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考纲

合集下载

华南理工化工原理考研考纲

华南理工化工原理考研考纲

851化工原理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基础理论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的构造、操作原理;工艺设计、设备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关系。

Δ物理量的因次、单位与单位换算:单位制与因次的概念。

几种主要单位制(SI.CGS制.MKS工程单位制)及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换算的基本方式。

第一章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连续介质的假定、密度、重度、比重、比容、牛顿粘性定律与粘度。

牛顿型与非牛顿型流体。

流体静力学:静压强及其特性;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压强的表达方式;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离心力场中压强的变化规律。

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流体的流动型态;雷诺准数;当量直径与水力半径;滞流时流体在圆管中的速度分布;湍流时的时均速度与脉动速度;湍流时圆管中时均速度的分布;边界层的形成、发展及分离。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Δ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Δ能量衡算方程;柏势利方程;Δ能量衡算方程和柏势利方程的应用。

流体阻力:Δ阻力损失的物理概念;边界层对流动阻力的影响;粘性阻力与惯性阻力;湍流粘度系数;Δ沿程阻力的计算;滞流时圆管直管中沿程阻力计算;滞流时的摩擦系数;湍流时的摩擦系数;因次分析法:用因次分析法找出表示摩擦阻力关系中的数群;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Δ局部阻力的计算。

管路计算:管径的选择;Δ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及分支管路的计算;管路布置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流量与速度的测量:测速管、孔板、文丘里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及应用;流量计的选型、安装及使用。

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原版)865B
华南理工大学
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糖工程;绿色能源化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程(专硕) 共6 页
一、解释名词术语(10分,2 ? 5)
1、σ-p超共轭效应
2、对映异构体
二、命名下列各结构式或根据名称写出其结构式(注明构型)(10分,5 ? 2)
1、2、
(注明Z/E)注明(R/S)
3、4、5,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
5、8-氯-2-萘甲酸
三、单选题(30分,15 ? 2)
1、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B、
C、D、
2、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
a、b、
c、d、
A、a>b>d>c
B、b>a>d>c
C、b>a>c>d
D、d>a>b>c
3、下列化合物的酸性顺序正确的是()第1页。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华南理工大学 2018年考研851化工原理真题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 2018年考研851化工原理真题答案
1 解:已知: XF = 0.440, XD= 0.957, Xw = 0.0235, a = 2.5, q = I, R = 2Rmin ;
⇒ 1) q = I 时, q 线方程为 xq — XF = 0.440

yq = (a-clu)xq+I = 0.663, 故
R ⇒ 1.32 = 环-y. = 0.957-0.663 =
K=0.023fx(气)08 (于)0.4
1)当Pi=2p, G=pu不变时,u不变,K不变,A也不变,因此姜-不变,故h不变;
⇒ 2)当亿=2G=2pu时,U2 =2u K2 =2°8 K, A不变,故h2 =1.74h, 传热系数增
加到原来的1.74倍;
3)当n3 =2n,
则有U3 =1/2u,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1�6. ABABBC 7�13. ADDDBDA
3解析:对流干燥过程中,降速干燥阶段液体的蒸发速率与被干燥固体性质(如物料的湿含 量,物料的厚度或直径)有关 ;恒速干燥阶段液体的蒸发速率与干燥介质的性质(如空气流 速) 有关。 7解析:化工原理教材上册 P63 图 1-48。 8解析:C项传热热阻主要在空气侧,故需增大面积减少热阻, 而别的选项两侧的换热系数 数量级相当,而无需特别强化传热。翅片管加热器 一 般用于冷凝相变过程或者适用于两流体 对流传热系数差距大且系数较小的 一侧(化工原理教材上册 P196) 。 2007 年真题选填题第 15 题。
min
Yq -xq
0.663-0.440
R = 2.64
2)精溜段方程:
y n+I
=尘-
R+I
Xn
+ —RX+D-I =

华南理工《有机化学》试题

华南理工《有机化学》试题

第一章1、Brønsted 定义:酸: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碱: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Lewis 酸(Lewis acids):能够接受未共用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ewis 碱(Lewis bases):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Lewis 电子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碳架分类:开链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环(族)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香族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环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1、概念: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造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仲叔季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仲叔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团: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新戊基:3、命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烷的构象:重叠式(顺叠式)构象:交叉式(反叠式)构象:丁烷的构象:(稳定性顺序:______________)①、对位交叉式(反叠式):②、邻位交叉式(反措式):③、邻位交叉式(顺错式):④、全重叠式(顺叠式):环己烷椅型构象投影式:环己烷椅型构象投影式:a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基连在e键上的构象是比较稳定的构象。

