和封装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显示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材料种类越来越多,例如TN、IPS、VA等类型的液晶显示器,对应不同的显示场景和要求。

在液晶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液晶材料充分清洗。

接着,将液晶材料装在两片玻璃中间,形成液晶层。

最后,通过加热粘合、封口等处理方式,将液晶层和基板结合在一起。

五、组装测试液晶显示屏的最后一步是组装测试。

这一步需要将前面生产的各种零部件进行组装,搭配电路板进行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显示亮度、驱动电压、色彩还原等方面的指标。

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液晶显示屏才能进行包装出货。

总的来说,液晶显示屏生产流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各个环节的精细协作,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优秀的工程师技术。

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与提升,液晶显示屏的成本不断下降,质量不断提高,这种智能新材料的应用将更广泛,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LCD工艺流程

LCD工艺流程

LCD工艺流程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采用液晶技术制造的平面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下面是LCD工艺流程的一个简要描述。

1.制备透明导电玻璃基板:首先,通过激光剥离技术剥离玻璃表面的膜层,然后进行玻璃基板的切割、清洗和研磨等处理,最后在玻璃基板上涂布导电薄膜。

2.制备液晶分子玻璃基板:类似于透明导电玻璃基板的制备,涂布上一层液晶分子玻璃。

这种分子玻璃具有特定的定向性,可以使液晶分子在特定电场下排列有序。

3.制备液晶材料: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液晶材料一般为有机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和纯化工艺制备而成。

4.渲染薄膜晶体管:在透明导电玻璃基板上制作薄膜晶体管(TFT)。

常用的制作方法有光刻、薄膜沉积、蚀刻等步骤。

5.制备彩色滤光片:通过光刻技术制作彩色滤光片,用于产生红、绿、蓝三原色。

6.涂布液晶材料:将液晶材料均匀涂布在液晶分子玻璃基板上,并加热处理,使液晶材料均匀分布在基板上。

7.压合:将液晶分子玻璃基板和透明导电玻璃基板背面的薄膜晶体管背部粘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密封边缘,以防止液晶材料外泄。

8.填充液晶材料:在液晶分子玻璃基板和透明导电玻璃基板之间加入液晶材料,以形成液晶显示层。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无灰尘和无空泡。

9.完成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完成后,对其进行光学修正、透视修正、光源等调整,并进行最终测试。

10.封装和组装:将LCD显示屏与LED背光、驱动电路等组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LCD显示器。

以上是LCD(液晶显示器)工艺的一个简要流程。

从制备基板到涂布液晶材料再到组装封装,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参数和质量,以确保LCD显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这个流程也会受到不同制造商和产品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lcd生产工艺流程

lcd生产工艺流程

lcd生产工艺流程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液晶显示器的简称,是一种利用液晶材料来显示图像的平面显示技术。

下面是LCD生产的工艺流程:1. 玻璃基板制备:首先需要准备两片大型的玻璃基板,一片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TFT面板),另一片作为背面(色彩滤光片面板)。

2. 制作TFT面板:在TFT面板上,首先需要通过薄膜沉积工艺,在玻璃基板上涂覆一层透明导电层(通常是氧化铟锡层),用于传输电流。

然后在导电层上,使用光刻和薄膜沉积等工艺,依次制作薄膜晶体管(TFT)和电路结构。

3. 制作色彩滤光片面板:在色彩滤光片面板上,首先需要将一层有机色彩滤光片涂覆在玻璃基板上。

然后通过光刻等工艺,制作出三原色(红、绿、蓝)的像素点阵。

4. 液晶填充:将两个制作好的玻璃基板中间加上一层液晶材料,并进行密封。

液晶材料是由两层平行的玻璃基板包裹,基板上都有导电层和透明导电物体。

在液晶层内部,每个像素点都有一个类似液态的晶体,有正常、液态、正常三种状态,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来控制液晶的状态。

