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的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 楼梯设计.

房屋建筑学 楼梯设计.
因此可以满足开门及梁下通行的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楼梯的设计-实例讨论
楼梯的设计-实例讨论
楼梯的设计-实例讨论
楼梯的设计-实例讨论-例题1
例题1: 某建筑物开间3300mm,层高3300mm,
进深6600mm,内墙240mm,轴线居中,外墙360mm ,轴线外侧240mm,内120mm,室内外高差450mm,
楼梯间不通行,试设计此楼梯。
解:1、初步设计:踏步宽*高:b×h=300×150mm
8、施工方便
9、经济合理(少占建筑面积)
楼梯设计要求
电梯用于层数较多或特种需要的建筑物,设有电梯或 自动楼梯的建筑物中,同时也必须设置楼梯。
楼梯设计要求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 通行方便,便于搬运物品家俱,有足够的通行宽度 和疏散能力;此外,楼梯还有一定的美观要求。
楼梯的设计要求
坚固稳定性 通行疏散
5、楼梯间进深净长度 B B=D1+L+D2
①D1~初选中间平台宽 D1≥a 经验D1=a+b/2
②D2—楼层平台宽 D2>a ③L—梯段水平投影长度 L=(N/2-1)b
注意:如不满足可调整L即调整b,必要时调整B。如B值尺寸有余 可加宽b以减缓坡度或加宽D2以利于分配人流。
6、栏杆扶手尺度:
hb150175260300mm2021梯段宽度梯段长度22梯段的长度一个梯段不应少于3步也不应大于18步231100mm1300mm15001800mm10001200mm500600mm24梯段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股数及是否通过家具或担架等特殊的需要251000mm26楼梯平台通向多个出入口或有门向平台开启时楼梯也应适当加大平台深度的计算应从结构边开始
(二)楼梯的主要形式: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一、总体要求:1.楼梯应具备舒适、安全、美观的特点,并满足行人出行的需要。

2.楼梯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楼梯的尺寸、形式和结构应适应建筑空间的布局,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

二、楼梯尺寸与高低差:1. 楼梯的踏步宽度应不小于300mm,高度应不大于200mm。

2. 踏步宽度和高度的差值应控制在150mm-180mm之间,以保证人们的正常行走。

三、楼梯坡度:1.直跑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蜿蜒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保证行人的舒适度。

2. 拐角处的纵坡飞度应限制在12mm以内。

四、踏步和踏板间距:1. 室外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不小于50mm,以便排水和防止积水。

2. 室内楼梯的踏步和踏板间距应控制在60mm-65mm之间,以便人们正常行走。

五、扶手:1. 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两侧,并且高度应在900mm-1100mm之间,以方便行人使用。

2.扶手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六、楼梯结构和材料选择:1.楼梯的结构应保证稳定牢固,能够承受行人和荷载的重量。

2.楼梯的表面材料应选择防滑性能好、易于清洁和耐磨损的材料。

七、逃生楼梯:1.逃生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2.逃生楼梯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楼梯并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楼梯结构安全稳定、舒适易用而设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

合理的楼梯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务必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的功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楼梯设计课件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楼梯设计课件

梯段宽度
楼梯梯段宽度
每股人流宽度为550+(0~150)
类别
梯段宽
备注
单人通过 双人通过
>900 1100~1400满来自单人携物 通过三人通过
1650~2100
二、楼梯剖面
1.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2m 梯段净高≥2.2m
梯段净高: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 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 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教材214页图8-27
2.楼梯栏杆与扶手
沿楼梯梯段临空一侧设栏板或栏杆,梯段净宽达 三股人流应二侧设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900mm
三、楼梯井 ▪ 上下二个梯段之间留出的空隙称为楼梯井
公共建筑中楼梯井宽度(水平净距)≥150mm 住宅、中小学校等楼梯井的宽度≤200mm
楼梯构造设计步骤
一、确定楼梯的基本尺寸
梯段宽度 梯段长度 楼梯间进深
1.梯段宽度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条件,确定双跑楼梯,
一梯段的尺寸是给定条件的一半,结合 梯段宽度的表格和楼梯井的相关规定选 适当的尺寸
2.楼梯梯段长度
梯段长度=b×(n-1)
b---踏面宽
据教材217页表8-1
n---梯段的步数
据表8-1和建筑层高确定
注意:
出于安全考虑,平台边线应退离转角或门边一个踏面宽的距 离
设计前所需了解的知识点
一、楼梯的平面图 1.表示方法
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平面图表示方式有区别 箭头标明上行下行的方向(以正平台为基准标注) 文字注明上行或下行
2.楼梯踏步尺寸
踏面宽 b 踢面高 h 决定楼梯的坡度
经验公式 b+2h=600~630
楼梯 顶层 平面图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楼梯是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构件之一。

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尺寸、坡度、扶手、防滑措施等。

一、楼梯尺寸要求楼梯的尺寸是确保人员能够安全通行的关键因素。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步距和踏步宽度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楼梯的步距不应大于63厘米,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厘米。

