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方案
光伏组件测试光伏组件测试方法

2.1.6 一小时后挡住组件不受辐射,并验证Isc 不超过IMP的10%. 2.1.7 30 min后,恢复辐照度到 1000 W*m-2.
2.1.8 重复2.1.5 2.1.6.2.1.7五次
四、热班耐久试验
1 实验装置;
1)辐射源1 稳态太阳模拟器或自然阳光,辐照度不低于 700W*m-2,不均匀度不超过±2%,瞬间稳定度在±5%以内。
2)辐射源2,C类或更好的稳态太阳模拟器或自然阳光,辐照度 为1000 W*m-2±10%。 3)组件I—V曲线测试仪
4) 对实验单片太阳电池被遮光的情况,光增强量为5%的一 组不透明盖板. 5)如果需要,加一个适用的温度探测器。
2.1.3同样在步骤2.1.1所规定的辐照度(±3%内)下,完全挡住选定
的电池,检查组件的ISC是否比步骤2.1.1所测定的IMP小。如果这 种情况不发生,人们不能确定是否会在一个电池内产生最大消 耗功率。此时继续完全挡住所选电池.省略步骤2.1.4。
2.1.4 逐渐减少对所选择电池的遮光面积,直到组件的 ISC最 接近IMP,此时在该电池内消耗的功率最大。
以上;
c)在组件边缘和任何一部分电路之间形成连续的气泡或脱 层通道;
d)表面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或工作都受到影 响。
4.2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实验前的5%。 4.3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实验的同样要求。
五、热循环试验
1 实验装置
1.1 热循环实验箱,有自动温度控制,使内部空气循环和避免在实验 过程中水分凝结在组件表面的装置,而且,能容纳一个或多个组件 进行如图1所示的热循环实验。
光伏组件电池板检验要求规范

光伏组件电池板检验要求规范一、材料要求:1.硅片:硅片应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质量和纯度。
2.连接线:连接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不得出现划痕、脱漆等情况。
3.玻璃:玻璃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耐候性,不得出现裂纹、气泡等缺陷。
二、外观要求:1.表面平整度:光伏组件电池板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起皱、熔融或漏胶等缺陷。
2.玻璃表面质量:玻璃表面应光滑、无划痕、气泡、模糊等缺陷。
3.边框:边框应平直、无断裂、变形等缺陷,并且固定牢固。
三、性能要求:1.转换效率:光伏组件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良好的能量转换性能。
2. 开路电压(Voc):光伏组件电池板的开路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稳定的电压输出。
3. 短路电流(Isc):光伏组件电池板的短路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稳定的电流输出。
4.填充因子(FF):光伏组件电池板的填充因子应符合设计要求,达到最佳电池效能。
5.绝缘电阻:光伏组件电池板的绝缘电阻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安全使用。
6.抗PID性能:光伏组件电池板应具有良好的抗PID性能,保证在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7.抗反射性能:光伏组件电池板的表面应具有良好的抗反射性能,提高光吸收效率。
四、标识要求:1.标识清晰:光伏组件电池板的标识应清晰、易读,能够准确表示产品的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防伪标识:光伏组件电池板的防伪标识应具有高度的防伪性,防止假冒产品的流通。
3.认证标识:光伏组件电池板应标明通过的相关认证,如国家质量认证、国际质量认证等。
以上是光伏组件电池板检验要求规范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光伏组件电池板的材料、外观、性能和标识等方面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且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和防伪保障。
光伏组件电池板的检验要求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组件的检验测试(终检)