5. 封装:将液晶显示结构加热至封装温度,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焊接等工艺,将两个玻璃基板粘合在一起,并在侧面密封,防止液晶材料泄漏。

6. 模组制作:将封装好的液晶显示结构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液晶模组,加入背光源、控制电路和接口等元件。

7. 调试和测试:对液晶模组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质量符合要求。

8. 封装和组装:将调试好的液晶模组封装在塑料外壳中,并进行最后的组装工作,包括安装支架、接口线等。

9. 最后测试和质量控制:对成品进行最后的测试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 出厂:最后,通过包装和运输等工序,将产品出厂,并投放市场。

以上是LCD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涵盖了从原材料制备到成品生产的过程。

该流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LCD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经爆发过的面板门事件,足以解释用户对于[url=/lcd/]液晶显示器[/url]所采用液晶面板类型的重视,不仅如此,液晶显示器重要的技术提升,如LED背光,超广视角,都与面板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占一台液晶显示器80%成本的液晶面板,足以说明它才是整台显示器的核心部分,它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一台液晶显示器品质是否优秀。

如此来看,民用的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只是一个组装的过程,将液晶面板、主控电路、外壳等部分进行主装,基本上不会有太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

难道这是说,液晶显示器其实是技术含量不好的产品吗?其实不然,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繁复,至少需要300道流程工艺,全程需在无尘的环境、精密的技术工艺下进行。

液晶面板的大体结构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笔者将其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两部分。

液晶面板的LED背光系统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板、背光源(CCFL或LED)、扩散板(用于将光线分布均匀)、扩散片等等。

由于液晶不会发光,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来照亮,背光系统的作用就在于此,但目前所用的CCFL灯管或LED背光,都不具备面光源的特性,因此需要导光板、扩散片之类的组件,使线状或点状光源的光均匀到整个面,目的是为了让液晶面板整个面上不同点的发光强度相同,但实际要做到理想状态非常困难,只能是尽量减少亮度的不均匀性,这对背光系统的设计与做工有很大的考验。

液晶板在未通电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可弯曲的柔性印刷板起到信号传输的作用,并且通过异向性导电胶与印刷电路板(蓝色PCB板的部分)压和,使两者连接想通液晶板从外到里分别是水平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TFT玻璃、垂直偏光片,此外在液晶面板边上还有驱动IC与印刷电路板,主要用于控制液晶板内的液晶分子转动与显示信号的传输。

液晶板很薄,不通电的情况下呈半透明状态,它的大体构造就像三明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

微观液晶面板,会看到红绿蓝为一组三原色,一般一组或两组为一个像素液晶具备固态晶体的光线折射性质,同时具备液体的流动特性,在电极的驱动下,可以按照主控想要的方式进行排列,控制光线透过的强弱,然后在彩色滤光片上,通过红、绿、蓝三基色进行每个像素的调色,最终得到完整画面影像。

按照功能的划分可以将液晶面板分为液晶板与背光系统部分,而要生产一块液晶面板,却需要经过“前段Array制程、中段Cell制程、后段模组组装”三个复杂的过程。

今天我们将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液晶面板的生产制造流程。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一)液晶面板制造的前段Array制程主要是“薄膜、黄光、蚀刻、剥膜”四大部分,如果仅仅是这样看,很多网友根本不解这四步的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

首先,液晶分子的运动与排列都需要电子来驱动,因此在液晶的载体——TFT 玻璃上,必须有能够导电的部分,来控制液晶的运动,这里将会用ITO (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金属)来做这件事情。

ITO是透明的,也成薄膜导电晶体,这样才不会阻挡背光。

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以及快速的运动变化,才能保证每个像素精准显示相应的颜色,并且图像的变化精确快速,这就要求对液晶分子控制的精密。

ITO薄膜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就犹如在PCB板上印刷电路一般,在整个液晶板上画出导电线路。