此外,楼梯的梯段高度也需要符合规范,一般不应超过17.7厘米。

二、楼梯坡度要求楼梯的坡度也是决定楼梯使用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坡度通常在25度至45度之间。

在实际设计中,一般采用30度至35度之间的坡度,以确保人员上下楼梯时的舒适感。

三、楼梯扶手要求楼梯的扶手是确保使用者安全的关键部分。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楼梯两侧,并且扶手的高度应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

通常情况下,扶手的高度在90厘米至110厘米之间。

四、楼梯防滑措施要求为了避免使用者在楼梯上滑倒,规范要求在楼梯的踏步上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

常见的防滑措施包括在踏步表面铺设防滑材料、雕刻纹理、植入防滑颗粒等。

此外,规范还规定了楼梯与楼层之间的过渡应采用防滑材料,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五、其他规范要求除了上述的楼梯尺寸、坡度、扶手、防滑措施等要求外,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规范要求。

例如,楼梯的照明应充足,以方便使用者在暗光环境下看清楼梯的结构;楼梯的出口应设置指示标志,指引使用者安全离开楼梯。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楼梯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包括楼梯尺寸、坡度、扶手、防滑措施等。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人员能够方便地上下楼梯,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实际设计中,建筑师和工程师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来设计楼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者的安全。

最新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最新楼梯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层数
二、三层 二、三层
二层
每层最大建筑面 积
(m2) 500
200
200
人数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 过100人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 过50人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一级
≤九层 500(塔式住宅) 每层不超过6户
>九层
300
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
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来计算;下层疏散楼梯 总宽度应按其上某层人数最多的一层来计算。
应小于300mm。
5、 扶手栏杆
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铅垂线的高度,不宜小于 900mm;平台上的栏杆长度大于500 时,其高度应不小于 1000mm。
幼儿园等经常有儿童使用的场所应在500~600mm 高度增设扶 手。
扶手数量——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 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 中间扶手。《人防》规 定:楼梯和梯阶宽度大于等于1.4 米宜设双们扶手。
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采用弧形楼梯时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度,且踏面宽 度离扶手25cm处应不小于22cm时:
通常疏散楼梯坡度不应大于45度,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 200mm;
住宅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60mm,高度不应大 于175mm :
单、多层民用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 除外)如符合下表要求,可设置一个疏散楼梯:
目录
一、楼梯的尺度 二、疏散楼梯
一、楼梯的尺度
楼梯尺度要求:楼梯宽度、踏步尺度、平台宽度、空间高度、 栏杆及扶手高度等。
1、 楼梯宽度: 墙体粉刷表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至 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

建筑施工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楼梯设计规范要求楼梯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设计和建造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安全和便利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中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

1. 楼梯的尺寸和结构首先,楼梯的尺寸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流量,楼梯的宽度和踏步深度应该适当。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宽度应不小于900mm,踏步深度应在250mm至300mm之间。

另外,楼梯的结构也需要满足规范要求。

楼梯的斜度,也就是踏步坡度,应该保持在30°至45°之间。

此外,楼梯的高度差也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每层楼之间的高度差一般为2800mm至3000mm。

2. 材料和防滑措施楼梯的材料应该是坚固和耐久的,在施工中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保证楼梯的质量。

例如,金属、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都可以用于楼梯的制造。

另外,楼梯的防滑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潮湿或有可能产生水溅的区域,如室外楼梯或者连接浴室和游泳池的楼梯,必须使用防滑材料或其他防滑措施,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扶手和楼梯照明楼梯的扶手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提供了用户在上下楼梯时的支持。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两侧需要安装扶手,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扶手的高度一般应与楼梯的高度保持一致,为900mm至1000mm。

另外,楼梯照明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楼梯的照明设施必须足够明亮,以确保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踏步。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安装落地灯或其他类型的照明设备来满足照明要求。

4. 楼梯的通风和疏散楼梯的通风和疏散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求。

建筑规范要求楼梯应该提供足够的通风,以减少烟雾或有毒气体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蔓延。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可以在楼梯顶部或底部设置通风设备,如通风管道或通风扇。

此外,楼梯的疏散能力也需要考虑。

根据规范要求,大型建筑物中的楼梯应该足够宽敞,以确保在突发事件中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人流量考虑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楼梯的设计规范

楼梯的设计规范

楼梯的设计规范楼梯是建筑物中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为了确保楼梯的安全和舒适性,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以下是楼梯的设计规范:1. 建筑设计规范:楼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以确保楼梯的结构稳固、承载力合理、坡度适宜等。

2. 安全设计规范:楼梯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采取措施防止滑倒,避免扶手和栏杆的任何材料和构造形式对用户造成的伤害。

楼梯的踏面宜采用防滑材料,以增加踏面的摩擦力,减少滑倒的可能性。

楼梯的踏步和踏面的宽度和高度应相同或接近,确保用户在走上楼梯时脚步一致,降低跌倒的风险。

3. 坡度规范:楼梯的坡度应符合规范,一般情况下,公共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30度,家庭住宅楼梯的坡度不宜大于35度。