光伏组件的检验测试(终检)一、终检的内容按照国家标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与定型》(GB/T9535-1998)、《海上用太阳电池组件总规范》(GB/T14008-1992)的规定,光伏组件需要检验测试的基本项目有:1.电性能测试;2.电绝缘性能测试;3.热循环实验;4.湿热-湿冷实验;5.机械载荷实验;6.冰雹实验;7.老化实验。
二、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1.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光伏组件的性能主要是它的“电流-电压”特性,即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
它能够反应出组件的光电转换能力。
反应光伏组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关系的曲线,称为输出特性曲线,也就是“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也可以表示为I-V 特性曲线。
在光伏组件的I-V 特性曲线上,有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点:开路电压、开路电流和峰值功率。
2.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主要有: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峰值电流、峰值电压、峰值功率、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等。
⑴ 短路电流(SC I ):当将光伏组件的正负极短路,使0U =时,此时的电流就是组件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的单位是A (安培),短路电流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⑵ 开路电压(OC U ):当光伏组件的正负极不接负载时,组件正负极间的电压就是开路电压,开路电压的单位是V (伏特)。
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随电池片串联数量的增减而变化,36片电池片串联的组件开路电压为21V 左右。
⑶ 峰值电流(m I ):峰值电流也叫最大工作电流或最佳工作电流,是指光伏组件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
⑷ 峰值电压(m U ):峰值电压也叫最大工作电压或最佳工作电压,是指太阳能电池片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压,峰值电压的单位也是V (伏特)。
组件的峰值电压随电池片串联数量的增减而变化,如36片电池片串联的组件峰值电压为17~17.5V 。
⑸ 峰值功率(m P ):峰值功率也叫最大输出功率或最佳输出功率,是指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或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峰值电流与峰值电压的乘积:m=Im m P U ⨯。
光伏组件采购监造及性能验收检验规范

光伏组件设备监造(工厂检验/试验)及性能验收检验一般规范一、设备监造(工厂检验/试验)1.概述1.1 本附件用于合同执行期间对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包括对分包、外购材料)进行工厂检验/试验、监造,确保卖方所提供的设备符合附件1规定的要求。
2. 工厂检验工厂检验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卖方必须严格进行厂内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和试验。
卖方提供的合同设备须签发质量证明、检验记录和测试报告,并且作为交货时质量证明文件的组成部分。
卖方检验的范围包括原材料和元器件的进厂,零部件的加工、组装全过程的检验和试验,直至出厂。
卖方检验的结果要满足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不符之处或达不到标准要求,卖方采取措施处理直至满足要求。
如果在原组件规格型号上有设计变更,卖方须将变更方案实施前书面提供买方,并书面说明变更的原因可能达到的效果及投入商业运行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卖方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将情况及时通知买方。
3. 设备监造3.1一般要求买方将对卖方的合同设备进行监造。
买方的监造并不免除卖方对设备制造质量任何所应负的责任。
设备监造买方派人到现场参加,文件见证和现场见证资料在见证前30天内提供给买方监造代表。
卖方在产品投料前1周提供生产计划,每月第1周内将生产计划和检验试验计划书面通知监造代表。
买方监造代表有权查阅与监造设备有关的技术资料,卖方积极配合并提供相关资料的复印件。
合同设备的重要部件和专用部件未经买方允许,卖方不得擅自调换。
买方监造代表有权随时到车间检查设备质量生产情况。
卖方给买方监造代表提供专用办公室及通讯、生活方便。
卖方在现场见证前1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监造代表。
1.2监造依据根据DL/T 586—2008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及相关行业标准和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
3.3 监造方式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和停工待检,即R点、W点、H点。
R 点:卖方提供检验、试验记录及报告的项目,即文件见证。
W 点:买方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项目,检验或试验后卖方提供检验或试验记录,即现场见证。
光伏组件检验标准