首先,需要在TFT玻璃上沉积ITO薄膜层,这样整块TFT玻璃上就有了一层平滑均匀的ITO薄膜。

然后用离子水,将ITO玻璃洗净,准备进入下一步骤。

接下来,要在沉积了ITO薄膜的玻璃上涂上光刻胶,在ITO玻璃上形成一层均匀的光阻层。

然后烘烤一段时间,将光刻胶的溶剂部分挥发,增加光阻材料与ITO玻璃的粘合度。

用紫外光(UV)通过预先制作好的电极图形掩模版照射光刻胶表面,使被照光刻胶层发生反应,在涂有光刻胶的玻璃上覆盖光刻掩模版在紫外灯下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二)我们以一个像素单位为例,如上图,这个像素中,浅色部分未曝光,而深色的是曝光部分。

接着,用显影剂将曝光部分的光刻胶清洗掉,这样就只剩下未曝光的光刻胶部分,然后用离子水将溶解的光刻胶冲走。

显影之后需要加热烘烤,让未曝光的光刻胶更加坚固的依附在ITO玻璃上然后用适当的酸刻液将无光刻胶覆盖的ITO膜的蚀刻掉,只保留光刻胶下方的ITO膜。

ITO玻璃为(In2O3 与SnO2)的导电玻璃,未被光刻胶覆盖的ITO 膜易与酸发生反应,而被光刻胶覆盖的ITO膜可以保留下来,得到相应的拉线电极。

●前段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刻/剥膜(三)剥膜:用高浓度的碱液(NaOH 溶液)作脱膜液,将玻璃上余下的光刻胶剥离掉,从而使ITO玻璃形成与光刻掩模版完全一致的ITO图形。

用有机溶液冲洗玻璃基本标签,将反应后的光刻胶带走,让玻璃保持洁净状态。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道薄膜导电晶体制程,一般至少需要5道相同的过程,在玻璃上形成复杂精密的电极图形。

用相同的方法在玻璃上拉出其他的ITO电极图形形成复杂精密的电极图形,可以更好的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这样,前段Array制程就结束了。

从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前面在TFT玻璃上沉积ITO薄膜、涂光刻胶、曝光、显影、蚀刻,最终是为了在TFT玻璃上形成前期设计好的ITO电极图形,以便于在玻璃上控制液晶分子的运动。

整个生产过程的大致步骤并不复杂,但是技术上的细节和注意事项非常繁琐,这里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液晶板所用玻璃的制造工艺也是非常讲究。

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用玻璃,主要由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厂商提供,处于液晶面板生产制造的上游,这些厂商都掌握着玻璃生产工艺的技术专利。

前几个月,由于地震造成康宁玻璃停炉事件,对液晶面板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看出其在行业内的地位。

●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一)前面我们提到过,液晶板的结构就像三明治,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

在液晶面板制造的终端Cell制程,就是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的上下贴合,不过这不是简单的粘合,需要做很多细节上的技术工作。

下层TFT玻璃与上层彩色滤光片中间夹着液晶层中段Cell制程首先分为TFT与CF(彩色滤光片)两部分首先将经过前段Array制程的TFT玻璃用离子水洗净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玻璃上分为相同大小的6块,也就是说这块玻璃做出的液晶板,最后要切割成6块,而每一块的大小则是最终尺寸。

在玻璃投片的时候,每块玻璃要切什么规格什么尺寸就已经提前设计好了。

在配向膜为溶液状态时屠宰TFT玻璃基本上表面然后将有机高分子配向材料涂布在玻璃的表面,即采用选择涂覆的方法,在ITO 玻璃上的适当位置涂一层均匀的配向层,同时对配向层做固化处理。

配向摩擦:用绒布类材料以特定的方向摩擦取向层表面,以使液晶分子将来能够沿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排列,保证液晶分子排列的一致性。