4. 尺寸规范:楼梯的踏面宽度应符合规范,公共楼梯的踏面宽度一般不小于270mm,家庭住宅楼梯的踏面宽度一般不小于250mm。

楼梯的楼梯间空间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1200mm。

5. 扶手和栏杆规范:楼梯的扶手和栏杆是保证用户安全的重要设施,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扶手的高度应符合规范,一般情况下,扶手的高度应不低于900mm,不高于1100mm。

栏杆的高度应符合规范,一般情况下,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900mm,不高于1100mm。

栏杆的材料和构造形式应能够提供稳固和有效的支撑,确保用户在楼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6. 照明规范:楼梯的照明设计应符合规范,以确保用户在使用楼梯时有足够的光线,减少跌倒和伤害的风险。

照明设备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出现阴暗和盲区。

7. 停放规范:楼梯的周围应设计合适的停放和通行空间,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停放和携带物品,同时也要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8. 楼梯标示规范:楼梯的标示应清晰明确,以帮助用户识别楼梯的位置和方向。

标示应有足够的对比度,以确保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清晰可见。

以上是楼梯的设计规范,这些规范旨在保障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_共10篇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_共10篇

★建筑楼梯设计规范_共10篇范文一:建筑楼梯设计规范6.7楼梯6。

7.1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6.7。

2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6.7.3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6.7。

4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6.7.5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

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7,6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6。

7.7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

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

05m.6。

7。

8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6.7.9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

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6.7.10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表6.7.10的规定。

6。

7.11供老年人、残疾人使用及其他专用服务楼梯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范文二:住宅建筑楼梯设计规范楼梯设计规范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

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

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宽:取楼梯宽度为1.2m,踏步尺寸:取踏步高度为165mm;取踏步宽度为270mm,踏步数:由于层高为3.3m,踏步高度为165mm,踏步数为:3300/165=20 ,所以踏步数为20步,转向平台尺寸确定:平台高度取值为:80mm;平台宽度=楼梯宽度=120mm,转向平台高度:300mm,转向平台宽度:240mm,楼梯梁宽度:150mm,楼梯梁高度:180mm,楼梯板厚度:此处是有楼梯梁去楼梯板厚60mm。楼梯坡度为arctan(1650÷2700)=31°。扶手高度取为:900mm,取其结构为木质和钢筋混合结构;楼梯中间间隙:取180mm,因为此墙承重很轻,所以墙的厚度可取为120mm,即为12墙。
武汉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楼梯的建筑设计
学号1 0 1 0 7 5 0 2
姓名郑开旭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粮食工程
课程厂房建筑概论
指导教师黄学林
2012年12月30日
厂仓建筑概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和依据
我们是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接触有关粮食工厂建筑的设计,而且还可能将来直接从事有关粮食加工厂建筑设计的工作。因此本课程设计目的是让我们对粮食工厂的简单建筑设计进行了解,让我们把建筑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自己亲自设计,提高绘图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厂仓建筑实际设计的计算,同时结合专业背景促进厂仓建筑理论知识在粮食工厂设计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黄学林老师笔记和经验值。
设计任务:
楼层高度(m)
楼梯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
3.3
双跑
现浇钢筋混凝土
二、设计分析
设计任务可知,楼层高度为3.3米,把它为粮食加工厂的楼层来设计。因此设计楼梯相应尺寸时应该按照粮食工厂的模数为3来进行规范设计。楼梯形式为双跑。
三、设计计算和尺寸确定
根据老师提供他多年成功的经验值,和理论值确定设计楼梯所需眼的尺寸
四、结语
这次厂仓建筑课程设计确实提高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虽然仅仅设计了一个楼梯,但是通过对楼梯的设计,我体会到理论知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实用且结构合理的建筑,也是因为这次课程设计,我对设计更感兴趣了,想以后好好努力学习设计有关知识,将来尽可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在设计中,我实际考察过几种不同的楼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和思考,而且还向老师请教过很多关于楼梯设计的具体问题,最终确定了双楼梯的建筑形式和一些结构的样式,从而结合理论知识很快完成了楼梯的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此时课程设计的的完成,无论是不是成功,我认为至少有了有个好的开端,当然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教导,老师把一生所学、一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我们,谢谢老师!
设计参数依据:踏步高度:150~180mm;踏步宽度:240~300mm;坡度:26~35°;楼梯宽:900~1500mm,一些辅助梯如粮食加工厂维修梯可≤600mm;两跑楼梯中间间隙:120~180mm;转向平台的尺寸:高度(少走人1.9m,经常走人≥2m);楼梯长度:1200~1500mm;休息平台宽度同同楼梯宽;平台板的厚度:80mm;平台梁高:300mm;梁宽240mm,也可按次梁计算(次梁高:1/14~1/18梁的长度;次梁宽:1/2~1/3梁的高度);扶手高度:900mm左右;开间:不定,最好遵循建筑模数中的扩大模数3M;墙厚:240mm,即24墙,当然也可用12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