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86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

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

二、考试的题型及比例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0%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10~12%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6~10%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的解释等6~10%6.分离与鉴别4~5%7.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0%8.合成题:20~25%三、考试形式及时间“有机化学”考试形式为笔试。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化工学院工科专业有机化学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

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3)共振论简介、有机反应势能图及相关概念(4)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4、有机合成(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5、有机立体化学(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 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7、杂环化合物及元素有机化学含N,S,O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结构的有机硫、磷、硅化合物8、碳水化合物、油脂、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一般的研究方法及分类掌握了解有机化合物特性1.1了解机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学及其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重要性1.2熟悉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特性1.2.1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体异构,官能团异构,同分异构现象,构型与构象1.2.2 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1.2.3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1.3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4了解有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第二章烷烃和脂环烷烃2.1 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异构、构象及构象异构体、物理性质变化趋势2.2了解烷烃的重要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880分析化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880分析化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4

C. 4 d 检验法 D. 以上方法均不需要 19. 在气相色谱法中,适用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的组分是() A. 二硫化碳 B. 二氧化碳 C. 甲烷 D. 四氯化硅 20. 在荧光光谱分析中,通过测定以下哪种光而达到定性或定量() A. 激发光 B. 磷光 C. 发射光 D. 散射光 21. 使用 K2Cr2O7 标定 Na2S2O3 溶液时() A. 必须通过一个中间反应 B. 较稀的 K2Cr2O7 可以直接滴定 Na2S2O3 溶液 C. 滴定时必须加热 D. 以指示剂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22.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 n *, *, *跃迁的化合物是() A. 一氯甲烷 B. 丙酮 C. 1,3-丁二烯 D. 甲醇 23. 已知 H3PO4 的 pKa1=2.12, pKa2=7.20, pKa3=12.36, 若用 NaOH 滴定 H3PO4, 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 pH 值约为()

5

A.10.7 B.9.7 C.7.7 D.4.9 24. 光度法分析中,浓度为 c 的某物质溶液透光率为 T,测定条件不变,浓度为 3c 的该物质溶液的透光率为() A. T3 B. 3T C. T/3 D.
3
T
25. 用 Fe3+滴定 Sn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滴定百分率为 50%处的电位为 Sn4+/Sn2+电对的条件电位 B.滴定百分率为 100%处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 C.滴定百分率为 150%处的电位为 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D. 滴定百分率为 200%处的电位为 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26. 含 Fe3+的 HCl 溶液用 3 倍体积的含 HCl 乙醚溶液萃取,已知 Fe3+有 99%被 萃取,则分配比约为() A. 300 B. 30 C. 3.3 D. 33 27. 若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测量误差T=0.02,透光率 T=70%时,其因测量引起的 浓度相对误差为() A.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结构
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0%
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之H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30%
3.选择题(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等)10~12% ??????
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6~10%
??????
5.简答题:对反应现象的解释等6~10%
6.分离与鉴别4~5%
7.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8~10%
8.合成题:20~25%
考试大纲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顺反及对映异构体命名、个别重要化合物的俗名和英文缩写。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振杂化体及芳香性,同分异构与构象。

3.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小环张力效应、邻基效应、氢键的概念及上述效应对化合物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4.主要官能团(烯键、炔键、卤素、硝基、氨基、羟基、醚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氰基、磺酸基等)的化学性质及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5.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羧酸、羧酸及其衍生物、丙二酸酯、β-丙酮酸酯、氨基酸、硝基化合物、胺、腈、偶氮化合物、磺酸、简单杂环化合物、单糖等的制备、分离、鉴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合成上的应用。

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红外、核磁)
7.饱和碳原子上的自由基取代,亲核取代,芳环上的亲电与亲核取代,碳碳重键
的亲电、自由基及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氧化反应(烷烃、烯烃、炔烃、醇、醛、芳烃侧链的氧化、烯炔臭氧化及Cannizzaro反应),还原反应(不饱和烃、芳烃、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硝基化合物、腈的氢化还原及选择性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Caisen-Schmidt缩合、Perkin缩合),降级反应(Hofmann降解,脱羧),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重排反应(频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Hofmann重排)的历程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8.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苯炔的生成与稳定性及其有关反应的规律。

能够从中间体稳定性来判断产物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