为了更好的掌握、控制产品质量,满足广大客户对产品性价比的不同要求,同时兼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经研究,公司决定对产品质量实行等级控制制度。
具体质量等级设置如下:
一、产品技术等级的划分
二、产品配置标准
三、主原材料检验标准
1.芯片检验标准
2.玻璃检验标准
3.铝合金检验标准
4.涂锡带检验标准
尺寸公差≤±0.01mm,涂锡层均匀,易于焊接,抗拉强度好,不易断裂。
5.EVA、TPT检验标准
按照供应商出产标准及工艺要求进行检验。
四、成品检验标准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XXXXX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1.目的为了合理的验证光伏组件安全性能,以确保必要的测试项目得到统一和规定,进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没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交/直流逆变器的组件。
本规范的试验程序和通过判据为了发现由误用应用等级,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组件内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灾、电击和人身伤害的隐患。
3.术语定义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同时这些系统是公众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
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的要求。
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或特定区划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
通过本应用等级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这类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这些系统公众是有可能接触和接近的。
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I的要求。
注:安全等级在IEC61140中规定。
4.引用标准IEC 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5.测试内容组件应进行的试验由IEC61730-1确定的应用等级决定,下表列出各等级所需的试验项目。
试验的顺序应根据测试序列进行。
基于应用等级的试验要求5.1外观检查MST01 5.1.1目的检查出组件的任何外观缺陷。
5.1.2程序本试验等同IEC61215/IEC61646的10.1,并有以下的附加检查判据:∙可能影响安全的其它任何条件;∙与IEC61730-1第11章规定的标识不一致。
用笔录、照片标识任何裂纹、气泡或脱层等的位置和性状,这些缺陷可能在后续试验中恶化并对组件的安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光伏组件电池板检验规范

前言本部分按照GB/T1.1-2009和Q/CNE G0202-2016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17年首次发布。
外购光伏组件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技术部对外购组件的制程工艺与质量的管控、原材料质量的管控以及对组件外观、功率和EL抽检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外购光伏组件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3 术语和定义3.1抽样计划依据计数值单次抽样计划表一般检验水平Ⅱ实施,有特殊要求时依照特殊要求执行。
3.2AQLAccepted quality level可接受质量水平。
4 管理内容与方法4.1 检验执行依据4.1.1 抽样计划根据GB/T2828.1—2012 Ⅱ表执行,有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执行。
4.1.2 允收标准致命缺陷(CRI):AQL 0严重缺陷(MAJ): AQL 0.65轻微缺陷(MIN): AQL 1.04.2 检验方案表1详见附录A4.4 检验流程4.4.1 接到采购验货通知后,要求验货供应商提供待验货清单,核对待检验组件的功率是否符合出货要求,并从清单中挑选出需要检验及测试功率的组件,要求供应商提前挑出来放在验货区,并将待测功率组件恒温。
4.4.2 供应商提供验货组件原材料详细清单并现场核实,如果发现所用材料与BOM表不一致,此批组件做拒收处理。
4.4.3 供应商对验货组件进行拆包,在拆包的过程中验货人员确认拆包过程包装箱上的信息等是否符合我司出货要求。
4.4.4 组件外观检验验货人员针对出货前的产品进行外观抽检,依据GB-T2828.1/Lelve 2/AQL MA=0.65 MI=1.0标准进行抽样,并依据《外购晶硅组件成品检验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判定,将结果记录在《光伏组件检验清单》、《光伏组件检验报告》。
IEC61730中文版