配向摩擦之后,会有一些绒布线等污染物,需要通过特殊的清洁流程将污染物冲洗掉。

TFT玻璃基板清洗完毕之后,进行密封胶涂布,其目的是为了让TFT玻璃基板能与彩色滤光片粘合固定,同时也能防止液晶外流。

●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二)TFT玻璃基板的终端Cell制程基本已经完成,下面就该进行彩色滤光片的Cell制程。

与TFT玻璃基板配向相同,彩色滤光片也需要涂配向膜然后在已经固定在滤光片表面的配向膜上进行配向在彩色滤光片表面喷洒垫料,让TFT玻璃基板与彩色滤光片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接下来,再次进入TFT玻璃基板的制程在TFT玻璃基板上已经涂好的密封胶框内注入液晶最后,在彩色滤光片的玻璃的粘合方向上的边框涂上导电胶,以保证外部电子能够流通进入液晶层,然后,根据TFT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上的粘合标记,将两块玻璃粘合,通过高温将粘合材料固化,使上下玻璃贴合稳定。

彩色滤光片是液晶面板非常重要的零组件,制造彩色滤光片的厂商与玻璃基板厂商一样,处于液晶面板厂商的上游,其供应过剩或不足,能够直接影响液晶面板的生产进度,间接影响终端市场。

●中段Cell制程:TFT玻璃与彩色滤光片贴合(三)贴合完毕的液晶板就可以根据之前设计好的切割尺寸进行切割,得到最终尺寸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切割完的每块液晶板都留有两个边框,是做什么用的呢?在后面的模组制程中,大家可以找到答案最后,在每块液晶基板的两面都贴上的偏光片,其中朝外方向贴的是水平偏光片,朝内方向贴的是垂直偏光片。

偏光片是一种只允许某方向的光线才能通过的光学片板,能将自然光转换成直线偏光的光学元件。

其作用机制是将直交的入射光线经过垂直偏光片后,使垂直方向光线通过,另一份水平方向光线则被吸收,或利用反射和散射等作用使其遮蔽。

制作液晶面板时,必须上下各用一片,且呈交错方向,在有电场与无电场时,使光线产生位相差而呈现明暗的状态,用于显示字幕或图案。

至此,中段Cell制程就全部完成。

下面,就可以进入液晶面板制造的最后一个流程:后段模组组装。

●后段模组组装:驱动IC/印刷电路板压合后段Module制程主要是液晶基板的驱动IC压合与印刷电路板的整合,这一部分可以将从主控电路接受到的显示信号传输到驱动IC上,驱动液晶分子转动,显示图像。

此外,背光部分在此环节会与液晶基板整合,完整的液晶面板就完成了。

首先在两个边框上压合异向性导电胶,这样可以让外部电子进入到液晶基板层,是电子传输的桥梁压合在液晶基板上的驱动IC接下来是驱动IC的压合。

驱动IC的主要功能是输出需要的电压至每个像素,控制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

而驱动IC分为两种,位于X轴的源极驱动IC负责资料的输入,特性为高频并具备影像功能;位于Y轴的闸极驱动IC负责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与快慢,其直接影响着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

不过目前已经有很多液晶面板只有X轴方向有驱动IC,也许是将Y轴驱动IC功能做了整合简化。

柔性电路板的压合,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充当外部印刷电路与液晶板电子传输的桥梁。

其可以弯曲,因此成为柔性或软性电路板在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贴上异向性导电胶,并且印刷电路板贴合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实物(图片拍自三星2693HM)液晶基板的制造过程还有很多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例如离子水清洗、烘干、吹干、风干、超声波清洗、曝光、显影等等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细节与要求,这样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眼睛面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自行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

●让液晶面板发光:不可忽略的背光系统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液态晶体,具备固态晶体的透光与折射性质,同时还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质,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性才会被应用到显示领域。

不过液晶并不会自主发光,因此采用液晶作为显示介质的显示设备,需要另外搭配背光系统。

首先需要一块背板,作为发光源的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