中的一些基本试验在 IEC 61730 中细化,并包含在第 10 和 11 章。
4.2 预处理试验
表 1 预处理试验
试验
标题
涉及标准
参考
IEC 61215 IEC 61646
MST 51 热循环(50 或 200 次循环)
10.11
10.11
MST 52 湿冻试验(10 次循环)
10.12
10.12
这个试验目的是使机械故障引起组件伤害降到最低。
表 5 机械应力试验
试验
标题
涉及标准
参考 IEC 61215 IEC 61646
MAT 32
组件破损量试验
ANSI Z97.1
MAT 34
机械载荷试验
10.16
10.16
4.7 结构试验
表 6 结构试验
试验
标题
涉及标准
参考
MST 15 MST 33 MST 44
1 module
3 modules 1 laminate
Dielectric withstand test
MST 16
Fire test MST 23
Module breakage test MST 32
Ground continuity test
MST 13
Accessibility test
MST 11
4 试验范围
4.1 概述
以下危险可能影响组件的寿命和安全性能。依照这些危险,制定了相关的试
验程序和标准。
注:组件安全试验标有 MST。
表 1 到表 6 给出了必需试验的汇总。对于一些试验,第三栏给出了试验的起
始信息,但是具体的试验信息将在第 10 和 11 章提出。其他的试验基于或同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1.目的
为了合理的验证光伏组件安全性能,以确保必要的测试项目得到统一和规定,进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没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交/直流逆变器的组件。
本规范的试验程序和通过判据为了发现由误用应用等级,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组件内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灾、电击和人身伤害的隐患。
3.术语定义
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
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同时这些系统是公众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
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的要求。
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或特定区划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
通过本应用等级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这类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这些系统公众是有可能接触和接近的。
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I的要求。
注:安全等级在IEC61140中规定。
4.引用标准
IEC 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5.测试内容
组件应进行的试验由IEC61730-1确定的应用等级决定,下表列出各等级所需的试验项目。
试验的顺序应根据测试序列进行。
基于应用等级的试验要求
5.1外观检查MST01
5.1.1目的
检查出组件的任何外观缺陷。
5.1.2程序
本试验等同IEC61215/IEC61646的10.1,并有以下的附加检查判据:
•可能影响安全的其它任何条件;
•与IEC61730-1第11章规定的标识不一致。
用笔录、照片标识任何裂纹、气泡或脱层等的位置和性状,这些缺陷可能在后续试验中恶化并对组件的安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下节所列的严重外观缺陷,其它目测到的外观缺陷对安全试验鉴定是可接受的。
5.1.3合格判据
对于安全试验鉴定,以下缺陷被认为是严重外观缺陷:
a)断裂、裂纹或破裂的外表面;
b)严重到会降低组件安全性的外表面弯曲或错位,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框架、接线
盒;
c)气泡或脱层在任何带电部件与组件边缘之间形成一连续通路;或气泡、脱层在试验
期间有明显增大,如果该试验继续进行,这些气泡或脱层会发展成连续通路;
d)封装材料、背表面、二极管或带电光伏部件的任何熔化或烧毁的痕迹;
e)机械完整性受损到削弱组件安装和运行的安全性能的程度;
f)标识不符合IEC61730-1第12章的要求。
5.2可接触性试验MST11
5.2.1目的
确定未绝缘的带电体是否会造成对人身电击的危害。
5.2.2设备
设备如下:
a)按IEC 61032图7所示的11号圆柱型试验工具。
b)欧姆表或导通测试仪。
5.2.3程序
试验程序如下:
a)根据制造商推荐的方法安装组件并进行连线;
b)将欧姆表或导通测试仪与组件电路连接,并连接到试验工具上;
c)移去组件上所有不用工具就可去掉的覆盖物、插头和连接器等的部分;
d)试验工具在所有的电连接器、插头、接线盒以及组件电路可达到的任何区域,用试
验工具进行探测;
e)在探测期间监视欧姆表或导通测试仪以确定试验装置与组件电路是否有电接触。
5.2.4最终测试
无。
5.2.5要求
试验过程中试验工具和组件电路之间的电阻不允许低于1M 。
5.2.6合格判据
试验过程中试验工具在任何时刻都不允许与任何带电体接触。
本试验在图1所示的试验顺序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但是如果有理由认为某一试验会造成带电体裸露,本试验可在试验顺序中的任何时刻加试。
5.3抗划伤试验MST12
5.3.1目的
确定聚合物材料作为前后表面的组件是否能够经受住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常规操作,而无人身电击的危险。
本试验引自ANSI/UL1703。
5.3.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该设备拉动一尖锐物划过组件表面,尖锐物为厚度为0.64±0.05mm的碳钢刀刃(例如,手工钢锯条的背面),并施加8.9±0.5N的压力。
5.3.3程序
试验程序如下:
a)将组件前表面向上水平放置;
b)将试验装置放在组件上停留1min,然后以150±30mm/s的速度拉过组件;
在不同的方向重复该步骤5次。
c)对组件的后表面重复进行a)和b)。
5.3.4最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